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日汽車電氣設備防塵試驗對比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沙塵在自然界中廣泛分布,對產品的正常工作存在著嚴重的影響,主要影響有:對機械部件的磨損、對金屬的腐蝕,對電氣性能的改變、促使霉菌的生長等[1]。沙塵試驗是評價產品對沙塵環境適應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著重分析中國和日本兩國汽車電氣設備產品防塵試驗標準的差異。
1、中國汽車電氣設備防塵試驗標準要求
我國汽車行業標準《汽車電氣設備基本技術條件》QC/T413-2002對汽車電氣設備產品的防塵試驗進行了規定,具體推薦采用的防護等級為IP5X。IP5X的含義是不能完全防止塵埃的進入,但進入的塵埃量不能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不能影響安全。
用基本原理如圖1的所示的設備做試驗,在一適當密封的試驗箱內盛有呈懸浮狀的滑石粉,滑石粉應能通過篩絲間名義寬度為75um、篩絲名義直徑為50um的金屬方孔篩。滑石粉的用量按照每立方米試驗箱內體積為2kg,使用次數應不超過20次。根據樣品正常工作時,樣品內部壓力是否與周圍大氣壓相同,將產品的外殼分為兩種類型。第一類外殼:設備正常工作周期內殼內的氣壓低于周圍大氣壓力。對于這一類外殼的產品,被試樣品放在試驗箱內,殼內壓力用真空泵保持低于大氣壓。第二類外殼:外殼內氣壓與周圍大氣壓力相同。對于這一類產品,被試樣品按正常工作位置放入試驗箱內,但不與真空泵相連接。
2、日本汽車電氣設備防塵試驗標準要求
日系汽車標準基本采用JISD0207的測試方法。試驗分為浮塵試驗(F)和循環試驗(C)兩類。試驗用塵統一采用符合JISZ8901標準的8類或6類規格。試驗箱內空氣的溫度為20℃±15℃,相對濕度為45-85%。試驗箱內粉塵濃度需要按照JISZ8813進行測定。F類為浮塵試驗(采用圖2中左邊的設備),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空氣壓或者風扇等攪拌粉塵一定時間,使粉塵在試驗箱內均勻分布,讓后按規定的時間停止。如此重復進行。C類為循環試驗(采用圖2中右邊的設備),其工作原理是讓規定濃度的粉塵按一定的流速在試驗箱內循環。F類試驗分為三個小類。F1類,粉塵濃度為60g/m3,試驗箱有效容積至少為為0.7m3。主要適用于車燈等車外零部件。F2類,粉塵濃度為3g/m3,試驗箱有效容積至少為為0.5m3。主要適用于開關、雨刮等車外零部件。F3類,粉塵濃度為0.1g/m3,試驗箱有效容積不作規定。主要適用于門鎖、雨刮電機和測量儀表等零部件。C類試驗細分為兩個小類。C1試驗采用粉塵濃度為5g/m3,氣流流速約為5m/s,試驗箱有效容積不作規定。主要適用于車外機械零部件。C1試驗采用粉塵濃度為0.1g/m3,氣流流速約為10m/s,試驗箱有效容積不作規定。主要適用于車外其他電氣零部件。
3、兩國汽車電氣設備防塵試驗標準主要差異
通過上文的分析,兩國汽車電氣設備防塵試驗標準主要差異總結如下。
4、結論
經過比較,可以得到結論:日本標準在試驗類型上增加了循環試驗,另外對粉塵濃度和箱內空氣溫濕度都進行了規定,從而可以更好的確保試驗的準確性和可重復性。這將為我國相關標準的制修訂提供參考。
作者:王杰 孟祥瑋 文錚沛 單位:惠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綜合技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