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再利用廢舊建筑材料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廢舊建筑材料的使用與科學獲取
1.1廢舊建筑材料運用原則廢舊建筑材料的景觀化再利用大多數在原地區或周邊區域,很少會跨地區。因為舊建筑材料其本身的價值不高,如果長距離運輸勢必會提高成本費用,更甚者運輸所產生的費用高于材料的成本費,這既不符合節能環保的要求又不迎合市場的需求,得不償失。換一方面說,舊建筑材料的地域性很強,類似地方性的建筑材料,代表了原處時代、原有城市,原有建筑的特色,無法替代。如普立茲獎得主王澍設計的寧波博物館,博物館直壁采用浙東傳統的“瓦爿墻”就是寧波舊城改造時積留下來的廢舊建筑材料,這些廢舊建筑材料大多是明清留下的青磚、龍骨磚、瓦片、缸片等,它們不僅蘊含傳統文化的精髓而且見證了歷史的變遷,如果把這些材料換成南京1912改造項目中的青磚、瓦片、缸片等,根本無法獲得當地居民的文化認同感,更不可能成為寧波市的一座文化歷史性地標。
1.2廢舊建筑材料的獲取方法及原因廢舊建筑也需要挑選,并不是所有的廢舊建筑材料都可以作為景觀的原材料,這需要我們用科學的方法去拆卸那些舊建筑并且進行合理的分類。相比于建筑景觀對原材料的選擇具有更低的要求,但并不是所有廢舊的建筑材料都可以的。不同于建筑對材料的要求完整毫無損壞,景觀的材料可以不完整甚至是奇形怪狀但不可能是那些太小的碎塊??茖W的拆解建筑是不可或缺的前提,但是現在中國大部分對房屋的拆解屬于暴力拆分,致使許多廢舊建筑材料的不可再使用??茖W合理系統完備的房屋拆解系統對廢舊建筑材料的獲取具有重要的意義。雖然暴力拆解房屋可以降低人工成本費用,但從長遠的角度看這種行為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并且造成資源浪費環境破壞??茖W合理系統完備的房屋拆解系統不僅可以提高廢舊建筑材料的再利用性,更可以減少施工期間對周圍環境的破壞以及污染。所以,科學合理系統完備的房屋拆解系統對良好的廢舊建筑材料的獲取是非常重要的。簡單來說,科學的拆解方法就是結合人工和機械的方式把建筑層層細化的進行分類拆解而不是以往的直接把建筑進行破壞性拆解。拆解的方式大概分為三種:完全手工拆解,人工和機械結合拆解,傳統的破壞性拆毀。傳統的拆毀方式總的成本最低,但拆解房屋后得到的材料價值也最低,同時破壞了環境浪費了資源。而完全手工拆解雖然能得到更多有價值的材料,但在人工成本和耗費的時間上遠遠高于傳統的拆毀方式,對于現代這個講效率重利益的社會這種方式大多數的公司是不會接受的。人工和機械的結合恰恰解決了這一矛盾,它總的成本費用低于純手工作業,得到材料的價值遠高于傳統方式,時間上來講也比純手工更有效率。然而,這種方式運行起來要有一定的原則和目的性。我們拆解的目的是為了盡可能快的從要拆除的建筑上獲取更多有價值的材料,因為這樣能使成本投資具有一個相對較高的回報率。所以,對于一個將要拆解的建筑我們應該進行簡單的分析,確定恰當合理的拆解方案,充分發揮人工和機械拆解各自的優勢,以達到一個理想的經濟效益。
2廢舊建筑材料景觀化再利用
2.1解構主義與廢舊建筑材料無論是庫哈斯的央視大廈,還是扎哈哈迪德的廣州歌劇院,解構主義大師們都給我們呈現出解構主義設計品的獨特魅力。解構主義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晚期,以其散亂、殘缺、錯位、耦合、扭曲、失穩等獨特風格席卷全球,迅速成為現代主流的設計風潮。所以廢舊建筑材料那種殘缺中透露出的文化氣息的再現以解構主義的設計手法最為合適。解構主義獨特的設計手法不僅可以傳承廢舊材料中的歷史韻味,更可以提升其價值給社會帶來美學和人文價值。以解構主義手法重組廢舊建筑材料所形成的景觀可以創作文化的語境,再現歷史的記憶,連接著現代與歷史,提升為當地的文化地標,也是建筑的再一次重生。
2.2解構主義在景觀中運用的優勢景觀作為城市風景為其增添風采,而解構主義景觀更能提升城市本身的魅力。著名的西班牙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就是這一方面的典范。西班牙畢爾巴鄂市(Bilbao)始建于1300年,因優良的港口而逐漸興盛,在西班牙稱雄海上的年代成為重要的海港城市,17世紀開始日漸衰落。19世紀時,因出產鐵礦而重新振興,但20世紀中葉以后再次式微,1983年的一場洪水更將其舊城區嚴重摧毀,整個城市雪上加霜,頹勢難挽,雖百般努力卻苦無良策。90年代初,畢爾巴鄂已淪為歐洲藉藉無名的蕞爾小城,若非該市球隊在西甲聯賽中尚占有一席之地,絕大部分人可能終身無緣聞該市之名。而建筑師弗蘭克•蓋里以其前衛,大膽的設計———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讓這座城市蜚聲世界,每年有數以萬計的游客慕名而來,就是為了觀賞這一著名的解構主義“景觀”。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所展現出來的流動感和雕塑感無疑使其成為畢爾巴鄂市中那座耀眼的“雕塑”。由此可見,一座著名的解構主義景觀帶來的價值并不僅僅是作為美化城市的作用,更可以為城市帶來各方面的價值。以廢舊建筑為原材料的解構主義景觀,更可以保護該地區的歷史信息的原真性,連接歷史與現代,形成文化的語境,成為城市的風景線。
3結語
如何保持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提高資源的再利用是社會各界所關心的話題,而建筑行業作為社會資源占有的第一大行業必須要采取節能減排,提高資源的再利用率的措施。廢舊建筑材料的再利用正是符合社會需求和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比如廢舊建筑材料的景觀化再設計,廢舊建筑的改造利用使之成為有特色的城市風景,以及廢舊建筑中磚石材料通過3D打印技術實現再利用……然而并非所有的廢舊建筑材料都可以進行回收再利用,所以對舊建筑的拆解和對廢舊建筑材料的管理需要進行專業化管理?,F在大多數的拆遷都采取野蠻的拆除方式致使拆除后的大部分廢舊建筑材料都無法再利用,但這一點在發達國家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做法。比如日本1970年出臺的《廢物處理和公共清潔法》和2000年出臺的《建筑材料回收法》使之建立起廢物處理和回收系統,而澳大利亞則通過從地區到各州到聯邦政府各個等級的政府通過每個等級的政府在環境領域、減少垃圾,回收利用,建造和拆除等方面進行不同的責任分配來達到廢舊建筑材料的最大化再利用,其他國家也有相應的法律和措施。西方發達國家對廢舊建筑材料這一資源的利用早已有所意識,在20世紀末,就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并在實踐中檢驗相關的理論,相比而言,我國在這條道路上的研究與西方國家仍有一定的差距。俗話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彪m然我國與西方各個國家的社會制度和經濟體制有所不同,但是他們在廢舊建筑材料資源化再利用中的技術措施、市場管理、質量保證等方面都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變廢為寶,變廢為景,如果能夠將廢舊建筑注入于城市景觀,未來的城市將更有歷史,未來的建筑將得到重生,社會資源也會被更充分使用。
作者:朱健單位:南京工程學院建筑工程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