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機械工程可靠性設計的運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我國可靠性技術研究現狀
由于多重歷史原因,我國的產品可靠性設計起步較晚,與發達國家的機械制造業相比,我國機械可靠性設計相對比較落后。直到20世紀80年代,我國可靠性技術研究才慢慢發展起來,并在可靠性技術研究方面取得一些成效。在某些領域漸漸有部分可靠性學術組織成立,并開展了對可靠性技術人才的培養,同時制定了一系列的可靠性標準。但是從可靠性技術研究總體上來看,可靠性理論研究較多,實際應用較少,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2可靠性設計在機械工程中的應用
2.1設計環節的可靠性設計從機械產品的設計上看,一般包括了整體裝配設計和組裝零件設計兩個部分。在產品整體裝配設計的環節上,由于其設計方式不同,一般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先對整個系統有初步了解,之后分析各個零部件的可靠性程度,從各個零部件的可靠性程度對產品整體的可靠性程度進行推斷,這就是整體設計的可靠性預測,所產生的預測結果需要滿足設計的相關指標;另一種是將產品整體對可靠性程度的要求指標分配到各個零部件的設計上,使各個零部件的可靠性指標達到相關要求,則產品整體設計的可靠性也可得到保證,其中在對整體可靠性程度指標進行分配時,可以采取等分配法、再分配法、比例分配閥、綜合評分分配法等四種方法。在對零部件的設計過程中,所挑選的零部件要符合國家規定的相關標準,或已經能夠大量生產并使用的零部件,同時在對不同零件進行設計時應根據零件部位的重要性采取不同的設計方式,對于一些重要部件則應進行相應的可靠性試驗。在設計環節上,產品的可靠性設計需要反復進行驗證和修改,確保產品可靠性達到產品可靠性要求。此外,在設計系統的設計方面,要體現出操作的舒適性和適應性。
2.2制造過程的可靠性設計由于機械工程產品制造過程中的可靠性設計是對機械工程產品質量保證的重中之重,因此在機械產品的制造過程中應加強可靠性優化設計,從而使產品質量得到保證。為了使機械產品在加工時的可靠性得到保證,在選擇加工工藝和工藝流程時,要使加工的技術水平達到最高水平。在產品的制造工藝流程中,由于其本身具有完整性,具體的各個方案和工序是工藝流程體系的組成部分,在進行加工設計時,要對各個子系統進行可靠性優化設計,與此同時,還需要對工藝裝備、加工設備、加工材料、加工人員素質等多方面的因素進行綜合考慮,使各個子系統的設計可靠性和合理性達到相應的指標。此外,要對各個子系統的可靠性指標進行整合分析,使產品總系統的可靠性優化指標得以通過合理的方法整理分析出來。
2.3使用維修時的可靠性設計產品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應采用邏輯分析決斷法,使對機械工程產品的維修內容和維修方式得以科學化、合理化,并制定出科學合理的維修內容和維修方式,通過合理使用期的確定,使機械設備的可靠性得到有效控制。機械產品的可維修性和可靠性具有較大的相似性,機械產品的可維修性是產品可靠性的重要指標之一。在對產品進行可靠性設計時,就需要對機械設備的維修性進行全面考慮,使所設計出來的機械產品在其使用過程中出現的故障能夠及早發現、方便檢查、容易修復,使機械產品故障能夠在產生之前就能得到修復。在對機械產品使用維修的可靠性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其維修成本以及維修時間,要在通過消耗最低的費用來使機械產品的可靠性水平得到最大限度的實現,同時減少排除故障所需要消耗的時間成本。為此,要在可靠性理論的基礎上制定合理的維修規則,使所制定的維修規則最大程度的體現出合理性和經濟性,通過選擇先進的故障診斷技術和科學的維修方式,使用標準的維修工具及設備,提高維修人員的技術水平等方式,使機械維修工作向科學化和現代化邁進。
2.4加強對機械工程可靠性研究雖然我國目前機械工程可靠性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也存在諸多不足的地方,總體看來,一方面國內教育部門在機械工程可靠性研究方面所設置的課程較少,可靠性設計研究還未形成一個獨立的學科;另一方面國內企業對可靠性研究重視程度不夠。為進一步推進我國機械工程可靠性優化設計的發展,首先,教育部門要加強對可靠性優化設計研究的重視,設置相關課程,聘用專家授課,為機械可靠性優化設計發展做出努力;其次,成立相關可靠性研究部門,使機械工程產品各個環節的可靠性得到提升,提高產品質量,增強產品競爭力。
3結束語
在機械工程的產品設計中加強可靠性優化設計的應用,使產品的優化技術和可靠性設計理論充分結合起來,極大地提升了產品的各個環節可靠性,這無形中也就提高了產品質量,增強了產品競爭力。隨著機械產品日益豐富,可靠性優化設計將會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作者:徐長思單位:營口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