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工業機器人電動夾鉗設計制作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隨著對各種機械零件的需求增多,機械加工凸顯出其重要地位,在現行的各種機械加工中,需要用到各種夾具,現行中,各種夾具主要通過手工操作完成,工作效率低,勞動強度大,特別是在需要頻繁的裝夾狀況下,這種缺點尤為突出。
1原理
包括底座、推板、橡膠墊、螺桿、導桿、電機、蝸桿、蝸輪;所述底座為U形體,底部設有安裝孔,右端設有導向孔、通孔、蝸輪槽,左端設有梯形凸起;所述推板一側設有梯形凸起;所述橡膠墊一側設有梯形凹槽,另一側設有條形槽,采用步進電機驅動,工作更加穩定可靠,過程可控,速度可調,圖1為步進電機控制圖。[1]
2電動夾鉗設計結構設計
所述橡膠墊(301)為兩塊,通過其上的梯形凹槽(303)分別與底座(101)上的梯形凸起(109)以及推板(201)上的梯形凸起(202)連接,實現橡膠墊(301)與底座(101)以及推板(201)的連接。所述推板(201)設置在所述底座(101)的U形體槽內,其右側面分別連接四個螺桿[2](401、402、403、404)與兩個導桿(501、502),所述兩個導桿(501、502)分別與底座(101)上的導向孔(103、104)連接,實現導向作用;所述四個螺桿(401、402、403、404)分為兩組,螺桿(401)與螺桿(402)為一組,且兩者的螺旋旋向相反,螺桿(403)與螺桿(404)為一組,且兩者的螺旋旋向相反,所述四個蝸輪(801、802、803、804)中心內部均設有螺紋孔,通過其上的螺紋孔分別與所述四個螺桿(401、402、403、404)連接,所述四個蝸輪(801、802、803、804)均與蝸桿(701)配合連接,且所述兩個蝸輪(801、803)位于蝸桿(701)一側,另兩個蝸輪(802、804)位于另一側,所述電機(601)為步進電機,并安裝在底座(101)右端頂部,且與蝸桿(701)連接。圖2為電動夾鉗設計圖。
3結論
所述電動夾鉗[3]通過電機(601)驅動蝸桿(701)轉動,實現與蝸桿(701)配合連接的蝸輪(801、802、803、804)轉動,從而實現蝸輪(801、802、803、804)中心的螺紋孔與所述螺桿(401、402、403、404)的相對轉動,實現螺桿(401、402、403、404)的移動,所述電動夾鉗結構簡單,工作穩定,能夠實現對物體的大力夾持,同時通過其上的蝸輪蝸桿傳動的作用,可實現自鎖,保持壓緊力,能夠作為實訓室夾具使用,特別是適合職業院校相關實訓中需要進行多次反復的加緊操作,能夠大大提高裝夾效率。
參考文獻:
[1]張勇喜,金秀,蔣伯華,呂少波,雷鵬.基于單片機的可通信步進電機控制器設計[J].自動化應用,2014(02).
[2]陳立德主編.機械設計基礎[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孫國勛.手動多用液壓臺虎鉗設計[J].機械工程師,2017(09).
作者:凌中水 夏燕玲 李陶勝 單位:安慶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