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談糧食主產制造業質量發展及指標體系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科學合理的考核指標體系是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揮棒”。本文在梳理分析近年來國內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的相關研究和實踐的基礎上,初步構建了涵蓋轉型發展、創新發展、融合發展、綠色發展和企業發展五大類共計20項指標的河南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
關鍵詞: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河南省
一、引言
眾所周知,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和支柱,是穩增長、調結構的主要戰場,是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主要領域。國家糧食主產區的河南省作為一個內陸新興工業大省,立足實際、著眼未來,創新發展思路,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初步探索出了一條兩不犧牲、三化協調、四化同步的新型工業化道路。近年來,河南省工業經濟呈現出穩中求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然而,我們不得不面對在河南省工業發展過程中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經濟增長方式粗放,產業層次不高;產業集中度較低,規模效益低下;科技投入不足,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產業結構矛盾突出,能源消耗居高不下;人力資源得不到充分發揮等。加上“劉易斯拐點”的到來,意味著剩余勞動力無限供給時代即將結束,“人口紅利”也正在逐漸消失。再加上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歷史性交匯,這一切都倒逼著河南省必須把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的根本要求,必須扭轉“唯GDP論”觀念,擺脫“速度情結”,更加注重發展質量和效益。在此背景下,必須有科學合理的指標體系真實客觀地評估河南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水平,并從中找出短板,正確引導各級政府發現問題、積極改進,準確把握發展趨勢,找到發展方向和實現路徑。
二、國內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考核體系的相關研究和實踐
國內關于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的理論研究成果還不是很多。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2018)提出:推動中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必須從制造業質量、效率、動力三方面進行變革。中國社會科學院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2018)也提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必須樹立大質量觀,建立良好創新生態系統,提升制造業技術創新能力。張文會、喬寶華(2018)構建了包括創新驅動、結構優化、速度效益、要素效率、品質品牌、融合發展、綠色制造七大類,共計27項具體指標的評價體系。同時,他們還系統總結了當前國內權威專家學者對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的相關研究成果,如國家統計局潘建成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學朱啟貴教授、復旦大學殷醒民教授等關于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的觀點和成果。滕堂偉、瞿叢藝(2018)通過借鑒美國加州制造業發展經驗提出要從創新主體強化、創新網絡構建、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努力,以促進上海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但正如張文會和喬寶華所指出的,目前國內這些相關研究成果具體到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的研究還相對較少。江蘇省和賽迪智庫工業經濟研究所率先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設計進行了實踐探索。其中,江蘇省政府辦公廳于2017年12月印發了《關于開展工業企業資源集約利用綜合評價工作的指導意見(試行)》,建立了以質量和效益為核心的工業企業資源集約利用綜合評價機制。江蘇經信委繼而起草的《推動經濟和信息化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工作方案》中構建了涵蓋轉型發展、創新發展、融合發展、綠色發展和企業發展的5個方面共計24項具體指標的考核體系。2018年7月,賽迪智庫工業經濟研究所初步構建了包括創新驅動、結構優化、速度效益、要素效率、品質品牌、融合發展、綠色制造7個方面共計27項具體指標的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這些實踐為河南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的構建提供了寶貴經驗。
三、河南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的構建
(一)指標選取的總體考慮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要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圍繞實施三大國家戰略規劃,在設定指標體系時綜合考慮了以下因素:第一,協調一致。在指標選取上,要能夠反映雄厚的產業規模、優化的產業結構、良好的質量效益、持續的發展能力等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主要特征,便于對比研究、分解落實。第二,突出特色。增加反映河南省建設制造強省基礎和特色的指標。這些指標既要聚焦高成長性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又要加快對量大面廣的傳統支柱產業進行脫胎換骨式改造,增創制造業發展綜合優勢。第三,易取易用。指標歷史數據的收集要有法定來源,具有可獲得和可量化性,能夠實現與歷史數據的對比、與國內不同省份的發展情況進行比較,從而明確河南省在全國的定位水平。第四,系統全面。指標的設立要能夠滿足系統評價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水平的需要,同時還要考慮河南省制造業現實基礎條件、未來發展潛力等各方面的綜合實力。
(二)河南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的基本框架基于上述總體考慮,我們構建了如表1所示的河南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該套指標體系共包括5個一級指標和16個二級指標。在轉型發展類一級指標中,考慮到作為國家糧食主產區的河南省是一個新興工業大省,制造業規模效益低下,經濟增長方式粗放,產業層次不高。因此,取了工業化率指標用來反映某地區工業化基礎發展水平,這也是西蒙、錢納里等學者作為工業化進程評判的重要指標。工業技改投資占工業投資比重指標用來衡量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效果。戰略性新興產業占工業總產值比重指標用來引導和推動河南省產業層次的調整。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指標是企業生產技術、管理水平和職工素質的綜合體現,該指標值越高,意味著越具有競爭優勢。在創新發展類一級指標中,主要從創新投入、創新產出和創新人才三個方面對河南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水平進行考核。其中,創新投入水平選取了規模以上工業企業R&D投入強度;創新產出選取了每億元主營業務收入發明專利數,用以反映各地區創新發展的產出情況。企業每萬人擁有研發人員數越多,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自主創新的潛力就越大。在兩化融合類一級指標中,眾所周知,新型工業化強調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必然離不開信息化的帶動作用,為此,河南省提出了建設網絡經濟大省的目標。其中,信息產業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和“企業上云”數量兩個指標可以從某種角度上說明兩化融合的基礎性支撐程度高低。生產制造過程信息化發展水平可以說明地區工業企業應用信息化手段的程度。在企業發展類一級指標中,是將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目標延伸到微觀層面,具體衡量制造業企業的發展現狀、發展效益和發展潛力。其中,企業發展水平和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數兩個指標用來反映河南省制造業企業的發展現狀和發展實力。企業發展水平指標取自工業和信息化部對工業轉型升級的分析,具體計算公式為: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數指標數值取自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實際數據。制造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指標用來反映河南省制造業發展效益水平。本外幣工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占貸款余額比重指標則意味著河南省制造業企業的發展潛力和發展速度狀況。在綠色發展類一級指標中,考慮到河南省制造業發展過程中面臨著經濟增長方式粗放和能源消耗居高不下的問題,同時鑒于數據的權威性和可獲取性,選取了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和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兩個指標。其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指標反映能源消費水平和節能降耗狀況。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是衡量循環經濟的重要指標。
四、推進河南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
(一)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創新創業生態系統建設創新型省份、打造中西部地區科技創新高地是關乎河南省未來發展的大計。針對河南省創新能力薄弱的現狀,今后應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堅持自主創新和開放創新,堅持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加快產業鏈、創新鏈、金融鏈、政策鏈高效融合,構建更具活力的“產業+企業+平臺+人才+載體+金融+政策”的創新生態系統。
(二)適應開放新形勢,大力引進優質增量河南省作為內陸省份,改革開放40年發展的實踐表明,開放是河南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最關鍵一招。要立足于擴大優質增量,大力實施開放帶動主戰略,以引進海內外重大項目特別是沿海地區終高端產品和加工貿易項目為重點,積極探索企業發展新模式。持續強化以市場換產業、以市場換技術的思路,在消費端與河南省巨大的市場對接、在生產端與河南省宏大的勞動力對接、在原料端與河南省龐大的能源原材料對接,把需求牽引、市場優勢打造成河南省開放合作的最大王牌。
(三)以智能化為主攻方向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優化存量以智能化改造帶動綠色化改造和企業技術改造,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盤活巨大的存量資產。突出智能制造在“三大改造”中的引領作用,以構建新型制造體系為目標,以推進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線,堅持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新興智能制造產業培育同步發力,堅持示范引領、點面結合、系統推進的工作路徑,著力構建一流產業生態,努力建設全國智能制造先行區,促進河南省經濟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
(四)建設人才強省,用好“第一資源”河南省勞動適齡人口有6500多萬,高考考生和考研生源數量均居全國第一,但并沒有真正轉化為人才優勢,人才總量、人才層級與創新創業的要求還不適應。因此要把人才強省建設作為河南省今后一項戰略性、基礎性工程,圍繞經濟結構調整需要優化人才結構,通過探索建立引進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機制和環境,創新人才激勵保障政策措施,構建良好的人才生態,重點培養造就一批科技領軍人才、企業家人才、高級管理人才。尤其要注重培育企業家精神,以企業家素質提高引領企業全面發展。
五、結語
建立科學的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是一項基礎研究,也是創造性的探索。本文正是在梳理分析許多專家學者的相關研究成果和各地的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同時結合河南省的實際情況,提出了河南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接下來,我們會根據構建好的指標體系與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合作,對河南省18個地市和10個直管縣的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水平進行實際評估。根據評估結果繼續廣泛征求各地各方面提出的寶貴意見,修改完善評估指標體系和方法,使河南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水平評估更加真實準確,使考核指標體系這個“指揮棒”的新引擎作用得以更好地發揮。
參考文獻:
[1]劉慧.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以開放姿態推動中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N].中國經濟時報,2018-3-27(001).
[2]黃群慧.推動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EB/OL].人民日報,2018.
[3]張文會,喬寶華.構建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的幾點思考[J].工業經濟論壇,2018,5(4):27~32.
[4]滕堂偉,瞿叢藝.借鑒加州制造業創新生態系統促進上海制造業高質量發展[J].科學發展,2018,113(4):21~29.
作者:許衛華 單位: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