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化學品教學體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課程內容的合理選擇與重組
精細化學品是化學工業中用來區別通用化工產品(大宗化學品)的一類化學品。精細化學品主要涉及表面活性劑與合成洗滌劑、食品和飼料添加劑、合成材料助劑、農藥、染料、顏料、涂料、粘合劑、試劑和高純物、信息化學品、催化劑和各種助劑、化學藥品和日用化品、功能高分子材料等諸多種類。每一類中有的還可以細分為一些小類。比如催化劑和助劑包括:塑料助劑,橡膠助劑,印染助劑,催化劑等等。精細化學品品種和牌號的數量是十分龐大的,因而教材內容相當繁雜。為了改變這種狀況,使之適應我國推進素質教育發展的要求,必須對課程內容進行合理選擇與重組。
課程內容的選擇與重組,一方面要將教學內容密切聯系現代社會生活,與社會科技發展相適應,使學生們意識到必須學好專業知識與技能,將來才能肩負的社會責任與任務。另一方面要使教學內容層次分明、條理清楚,讓學生們易于理解和掌握,使學生們能理解所學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比較全面地識所有相關產品,并且能觸類旁通。同時做到內容既要有廣度,也要有深度。通過課程內容的合理選擇與重組,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將來進行新產品開發和技術創新打下良好的基礎。課程內容優選與現代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五大類精細化學品,即表面活性劑與合成洗滌劑、食品添加劑、合成材料助劑、膠粘劑和涂料。第一章緒論,介紹精細化學品的特點、分類及發展趨勢。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對精細化工的框架和本課程的主要內容有一個概括性的了解,以便把握學習的主線;第二章為表面活性劑與合成洗滌劑,首先講授表面活性劑的分類以及潤濕、洗滌、乳化及浮選原理,然后讓學生們學習了解各類表面活性劑的合成原理及應用,如:烷基苯磺酸鹽、仲烷烴磺酸鹽、烯烴磺酸鹽等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的合成原理及應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等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的合成原理及應用,脂肪胺、季銨鹽等陽離子表面活性劑的合成原理及應用,烷基甜菜堿等兩性表面活性劑的合成及應用。在此基礎上,聯系現實生活,講解合成洗滌劑的組成及配方,與學生共同探討表面活性劑的發展趨勢。第三章是食品添加劑,從食品安全入手,吸引學生興趣,讓學生們關注食品安全對人類健康與社會發展的重要影響。然后提出常用食品添加劑的主要品種,要求學生掌握防腐劑、調味劑、食用色素、抗氧化劑及乳化劑等幾類食品添加劑的主要品種及其分子結構與合成原理。第四章為合成材料助劑,講授增塑機理、阻燃機理、抗氧機理及抗靜電原理等。要求學生們掌握常用的增塑劑,如苯二甲酸酯類、磷酸酯、環氧化合物、含氯化合物等特點、性質、用途及其合成方法;掌握氯化石蠟、溴代烴、有機磷化物、氫氧化鋁等常用阻燃劑的性質、合成及應用;掌握胺類及酚類等常用抗氧劑的特點、應用及合成方法;掌握常用抗靜電劑的主要品種及應用。第五章是膠粘劑,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掌握膠粘劑的組成、粘結原理及主要品種,掌握乳白膠、環氧樹脂膠粘劑等高分子膠粘劑合成原理、方法及應用等。第六章是涂料,主要學習涂料的作用、組成和合成的基本原理,并掌握醇酸樹脂、丙烯酸樹脂、聚氨酯樹脂、環氧樹脂涂料等幾種重要樹脂涂料,與學生們共同探討涂料的發展趨勢。要求學生掌握帶銹涂料、防污涂料的作用機制、主要品種的化學結構、合成方法及應用等。
2教學方法的探索與實踐
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互動的過程,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是主體作用,二者是協調發展和相互促進的。在教學活動中,我們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多種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機,調動學生主動性,并引導學生們把知識轉化為能力。我們在熟悉精細化學品化學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采用了多媒體教學、啟發與互動式教學及案例式教學等多種教學方式,有效地避免了傳統式單一說教式的授課模式,較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們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達到了使學生掌握知識及提高其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目的。
適當采用多媒體課堂教學是今后教學模式發展的必然趨勢之一。多媒體教學具有形式多樣、信息量大、直觀生動等特點,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易于學生理解、開發學生的思維,并能使教學重點更為突出,特別是能有效的解決教材內容的更新和教學時少的矛盾。目前,我們已經實現了該課程的多媒體式理論教學。對于學生沒見過的現象或者難于理解的原理,如“表面活性劑在礦石浮選中的應用與原理”、“合成材料增塑劑的增塑原理”等,單憑想象理解較為困難,通過多媒體課件,以圖片、動畫或聲音等形式展現在屏幕上,將復雜問題簡單化,空洞的理論形象化,將原本枯燥的教學內容變得易于理解和掌握。多媒體與傳統教學相結合,使學生容易接受,并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了教學效果,達到了學生在快樂的環境中學習知識的目的。
案例教學,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再現案例情景,引導學生對特殊情景進行討論,以提高學生實際運用知識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近年來,國內諸多高校和培訓機構對此進行了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我們在精細化學品化學課程教學中,在講授理論知識的同時穿插一些具有一定知識內涵的且學生感興趣的典型案例,引出相關問題,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析討論,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極大地促進師生的互動性,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比如,學習食品添加劑章節時,首先插入幾個案例:“蜜餞問題事件”、“毒粉絲、毒腐竹事件”、“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蘇丹紅事件”等。通過這些案例,吸引學生興趣,讓學生們關注食品安全和人類的健康,讓學生們認知食品添加劑的重要性。然后提出問題,如什么是食品添加劑?使用食品添加劑應該遵循哪些原則?如何評價食品添加劑的毒性?食品添加劑有哪些種類?讓學生就以上問題展開充分討論后,教師進行總結講解。在掌握這些知識點的基礎上,教授講授各類食品添加劑的結構、合成方法及應用等,并告知學生,對食品添加劑要科學對待,適量食品添加劑對人體無大礙,濫用食品添加劑有害人體健康。沒有絕對不含食品添加劑的食品。因此我們在購買食品時,要持有科學的態度,不要被商家的花言巧語所蒙騙,做一個科學、理智的消費者。
3結語
精細化學品化學課程內容繁雜,知識更新快、學生往往不易掌握重點,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將密切聯系科技發展,不斷地更新教學內容,探索多種有效教學手段,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興趣,期待取得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
作者:張春紅李瑞琦陳興娟單位:哈爾濱工程大學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