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基于港口群的物流業發展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物流科技雜志》2015年第一期
在港口的競爭中,屬港口群內港口之間的競爭最為激烈,在廣西北部灣港口集團成立(2007)之前,廣西沿海三港的惡性競爭非常激烈,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投資浪費,阻礙了廣西北部灣經濟的發展。經過幾年的發展,廣西沿海三港的定位已逐漸清晰:欽州港利用保稅的優勢,主要發展集裝箱運輸,散貨主要是煤礦、錳礦;防城港延續著以前散貨港口的優勢,主要發展鋼鐵運輸、煤礦和硫磺等散貨;北海港集中發展港口旅游項目,貨物運輸主要是為前兩港的輔助。如表1所示,現廣西北部灣港口的發展定位明確,逐步形成了以港口群為基礎的良性發展態勢。但是,廣西北部灣港競爭力還非常薄弱,急速增長的吞吐量及相關產業需求對北部灣物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從兩個角度對廣西北部灣物流業的現狀進行分析:一是港口物流成本構成;二是港口群對物流業的需求。
1.1廣西北部灣港口物流成本分析廣西北部灣港口群的發展現已進入內涵建設階段,面對船舶大型化、港口智能化的趨勢,物流成本偏高一直制約著廣西北部灣港口的發展。經調查分析,廣西北部灣港口物流成本的構成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港口腹地的陸路運輸體系物流成本,現代港口的競爭不僅是港口之間的競爭,還包括腹地經濟的發展水平,腹地的集疏運系統對港口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廣西北部灣區域運輸體系主要是以公路運輸為主,貨物經鐵路線到達南寧之后,需用卡車運往廣西北部灣各港口,短距離的公路運輸無法產生相應的規模效益,同時還對運輸的時間產生影響,這無疑使廣西北部灣的陸路運輸產生了很多額外的成本。根據調查分析,散貨從南寧到廣西北部灣港的運輸價格平均約為100元/T,集裝箱運輸價格平均約為1000元/TEU,隨著油價的浮動和物價的上漲,以公路運輸方式進入廣西北部灣港,不存在任何的成本優勢。二是港區范圍內的物流成本構成。貨物在港口范圍內流通會產生較多的費用,除了港口收取港口規費、管理費、移泊費等常規的費用,還包括貨物的裝卸費用、租箱費、人工費等。本文為方便進行分析,從港內運輸成本、堆存成本、理貨成本、港務管理成本來進行分析,如圖1所示,2008~2012年間廣西北部灣港的港務管理成本所占比重在四個港口作業成本中最高,一直保持在35%~40%之間;港口的理貨成本所占比重最低,最高時也僅為5%,2011年和2012年則低至1%。港口堆存成本和港內運輸成本所占比重都較大,處于25%~35%之間。這僅屬于顯性物流成本的統計,在廣西北部灣港口范圍內存在較高隱性成本,例如:由于信息化程度偏低,港口調度的效率不高,造成車船停時較長;裝卸工藝不夠完善,容易造成貨損貨差,這些情況在港口中經常出現,所產生的時間成本、機會成本我們將其歸入隱性物流成本的范疇,從中反映了廣西北部灣港口信息化程度不高,服務能力較弱的問題。三是航運的運費價格分析。作為面向東盟的橋頭堡,航運的價格相對鄰港來說較低,據調查,從欽州港至越南錦普港航運價格約為15元/T,欽州港至香港港航運價格約3000元/TEU,但是廣西北部灣港口的國際航線相對較少,貨物的種類也比較單一,并且船舶都屬于中小型船舶,無法產生規模經濟,無形中也讓貨主承擔了一定的額外成本。廣西北部灣港口物流成本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西北部灣物流業發展存在的問題。陸路運輸系統相對單一,港口范圍所產生的隱性物流成本偏高,無法產生規模效益,這讓廣西北部灣承擔了大量的時間成本、機會成本,經實地調研分析,陸路運輸隱性成本約占20%,港口相關隱性成本約占40%,航運中的隱性成本約占10%,導致社會物流成本偏高,物流業的發展水平對廣西北部灣經濟有著直接的影響。
1.2廣西北部灣港口群對物流業的需求分析港口的發展除了自身的需求之外,還有效地帶動了大量的臨港產業和腹地城市的發展。特別是擁有保稅港區的欽州,以中石油一期項目、汽車整車進口、紅酒貿易和造紙工業為前期基礎,再加之以中馬國際產業園為平臺,中石油二期項目、造船工程及相關產業鏈的不斷入駐升級,根據2014年年中盤點,北部灣經濟區保持較快發展,北海、防城港、欽州三市GDP同比增長分別為16.1%、12.1%和11.9%,分列全區前3強。港口所產生的經濟效應日漸明顯,由此產生了大量的物流需求,如圖2所示。廣西北部灣在產業發展增速的同時,也帶來了的物流供給與需求之間的不平衡。廣西北部灣經濟基礎還比較薄弱,不管是硬件還是軟件設施都比較落后,企業的入駐與產業的升級必然導致物流的供給存在短缺,低端的物流供應富余,而有效的高端物流供給確無法滿足港口、產業發展的需要,如圖3所示。根據調查分析,較為常見的物流服務:一般運輸、倉儲占到了物流供給的80%以上,而作為中高端的物流供給:如物流信息化、供應鏈集成服務、運輸調度優化等只有極少數的物流公司能夠提供,在物流供給市場中不到20%。而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所急需的是中高端物流供給,這樣的物流業發展現狀從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廣西北部灣經濟的發展。
2基于港口群的廣西北部灣物流產業發展對策研究
根據港口物流成本和物流供需兩方面對廣西北部灣物流業現狀分析,從中發現了物流業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為了更好地促進廣西北部灣物流業的發展,本文給出以下發展對策。
2.1形成以沿海鐵路為主的陸路運輸系統運輸是物流業發展的基礎,鐵路運輸在陸路運輸系統中成本最低,并且有著大批量的特點,可以與海運形成無縫連接。國外的發達港口積極推行海鐵的多式聯運方式,根據數據統計,國外港口海鐵聯運的比例平均在40%左右,這樣既減少了運輸成本,也提高了運輸的效益。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物流業的發展應首先建立沿海鐵路線,現在除了防城港具有一定規模的疏港鐵路之外,欽州港和北海港的鐵路干線還相對較弱。以港口群為依托,發往東盟的貨物能直接通過鐵路線從全國各地進入北部灣各個港口,形成中國-東盟海鐵多式聯運為主,其他運輸方式為輔的多樣化運輸方式,對于減少物流成本,促進物流業發展和帶動廣西北部灣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2.2著力提高港口的物流服務能力港口物流成本過高是廣西北部灣物流業發展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其中港區范圍內的隱性物流成本比重過大,要減低這方面的成本,必須增強港口的物流服務能力,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思考:首先要提升港口物流的信息化水平,包括專業的堆場調度系統、船舶管理系統和面向市場的公共物流信息化平臺,將港口的各個利益相關者聯合起來,為客戶提供集成化、一站式的供應鏈服務。同時進一步了解港口市場對系統的要求,針對系統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完善,功能進行升級,在滿足客戶需求的同時還能夠提供增值服務,將貨物在港口流動中的隱性物流成本逐步降低;其次是要增強物流業(包括港口)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可以定期開展相關培訓,以此不斷提高、強化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形成服務別人、收獲自己的服務理念。
2.3鼓勵物流企業升級,增強中高端物流供給能力物流有效供給過少是廣西北部灣物流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市場本身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物流業為新興的服務性產業,很多企業看中了這塊黑大陸,紛紛轉型、投資進入,并沒有仔細了解物流市場中真正的物流需求。從政府管理的角度考慮,應該起到引導、搭建平臺的作用,通過激勵約束制度,加大物流企業的R&D投入,鼓勵有能力的物流企業升級,給予實質性的政策支持和資金上的保證,以需求為導向,引入高級人才,引進高端設備,提高中高端供給在物流市場中的比例,另一方面物流企業自身也應該了解市場中供需關系的矛盾,根據自身情況確定企業的發展方向,以物流業中高端的企業為標桿,充分運用政府給予的平臺進行轉型、升級。逐步形成平穩的物流供需關系,促進廣西北部灣物流業平穩、可持續的發展。
作者:潘文昊單位:欽州學院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