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環保產業市場發展方向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01-2005年,是中國實施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以下簡稱“十五計劃”)的期間。在此期間,中國政府空前地加強了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力度,加大了污染治理和生態環境建設的投資規模,從而為環保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市場契機。
在環境污染治理方面,我國將在“九五”工作的基礎,緊密結合經濟結構調整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以解決重點區域的重點環境問題為突破口,整體推進環境保護工作的進展。論文百事通除了繼續推進以三湖(太湖、巢湖、滇池)、三河(海河、遼河、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兩控區(酸雨控制區和二氧化硫控制區)區域大氣污染治理,一市(北京市)環境污染綜合防治及一海(渤海)海域水污染防治為內容的33211工程的實施并力爭抓出實效外,還增加了長江三峽庫區及其上游、黃河小浪底庫區及其上游和松花江流域等三個重點區域的污染治理。以上13個重點區域的污染治理簡稱為“333211工程”。此外,重點環保城市山“九五”的47個增加為100個。上述重點區域的污染治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工業污染防治:
——實施污染物排放全面達標工程,各種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總體下降10%:
——關停污染嚴重的工廠,淘汰落后的塵產設備與技術;
——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大力推行清潔塵產:
——嚴格控制新污染源;
——強化核安全和核輻射污染防治與監督管理;
——重點治理煤炭工業、電力工業、冶金工業、化工工業、建材工業、輕工工業的行業污染。
2.改善城市環境質量:
——實施城鎮化發展戰略,保護人體健康,促進城市產業結構與布局的合理調整:
——大氣污染防治,提倡清潔能源,控制機動車污染;
——水污染防治,加快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城市污水處理率平均達到45%:
——加強飲用水集中水源地的保護:
——固體廢棄物污染防治,加快城市垃圾處理廠的建設,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增加到75%:
——治理城市噪聲污染,防治電磁輻射污染。
3.生態環境保護:
——建立一批國家級生態保護區和自然資源開發重點監管區;
——加強自然保護區和生態示范區的建設;
——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生物安全管理。
4.農村環境保護:
——加快生態農業的發展,大力發展有機食品和綠色食品;
——控制白色污染,農業面源污染和養殖業污染:
——開展秸稈綜合利用:
——改善農村飲用水質量;
——防止農作物污染。
5.海洋環境保護:
——實施《渤海碧海行動計劃》,控制陸源污染和近海養殖污染:
——保護海岸帶和海洋的動物生態系統:
——加強近岸海域水質保護和生態環境保護。
可以預見,“十五計劃”期間,中國的環保產業將面臨著十分廣闊的市場前景,并將進入更為蓬勃發展的階段。
二、中國環保產業的市場展望
“十五計劃”期間,中國的環保產業市場將向更為廣泛的范圍擴展,市場的需求量也將大幅度地增長。除了環境污染的末端治理市場外,在生態環境保護、生態農業、有機食品與綠色產品、低公害產品、環境服務業等領域,都蘊涵著極大的市場機遇。新晨
“十五計‘劃”期間,中國政府要從根本上解決環境保護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使環境保護投入達到同期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3%以上。估計總體投入將達到7000億元水平,其投資重點領域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水污染治理:
重點提高城市污水處理能力并完善工業廢水的治理。全國各重點城市將新增城市污水集中處理能力4000萬噸/日,估計治理總投資約需1000億元(不含污水管網建設資金):工業廢水治理約需投入1500億元。合計約為2500億元。
2.大氣污染治理:
治理二氧化硫大氣污染約需投入1000億元。其中,火電廠脫硫約550億元,工業窯爐脫硫約150億元,民用鍋爐脫硫約300億元。控制機動車尾氣、控制煙塵排放等約需投入2000億元。合計約為3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