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圖書情報機構對國家智庫建設的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文章使用文獻分析方法,整理了我國智庫建設相關文獻,對智庫建設中存在的不足進行了分析,并探討了具體的原因,指出了圖書情報機構對國家智庫建設的支持優勢,提出了創新舉措,以確保智庫成果得到有效轉化,為智庫建設提供有力的支持,推動國家智庫建設的發展。
關鍵詞:圖書情報機構;智庫建設;支持作用
1背景
現階段,國家政府機構在制定決策的過程中更加民主化與科學化,政府對智庫的需求逐漸增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國智庫建設的發展。曾經不止一次下達批示,要求各部門進一步重視智庫建設工作,從而有效地提升國家軟實力,確保我國的智庫建設更加適合我國國情,構建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智庫。智庫建設需要得到情報機構的大力支持,而圖書情報機構對于推動我國智庫建設有得天獨厚的優勢[1]。然而,現階段我國智庫建設仍然未能準確定位圖書情報機構的具體地位,導致其所擁有的優勢無法得以充分發揮,致使國家智庫在建設過程中受到較大的影響。
2國家智庫建設中的不足之處
2.1缺乏預測性和前瞻性
我國學者和機構在開展智庫建設研究工作時,一般都是接受相關政府機構的委托,導致項目研究的內容受到限制,使我國智庫建設研究相關工作缺乏預測性和前瞻性。我國學者在開展智庫建設研究工作時,欠缺戰略謀劃能力,無法滿足現階段我國對智庫建設的實際需求。
2.2民間以及大學智庫的政策影響能力欠缺
在政府制定決策過程中,智庫主要通過兩種不同的方式對政策制定產生影響:其一,通過對政府委托項目進行研究,從而在政府決策過程中發揮作用[2]。其二,為我國政府機構中的政務人員提供咨詢服務,從而在政府決策過程中發揮作用。我國官方的一些智庫機構由于擁有獨特的優勢,能夠得到相對多的研究項目,但因其開展的研究工作存在一定的時滯性,無法真正解決我國社會發展中面臨的各種現實問題。另外,我國官方智庫幾乎承接了所有政府委托研究的大型項目,直接導致民間以及大學智庫的政策影響能力欠缺。
2.3智庫品牌建設不足,成果無法得到有效利用
我國很少有人會關注智庫品牌的建設,對所取得成果的推廣力度也較低。而要想確保智庫獲得的成果能夠順利轉變為政府決策,獲得民眾的高度認同,就需要進一步提升智庫知名度,只有確保更多的人能夠充分認識智庫,才能確保智庫獲得長足發展,才能確保相應成果可以得到有效轉化[3]。但是,我國一些智庫組織自身的信息透明性非常差,智庫研究人員幾乎不會通過媒體途徑相關觀點,不能很好地開展宣傳與推廣工作,致使智庫研究取得的成果無法被有效利用。一般情況下,智庫研究工作取得的成果都會采用論文或報告形式加以呈現,然而,我國大部分的智庫項目均是政府委托項目,這些研究項目取得的成果一般都是采取報告形式直接遞交給上級,而因為政府信息公開不夠全面,導致很多成果被束之高閣。同時,民間和高校智庫的自身影響力相對較差,致使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無法被充分利用。
3國家智庫建設工作存在不足的具體原因
3.1研究人員組成結構不合理,影響智庫的預測性和前瞻性
在智庫建設過程中,人才是最為核心的組成部分,人才所擁有的創新能力直接影響到智庫研究能力。但是,現階段我國智庫對人才培養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研究人員的數量明顯不足,而且人才結構也不太合理。智庫承擔的具體工作能夠直接影響政府決策,但因很多學者只關注自身專業領域,在特定領域中有較高的學術研究能力,但在指導政府決策過程中,因為經驗不足導致所提出的意見和建議缺乏可執行性,很多情況下都是泛泛而談。因此,進一步健全智庫人才組成結構,是確保提升智庫研究成果預測性和前瞻性的有效方法。
3.2智庫信息不公開,導致對政府決策的指導性較差
要想更好地開展智庫研究工作,智庫就需要保證信息獲取來源的全面性與多元性。但是,由于我國智庫的信息化程度相對不高,并且和政府數據庫幾乎不存在任何聯系。正是由于在技術方面得不到支持,導致我國智庫研究成果的有效性相對較差,對政府決策制定帶來的影響更小[4]。現階段,我國在開展智庫研究工作時,由于數據收集工作、數據處理工作以及系統論證工作等均存在一定的缺失,而且研究出來的成果基本都是通過內部呈遞方式逐級上報,導致研究成果信息不公開,不能和外部研究成果進行全面比對,同時也不會產生更大的發展動力,致使研究成果無法達到科學決策的真實要求。
3.3大眾認知欠缺,成果難以引領社會思潮
要想確保智庫成果能夠得以有效轉化,智庫應當其確保成果能夠被廣泛傳播,保證公眾可以更加全面地認識研究成果。智庫只有確保研究成果能夠被社會大眾所認知,才能讓大眾耳熏目染地受到影響,才可以有效地引導社會輿論,從而對我國政府決策帶來積極影響。不過,由于目前我國智庫的研究項目存在較大限制,也未能建立高效以及全面的推廣渠道,使大眾對于智庫的認知不夠深入,智庫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也無法引領社會思潮的發展。
4圖書情報機構對國家智庫建設的支持優勢
4.1圖書情報機構擁有較強的信息傳播功能,能夠確保智庫研究人員獲取所需信息
目前,我國已經進入大數據時代,數據信息呈幾何式增長,而且數據信息類型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同時,由于文獻自身的時效性相對較強,很多文獻存在一定的交叉關系,不同文獻之間表現出較大的質量差別,導致很多研究人員在利用文獻資源的過程中,存在諸多不便之處。要想確保這些問題能夠被有效解決,智庫就需要借助于圖書情報機構對海量數據進行分析與梳理,確保智庫研究人員可以更加便捷地獲取到所需信息資源。另外,信息的交流也會進一步推動我國圖書情報機構信息傳輸功能的發揮,確保更多的智庫研究人員能夠通過圖書情報機構獲取到所需信息資源。
4.2數字圖書館的構建為智庫研究人員提供了信息共享平臺
圖書情報機構所構建的數字圖書館就是信息技術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逐漸產生的、能夠確保智庫研究人員可以開展實時學習活動的平臺。數字圖書館就是融合了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將更豐富的信息資源融合到一起,構建信息資源共享平臺,確保智庫研究人員能夠從中獲取到更為全面的信息。
4.3圖書情報機構能夠滿足智庫建設對于人才的需求
圖書情報機構是智庫研究人員獲取所需信息的重要媒介,圖書情報機構也會更加重視智庫研究人員信息洞察力以及信息潛在價值挖掘能力的培養,確保智庫研究人員的綜合素養得以有效提升。智庫研究人員除了應當擁有自身專業的知識與技能,還應當具備較強的計算機、外語等多個領域的知識與技能。而圖書情報機構則能夠培養多學科交叉人才,為智庫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務。
5圖書情報機構支持國家智庫建設的創新措施
5.1培養交叉型人才,為智庫建設提供人才保障
圖書情報機構擁有較多的學科交叉型人才,而在智庫建設過程中,研究人員需要針對非常復雜的問題開展系統性分析工作,這要求研究人員應當具備較強的信息處理能力以及情報分析能力。智庫研究項目確定、信息需求分析、數據資料收集和成果梳理等各個環節均要求研究人員應當具備一定的圖書情報知識與技能。因此,圖書情報機構要結合具體項目實施過程,確保在每一個流程之中均能夠為智庫研究提供支持,確保圖書情報機構對于交叉型人才的培養能夠滿足智庫項目研究的具體需求。首先,圖書情報機構應當更加全面與深入地了解智庫承擔的研究項目,充分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為智庫建設培養更多的專業型人才;其次,圖書情報機構還應向智庫輸出圖書情報專業人才,確保智庫研究人員的構成更加合理化,進一步改善智庫研究人員收集及利用情報的能力。
5.2通過影響因子和引用量,對智庫成果進行全方位評價
現階段,我國智庫建設的評價制度仍然不夠健全,很多情況下都是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開展評價活動,而這種方式存在一定的主觀性。同時,我國對研究成果進行評價的指標主要是看相關項目發表的論文以及著作的數量,但是,各個智庫的水平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僅僅依靠成果數量來評價成果顯然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而圖書情報機構則能夠從智庫成果影響因子以及成果被引用量等方面開展評價工作,確保智庫成果評價更加客觀和系統。
5.3利用有效渠道,確保智庫成果得到有效轉化
智庫研究成果一般是以報告、著作或者論文的形式加以呈現,而圖書情報機構則負責對智庫成果進行儲存。圖書情報機構正是因為擁有這一優勢,才能更好地開展智庫成果推廣工作,確保大眾能夠更加全面地了解智庫研究成果,進一步提高智庫在公眾中的影響力,拓寬智庫成果的轉化途徑,確保成果擁有更高的轉化率。具體表現為:第一,智庫能夠借助圖書情報機構的資源共享平臺,構建成果公布信息平臺,進一步提高民眾對智庫成果的關注度。第二,通過圖書情報機構的數字化平臺,能夠確保一些不涉密成果可以有效打破信息壁壘,確保智庫成果更加公開化。第三,由于圖書情報機構擁有大量專業人才,而很多智庫成果多涉及一些學術性較強的研究,民眾很難全面、深入理解這些成果,而圖書情報機構能夠發揮自身人才優勢,對成果進行深入淺出的詮釋,讓民眾能夠更快速、準確地理解智庫成果的具體內容。
6結語
圖書情報機構在支持國家智庫建設過程中擁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同時也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智庫建設工作中,圖書情報機構將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同時也會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這就要求圖書情報機構應當了解國家智庫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分析造成這些問題的具體原因,結合圖書情報結構對國家智庫建設的支持優勢,研究圖書情報機構支持國家智庫建設的創新措施,確保圖書情報機構為智庫建設提供更優質、更全面的支持。
參考文獻:
[1]王俊英,張妤.基于新型科技智庫建設的工科高校圖書館功能拓展[J].圖書情報工作,2015(S1):20-22,29.
[2]薛新波,周中林.新型智庫戰略下圖書情報機構的服務重點探究[J].情報科學,2017(9):84-89.
[3]黃如花,李白楊,饒雪瑜.面向新型智庫建設的知識服務:圖書情報機構的新機遇[J].圖書館,2015(5):6-9.
[4]宋芳.支撐新型智庫的圖書情報機構智慧服務創新探究[J].情報資料工作,2015(5):81-85.
作者:孟巍 單位:黑龍江省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