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工業產品構造之色彩重識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我們生活在新舊交替的飛速的產品設計年代,我們每天都能接觸到新鮮的產品問世,在工業產品造型追求個性化的今天,在色彩上尋求新賣點已受到消費者前所未有的廣泛重視。色彩別致的產品往往能先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它可以滿足人們在消費上張揚自己的個性。色彩作為產品構成的一個要素,已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工業產品的色彩設計是產品造型的重要部分,當工業產品作為商品融入市場時,色彩比形狀更具有吸引力,因此,產品色彩對提高產品的檔次和競爭力,以及人們對色彩消費滿足,具有實在的意義。
一、色彩的心理效應
所有的設計和色彩都有密切的聯系和內在的關系,色彩可使人產生快感,也可以令人不安,當我們面對色彩時,心理會受到色彩的影響而起變化,所以恰當地運用色彩,能以強烈的視覺效果來傳達你內心的語言及你所設計產品的特征、功能。設計產品,除了它的功能外,色彩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如何把握色彩對于消費者的心理感受,則是設計者面對的一個重要課題。大多數的人在觀看色彩的同時,除了直接受到色彩的刺激外,在思維方面,由于個人生活經歷、社會環境、文化背景、民族特性、個人的喜好等會有很大的差異,而且因年齡、所受教育以及職業的不同,從心理上對色彩的感受也各異。特別是在變化較小的細微之處,更是如此。當然,在一般較明確的范圍內,色彩給人的感受還是有其共性的。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遇到的色彩問題越來越多。因為,人們遇到了太多色彩問題,因此目前世界上許多一流大公司、大企業都設有專門的色彩研究機構,配備了“色彩顧問”“、色彩工程師”。生產中,色彩研究朝著理論和應用相結合的方向,不斷有所創新開拓和突破,必將對人類生存環境和生活質量的改善、提高有所促進。現代人們對生活空間色彩有著更高的追求,因為人們對不同的色彩會產生各種聯想,并隨之產生各種情感,這被稱作色彩的心理效應。這就使色彩具備了對人心理的調節作用。因此,人們希望色彩不僅具有基本的審美作用,更希望色彩具備能調節情緒、使人舒心愜意等功效。雖然色彩本身沒有愛憎、善惡、真假、吉兇,但是由于人具有這種心理效應,所以人們常把顏色擬人化,用來表示某種特定的含義,成為某些事物的象征,并且久而久之變成某種偏見。正是由于這種偏見的存在,使得我們在設計產品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色彩在產品中的應用,同時還要做好產品的定位,確定使用者的年齡、性別、民族習慣等,因為各民族的習慣不一樣,所以對顏色的理解也是不一樣的。色彩的直接心理效應來自色彩的物理光刺激對人的生理發生的直接影響。心理學家對此曾做過許多實驗。他們發現,在紅色環境中,人的脈搏會加快,血壓有所升高,情緒興奮沖動。而處在藍色環境中,脈搏會減緩,情緒也較沉靜。有的科學家發現,顏色能影響腦電波,腦電波對紅色反應是警覺,對藍色的反應是放松。自19世紀中葉以后,心理學已從哲學轉入科學的范疇,心理學家注重實驗所驗證的色彩心理的效果。不少色彩理論中都對此作過專門的介紹,這些經驗向我們明確地肯定了色彩對人心理的影響。冷色與暖色是依據心理錯覺對色彩的物理性分類,對于顏色的物質性印象,大致由冷暖兩個色系產生。波長長的紅光和橙、黃色光,本身有暖和感,以次光照射到任何色都會有暖和感。相反,波長短的紫色光、藍色光、綠色光,有寒冷的感覺。夏日,我們關掉室內的白熾燈,打開日光燈,就會有一種雙變量的感覺。顏料也是如此,在冷食或冷的飲料包裝上使用冷色,視覺上會引起你對這些食物冰冷的感覺。冬日,把臥室的窗簾換成暖色,就會增加室內的暖和感。以上的冷暖感覺,并非來自物理上的真實溫度,而是與我們的視覺與心理聯想有關。總的來說,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既需要暖色,又需要冷色,在色彩的表現上也是如此。我們可以看出,色彩雖是無生命的物質,卻可以使人們產生各種強烈的聯想和感情色彩,其內涵是極為豐富的。不同的色彩在不同的生活中起著不同的作用,具有不同的審美價值。在實際生活中,色彩總是具體地存在于具體的審美對象之中。綠色的草地,蔚藍的天空,白云朵朵,青山連綿,……紅、橙、黃、綠、青、藍、紫、黑、白等,是科學從具體對象中抽取出來的概括。但是,這些色彩及組合經由人的研究、聯想、移情等心理折射,還能喚起人的審美反應,引發人的審美體驗。由于色彩在人類實際生活中長期形成的固定聯系,反映在人的心理中也就會引發相對穩定的感受。
二、色彩的價值
在工業產品中色彩作為視覺沖擊中最強有力的因素,色彩可以為產品、品牌的信息傳播擴展40%的受眾,提升人們的認知理解力達到75%。也就是說,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礎上,成功的色彩能增加15%一30%的附加值。由于產品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產品表面的色彩,因此色彩是產品最重要的外觀因素。色彩能抓住人們對產品的視線并隨之產生或影響購買和使用的欲望。也就是說,色彩不僅有審美價值,而且還有實用價值。色彩的實用價值首先表現在色彩具有導向功能,這是指色彩具有識別等向導作用。如商品世界中,人們可以借助色彩來識別某種商品的按鈕并對此進行操作。例如,電器的各種控制開關等。除此之外,色彩還具有改變造型的實際形態,在視覺上產生錯覺的效能。借此,可以調整某些形態的視覺效果。如對某些特別胖或特別瘦小的人,可以通過著裝的色彩搭配來調整視覺形態:深色和黑色可使形體變小,淺色和白色可使形體變大。色彩在某些特定的環境和場合下,還具有明顯的心理與情感的調節作用。如藍色能使兒童變得沉靜,而紅色能使他們變得活潑;再如,橙色使得心情憂郁的人變得開朗活潑;黑色能使人變得嚴肅和莊重。醫學實踐證明:某些色彩能改變病人的臉部表情甚至心率等。可見,色彩對人類的心理調節有巨大影響。因此,人們開始注重醫療器械、醫療環境的色彩設置。首先,色彩具有塑造性格、開拓市場的功能。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成也色彩,敗也色彩。同一產品以不同的色彩包裝,就等于賦予了產品的不同性格,因而在市場上引起的反響是截然不同的。其次,色彩還具有區分市場、促進銷售的作用。產品的生命周期可以分為五個階段,在產品處于投入期和成長期的時候,產品以全新的姿態出現,這時,產品可以憑借技術和品質在競爭中取勝;但是,當產品進入成熟期后,產品的技術和品質進入到無差異競爭時,產品不再具備統一天下的局面,而同時,由于物質的極大豐富,給人們帶來了更多的選擇機會,導致人們不再愿意更長久地擁有某些產品,人們在選擇產品時往往會根據自己的喜好、滿足自身的心理需求來選擇。這時的產品競爭已經開始由“物”過渡到了“精神”的層面,同質化趨勢使制造商們必須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色彩這時自然就成了參與產品競爭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了。色彩是一種作用神速的、強大的和極具吸引力的表達工具,可以快速地吸引人們的注意力。色彩理論中有一種說法叫“7秒鐘色彩”,即對一個人乃至一個商品的認識,會在7秒鐘內以色彩的形態留在人們的印象里。也就是說通過色彩很容易使產品成為關注的焦點。色彩的任務就是激起消費者的關注,使消費者的感情升華,引導消費者購買這些產品。現在,很多公司都開始成立了專門的色彩研究所,通過色彩研究,將市場細分,挖掘新的市場空間等,以便把握消費者,占領市場,促進競爭。日本殖產住宅互換技術研究所,在使用色彩形象標度的同時,把顧客分為七種類型,開發研制出“色彩表里一體化系統”,在顧客中調查流行時裝、家具、照明器具的愛好,并把它記錄在“形象診斷卡片”中,這是為了依據分類的不同類型,來推薦住宅、裝飾以及產品等的色彩,以便于產品的銷售競爭。
三、產品色彩與產品使用
設計以人為本,也是現在比較流行的一個詞語叫做“人性化”設計。“人性化”是以人為本的體現,其宗旨就是使設計的產品能供人安全、健康、舒適地使用。產品實現“人性化”設計所涉及的內容很多,色彩設計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經研究發現,不同性格的人在選擇產品色彩的時候有很大的差異性,如對紅色產品感興趣的人,通常具有較強的進取心,比較自信;而喜歡白色產品的人,性格往往比較溫和,不愛惹是生非等。由于色彩與性格的關聯,在產品進行市場細分設計時,就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產品色彩設計,滿足市場的喜好,使產品更容易被消費者喜好并使用,增加產品使用的滿意度。另外,產品色彩除了能使消費者滿意地使用外,還與其使用的安全性有關。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專家們在研究了汽車色彩與交通事故發生的關聯性問題后發現,黑(暗)色汽車發生交通事故的幾率要比白(淺)色汽車高很多。這是由于色彩的明暗度不同,引起不同視覺感受造成的。有色彩知識的人都知道,暗色看起來小一些、遠一些和模糊些,而亮色正好相反,同時亮色容易使觀者精神集中,由于色彩的這些原因,導致了上述的研究結果。色彩對產品的使用有著重大的影響,它可以使消費者很快就能獲得對產品的滿意感,減少產品的磨合期,使產品健康、舒適地被使用。現在,人們開始十分注重色彩對產品影響的研究,成立了一些相應的色彩設計研究機構,如日本流行色協會、日本色彩研究所、國際流行色委員會等,色彩日益成為產品設計中體現產品特色的一個重要的區域,每個設計師都應該重視產品色彩的設計,讓色彩為我們創造一個五彩斑斕的產品世界。
四、結語
我們已進入到了色彩消費時代。工業產品設計不僅僅只滿足功能需求,對色彩的消費需求也不斷增長。一個成功產品設計的色彩,它擁有生命力,可以感染觀眾的情緒。我們堅信設計師對色彩運用多做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一定可以設計出更精彩的作品。未來產品的色彩趨勢一定是更加的人性化、個性化,我們期待著全新的色彩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