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石油儲運污染規避路徑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鐵路油罐車運輸:適合用于中小批量的原油進行中長距離的運輸,這種運輸方式在我國油田開發的初期,原油的產量還未達到一定規模時,是用來作為國家輸油管道建設前的過渡階段,所以它的應用較普遍;輸油管道的轉油站內,也常常會設有原油裝車棧橋,用做火車油罐車將石油運往消費地。公路油罐運輸車:石油運輸靈活性大,適合用于沒有水路可以通行和不靠近鐵路的地區,常在各地的加油站見到,在我國主要用于短途運輸。水路運輸:具有成本低、運輸量大的優點,按照海河可以分成遠洋運輸、沿海運輸、內河運輸、湖泊運輸。遠洋運輸是指距離很長,跨洋進行石油運輸的方式;沿海運輸是指幾個臨近海區間或本海區內的運輸;內河運輸一般表現為國內各地相同內河間的運輸;湖泊運輸是指在同一湖泊周邊進行的區內運輸。水路運輸的主要運輸工具是油輪和油駁,萬噸以上的油輪一般用于原油的海運,比如我國的大連新港、秦皇島油港、黃島油港等地都能夠停靠萬噸級的巨輪;萬噸以下的(多指3000噸以下)油輪、油駁是國內江河間的常用石油運輸工具。管道運輸有兩類:一是油田內的油氣集輸管道、煉油廠內部的輸油管道,這些都是屬于石油工業內部的輸油管道;二是用于輸送原油或天然氣的長距離輸油(氣)管道。
污染問題和遠距離輸油管道建設:
1廢氣污染問題
石油儲藏帶來的廢氣原因有兩個:一是由于溫度和大大氣壓的變化,導致油氣膨脹,從油罐中自行排出;二是油罐收發過程中,因為氣體空間的變化而導致部分油氣被排出罐外。石油在運輸裝卸過程中,也會產生油氣揮發,所以這些廢氣會直接進入大氣,污染了環境,加大了安全生產或工作的難度。石油的蒸發損耗數量是十分驚人的,它所具備的易燃易爆特性也是十分可怕的,無論是在石油儲藏、運輸過程中帶來的廢氣污染,還是石油使用過程中帶來的廢氣污染,都需要受到重視,必須加速治理這些問題,減少廢氣所帶來的環境危害。
2廢水污染問題
石油儲運帶來的廢水,主要產生于以下幾個方面:油罐進行檢查維修時,需要使用蒸汽或清水進行油罐內外部的清洗工作,清洗后的水含有大量石油成分;石油在進入油罐時,大都會含有水分,在油罐內存放后,靜置分離,脫除水分,脫除的水分就是石油廢水;油氣揮發聚集,因此在初期的雨水中會含有少量的油氣,這些雨水在地面形成石油廢水;在一些油輪中,卸下的壓艙水也含有石油成分,這些廢水被直接排入海洋、河流中。
3規避措施
建立健全的石油儲運模式,制定國家石油儲運有關政策、法規和標準;因地制宜地研究每個儲運系統的實行方法,保證我國石油儲運工作的規范和有序進行。加快石油儲存、運輸等關鍵技術的研究,比如高黏易凝原油管輸技術、高強度管材和大型儲油罐技術的研究,使得我國石油管輸和儲藏技術達到先進水平;綜合預防和治理石油儲運過程中帶來的污染問題,成立專門的污染問題應對小組,致力于石油儲運環境污染的研究和治理。
4遠距離輸油管道建設
我們一般把管徑大于150mm,輸送距離大于100km的管道稱之為遠距離輸油管道,可分為原油管道、成品油管道和液化氣(包括液化天然氣“LNG”和液化石油氣“LPG”)管道。遠距離輸油管道的生產有著自身的特點:管道線路長、站庫多,運送的介質易燃、易爆、易凝、輸送壓力高,且要求連續運行。所以,遠距離輸油管道的生產必須依靠先進的設備和技術手段,對生產過程進行嚴格管理、精心的維護、準確的監控,確保輸送石油過程中安全平穩。為保證生產運行安全,調度人員要根據輸油量、輸油所處的季節,制定合理的輸油運行方式;利用現代網絡通信技術,組成的全自動控制的密閉管道SCADA系統;對管道設備的安全管理,要做到設備運行記錄與分析、故障檢測、維護維修計劃、更新改造、關鍵設備的檢測和事故預測;在管道干線上,要對鋼管的絕緣涂層、防腐、河流穿跨越、保溫、線路閥室、陰極保護設施、水工保護構筑物等進行檢查和維護。為了保證遠距離輸油管道的安全運行,根據國內不同長輸管道的特點,必須采用安全防護新技術:對超役管道、跨越管橋、大型穿越進行安全使用期限的評估;管道、儲罐上應用新型涂料降低腐蝕;在原油中添加降凝劑或熱處理,降低原油凝固點和粘度,實現含蠟或高黏度原油的常溫輸送;加入緩蝕劑降低內腐蝕;應用區域性和大氣中管道陰極保護技術,解決輸油站庫的管道設備腐蝕問題;采用Pig進行管道清管、漏磁法和超聲波法測量管道壁厚、檢漏、成品油順序輸送的界面隔離;重點易燃易爆場所安裝可燃氣體濃度報警、煙霧報警、火光報警、自動消防系統、安全監視系統等。
目前我國對于石油的使用需求量仍然巨大,石油儲運工作也保持著高速運轉,石油在儲藏和運輸上帶來的污染問題依舊嚴重,怎樣治理和規避這些污染問題,需要石油運輸方、管理者、污染治理研究單位同心協力,將石油儲運污染更高效的解決。(本文作者:董鑫、孫攀、王凡單位:中原油田分公司石油化工總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