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汽車工業現況與其戰略選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中國已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WTO。調整和制定正確的新時期汽車工業發展戰略,在WTO架構下推動汽車工業國際競爭力穩步提升和結構優化,對于加快工業化進程,確保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1我國汽車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1.1雖然出現大型企業重組的苗頭,但產業結構調整依然滯后如何遵循市場化原則,以企業利益最大化為目標,促使我國汽車企業之間由兼并向競購過渡,進而向更高層次發展,這是今后幾年我國汽車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課題。
1.2自主創新活動雖然加速發展,但仍然面臨諸多挑戰
目前我國汽車產業自主創新出現了3方面的變化:工藝創新向產品創新轉變。整車創新向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轉變。企業單獨創新向產業聯盟形式的創新轉變。我國汽車產業自主創新的不足主要表現如下:自主品牌汽車的市場表現并沒有和自主創新同步增長。我國汽車產業自主創新的機制仍然存在缺陷。我國汽車產業的創新文化氛圍還不理想。
1.3零部件創新能力弱,依然是汽車產業發展的薄弱環節
汽車產業的創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核心零部件企業的創新能力。而汽車整車與零部件企業在研發環節上的專業化分工,零部件企業相對于整車企業的同步研發甚至是超前研發是國外汽車產業技術創新的重要特征。隨著國內汽車市場的開放,使得我國整車企業不得不把跨國零部件企業作為他們提高產品技術水平的主要依靠力量。
1.4產品結構逆向發展,新能源汽車急待明確方向
新能源汽車研發進步很快但由于缺少清晰的政策導向和明確的優惠措施使得一方面汽車企業承擔了高風險,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資源浪費。有待制定統一的標準及鼓勵消費的政策。
2對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的趨勢判斷
2.1產業規模將居世界首位
2006年,中國的汽車產量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三大汽車生產國,僅次于美國和日本:汽車銷量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汽車消費國和第一大潛力消費市場。2012年將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消費國。
2.2參與全球化的程度將不斷加深
汽車工業是當今世界上全球化程度以及其他產業關聯度最高的產業之一,汽車工業鏈的培育和發展對汽車工業的發展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最大限度地通過資源和生產要素配置全球化降低成本,貼近市場將是汽車企業保持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關鍵。
2.3大型企業兼并重組的進程將加快
企業間的兼并重組是一種必然。我國汽車企業間的并購重組是汽車產業結構調整的主要表現。也是其發展的必由之路。并購重組將會表現為3種形式:一是集團內部的整合兼并;二是集團之間的戰略整合;三是民營企業通過購買國有企業股份而進入競爭者行列。
2.4新能源汽車將加速追趕世界先進水平
根據我國實際情況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基本明確分為主要路線和輔助路線。主要路線:加速轎車柴油化;混合動力、純電動(電池)燃料電池汽車。輔助路線:天然氣,液化石油氣,化工燃料汽車,生物燃料汽車。3我國汽車工業企業的戰略選擇我國的汽車工業要想擺脫高能耗、低收益、受牽制,就應該在技術突破、產業聚合、市場轉移的大趨勢下做出相應的戰略調整順應新的潮流謀求新的發展。
3.1集團化戰略
3.1.1從國家方面的具體措施。
第一,國家出臺具體的政策法規。我國汽車類企業產權隸屬關系復雜,各個地方為保護各自利益,阻礙有實力、有發展潛力的企業對生產能力小的企業的收購重組活動,國家要從一體化發展的角度出發,保障市場行為的進行。第二,政企改革方面,積極推行國企的企業、社會職能分離。允許國有股減持,改革企業領導的考核制度,改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為企業核心競爭能力的提高。允許其自主選擇適合寬上市融資限制。
3.1.2從企業角度的具體措施。
第一,優勢互補或強強聯合式。不能夠僅僅為了擴大規模而重組,要根據優勢和競爭能力的擴大而聯合。第二,吸納國外資本形成戰略同盟:允許國外投資公司入股,共同開發產品,占領市場;和汽車產業欠發達國家在國外聯合建廠進行CKD生產并在當地銷售。
3.2后發優勢戰略
由于我國民族汽車工業企業起步晚,底子薄。發展受到缺乏技術和人才制約,我國企業可以以相對低廉的價錢獲得。有一些研發模式可以選擇:購買整合:購買老牌汽車公司的股份來擁有設計能力。合作開發:讓自己的工作團隊和世界領先的設計公司共同開發產品,鍛煉研發隊伍。高薪聘請:利用國外專家的管理經驗帶動企業質量、技術等方面快速得到提升。
3.3走出有中國特色的自主研發之路
我們的企業可以采用產學研相結合的方式實現“模仿創新”到“自主創新”的發展模式。在合作過程中企業作為技術需求方,與以科研院所或高等學校為技術供給方進行合作。由于我國汽車工業企業,創新能力普遍較低,而采用產學研的分工合作方式,能使外部技術資源的內部化,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迅速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同時和自主研發或技術引進相比,企業花費更少的精力和財力,來實現技術上的跨越式發展。政府如果通過一定的制度和措施有意識地引導和促進這種合作,可以更大限度地發揮產學研的相互作用,加速創造出更多新技術新產業的萌芽。產學研合作的動力機制來自大學、研究機構、企業間的相互促進作用。
3.4汽車工業要走綠色之路
我國汽車工業只有面對現實,走綠色環保的發展道路,才能走出低谷,成為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支柱產業。目前我國機動車排污控制技術僅相當于國外20世紀70年代的水平,機動車尾氣中的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氮氧化物、鉛等排放量高,機動車尾氣排放逐漸成為城市大氣主要污染源。在汽車的普及不可逆轉的情況下,環境保護的要求在汽車工業中就顯得越來越重要。
21世紀的汽車工業將是低污染、無污染的時代,汽車環保技術將得到進一步發展。太陽能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等一批環保型汽車也將逐漸走上舞臺,舒適、輕便、安全、節能等特點將越來越適應人類的發展需要,而汽車排放問題對汽車發展的關系將逐漸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