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計量自動化檢測系統的完善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儀器儀表標準化與計量雜志》2014年第六期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越來越追求高效經濟,同對電力需求也越來越高,實現電力系統中信息系統的統一、科學、管理,運用計量自動化檢測系統實現電力的自動化和標準化計量,是現階段電廠、輸電以及用電單位的共同目標和基本發展方向。但是由于當前我國還未形成一套完善的市場電力系統,加之在整個電力行業也沒有形成統一、科學的信息化技術規范標準,電力行業管理的落后,造成當前計量管理系統的應用嚴重落后于社會經濟的發展。采用先進的電力計量自動化檢測系統,有利于發電、供電以及用電三方在更廣闊的范圍內達成一致,最終實現輸電、用電的公正合理化。
1.1缺乏統一的檢測、校準規范校準作為一種操作行為,是確定計量儀器測出的量值和相應的通過標準復現測量數值之間的關系。在一般情況下,如果將被檢的計量儀器等級高的計量標準所對應的約定真值和被檢驗的計量儀器反映出來的數值進行對比,能夠確定出計量儀器顯示數值的誤差范圍。當運用校準計量儀器得出相應結果之后,可以合理應用其提供的不確定性。但是當前所用的計量儀器、檢測數據所用的設備等檢測出來的結果沒有一個統一的評判標準。在實踐過程中,通常的技術規范要求主要是針對計量儀器自身的精確程度、誤差等計量特點來考慮的,然后進行數據的可靠性、精確度分析,進一步得出關于測量計量結果的可靠性結論。但是如果測量結果是以行業內權威的組織或專家所著的相關文章、圖書為標準,由于這些方法、規范沒有全面考慮到計量工作的具體要求,導致檢測到的實際結果與真實數值存在一定的誤差,這會對準確判斷檢測結果帶來較大的不良影響。同時一些校準圖書上面列舉的測量數據具有一定的不確定度,進一步導致校準結果測量數值產生相應的不確定度,如果為修正檢測儀器,其測量所得的結果是完全沒有意義的。
1.2系統本身的線損問題在計量自動化檢測系統中,線損主要是電能傳輸過程中發生的電能損耗問題,其是對檢測線路中傳輸的電能損耗的統稱,主要包括管理線損與自然線損兩方面。在整個計量自動化檢測系統中電力傳輸會產生很大的電能缺損,但是在檢測系統中也很容易被忽視,這就導致在整個規劃預算過程中,理所當然地就除掉了這部分損耗。在計量自動化檢測系統中很多線路是借助于電力輸送的,且其在整個電力系統中占據很大比例,所以可以說線路損耗問題幾乎會出現在計量自動化檢測系統的各個部分中。
2完善計量自動化檢測系統的對策
2.1確保計量自動化檢測系統各個部分相互協調整個計量自動化檢測系統的優化需要從整體角度考慮,其中某一個環節的優化只是整體系統功能改善的一部分。所以不能將希望放在某一個或幾個環節的改善方面,而是將每個環節出現的問題都徹底解決優化,這樣才能節約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進而提升整個系統的效能。在使用計量自動化檢測系統時,需要將系統的各個部分有機協調起來,才能發揮出各部門功能的最佳效果,進而促使計量自動化檢測系統得到完美運用。
2.2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要想得到準確、可靠的計量結果,既要有一個良好的外部檢測環境,同時還需要采用先進的計量檢測模式。因為只有在一個優質的檢測環境條件下,才能保證在生產過程中測量以及設備檢測出數據的真實性。完善計量自動化檢測系統,也是不斷改正系統本身存在的問題的過程。首先必須用最基礎的工作著手,做好數據、器具管理工作,并設立完善的規章制度,最大限度保證計量檢測系統設備配置的經濟、合理。在不斷完善計量自動化檢測系統的同時,還要重視整個系統的高效運作,有計劃分布實現能源的高效率利用,并且進一步加強整個自動化系統的管理運營,全方位監控整個生產過程,最終實現整個系統的最優化,以及利益的最大化。
2.3建立規范、統一的的檢測標準在實際應用計量自動化檢測系統的過程中,只有建立了規范、統一的檢測標準,綜合考慮計量儀器自身的精確度、誤差等因素,才能對檢測出來的數據進行可靠、精確分析,然后得出和測量結果相關的可靠性結論。這樣一來,測量結果也有了依據的標準,不再以行業內相關專家所寫的文章、圖書為參考標準,全面考慮到了計量工作的具體要求,確保檢測得出的結果與真實數值相吻合。
3結束語
作為一種現代化的集軟件測量計量技術、電力營銷技術以及計算機控制技術為一體的信息采集處理系統,計量自動化檢測系統是一個巨大的系統。該系統的功效與計量檢測的速度以及精確度密切相關。而要想高效、合理利用該系統,也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需要相關人員不斷去解決遇到的問題,進一步提高計量自動化檢測系統自身的性能。
作者:李克勤單位:浙江省杭州市計量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