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股票與債卷市場聯合的因素解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Fleming等(1998)利用1983年1月3日到1995年8月31日的數據,對美國股票市場、債券市場、貨幣市場之間的信息和波動相關性進行了研究,發(fā)現三個市場之間具有強的相關性,且1987年股市崩潰之后,三個市場之間的相關性更強。Ilmanen(2003)通過研究美國股票和債券的相關關系,發(fā)現二者的相關系數在不同時期內呈現不同特征:在2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為正,但在30年代早期和50年代晚期以及進入21世紀以后為負。Kim等(2006)收集了歐洲、日本及美國1996-2006年間股票市場和國債市場的日收益率數據來檢驗國際金融市場在不同時期相關系數的變化,實證結果表明: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匯率風險的降低增加了市場之間的關聯性。Cappiello等(2006)使用非對稱動態(tài)條件相關系數(ADCC)模型對歐盟成立前后歐洲幾個國家的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的相關性進行了比較研究,發(fā)現歐盟成立以后,歐盟內部的歐洲國家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之間的相關性要顯著大于歐盟外部的歐洲國家。鄭振龍,陳志英(2011)基于A股綜合市場收益率和中信標普全債指數收益率數據來研究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收益率的動態(tài)相關性,實證結果表明: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相關性是時變的,股票市場的不確定性和預期通貨膨脹率是影響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相關性的主要因素。胡秋靈,馬麗(2011)采用2006年11月至2011年2月滬深300指數與我國債券總指數日對數收益率數據,基于股票市場牛市、熊市、反彈、震蕩等行情,分別運用BEKK-MGARCH模型分析了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之間的波動溢出效應,研究結果表明: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的波動均具有顯著的ARCH效應,不同行情下,兩市場之間的波動溢出效應具有明顯不同的特征:當股票市場處于牛市或熊市行情時,只存在股票市場向債券市場的單向波動溢出效應;當股票市場處于反彈行情時,兩市場之間不存在波動溢出效應;當股票市場處于震蕩行情時,兩市場之間存在雙向波動溢出效應。
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聯動的影響因素。
Harvey(1989)認為經濟增長率與市場風險通過影響實際利率與公司利潤對股票價格與債券價格產生影響,從而使股票收益率與債券收益率之間相關。Campbell和Ammer(1993)使用對數線性定價模型和向量自回歸模型,基于美國戰(zhàn)后的月數據,研究得出:股票的超額收益主要受有關未來股票超額收益的信息的影響,10年期債券的超額收益主要受有關未來通貨膨脹的消息的影響,解釋了美國戰(zhàn)后股票和債券的超額收益幾乎不相關的原因。Fleming,Kirby和Ostdiek(1998)認為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之間波動關系受到兩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是影響兩市場交易主體預期的共同信息;二是跨市場的套期保值行為。Stivers和Sun(2002)研究了股票市場的不確定性對股票和債券市場聯動性的影響。由于跨市場的套期保值行為,債券收益率受股票收益率變動的影響,債券市場與股票市場之間的聯動性隨著股票市場的不確定性變化。Forbes與Chinn(2003)將一個國家市場收益率的影響因素分為國際因素、區(qū)域因素與國家自身因素。實證結果表明:國際因素與區(qū)域因素是股票與債券收益率聯動的重要決定因素。Connolly等(2005)發(fā)現,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相關性與股票市場波動率和換手率負相關。在低(高)隱含波動率時期和未預期的低(高)換手率時期,股票和債券的相關性是正(負)的。Baur(2009)的實證研究表明:一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的相關程度更多地受到國際因素,特別是美國證券市場的的影響,而不是這兩個市場之間的相互作用;國家間金融市場依賴程度的增強使得投資者更加頻繁地在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之間重新配置資產,進而使得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相關系數較低。Andersson等(2008)研究了通貨膨脹、股票市場波動率以及預期的經濟增長對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相關性的影響,結果表明:在高通貨膨脹預期時期,股票與債券價格同向運動;在低通貨膨脹預期時期,股票與債券收益負相關;股票市場的高波動率會導致股票與債券價格的解耦;預期經濟增長率基本不會影響股票與債券的相關性。Yang等(2009)選取美國和英國1855年至2001年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月收益數據,研究了不同宏觀經濟背景之下(經濟周期,通貨膨脹、貨幣政策)二者之間的相關性。實證結果表明,在經濟周期的不同時期,美國和英國股票市場與債券市場之間相關系數的變化規(guī)律不同,美國債券市場在轉移股票市場風險和提供多樣化收益上起到的作用大于英國;短期利率和通貨膨脹率的升高會同時增大美國與英國股票市場與債券市場之間的相關系數。Baur和Brian(2009)選取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8個國家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的收益率數據,分析了flight-to-quality以及flight-from-quality對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相關性產生的影響,實證結果表明資本在市場之間轉移提高了金融市場動蕩時期不同市場之間的關聯程度。Baele等(2010)以利率、通貨膨脹率、經濟增長率和現金流增長率作為狀態(tài)變量,以風險厭惡、通貨膨脹率、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和流動性因子作為潛在變量,利用半結構機制轉換模型研究美國股票和債券市場的相關性,結果發(fā)現在解釋股債相關性時,流動性因子起著重要作用,宏觀因子的貢獻并不大。王茵田,文志瑛(2010)實證研究了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流動性之間的波動相關性,研究發(fā)現宏觀環(huán)境變化對兩個市場的波動相關性會產生顯著影響,且宏觀環(huán)境對市場波動相關性的影響很大程度上是通過另一市場的傳導而間接發(fā)生作用。
國內外相關文獻評價
從對國內外相關文獻的閱讀和梳理可以看出,國內外學者對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之間的聯動性,以及影響股票市場與債券市場聯動的因素都作了一些非常有意義的研究,不過,也存在以下一些不足:
1、缺少美國金融危機和歐洲債務危機加和背景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聯動性的研究。已有文獻多研究某一段歷史時期內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之間的聯動性,或某一危機時期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聯動性與平常時期相比的不同表現,幾乎沒有研究針對“雙危機”加和背景。
2、缺少分析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聯動的主要影響是國際因素還是國內因素的研究。已有的關于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聯動性影響因素的研究中,沒有區(qū)分主要的影響因素是國內因素還是國際因素,導致已有研究無法把握不同時期中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聯動的真實原因,容易導致政策制定者應對措施的不適當。因此,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以平常時期、美國金融危機時期和“雙危機”加和時期為背景,分析不同時期,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聯動的主要影響因素是國際因素還是國內因素,以及影響程度的強弱,以使反危機政策更具針對性。
模型的構建
一般情況下,可以將影響金融市場之間聯動的因素分為兩大類:一種是外部因素對不同金融市場的共同沖擊使其具有相關性,例如在國際金融危機時期,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由于受美國金融市場和國際經濟形勢的共同沖擊而聯動;一種是內部因素的影響,使不同金融市場相互關聯,例如我國股票市場(債券市場)行情的變化對債券市場(股票市場)產生影響,國際上習慣上將后者稱之為純相關性(pureco-movement)。本文將影響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聯動性的外部共同因素與純相關性因素分解,前者稱之為國際因素,后者稱之為國內因素。設定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收益率與其影響因素之間關系的計量經濟學總體回歸模型分別為(1)、(2)。其中,Rs和Rb分別為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收益率,f為影響市場收益率的因素,βs、βb為回歸系數,εs、εb為隨機動項。
若樣本容量為n,則兩個市場收益率的樣本相關系數及殘差相關系數見(3)和(4)。設模型(1)和模型(2)中f表示影響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收益率的國際因素,ρ為這兩個市場收益率的相關系數,則ρ''''表示在給定f的情況下,Rs和Rb的偏相關系數(partialcorrelationcoefficient),可以用來近似測量排除了國際共同因素的沖擊后,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收益率的純相關性。我們可以通過ρ和ρ''''的聯合特征衡量不同時期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之間聯動的原因主要是國際因素還是國內因素。例如,如果一個時期的ρ和ρ''''都是正的,且ρ''''低ρ高,就可以推測兩個市場之間的聯動主要受國際因素影響;若ρ低ρ''''高,就可以推斷這兩個市場之間聯動主要受國內因素影響;如果國際因素對我國金融市場的沖擊是負的,則剔除國際因素的影響實際上增強了我國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收益率之間的聯動性;如果ρ和ρ''''相等,表明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收益率之間的聯動性完全由國內因素解釋,這時βs=0,βb=0。在危機事件沖擊下,從ρ和ρ''''變化的聯合特征同樣可以推斷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收益率聯動的主要影響因素。
當ρ增加,而ρ''''減少或不變時,表示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收益率聯動的主要影響因素是國際因素;相反,當ρ減少或不變,而ρ''''增加時,表示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收益率聯動的主要影響因素是國內因素;若ρ和ρ''''同時增加,表示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收益率聯動的同時受國際和國內因素影響;若ρ和ρ''''同時降低,表示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收益率聯動主要受其他區(qū)域因素等1的影響。具體見表1。
樣本選取及數據處理
本文使用中信公司和美國標普公司合作推出的中信標普300股票指數和中信全債指數作為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的指數數據;選取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和巴特來債券綜合指數(前身是雷曼美國全債指數)作為美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指數數據,進而衡量來自國際市場的沖擊。之所以選擇美國金融市場來代表國際金融市場,是因為,第一,美國是國際金融中心,其金融市場的變化會通過傳染效應對他國金融市場產生影響,即使在歐債危機背景下;第二,美國一直是我國的主要貿易伙伴,因此美國金融市場的變動會通過實體經濟渠道傳染至我國;第三,我國的外匯儲備主要以美元為主,因此美國金融市場的變化會通過金融渠道影響我國金融市場。本文所有的原始數據均為日數據,并使用(5)式將各市場指數數據轉化為對數收益率(以下簡稱收益率)。其中,It為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在t日的收盤指數,It-1為t前一個交易日的收盤指數,如果遇到休市或者節(jié)假日,本文默認節(jié)假日或者休市期間的指數等于休市前最后一個交易日的收盤指數。這樣我們共收集從2007年1月4日至2012年2月24日期間的1342組交易日指數數據,換算成收益率之后共得到1341組日對數收益率數據。本文中模型(1)和模型(2)的具體形式見模型(6)和模型(7)。其中,RST和RBT分別為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的日收益率,RUST和RUBT分別為美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的日收益率。
實證檢驗及其結果分析
(一)全樣本期
1、平穩(wěn)性檢驗。
本文采用ADF檢驗對樣本數據的平穩(wěn)性進行檢驗,平穩(wěn)性檢驗的結果見表2。從表2可知,我國債券市場收益率、股票市場收益率、美國債券市場收益率、股票市場收益率序列均為平穩(wěn)序列。從表3及圖1和圖2可以看出:(1)RBT和RST均圍繞“0”值頻繁上下波動,再次證明了RBT和RST是平穩(wěn)的。(2)股票市場的收益率比債券市場高,波動幅度也較大。(3)債券市場收益率的最大值及最小和次小值分別出現在2008年8月至2009年5月、2010年10月至2011年1月、2011年8月至2012年1月這三個時間段內。其原因是:受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的影響,股票市場受到較大沖擊,投資者轉向投資于相對較安全的債券市場,flight-to-quality效應使我國債券市場受到積極的影響;而在2009年開始的主權債務危機中,純傳染效應的存在使我國債券市場受到波及。對比來看,股票市場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波動明顯,跌幅較大,在2010年和2011年債券市場波動較大的時期內,股票市場也有所波動,與債券市場明顯不同的是,股票市場在2009年7月到9月也有較大的波動,原因是我國股票市場比債券市場的開放度高,對于國際金融市場危機比較敏感,因此比債券市場對國際金融市場危機的沖擊反應更迅速。表4是滯后兩期的格蘭杰因果檢驗結果,由表4可知,我國股票市場是債券市場的格蘭杰原因,但債券市場不是股票市場的格蘭杰原因,這可能是因為,當股票市場與債券市場均處于上升趨勢時,投資者偏愛具有高收益的股票市場,但當股票市場低迷時,一部分投資者會將資金從股票市場轉移到債券市場。在全樣本期內采用60個工作日的滾動窗口,求得兩市收益率的樣本相關系數和殘差相關系數共1282組,繪制成我國股票市場與債券市場收益率的動態(tài)樣本相關系數和動態(tài)殘差相關系數圖。由圖3可知,第一,我國股票市場與債券市場的動態(tài)樣本相關系數和動態(tài)殘差相關系數在國際金融市場危機時期波動幅度比較大,兩市場收益率的動態(tài)樣本相關系數和動態(tài)殘差相關系數的最高值分別為0.489418、0.492184,最低值分別為-0.304722、-0.308311,這說明國際金融市場動蕩會增加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的聯動性,降低兩市場的分割程度;第二,除個別時段,動態(tài)樣本相關系數和動態(tài)殘差相關系數曲線的走勢相似,距離較小,說明從整個樣本期上看,國內因素對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聯動性的影響占主導地位,不同時期和事件窗口下,國際因素影響程度的變化將在接下來的部分具體闡述。
2、不同樣本期的比較。
以2007年8月3日歐美股市全線暴跌和2009年12月8日惠普下調希臘信貸評級為美國金融危機和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爆發(fā)點,將整個樣本期分為美國金融危機前期(2007年1月5日至2007年8月2日,簡稱平常時期)、美國金融危機時期(2007年8月3日至2009年12月7日)和歐洲主權危機發(fā)生后的“雙危機”2疊加時期(2009年12月8日至2012年1月24日,簡稱“雙危機”時期)三個階段。從表5可以看出:(1)我國股票市場收益率的均值在平常時期為正,在美國金融危機時期和“雙危機”時期均為負,說明國際金融市場危機對我國股票市場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另外,我國股票市場在“雙危機”時期的收益率比美國金融危機時期的收益率更低,說明“雙危機”對我國股票市場的沖擊更大。(2)我國股票市場的標準差在平常時期、美國金融危機時期、“雙危機”時期分別為2.486646、2.442186、1.416363,合高風險高收益特征。(3)我國債券市場收益率的均值在平常時期為負,在美國金融危機時期和“雙危機”時期均為正,說明在平常時期,我國投資者偏愛股票市場,國際金融市場危機對我國股票市場產生了較大的沖擊,從而使一部分資金流向了債券市場。另外,我國債券市場在美國金融危機時期的收益率的均值大于“雙危機”時期,表明歐債危機對我國債券市場產生了負面影響。(4)我國債券市場的標準差在平常時期、美國金融危機時期、“雙危機”時期分別為0.049229、0.081754、0.059202,依然符合高風險高收益特征。如表6所示,滯后階數為2時,由三個時期的格蘭杰因果檢驗,可以得出結論:(1)在平常時期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收益率之間沒有格蘭杰因果關系,表明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具有一定的分割性,一部分風險規(guī)避者堅持投資債券市場,以獲得穩(wěn)定收益。(2)在美國金融危機時期,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收益率之間也沒有格蘭杰因果關系,可能的原因是這一時期影響我國股票市場的因素主要是國際因素,且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股票市場的影響立即(同期)傳導到債券市場而沒有延遲。(3)在“雙危機”時期,股票市場是債券市場收益的格蘭杰原因,但債券市場不是股票市場收益的格蘭杰原因,原因是在“雙危機”時期,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依然存在,且我國股票市場的開放度高于債券市場,因而對負面消息更為敏感。圖4-圖6分別為三個時期收益率的動態(tài)樣本相關系數和動態(tài)殘差相關系數。由圖4-圖6可以看出:(1)平常時期,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收益率的動態(tài)樣本相關系數和動態(tài)殘差相關系數基本上大于0但絕對值較小,說明在平常時期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的收益率總體上正相關,但分割現象依然存在;動態(tài)樣本相關系數基本小于動態(tài)殘差相關系數,說明國內因素對二者聯動性的影響占主導地位,原因是我國金融市場的開放度不高,在平常時期,國際因素對我國金融市場的影響有限。這一時期內國際因素對兩市場聯動性影響比較大的是2007年3月至4月上旬,動態(tài)樣本相關系數和動態(tài)殘差相關系數相差最高達到0.06332。(2)在美國金融危機時期,動態(tài)樣本相關系數和動態(tài)殘差相關系數的波動幅度較大,2007年8月美國金融危機來勢迅猛,國際股市崩盤的傳染效應引發(fā)國內股指大跌,投資股票市場的風險大增收益大降。2008年9月雷曼兄弟的破產,致使大規(guī)模資金從股票市場流向收益較有保障的債券市場,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收益率的相關系數由正轉負。這一時期動態(tài)樣本相關系數也基本小于動態(tài)殘差相關系數,說明國內因素對二者聯動性的影響仍占主導地位,不同的是國際因素對兩市場聯動性的影響比平常時期明顯增大,特別是2008年6月至7月,2009年6月至9月,動態(tài)殘差相關系數和動態(tài)樣本相關系數相差最高達到0.16772。(3)在“雙危機”時期,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收益率的動態(tài)樣本相關系數和動態(tài)殘差相關系數由負轉正,二者絕對值平均值為三個時期中最高(如表7),說明“雙危機”對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產生了更大的沖擊,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的聯動性在這一時期最強,這是因為一方面,從緊的貨幣政策、房地產調控等的共同作用使股票市場的不確定性提高,投資者根據股票市場的變化決定資金是否流向債券市場;另一方面經過美國金融危機的洗禮,我國證券市場的分割狀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在這一時期,其中2010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3月至4月、12月至2011年1月以及2011年8月至11月等多個時間段動態(tài)樣本相關系數大于動態(tài)殘差相關系數,說明在這些時段國際因素對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聯動性的影響占主導地位。另外,動態(tài)樣本相關系數曲線和動態(tài)殘差相關系數曲線的距離在三個時期中最大,也說明了“雙危機”時期國際因素對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收益率聯動性的影響最強3、事件沖擊。
本部分運用事件研究法研究危機時期國際金融市場的典型事件對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聯動性的影響。采用30個工作日的窗口期([T-30,T+30])考察ρ和ρ''''的大小及其變化,分析不同事件沖擊下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聯動性的主要影響因素。表8為不同事件沖擊下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的動態(tài)樣本相關系數和動態(tài)殘差相關系數的變化情況,選取從美國金融危機開始至“雙危機”時期內的九個典型事件;圖7至圖12為對應的時間窗口下我國股票市場與債券市場收益率的動態(tài)樣本相關系數和動態(tài)殘差相關系數圖。2007年8月3日,美國金融危機爆發(fā),歐美股市全線暴跌,由表8和圖7可知,我國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在這次事件的影響下動態(tài)樣本相關系數絕對值由0.017764升高至0.464974,殘差相關系數由絕對值0.017420升高至0.468302,說明在此事件下國際因素和國內因素同時影響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收益率聯動性,且受美國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收益率的聯動性增強;并且,由于美國金融危機爆發(fā)前,兩市場的動態(tài)殘差相關系數大于動態(tài)樣本相關系數,而美國金融危機爆發(fā)后,動態(tài)殘差相關系數小于動態(tài)樣本相關系數,說明,美國金融危機爆發(fā)后,國際因素是影響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收益率聯動性的主要因素。
2008年5月2日,美聯儲在一年多的救市之后,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在此影響下的動態(tài)樣本相關系數絕對值由0.094475增加至0.314789,動態(tài)殘差相關系數由0.094395增加至0.347605,這說明國際因素和國內因素同時影響兩市的聯動性,也說明了危機期間國際金融市場的利好消息會增加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的聯動性;而且2008年5月2日之前,兩市場的動態(tài)殘差相關系數多小于或等于動態(tài)樣本相關系數,而2008年5月2日之后,動態(tài)殘差相關系數大于動態(tài)樣本相關系數,說明美國金融危機期間,美國金融市場利好消息對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收益率的聯動性的影響不及利空消息的影響大,因此,國內因素成為影響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收益率聯動性的主要因素。
2008年9月15日,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公司陷入嚴重的財務危機并宣布申請破產保護,這時投資者更加消極,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負相關且系數絕對值較大,說明股票市場的不景氣使投資者傾向于選擇比較穩(wěn)妥的債券市場進行投資;2008年9月15日之后,動態(tài)樣本相關系數絕對值大于動態(tài)殘差相關系數的絕對值,且兩者的差較大,更進一步表明美國金融危機的加深使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收益率的聯動性受國際因素的影響更大。圖8標普下調希臘債券至“BB”級2010年4月27日,標普下調希臘債券評級至BB級別,5月2日歐盟與IMF啟動救助希臘機制。如圖8所示,這一時期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動態(tài)樣本相關系數的絕對值由0.074839上升到0.134337,動態(tài)殘差相關系數的絕對值由0.115027下降到0.089358,表明這一時期影響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聯動性的主要是國際因素;并且總體上看,動態(tài)樣本相關系數的絕對值大于動態(tài)殘差相關系數的絕對值,更進一步表明“雙危機”時期,國際因素是影響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聯動性的主要因素。圖9標普下調希臘政府債券至“CC”級2011年7月27日,標普下調希臘主權債務評級至“CC”級別,前景展望為負面。如圖9所示,這一時期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之間的ρ由0.340576下降為0.167488,ρ''''由0.403674下降為0.132714;2011年7月27日之后,多數情況下ρ''''大于等于ρ,說明這一時期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的聯動性反而主要受國內因素的影響。原因是,長時期有關希臘債務危機的負面消息使得我國投資者對負面消息的敏感度降低,特別是,市場認識到我國債券市場發(fā)生危機的可能性很小,因此,投資者的心態(tài)又回到平常時期。2011年11月28日,穆迪宣稱歐洲債務危機正在威脅歐洲主權國家的信貸情況。如圖10所示,這一時期,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的動態(tài)樣本相關系數由0.042976升高至0.276255,動態(tài)殘差相關系數由0.015679升高至0.263431;并且2011年11月28日之后,ρ''''小于ρ,表示國際金融市場因素又成為影響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聯動性的主要因素。原因是主權債務危機由歐洲個別國家延伸到幾乎整個歐洲,使我國投資者對我國債券市場特別是地方政府債務危機的擔心加劇;另外,從2011年3月至2011年12月,動態(tài)樣本相關系數曲線和動態(tài)殘差相關系數曲線的距離與其他事件相比最大,這說明,這一事件的沖擊下,國際因素對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聯動性的影響最大。
小結
從全樣本期檢驗來看,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分割性仍然存在但已有顯著改善,股票市場較債券市場開放,并且較債券市場風險高收益大,兩市場聯動的主要影響因素是國內因素,國際因素對收益率聯動性影響多為負并且影響程度有限,國際金融市場危機主要通過我國股票市場對債券市場產生影響。分時期看,由平常時期到美國金融危機時期再到“雙危機”疊加時期,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受國際因素的影響依次增強,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的聯動性也依次增強,個別時段兩市場收益率相關系數接近0.5,金融市場分割現象明顯改善。采用事件法研究國際金融市場危機期間利空消息及利好消息對我國股票市場與債券市場收益率聯動性的影響發(fā)現,危機中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聯動性增強,國際金融市場信息主要通過我國股票市場影響債券市場,國際金融市場利好消息和利空消息都會提高二者的相關性,但利空消息的影響更大。
作者:胡秋靈于婷婷單位:陜西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