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構建的政策建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能源》2018年第3期
摘要:廣西作為傳統汽車產業制造大省,應順應時代潮流,緊跟時代步伐,積極向新能源汽車轉型。在轉型中,廣西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面臨著上游空缺,中游創新能力不足、控制力較弱,下游基礎設施及相關配套服務有待完善的難題。通過對比分析廣西傳統汽車產業鏈和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構建提出幾點建議。
由于國際社會石油資源供應的愈發緊張、原油價格的不斷上漲以及全球環境保護的呼聲日益高漲,傳統汽車產業的發展正遭遇前所未有的瓶頸期。在傳統汽車產業發展面臨困局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表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汽車產業作為廣西重要的支柱產業,一直具有良好的發展基礎與特色,然而在由傳統汽車向新能源汽車的轉型中卻面臨著創新能力不足、相關支持產業不夠等一系列的難題。構建廣西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不僅有助于推動廣西汽車產業鏈企業優化分工、降低交易成本,而且可以優化全產業鏈上下資源的整合能力,提高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的運行效率,實現廣西從傳統汽車產業向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1相關文獻綜述
近年來,學者們越來越多的把目光投向了新能源汽車領域,隨著研究的逐漸深入,關于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的研究也愈發受到重視。
1.1新能源汽車產業研究綜述
國內眾多學者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進行了諸多探討。他們指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主要存在長期投入不足、創新團隊中人員流動過快、素質不高(邢紅萍、衛平,2013),核心技術薄弱、共贏合作效率低下、價值增值低端和規模經濟不明顯(汪淑芳,2015)的問題以及售后服務體系、基礎服務設施和觀念方面的劣勢(李文輝,2012)。針對上述問題,學者們提出思路超越和管理超越的趕超對策(劉穎琦和高宏偉,2011),進而推進產業鏈重組、提高模塊化水平、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等建議(胡乃祥,2011)。在借鑒電動汽車產業發展迅速的國家和地區的先進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中國電動汽車產業需要加大政府政策、商業模式創新、合作伙伴及公眾意識提升方面的投入力度(劉穎琦、王靖宇,2014)。學者們從各種視角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進行了探討,在產業發展狀況和阻礙因素等方面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
1.2產業鏈相關研究綜述
從產業鏈的定義來看,關于“產業鏈”最早是由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描述的:獲得外部采購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并通過企業的生產和銷售等活動,將產品傳遞給零售商和用戶的過程。經過多年的研究,雖然在表述上略有不同,但對產業鏈的定義內涵基本統一,認為產業鏈是有經濟聯系的上下游企業之間的依據一定邏輯關系和空間分布而形成的有技術經濟關聯關系的產業網絡(鄭大慶等,2011;趙魯月,2017)。從產業鏈的發展模式來看,從供需角度出發,周路明(2001)把產業鏈劃分為從上游至下游的垂直產業鏈和相關配套產業下橫向的產業協作的產業鏈。從市場角度出發,吳金明和邵昶(2006)將產業鏈的形式分為市場交易式、縱向一體化、準市場式和混合產業鏈等。唐浩,蔣永穆(2008)認為產業鏈動態演進模式包含縱向生產鏈、供應關系鏈、配套協作鏈、循環生產鏈、文化價值鏈,演進機制表現為自組織和他組織。學者們對產業鏈的形成、發展以及優化整合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大多數研究都僅限于描述性的產業鏈研究,而較少涉及產業鏈的整合和優化,對全產業鏈的構建的研究也十分有限,以農業為主,逐漸轉向第二產業。
1.3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相關研究綜述
寇小玲,王溥(2008)從全球汽車產業鏈的組織和利潤分布著手研究,分析探討了中國汽車產業應如何嵌入全球產業鏈。張慶彩(2013)從分析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發展現狀與困境入手,深入剖析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協同發展的運行機制,進一步探討其協同發展升級的路徑。何地和郭燕青(2016)運用社會網絡分析方法,對東北三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產學研創新網絡進行了實證研究,構建了新能源汽車產學研創新網絡模型。目前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產業的發展規劃和研發路徑上淺談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分析,對省份宏觀層面上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優化和全產業鏈構建的研究更為稀少。本文通過廣西新能源汽車與傳統汽車產業鏈的對比分析,為廣西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構建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2廣西新能源汽車與傳統汽車產業鏈的對比分析
汽車產業鏈包括汽車的生產制造以及其上游的原材料供應和下游的相關配套服務產業。唯有全產業鏈的不斷完善和優化整合才能進一步推動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同時避免出現產能過剩的危險。
2.1廣西傳統汽車產業鏈分析
傳統汽車產業在廣西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其經濟的重要支柱。2017年廣西汽車制造業總產值為2688.78億元,占廣西工業企業總產值的10.99%,為廣西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汽車產業鏈上游為原材料的供應。鋼材作為汽車原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占汽車生產原材料的50%以上,各類鋼鐵鑄件的使用率也高于20%。以廣西柳州鋼鐵集團和廣西貴港鋼鐵集團為代表的廣西鋼鐵企業,具有生產多種精鋼及鋼材加工制品的能力和技術,為汽車制造提供了大量的鋼鐵材料。同時,鋼鐵產業作為廣西重點發展的千億元工業產業,有巨大的市場前景和發展空間。傳統汽車產業鏈的中游為汽車零部件的制造及整車裝配。零部件企業的規模往往較小,其零部件技術含量較低,產品種類不夠齊全,而較高技術含量的零部件多為從國外進口。而整車裝配企業的規模較大,在整個產業鏈中處于主導地位。作為汽車產業鏈中的關鍵種企業,整車裝配企業對汽車進行設計和組裝,一方面決定了對上游原材料以及中游零配件的數量和質量需求,另一方面影響著產業鏈下游的銷售和后續相關服務。廣西擁有以上汽通用五菱為代表的整車企業11家,零配件企業1033家,形成了以柳州為中心,桂林和玉林為基地,并輻射南寧的汽車產業集群。雖然廣西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傳統汽車產業鏈中游環節,但汽車零部件汽車的發展與整車裝配企業的發展不協調仍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汽車產業鏈下游是指汽車在出售之后,面向汽車消費者的相關汽車配套服務。較為完善的汽車相關配套服務,才使消費者有購買汽車的需求,從而產業鏈上游及中游才有發展的動力和價值。隨著廣西汽車相關配套服務的快速發展,市場競爭愈發激烈,逐步建立了標準化、規范化的配套服務體系,使得廣西傳統汽車產業鏈趨于完善。
2.2廣西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分析
新能源汽車產業除了擁有與傳統汽車產業類似的上游原材料供應、中游的零配件加工和整車裝配以及下游的質量檢測維修等相關配套服務以外,還有其自身特點所需要的產業鏈。此處所說的新能源汽車的產業鏈主要是指與新能源汽車具有最直接關系的產業鏈的環節,而不涉及與傳統汽車產業鏈相同的部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游主要由動力電池、電控系統以及驅動電機組成。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它是整輛汽車的能量存儲設備。新能源汽車通過電控系統使得駕駛者能夠輕松駕駛汽車并時刻了解汽車狀況。驅動電機是新能源汽車的動力執行系統,它對新能源汽車的性能指標起到決定性作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上游對其車輛的性能具有最直接的影響。廣西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雖較為快速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極度缺乏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上游企業,沒有形成較為完善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在電池、電機以及電控系統的設計和開發方面,廣西沒有較好的生產研發企業,科技人才匱乏,在上游零配件方面的投入不足,導致核心部件基本依賴國外進口或外省的研發制造,缺乏自主創造,核心競爭力不足。在產業鏈中游為整車裝配環節,與傳統汽車產業鏈相差不大,但車身要求在保持車輛安全性和穩定性的前提下應更為輕便,減輕動力系統的負擔。整車企業在傳統汽車整裝的基礎上,積極進行新能源汽車的設計與生產,改進車型以適應新能源汽車的動力系統。廣西各大整車裝配廠商在政策的推動和市場的引導下積極設計和研發新能源汽車,已經形成較為完善的新能源汽車企業標準體系。充電樁和充電站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下游與傳統汽車產業鏈下游最大的區別之處,直接影響了新能源汽車的消費需求。
近年來,廣西區政府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建設城際快充網絡,將充電基礎設施配套電網建設與改造項目納入電網專項規劃。區政府規劃到2020年規劃建設充電站303座和充電樁7.6萬個。政府大力投入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建設,極大地完善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下游配套環節,推動了廣西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建立和完善。基于傳統汽車產業的優勢并經過多年的發展,廣西已成功下線一批電動乘用車、微型電動客車等產品。雖然目前廣西新能源汽車企業標準體系已經基本建立和完善,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構建上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企業對電池、電控系統和驅動電機等核心部件缺乏控制力,基本依賴于進口,自主創新能力不強,關鍵種企業對產業鏈的掌控程度較弱。廣西新能源汽車續航能力較差,與特斯拉、保時捷等領先企業的產品差距較大,難以參與市場競爭。同時,相關方面的科技人才十分匱乏,不能滿足企業進行研發創造的需求,科研機構的研發成果也難以向產業化轉換。
3廣西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構建的對策建議
廣西汽車產業具有良好的產業基礎,但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構建和發展上仍需要不斷努力。通過對比分析廣西傳統汽車產業鏈和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立足于廣西自身環境和現實,對廣西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構建提出如下建議。
3.1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產業標準體系,規范市場有序發展
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技術標準尚未完全統一。在現有的新能源汽車企業標準的基礎上,進一步形成產業標準體系,使得產品質量規范化、標準化,有效維護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有序健康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標準體系的完善要充分考慮各方面的要求,在技術水平和質量上均要高標準嚴要求同時符合市場消費需求。統一的產業標準更避免了基礎設施建設的資源浪費,有利于新能源汽車的推廣與普及。
3.2大力推動企業戰略聯盟,促進產學研合作
廣西擁有較為完善的傳統汽車產業鏈,且各企業具有十分豐富的生產設計經驗。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游,企業戰略聯盟的建設有利于匯集各企業的優勢,互幫互助進行研發創造,在提高研發效率、增大研發支出的同時減輕了各個企業的研發壓力和風險。同時,企業應加強與各高校及科研機構的合作和聯系。研發機構及高校中有較為專業的人才能夠進行專門的研究,更有利于技術難點的突破和創新。企業通過產學研合作將新的科研成果產業化,投入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和研發中,提高產品研發質量,增強產業鏈中游關鍵種企業的領導力。
3.3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引入民營資本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下游的相關配套設施方面,政府可以引入民營資本參與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的售后服務體系。在基礎設施的建設中,只有從政府的角度出發,通過政策進行引導、規劃才能逐步實現充電樁、充電站等基礎設施的服務網絡全覆蓋。政府主導,引入民營資本進行建設和運營的基礎設施建設既規范充電樁等的標準,避免基礎設施重復建設導致的資源浪費又減輕了政府的財政壓力。
3.4培養和引進科技人才
優秀的科技人才是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的推動器。廣西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能力較弱,自主研發水平不高,急需培養和引進大量的相關科技人才。應該制定激勵制度,對在核心技術和環節上做出重要貢獻的人才進行獎勵,充分調動現有人才的創新積極性;同時,應積極引進高端人才,制定高端人才引進計劃,打造人才信息平臺,滿足企業研發活動需要。在此基礎上,還應重視員工培訓,提高產業從業人員素質,鼓勵其學習新技能新方法以適應生產需要。
參考文獻
[1]邢紅萍,衛平.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技術創新特征分析———基于全國七省市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問卷調查[J].中國科技論壇,2013,(07):66-71.
[2]汪淑芳.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優化研究[D].上海:東華大學,2015.
[3]李文輝.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構建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12.
[4]劉穎琦,高宏偉.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技術創新發展趨勢與對策[J].科學決策,2011,(02):1-8.
[5]劉穎琦,王靜宇,KokkoAri.電動汽車示范運營的政策與商業模式創新:全球經驗及中國實踐[J].中國軟科學,2014,(12):1-16.
[6]鄭大慶,張贊,于俊府.產業鏈整合理論探討[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1,28(02):64-68.
[7]周路明.關注高科技“產業鏈”[J].深圳特區科技,2001,(06):10-11.
[8]吳金明,邵昶.產業鏈形成機制研究———“4+4+4”模型[J].中國工業經濟,2006,(04):36-43.
[9]唐浩,蔣永穆.基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產業鏈動態演進[J].中國工業經濟,2008,(05):14-24.
[10]寇小玲,王溥.中國汽車產業嵌入全球產業鏈對策的思考[J].經濟縱橫,2008,(11):53-56.
[11]張慶彩,吳椒軍,張先鋒.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協同發展升級的運行機制及路徑探究[J].生態經濟,2013,(10):122-15.
作者:劉昱影;何根源 單位:廣西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