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環保產業發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目前環保產業的發展存在一些問題
1.1地域性觀念影響環保產業的進步
地域性觀念來源于地方保護主義,這種思潮的形成使中國環保產業市場被人為地分為很多區域。部分環保企業公司不是憑借市場規律,利用自己的科研技術和企業實力,而是利用非市場因素占領一個勢力范圍或者稱霸一方市場。論文百事通這種觀念的形成因素也包括外地劣質環保產品沖擊市場,造成環保市場混亂而給當地企業帶來心理恐懼。
1.2環保產業結構不夠合理
環保產業包括環保設備生產、環保技術服務、三廢綜合利用、自然生態保護、低公害產品生產五個方面。從全國環保產業的發展情況來看,五個方面的發展狀況很不平衡,各所其占比例懸殊。據統計,目前我國環保產業中,三廢綜合利用產值占55%,環保設備產值占30%,環保技術服務占10%,低公害產品開發產值占4%,自然生態保護收入僅占1%。可以看出,后三項所占的比例過小,其中環保技術服務的份額過小也說明環保科研技術未能和工礦企業的清潔生產、污染治理有機構的結合到一起。
1.3環保產業集約化程度低,產品單調
從環保產業的發展史上看,環保企業的建立,投資少,規模小,較分散,多為自發轉型而來。雖經多年的發展,不少企業仍然是“小打小鬧”,難以形成規模,真正在全國叫的響的企業和環保產品不多,具備成套設備制造和工程總承包能力的企業也是屈指可數。從環保產品發展的種類上看,我國的環保產業大部分集中在粉塵、污水兩大領域的技術開發、設備生產上,而兩者的應用條件受到企業所處地區的經濟能力約束,也受到市政建設等多個部門的制約,于是“競爭激烈,生意難做”的局面是不可避免的。
1.4環保產業的培育、宣傳力度不夠
環保宣傳的重要性已逐漸被許多環保產業人士所認同,但較多的環保部門和環保企業側重在環保展覽會上對產品的宣傳,而在全國各地開展有聲有勢和持續性較長的環保宣傳系列活動較少。環保宣傳未形成氣候,各級領導未將其提到議事日程上,群眾沒能發動起來,輿論導向力度不夠,環保產業市場就不會培育完善。環保產業市場得不到有效的培養,前進的速度勢必減緩。
1.5其他因素阻礙環保產業的正常發展
1.5.1環保產業市場仍處于買方市場狀態。許多污染企業上治理項目多是一種被迫行為,業主在選擇承接治理項目單位時的心態也是特殊的,這種消費心態也使得環保企業之間的競爭進一步激烈化。
1.5.2受以罰代治政策彈性的影響。對造成環境污染的單位進行罰款是理所當然的,是我國環保法規正確性的體現。但是有些單位卻利用了法規的彈性作為護身符,寧交罰款而不愿投入治理。這樣,環境污染得不到根治,潛在的環保產業市場也得不到開發。
1.5.3還有一些不規范的非經濟、技術、價值因素影響著環保產業市場的公平競爭。
2.解決環保產業存在問題的探討
現實的環保產業市場處于無序競爭的混亂狀態,這十分不利于中國環保產業整體水平的提高,更不利于應對入世后國外環保企業的強有力競爭,開拓國際市場。對此環保人必須有清楚的估計和認識,認清自己,看清形勢,通力合作,共同探討解決辦法,增強自身的綜合實力。
2.1建立完善的環保產業行業體系
實行行業管理首先必須建立環保產業的行業體系,不成體系,行業管理也無從談起。因此,需要按環保產業協會的建立宗旨及組成機制,完善基層產業,建立從上至下、步調統一的跨地區跨部門的行業管理體系。各級環保產業協會建立自律性運行機制,維護職業道德,樹立行業新風,始終保持協會的社會團體性質。正確發揮其服務、溝通、公證監督的作用,打破地方保護主義,達到強化行業管理的目的。
2.2環保企業要形成新的市場運行機制和技術產品結構,以科技為依托,質量為后盾,解決好開發與經營的關系
我國的環保企業要深入實際,了解市場信息,掌握產業發展動態。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去進行產品開發,抓好質量,在研究市場的同時,去引導用戶消費。環保企業開發產品不應盲目,更不要跟著別人一窩蜂去搞,而是將眼光放在更高層次,放在尚未開發的處女市場更有意義。環保企業要從科研上主動出擊到市場第一線去尋找課題,解答難題,從設計上善于總結,不斷優化工程設計,為市場提供科技精品,使自己的技術全面化、產品多元化。此外企業還應努力去開發如環保技術服務等環保產業市場,使整體產業結構更加合理。
2.3打好宣傳仗,實施培育環保產業市場的長遠戰略
環保企業要善于運用展覽、展示、展銷、售后服務、技術講座、BOT操作等現代化市場動手段和電視、報刊、廣播、圖文廣告、等現代傳播方式,塑造環保形象推廣產品成果。我國的環保企業原理慣用“唯我獨尊,天下第一”之類的自吹自擂宣傳,從而忽視有政府組織的社會性宣傳活動,實際上,只有組織有聲勢的轟轟烈烈的社會宣傳活動,使環保知識得到普及,環保意識深入人心,環保市場才能真正得到培育。群眾的環保意識曾強了,一旦發現污染立即投訴,就會形成社會上下齊抓共管的有利局面,把潛在的市場變為現實。
2.4環保企業要抓住歷史機遇,迎頭趕上當前,加快發展環保產業正面臨極好的歷史機遇,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2.4.1國家實施限期治理及長效管理的機遇
世紀末的“一控雙達標”行動是國家實施的限期治理的措施之一,它給環保企業帶來了一定效益。限期治理及長效管理是法治,能真正解決保護環境的實質,體現政府職能部門的工作成就,同時也給環保企業增加了用武之地。新晨
2.4.2加快城市化進程機遇
進入二十一世紀,國家加快了城市化的進程,這就要求有完善的城市排水系統;要建立城市煙塵控制區;加強城市噪音和光電污染管理;倡導清潔生產;推行城市垃圾的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理。所有這些均需投入大量資金,無疑將刺激環保產業的快速發展。
2.4.3抓住與世界貿易組織全面接軌的機遇
我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會給環保產業帶來一定的正面和負面的影響,只要我們有清醒的認識,做好應對準備,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我國的環保產業的發展應該利大于弊。首先,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有利于引進國外先進的環保工藝技術和設備、符合國際市場競爭的營銷理念,有利于提高我國環保產業的產業層次,加快外向型環保產業的發展;其次,世界貿易組織的宗旨在于努力實現世界資源最優的使用、加強環境保護、實現可持續發展。該組織允許各成員國為了環境保護而對本國的企業進行補貼,環境保護在世界貿易組織處理產品標準、食品、安全、知識產權等問題均被視為重要目標,ISO14000被益為能向國際市場的綠色通行證。因此,環保產業特別是其中的設備制造和技術服務將會有長足的發展。
我國的經濟正在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環境保護工作更加艱巨,這就要求我們環保人必須加快發展環保產業。
參考文獻
[1]趙云濤.把中國潛在的環保市場變為現實的市場.中國環保產業,1995,(2),12-13.
[2]鞠建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對環境保護的影響.環境污染與防治,200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