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能源汽車財稅政策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是將我國建設成為制造強國的重要抓手,現階段,新能源汽車產業想要發展必需要借助國家的宏觀政策調控。國外在新能源汽車財稅政策改革上有許多優秀范例值得借鑒,本文將結合我國現階段新能源汽車發展階段存在的問題和國外優秀政策范例,對新能源汽車的財稅政策提出創新性建議。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財稅政策;稅收結構;政府采購
一、前言
新時代條件下,一帶一路、供給側改革以及中國制造2025的提出,給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帶來了春天。安徽省作為國內自主品牌汽車主要制造地之一,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和示范運營方面走在全國前列。現階段,汽車產業的財稅政策方面仍滯后于該產業的成長,想要進一步發展,對財稅政策進行改革至關重要。在國外有許多創新的財稅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鑒學習意義。通過結合安徽省自身的發展近況以及中國和世界各國的案例,對相關財稅政策進行研究并提出創新性的財稅政策是重要和必要的。
二、現時期我國新能源汽車財稅政策中存在的問題
(一)新能源汽車目前階段稅負較重車船稅、消費稅、車輛購置稅、企業所得稅、關稅等,都是我國新能源汽車所涉及的稅種。稅種多、稅負重,大大小小的稅費合計數占據了車價的百分之三十以上的金額,而美國約占4%,德國為14%,日本6%~11%,相較而言,中國的稅收優惠還有很大的調整空間。除了稅費總額高之外,國內的稅收征收方式也較為單一。以下為我國現行的稅收補貼政策:(1)消費稅:汽車消費稅稅率按汽缸容量的大小劃分為七個檔次,1%、~40%不等,不管是否屬于新能源汽車,根據有無汽缸進行征稅,有則征,沒有不征。(2)增值稅:汽車消費稅稅率按汽缸容量的大小劃分為七個檔次,1%、~40%不等,不管是否屬于新能源汽車,根據有無汽缸進行征稅,有則征,沒有不征。(3)車船購置稅:納稅人取得的收入中屬于中央財政補貼的,不納入增值稅應納稅所得額,不征收增值稅。《財政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改委關于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規定,“納入中央財政補貼范圍的新能源汽車車型應是符合要求的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4)企業所得稅:與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及關鍵配件生產相關的核心技術,如果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條件,可享受低稅率的企業所得稅率優惠,即按15%的稅率計繳企業所得稅。(5)車船稅:對使用新能源的車船,免征車船稅(此口徑與財政扶持的口徑一致)。參照上述列出的國家出臺的各種優惠補貼政策,不難發現我國的稅收優惠大都采用直接扣減的方式,實施過程中靈活性較低,在優惠方式上可以采取如:加速折舊、投資抵減應納稅額等間接優惠形式,這將會大大增加政策的靈活性。
(二)高投入的研發階段優惠不足,獎懲缺乏有效結合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使用的各個階段,都應該享受稅收政策的優惠,尤其是用來帶動產業升級的核心階段--研發設計階段,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現階段我國對于研發過程中的試驗品缺乏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這大大不利于技術的更新升級。通過相關政策的對比,對達到條件的新能源汽車給以相應的稅收優惠是我國的稅收政策的內核,而對于那些高能耗、高排放、技術落后的汽車卻未實行行之有效的約束政策。相較之下,法國除了會對碳排放低的汽車給予獎勵,還對排放量在180g/km的汽車進行懲罰;德國、英國等國家也按照碳排放量對汽車進行了差別化征稅,這些舉措一定程度上都刺激了市場對于新能源汽車的消費。
(三)政府采購引導作用不足、基礎設施財政投入欠缺新能源汽車在全社會推廣的非常關鍵的手段就是政府采購,政府采購對于市場方面具有很強的示范效果。通觀全球,美國通過政府采購帶動新能源汽車發展上,是提高政府采購作用的優秀示例。自1992年提出政府用車采用燃料替代汽車,到2015年以后聯邦政府用車只能采購新能源汽車,推動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開拓。當前,我國對政府用車的新車采購實施強制采購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政府部門采購新車輛,采在采購的汽車中,新能源汽車的種不得低于50%。但由于缺乏適當的強制監管和問責制度,效果并不顯著。從2015年開始,安徽省高速公路經營企業與國家電網合作,三年以來,安徽省高速公路服務區的充電樁總數為93對,充滿一輛車時間為2小時。根據數據來看,基礎充電設施仍需大規模的投入建設,否則必將落后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速度。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需要當地政府、電力、國土、交通等部門協作,發展起來相對較為緩慢,想要加快建設就必須要配合政府的投資、貼息貸款等政策的扶持。
三、國外值得借鑒的新能源汽車財稅政策。
四、促進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財稅政策建議
(一)加大對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基礎設施建設的補貼力度和稅收支持縱觀上述國家對于新能源汽車的財稅政策的補貼,可以看出想要拉動國內新源汽車市場的開拓,刺激居民對其的消費,前期必然要投入大量的政府補貼。現時期,我們國家的新能源汽車部分重要零部件(如電池等)的核心技術相比較發達國家還較為落后,導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缺少競爭力,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壯大絕非一步登天,很大程度上還需要政府的財政補貼支持。補貼的投入勢必會快速刺激市場,擴大生產規模,但是對于規模的擴大無法長期依賴政府補貼。因此核心問題還是技術的升級,如延長電池續航時間、降低充電時間等。這些技術的前期研發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這時就需要有專項的政府基金和稅收優惠政策等用于扶持技術研發,只有這樣新能源汽車才有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另一基礎就是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政府應該加大對于基礎設施建設的扶持力度,夯實產業的發展基礎,為打開市場打下堅實基礎。
(二)充分發揮政府采購對于市場的積極引導作用目前,安徽省計劃在2020年前,每年按照10個百分點的增加比例逐年擴大新能源汽車在公務用車和公交車總的應用規模。為了更加充分發揮政府采購的示范作用,打破在公車采購上的“臉面問題”,國家應該制定更加細化以及剛性的公車采購政策,并在頒布后嚴格監督政策的實施,督促相關政策的切實落實。
(三)完善新能源汽車稅收制度新能源汽車的蓬勃發展勢必需要國家財政和稅收政策的驅動,現階段稅收政策中存在著不少問題亟待解決,如結構不合理、優惠力度不夠、缺乏對高能耗汽車負外部性的約束等,在改進的過程中,我們有必要借鑒國外的稅收政策,并融合中國國內的國情,形成更加優化的稅收結構。(1)我國目前對于汽車征稅的特點是購置階段稅負重,使用階段稅負輕。這與國際上普遍實行的“鼓勵購買,限制使用”原則背道而馳。這樣的稅負結構對于新能源汽車的銷售是非常不利的,制約了環保汽車的市場開拓,并且在一定的程度上使政府補貼的效用大打折扣。消費者在購買時體驗不到優惠,加之新能源汽車的配套充電問題,使得其市場競爭力顯著降低。因此,我國在稅收結構調整時應該采取前期鼓勵購買、后期限制使用。同時,對于高能耗的汽車加大課稅力度,建立與二氧化碳排放量掛鉤的課稅依據,如此一來,在限制了重污染汽車負外部性程度的同時,又開拓了新能源汽車的市場。降低了碳排放量對于環境的危害,樹立了消費者綠色消費的理念。(2)目前國內生產新能源汽車配件的公司需要承擔高額的企業所得稅。部分汽車的關鍵零部件征收17%稅率的增值稅,這對于那些本就需要大量研發資金的公司來是雪上加霜,在公司發給科研技術人員的工資薪金方面并沒有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在改革時應該著力降低核心零配件及技術研發公司的企業所得稅,寄予一定的政策保障。
(四)完善政府補貼制度在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下,新能源汽車產業要想依靠市場來趨于成熟穩定還是一件極不容易的事,這就需要政府進行財政補貼來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但是眾所周知,長期執行財政政策的扶持會使一部分企業患上“軟骨病”、依賴癥,因而對于新能源汽車的財政補貼需要不斷地進行調整,不斷提高對企業扶持的下限,促使企業持續改進,摒棄舊技術,不斷研發新技術,提高企業競爭力。目前,政府的補貼制度尚不夠完善、有空可鉆,更有甚者,通過虛假消息來騙取財政補貼。因此,監管主體要嚴格把關新能源汽車上牌、運營、補貼申請等環節,對于違規行為制定相應的制裁措施進行嚴厲打擊,建立市場化的發展機制。
五、總結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是推動我國供給側改革、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行動綱領的重要課題,經過政府與企業持續多年的努力,我國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中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但長遠來看我們只邁出了一小步,在未來發展中仍有許多困難。想要實現新能源汽車的持續發展,必須要借助有力的財稅政策,進行國家宏觀的政策調控,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必將推動汽車制造業的轉型,助力制造強國目標的實現。
作者:朱娜;楊爍;蘇兆洋;黃浩然 單位:安徽財經大學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