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有梁式轉換層的高層建筑結構設計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針對某高層建筑實際情況,對其轉換層技術方案、結構整體設計與轉換梁設計進行深入分析,以此為同類工程項目的設計提供參考借鑒。關鍵詞:高層建筑;梁式轉換層;建筑結構設計前言在高層建筑中,轉換層結構有重要作用,是保證功能正常發揮和建筑正常使用的關鍵構件,同時也是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的重點,應引起相關設計人員的高度重視,以保證設計的合理性。
1工程概況
某高層建筑總建筑面積約2.6萬m2,地上22層,設1層地下室,其中,地上1層至地上4層主要用于商業,地上1層的層高為5m,地上2層至地上4層的層高為4m,結構形式為框筒結構。地上5層至地上20層主要用于居住,層高均為3m,結構形式為剪筒結構。地上21層至地上22層的層高均為3m,為屋面水箱與電梯機房。按照以上設計形式,需在地上4層和地上5層中間布置轉換層,并作為建筑的設備層。現圍繞本高層建筑實際情況,對其結構設計作如下深入分析。
2高層建筑結構轉換層技術方案
在高層建筑中,轉換層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箱形轉換層、梁式轉換層、桁架式轉換層與板式轉換層,以上轉換層均可產生較大的空間,對結構類型或者是軸線進行轉換。上述幾種轉換層結構中,以梁式轉換層的實際受力最為明確,無論是設計還是施工均較為簡單,在目前得到了十分廣泛的應用;另外,轉換梁上實際受力相對較小的部分,可按照設計要求開洞,用于滿足不同的功能要求,為綜合管線布置創造便利。基于此,本高層建筑主要選用梁式轉換層結構。該轉換層的高度為2.5m,梁體的上端、下端和樓板直接相連,上、下層樓板的厚度分別為200mm和300mm[1]。剪力墻直接被轉換梁承托。結構主要采用C40混凝土。其截面尺寸采用以下公式進行計算和確定:Vmax≤0.17fcbh0/γRE(1)式(1)中,Vmax表示轉換梁支座截面最大剪力組合設計值;γRE表示抗震調整系數;fc表示軸心抗壓強度;b表示轉換梁的截面寬度;h0表示轉換梁的有效高度。經計算,本高層建筑轉換梁的截面寬度為900mm,有效高度為2500mm。
3高層建筑結構整體分析
對轉換梁而言,它屬于典型的桿件,能直接視作梁單元在高層建筑整體結構分析過程中使用,將梁體軸線確定在上層樓板,樓板的下方為轉換層結構[2]。為有效避免由于豎向剛度變化較大產生薄弱層,在設計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剛度比,在沒有特殊要求的情況下,剛度比應接近1:γ=Gi+1Ai+1hiGiAihi+1(2)式(2)中,Gi表示第i層結構的剪變模量;Gi+1表示第i+1層結構的剪變模量;Ai表示第i層抗剪截面在折算后的面積;Ai+1表示第i+1層抗剪截面在折算后的面積;Aw表示沿計算方向剪力墻結構截面積;Ac表示柱截面積;hi表示第i層層高;hi+1表示第i+1層層高。按照上述要求和規定,處在轉換層結構以下的柱,其截面尺寸確定為1100mm×1100mm,剪力墻結構的厚度為500mm和450mm,采用C45混凝土;處在轉換層結構以上的剪力墻,周圍剪力墻結構厚度為350mm,內部剪力墻結構厚度為250mm,采用C45混凝土。采用式(2)對x、y兩個方向上的剛度比進行計算,結果為1.73與1.51。從計算結果可以看出,結構的第一到第三自振周期分別為:在x方向上,第一到第三自振周期分別為1.537s、0.449s和0.224s;在y方向上,第一到第三自振周期分別為1.717s、0.515s和0.275s[3]。
4高層建筑轉換梁設計
對于轉換梁結構,其直接承托處在轉換梁上部的剪力墻,受力相對較大,對保證結構穩定性與安全性有重要作用,為關鍵構件。由于轉換梁的跨度在8.05~9.00m范圍內,截面高2.5m,且跨高比在3.22~3.60范圍內,所以為典型的連續短梁。因現行規范并未給出連續短梁的承載力計算與分析方式,所以應進行試驗分析與研究[4]。
4.1結果與分析
將按1:5的比例縮小的轉換梁作為試驗梁,其截面尺寸與配筋如圖1所示。從從試驗梁的試驗分析結果可以看出:(1)在正截面上產生的平均應變,能滿足平截面基本假定。(2)對于斜裂縫,先在加載點到中支座的內剪跨區段的梁腹中部產生,為典型的腹剪式斜裂縫,經發展后,變成臨界式斜裂縫。(3)頂部縱筋與底部縱筋在梁長方向上的應變如圖2所示。從以上結果可以看出,斜裂縫產生以前,應變分布和彎矩圖基本保持一致;而斜裂縫產生以后,和彎矩圖有很大的差別,這說明梁中應力出現重分布;在到達臨界破壞狀態后,底部縱筋在梁長方向上將處在受拉的狀態,同時對于頂部縱筋,其在內剪跨中,同樣也處在受拉的實際狀態[5]。(4)當試驗梁發生破壞時,在內剪跨區段中,直接穿越整個臨界斜裂縫區域的箍筋,將開始受拉屈服,使剪壓區中的混凝土發生壓疏;在外剪跨區段當中,箍筋實際應變只有屈服應變的一半左右,這一區域內的混凝土不會發生壓疏。(5)當試驗梁發生破壞時,直接穿越整個臨界斜裂縫區域的腹筋,其拉應變只有屈服應變一半,由此可以看出,腹筋并未發揮其應有的強度與作用。(6)對試驗梁而言,其相對撓度可以達到1/526,這在很大程度上說明轉換梁具有一定抗彎剛度。
4.2承載力的計算
根據以上第一條試驗結果,對于轉換梁結構正截面上的受彎承載力,其計算可直接按照普通梁進行。根據以上第四條和第五條試驗結果,對于轉換梁結構斜截面上的受剪承載力,由箍筋與混凝土負責承擔,腹筋對斜截面上的承載力有11%左右的貢獻。基于此,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對腹筋作用可不予考慮。
4.3構造要求
根據以上第三條試驗結果,為有效保證縱筋充分發揮拉桿作用與效果,以此形成穩定的受力體系,處在底部的縱筋一般不允許在跨中產生截斷與彎起,需要伸入到支座當中,同時有穩定可靠的錨固;而處在頂部的縱筋,跨中周圍不能過早發生截斷,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進行通長布置[6]。對于轉換梁結構,且截面尺寸相對較大,在梁高方向上需配置腹筋,腹筋能提供受剪及受彎承載力,這樣無論是減少收縮還是延緩開裂,都具有重要作用。截面尺寸主要根據剪壓比進行控制,根據以上第二條試驗結果,同時結合深梁及腹梁等的截面尺寸規范要求,轉換梁的實際截面尺寸必須符合式(1)要求。
5結束語
通過以上分析可得,梁式轉換層結構的受力十分明確,而且在設計與施工上也較為簡單;本高層建筑所用轉換梁結構為典型的連續短梁,無論是構造要求、受力性能還是承載力的設計計算,都和普通梁存在很大的不同,需要在設計過程中予以特別重視,保證設計的合理性與可行性。
參考文獻
[1]姚建勇.有梁式轉換層的高層建筑結構設計研究[J].低碳世界,2016(34):168~169.
[2]肖禮斌.有梁式轉換層的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與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4(41).
[3]候楠.有梁式轉換層的高層建筑結構設計分析[J].居舍,2017(24):20~22.
[4]李云.有梁式轉換層的高層建筑結構設計與研究[J].低碳世界,2016(24):150~151.
[5]覃永敘.有梁式轉換層的高層建筑結構設計[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3(9):36~37.
[6]劉志學.有梁式轉換層的高層建筑結構設計[J].房地產導刊,2013(21):21~23.
作者:謝興華 單位:華藍設計(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