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工業廢水方面微電解技術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微電解技術在工業污水的治理工作中,形式較為多樣,應用了較多的化學反應特征,如氧化還原作用和電解作用等。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在工業化在發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各種環境治理的相關問題,對此,加強工業污水的治理,是保證工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措施。
關鍵詞:微電解;工業廢水;處理應用
1微電解技術的作用機理
在工業廢水的治理工作中,微電解技術主要根據金屬腐蝕的原理,使電極電位差的金屬在具有傳導性的工業污水中進行電解反應,進而治理廢水。電解材料的種類包括鑄鐵屑和活性炭,根據污水的特點還可采用對應的原料進行電解反應,比如:鐵與銅、鋁和炭[1]。微電解技術治理工業污水的原理有5種類型:在酸性溶液中,應用氣浮原理,使陰極產生的氫離子使污水產生氣泡,進而使懸浮物附著氣泡分離于水體;根據活性炭具有可吸附性的原理,在污水中,通過鐵屑和活性炭的吸附作用,使重金屬離子和有機污染物與污水分離;微電場效應主要運用污水中存在的Fe和C形成的電極電位差,將有關物質吸附至電場附近,從而形成細小固體物分離于水體;鐵離子的絮凝效應,主要通過電解產生的氫氧化物使懸浮物和膠質物和有機分子進行聚合,從而減少污水色度值和部分有機物;氧化還原作用主要在電解溶液中,將鐵碳的兩極進行反應,使產生的亞鐵離子與污水中的相關物質進行氧化還原反應,進而降低污水中色度值。
2微電解技術在污水治理中的應用
2.1化工廢水的治理
化工廢水主要含有C6H4ClN3(氯代苯)類、ArOH(酚類)、C6H5NO2(硝基苯)類等化合物,通常采用物理過濾、沉淀和吸附等措施進行治理,此外,還可通過化學法進行治理,如混凝和氧化。微電解技術主要通過鐵碳層的過濾處理、氫氣的氣浮處理、氧化還原處理和活性炭的隔離吸附處理進行化工污水的治理工作。
2.2印染廢水的治理
紡織行業的污水主要由印刷染料、中間體反應原料和母液構成,具有酸堿值浮動數值大、溫度多樣、色度濃度大、高生化需氧量、固體雜質較高和成分龐雜等特點。微電解技術在印刷污水的治理中主要的應用手段有:(1)在污水排放前應用活性炭吸附水體中的可溶污染物。(2)通過鐵離子的水解反應,絮凝水體中的染料成分和膠質物,對水體中可還原物質進行氧化還原反應,將染料成分沉淀分離。(3)通過陰極產生的氫離子和氧離子調整污水的酸堿值,同時電解產生的氫離子和鐵離子在印刷污水中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能夠破壞污水中有色物質結構,進而降低污水色度,增加污水的生化需氧量。
2.3含油污水的治理
油性污水的大部分來源主要在化學工業和重工業,其中的油性物質主要包含:天然類石油、石油制品、煤焦油和動植物油等[2]。特征包括:高化學需氧量、高生化需氧量、質量大且不易溶于水、生化降解性能差等。油性污水中含有較多有用資源可進行分解,若疏忽相關的分解措施,輕易進行排放,只會造成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在我國實際的油性污水治理措施中,主要以混凝、沉降和過濾處理工序進行,其中包括重力分離法、絮凝法、氣浮法等[1]。
2.4精細化工行業廢水處理
精細化工廢水具有復雜、污染因子多變、間斷性排放等特點。本人曾主持了泰興先先化工有限公司的原2號車間配套生產廢水處理裝置改造,原工藝路線為:調節池—微電解裝置—反應池—沉淀池—AO—二沉池—清水池—達標排放,水質要求達到當地開發區污水處理廠的接管標準。原裝置運行過程中,CODcr指標嚴重超標,氨氮超標。本人對工藝路線進行了部分調整:調節池—微電解裝置——反應池—沉淀池—ABR厭氧系統—AO—二沉池—清水池。并且通過增加微電解裝置的停留時間、調整的微電解的曝氣強度來增加原水的可生化性,對原水中、氰基聯苯酚、碳酸亞乙酯、鹽酸羥胺、環氧氯丙烷等有機大分子物質進行斷鏈,對苯環類,苯酚類,雜環類物質進行開環處理,增加可生化性,提升后續處理效果。通過對厭氧系統的改造,硝化液會比例的設置,在不同回流比例下檢測系統總氮和氨氮去除效果,最佳回流比在60%左右,在缺氧池適當地添加碳源,本廠選擇添加甲醇,添加后總氮去除率有所增加。通過30d的工藝調試,系統運行狀態良好,出水達到GB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三級標準要求及當地開發區污水廠納管要求。
3結束語
微電解技術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使用較為便捷,且資源消耗少。進行降解工序繁雜的工業廢水時,降解功能顯著,獲得了大范圍應用。微電解技術在治理工業廢水的未來發展中,不僅具有長遠的研究意義,還具有廣泛應用性。
參考文獻:
[1]付麗霞,李瑞賢,李洪瑞.改進型鐵碳微電解設備預處理絡合銅廢水[J].工業水處理,2019,39(01):53-57.
[2]田帥慧,康濟溢.微電解-Fenton技術在工業廢水處理中的應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9(5).
作者:馮騰超 單位:江蘇方科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