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工業建筑改造酒店設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工業經濟迅速發展的三十年間,大量的工業建筑如雨后春筍般大量涌出,而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和我國經濟與社會的快速發展,大大提升了城市化的發展水平,大量的工業建筑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后,如今又該何去何從呢?隨著人們的生態保護意識不斷增強,“可持續發展”成為城市發展的生態需求[8],與此同時,生活方式的改變引起了人們居住行為的變化[10],很多人更加追求獨特的酒店體驗,而工業建筑所帶有獨特的歷史文化特色與場所體驗感讓酒店有了獨特的魅力,舊建筑成了酒店的目標載體。筆者將廬山水泥廠單身公寓進行改造,根據其自身特點結合周邊優秀的景點資源,將其改造成為精品酒店,重新振興場所活力。
關鍵詞:工業建筑;特色酒店;歷史記憶;經濟轉型
一、舊工業建筑改造酒店原則
1.實用性設計原則實用性的設計原則即酒店的設計最應該滿足的是使用者的根本需要。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符合酒店的運營要求。一家酒店在規劃之初應該全面考慮酒店的市場人群,同類型酒店對比成本、位置等基本要素,以此來確定酒店的類型和性質,還要對客源等有長期的規劃,從而在未來能保證經營的基本收益。(2)符合消費者的使用要求。酒店的基本情況、酒店的經營管理方面以及酒店的改造設計方面。
2.整體性設計原則局部和整體的關系是整個改造工程的重要內容,需要從以下幾點來進行考慮:(1)空間的整體性:空間的整體性包括外部空間的整體性和內部空間的整體性。(2)外部空間的整體性:體現在舊工業建筑改造的新建部分,要與舊空間部分和諧統一,有屬于自己的定位標簽。
二、國內外工業建筑改造酒店現狀及案例分析
在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上,中國起步較晚,發展迅速,和一些起步較早的發達國家還是有明顯的差距。較為成功案例值得一提的是阿麗拉糖舍酒店,酒店建筑由董功設計,室內則由琚賓設計。位于陽朔縣漓江岸邊,由一所廢舊的糖廠改造而來,故取名“糖舍”。青磚墻上“艱苦、奮斗、勤儉、節約”保留了下來,仿佛又把人拉到了那個時代,進入大堂則給人一種現代與工業風的沖撞感,新式的下沉式沙發區,使人擁有獨特的體驗感,墻壁上的藝術作品配合上很好的燈光設計解決了青磚墻的壓迫感。無論誰來到糖舍,一定都會對它的泳池印象深刻,以漓江山水為背景配上老糖廠原有的數根立柱,氣勢恢宏。
三、項目地點分析
項目位于廬山市,廠區遷移后生產區空置下來漸漸雜草叢生,生活區也無人接管,人們也紛紛搬至城區,整個生活生產區斷壁殘墻,一片寂靜。選擇的單身公寓位于生產區中心位置,面湖背山,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通過現場的調研及實地測量計算,這棟建筑經過改造可以進行再利用。改造的重點放在繼承建筑的文脈性,文脈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載體,是歷史文化的積累。
四、改造分析
1.空間結構與功能整個建筑為框架結構,原始的紅磚裸露在外,更添幾分粗獷的工業風。建筑面寬寬,進深窄。首先為了滿足酒店的功能需要在建筑中間增加了兩組電梯,方便酒店客人上下酒店。在頂樓增加了泳池這個功能空間增加了酒店的功能,并且增加的功能空間使整個狹長的建筑在整體比例上更加協調。建筑坐北朝南,暴露的走廊一到夏天就酷熱難耐,因此為建筑增加了新的外立面。從側邊的拱門吸取靈感,提取拱的元素將拱與挑檐兩個元素應用于整個建筑外立面,具有一定功能性的同時也豐富了立面的造型,外立面材料上選擇了紅磚這個貫徹整個建筑的元素。
2.建筑室內設計(1)一層大堂與全日制餐廳室內的改造,“拱”和“紅磚”這兩種形式和材料一直貫穿設計的始終。紅磚代表著歷史記憶,而“拱”則是紅磚的完美呈現。大堂選用了老木板、鋼板這種能隨著時間帶來痕跡的材料,用白色護墻板對建筑中人經常接觸的部分進行了保護,既不損害脆弱的舊建筑又以新的構造方式與原始磚墻形成對比,新老呼應。前臺將老木板、白色造型板和紅磚進行組合。前臺旁邊是大堂休息區,現代款的家具新與老的呼應期待使人眼前一亮。餐廳的設計上,地面選用了水磨石這種具有時代色彩的材料,通過新的排列方式進行組合。餐廳用白色的拱形將狹長型的餐廳劃分區域,使每個餐位更具私密感,白色的拱也將空間營造出秩序感,與原始的紅磚墻面形成對比。頂面采用鏡面不銹鋼,無形中將空間拉高,也使整個空間更具時尚感。餐廳的燈具同樣選用拱形的元素,球形燈具就好像漂浮在空中。餐廳的前臺選用紅磚和大理石這兩種材料,極具沖撞感。整個餐廳空間打造為既保留了時代感,又極具時尚感的魔幻空間(如圖1筆者效果圖)。(2)二三層客房與四層泳池區客房擁有大床房和雙床房兩種房型,比例為四比六。雙床房的布局較為傳統經濟,元素上延續了整個建筑的整體風格,床頭背景的紅磚墻,搭配上新潮的led燈,在視覺上給予沖擊力并打破傳統工業風的壓抑感。配色上黑與白為主色調,搭配上紅磚墻和適量的杉木緩沖了室內的其他工業化成分。屋頂泳池區作為新加建的部分,豐富了酒店功能的同時也是最為吸睛的部分,無邊際泳池能夠俯瞰池塘邊的景色與整個工業生產區,兩個木制盒子分別是電梯和更衣沐浴區。材料的選擇上運用了大面積的水磨石和木制材料以及作為結構性的黑鋼。
參考文獻:
[1]劉撫英.后工業景觀設計[J].同濟大學出版社,2013:22-36.
[2]劉偉惠.上海舊工業建筑再利用研究[J].上海交通大學,2007:18-19.
[3]梁曉波.舊建筑的適應性再利用及其評價要素研究[D].合肥工業大學,2010:22-27.
[4]陳令怡.基于舊工業建筑改造的酒店設計研究——以廣東佛山順德糖廠22號廠房改造為例[D].廣東:華南理工大學,2018:2-3.
[5]翟子敏,李博,顧兵.當代老年公寓娛樂休閑空間設計研究[J].大眾文藝,2018,(18):114-115.
[6]李青璇,丁山.視覺元素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大眾文藝,2018,(24):48-49.
[7]喻正南,張耀.后現代主義思潮在景觀設計中的運用與啟示[J].美術教育研究,2018,(11上):92-93.
[8]白麗君,田曉東.基于生態美學的生態公共藝術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8,(11上):60-61.
[9]陸孟平,金曉雯.民宿空間中的軟裝陳設設計研究[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8,(11):100-101.
[10]任萌萌,張乘風.探析現代居住行為對室內空間布局的影響[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8,(12):94-95.
[11]丁凡倬,郝凱利,湛磊.基于杉木環境學特質的室內環境設計[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9,(02):112-113.
[12]柳潔,趙藝茗,黃捷.論植物造景在現代城市中的應用[J].大眾文藝。2019,(09):78-79.
作者:冷超 厲群 單位:南京林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