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工業產品設計機遇和構思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人世”后,市場的開放,世界上大的跨國公司紛紛進人中國,像日本的7大家電制造企業,都在中國有工廠,韓國的家電企業,美國的惠爾浦、美泰克、GE,還有歐洲的西門子、菲利浦等等都到中國來投資建廠。咄咄逼人的市場競爭已到了白日化的地步,直接威脅到中國企業的生存,可說面臨的挑戰讓中國的企業沒有喘息的機會。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國的企業基本上完成了原始的資本積累,開始進入擴張發展的階段。“人世”恰好給這些企業提供了進軍國際市場的機遇。取得產品的生存權、“準生證”,改造原有的產品或創造新的產品成了中國企業的當務之急。“人世”把國內外的工業產品設計業放到同一起跑線上,使工業產品設計業的人員結構和存在形式發生了很大變化。以前,工業產品設計業人員結構都是清一色的中國人,其存在方式只有公司的大小之分,力量的懸殊之分,沒有國別之分。“人世”后,國外設計師和國外的設計公司,都相繼進人中國設計市場。像貝爾公司的設計人員隊伍,不僅人員來自國內,其觸角已伸展到大學高年級的大學生。所以說國內工業產品設計業雖能得到較大的發展機會,如果不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質,不改變設計運作的模式,不去很好的把握良機,就會錯失良機。
二、企業的博弈行為為工業產品設計提供了發展空間
在經濟活動中,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是通過激烈的市場競爭,依循優勝劣汰的市場運行準則展開的。企業為了取得市場競爭的主動權,往往會采取搶占市場制高點,獲得短期高額利潤,占領市場份額的經營策略。這種策略,實際就是一種R&D博弈行為(產品開發或研究與開發博弈)。R&D博弈能帶來高效益,其策略必然會潛人企業的經營管理中。R&D博弈為工業產品設計提供發展空間。雖然,新產品的開發博弈失敗率很高,但是,企業為了占有目標市場的份額,在多數情況下會采取選擇R&D博弈。不采取R&D博弈,企業就有可能陷人難以進入市場的尷尬地步。所以,企業不論是走奪取對手市場,還是走創造新市場的路時,都需啟動R&D博弈,工業產品設計則是促成企業R&D博弈成功必不可缺少的條件之一。企業產品戰略性開發時間跨度一般在5一10年之間,作為產品設計就應該具有超前意識,要揣測10年以后人們各方面的狀態和需求,所以,戰略性開發多為創新性的產品。當企業選擇戰術性的產品開發時,完成時間一般在2一3年。此種設計要做到100%的成功,一旦戰術性開發失敗,不僅會拖累企業的開發速度,而且會給企業現在的業績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企業選擇戰術性的產品開發,追求的是短期經濟效益。面對這種情形,設計應該著眼于改良性和直接引用技術方面。只有這樣,才能在短時間,風險小的J情況下完成產品開發任務。在R&D博弈中,有的企業會采取模仿跟進的產品開發策略。因為省去了新產品推向市場的宣傳投資費用,再說市場的形成和消費者消費需求過程的供給,投資企業不可能在短期內經一次完成,這種市場供需出現的缺口,必然會誘使一部分企業順勢跟進,去分割市場。所以,市場上一出現某種產品好銷,不多時就有企業生產同類產品。設計業同樣要為這類企業服務,其設計重點放在外觀造型上。作為設計業的從業人員應該烙守職業道德,對于假冒企業的仿造業務應該進行抵制,不要助梁為虐。
三、企業模式決定了工業產品設計業的存在方式
今后工業產品設計業存在的方式,預測將有如下幾種:
1、多數設計精英將會在大企業工作。大企業擁有屬于自己的科研、設計機構,要求自己的產品不斷升級換代,以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需求。所以,大企業會以高待遇、好的實驗條件去吸引設計人員。高素質的設計人員多數會愿意進人大企業。
2、中小企業將是工業產品設計人員從業的重要依托。現在中小企業已超過800萬家,占全國注冊企業總數的99%,據資料顯示在美國1000家大公司中,提供就業機會只占10.6%。中小企業提供的就業機會占65%左右。可見工業產品設計人員將來大部分是在為中小企業服務。
3、設計公司和事務所有強勁的發展前途。目前由于中小企業規模小、經濟實力單薄,難以建立自己的產品技術開發機構,擁有設計師隊伍。所以,中小企業會以委托專業設計公司和事務方式進行產品開發。大企業也會找專業設計公司和事務輔助開發產品。在今后很長的時期內,設計公司或事務所是從事產品設計的重要場所。
4、由于各種法規的建立和建全,散游的不注冊個體自由設計師形式將會逐漸消失。自由設計師是中國特定時期的特定產物,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產品開發、研究機構。他們以第二兼職的形式,為沒有設計人員的企業從事產品開發設計。隨著,國家經濟走向正規化、健康化的軌道,各種配套政策法規的建立和實施,設計師將難以個人直接與企業發生商業性運作行為。
四、政府行為是工業產品設計發展的強大后盾
政府對工業產品設計業的支持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實施和體現。
1、政策上的支持:特殊政策的扶植,必然會帶來一個行業的興旺。政府可以通過低稅或免稅的政策,減輕其從業人員在進人市場初期因經濟窘迫,而放棄這種職業。也可用銀行的低息貸款,幫助解決他們啟動資金短缺。或設立專項資金,通過評估幫助有實力的人員和群體建立經濟實體。還可以特殊的方式打造一批對外有影響的設計企業。如發放許可證,有意識的培育設計企業的社會地位。
2、戰略上的支持。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來強化國民的工業產品設計利國、利民意識。如舉辦各種規格和形式的設計競賽,經輿論渠道向民眾和企業實施設計教育。通過權威性、影響力大的國家級獎勵,來確立設計業的社會地位,推動工業產品設計事業的發展。如日本的“GD獎”、美國的“IDEA獎”、德國的“IF獎”、臺灣的“國家精品獎”、香港的“工商總會設計獎”等,在其國家和地區的都是很具影響力的獎事。雖然在中國近幾年也有很多大獎賽,如舉辦了幾屆的深圳市長獎、廣東99工業產品設計大賽和一些地方機構舉辦的賽事。這些大獎賽對推動中國工業產品設計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是,還沒有哪一個獎賽具有國內權威性和國際影響力,得到企業界和設計界的一致推崇。如果由國家政府部門設立專門的機構,打破行業、部門、領域、地區界限出面操辦,才具有號召力和震撼性。
3、間接性的支持。政府以津貼、資助性等間接性輔助形式支持產品設計與研發。如政府津貼這種榮譽勝于經濟的形式,去建立國家級的工業產品設計專家隊伍,打造權威性和營造影響力。因為產品設計的前期投資比較大,研究性的設計失敗風險也很大,可將資助性的產品設計項目交給有實力的設計公司,借此提升他們的素質和能力。一個行業的振興除自身的努力和精修內功外,與政府的扶植和宏觀調控是分不開的。政府在政策上、經濟上提供的大力支援,會使工業產品設計生存空間更為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