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瀝青混合料應用技術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內蒙古公路與運輸》2014年第二期
1施工方案
本試驗段主要對比RH溫拌與熱拌的使用效果,進行同等級配AC-13和同等瀝青用量下配合比設計。為保證瀝青混合料具有相應的壓實效果,本試驗段將進行RH溫拌改性劑的兩種方式鋪筑的試驗段比較,常規“熱拌熱鋪”試驗段,全長300m,通過對比驗證RH溫拌低溫施工技術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檢測試驗段時間點選在9:30、14:50、16:10和18:30,施工環境溫度、濕度分別為7.6℃和8.3%、16.1℃和18.5%、12.3℃和17.9%、10.4℃和17.8%。
1.1常規“熱拌熱鋪”試驗段為了驗證溫拌技術的可行性與可靠性,需要鋪筑熱拌路段作為對比試驗段,因此進行常規“熱拌熱鋪”試驗段的鋪筑,施工路段全長300m左右,混合料出料溫度控制在160~180℃標準規范溫度,施工機械、施工技術方案和質量控制按現行技術規范確定。
1.2RH溫拌溫壓試驗段試驗路段全長260m,按照正常施工碾壓工藝進行碾壓。混合料出料溫度控制在150~160℃標準規范溫度,記錄人員嚴格觀測碾壓工藝的執行情況,并做好碾壓溫度時間損失記錄。
2試驗段檢測結果分析
2.1“熱拌熱壓”段溫度檢測試驗階段選用110號A級瀝青混合料的“熱拌熱壓”。“溫拌溫壓”試驗段在K205+440~K205+700表面層上實施。采用RH溫拌改性劑直投干瀝青的改性工藝。RH溫拌溫壓瀝青混合料出廠溫度為150~160℃,施工時伴有零星降雨。溫度采集見表1。由表1數據采集可以看出,由于未摻加RH溫拌改性劑的瀝青混合料運輸溫度非常高,溫差大導致降溫速率很快。根據碾壓經驗可知,現場碾壓工藝不變的情況下,110號A級瀝青混合料壓實度不可能完全保證;并且通過兩種混合料的數據對比分析可知,溫拌的出廠溫度和碾壓溫度都低于熱拌路段的溫度。
2.2體積指標檢測結果
2.2.1室內試驗參數對比分析對110號瀝青混合料馬歇爾擊實溫度采用烘箱恒溫2h的“精確控制”方法,熱拌和溫拌的擊實溫度分別為145℃和110℃,熱拌的馬歇爾試件密度、理論密度和空隙率分別為2.381g/cm3、2.513g/cm3和5.3%;而溫拌馬歇爾試件密度、理論密度和空隙率分別為2.381g/cm3、2.514g/cm3和5.3%。由此可以看出,兩種混合料在不同的擊實溫度條件下所得出的體積指標基本相同,說明RH溫拌技術的體積指標滿足要求。
2.2.2試驗段壓實度檢測結果對比分析通過對所選的位置點鉆芯取樣,其芯樣密度、馬歇爾密度、壓實度檢測結果如下,熱拌路段:K205+147與K205+331的測試結果對應分別為2.193g/cm3、2.381g/cm3、92.1%與2.237g/cm3、2.381g/cm3、94.0%;溫拌路段:K205+516與K205+548對應的測試結果分別為2.336g/cm3、2.381g/cm3、98.1%與2.383g/cm3、2.381g/cm3、100.1%。從數據檢測結果分析可知,RH溫拌路段的芯樣密度和熱拌路段的相同,而其壓實度與熱拌路段相比顯著提高,說明溫拌技術鋪筑的路面其壓實效果能夠得到提高。
3結語
本項目海拔高,氣溫低,天氣多變,要確保不利外部環境下的施工質量,更需要嚴加要求,層層把關,并切實做好現場的動態質量管理。本項目RH溫拌試驗段實現了低溫施工的可操作性,與“熱拌熱壓”相比壓實度提高,在特殊環境下瀝青路面的可施工性得到了科學合理的論證。
作者:李桂賢單位:新疆公路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