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編煙機功能與經濟效益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鄭書雄單位:福建革新機器廠
烘烤斷柄率D斷柄:烘烤結束后,收集烤房地面斷柄,收集煙葉解桿后自然斷柄(含葉柄明顯將要斷裂的斷柄),兩項斷柄重量之和與烘烤后煙葉總重量之比則為斷柄率。D斷柄=斷柄重量÷(斷柄重量+烘烤后煙葉重量)×100%根據多次多地不同部位煙葉編煙烤后檢測,該機的烘烤斷柄率為2.4%。
編煙速度V編:以編煙機開始編煙開始計時,若干時間后,以開始編下一桿煙為結束時間;以桿/人•h為單位,計算編煙機的速度。V編=測定時間內編煙桿數÷(編煙操作人數×測定時間)據多次測定該機編煙速度為13桿/人•h,是人工編煙速度的兩倍左右。
解桿速度V解:以解桿開始計時,若干時間后停止解桿為結束時間;以桿/人•h為單位,計算編煙機的速度。V解=測定時間內解桿數量÷(解桿人數×測定解桿時間)據多次測定,編煙機所編煙葉烤后解桿速度為95桿/人•h,是人工解桿速度的3倍以上。從上述各指標數據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結論:該機的技術性能指標已經遠優于企業標準并被煙農認可,而且烤后煙葉質量與手工綁的煙葉烤后質量基本無差異,符合煙農的要求和煙草部門的工藝要求。
編煙機技術經濟計算
由于技術經濟指標的多樣性和復雜性,筆者僅在眾多指標中選出最能直接說明問題的投資回收期、經濟合算臨界限等主要指標進行定量的計算、分析。
1編煙機的服務形式
不同的服務形式,體現在其技術經濟效果上是不同的,所以在進行計算時,先要確定其服務形式。目前,福建省大部分煙農種植規模小于10畝,但也有不少煙農種植規模已達20畝以上,有的甚至幾百畝、上千畝。在這背景下,從理論上說編煙機服務形成可以分為兩大類型:一類是購機目的主要為自己服務的自給性服務;另一類是購機目的主要是為他人服務的社會性服務。但由于市場發育尚不成熟等原因,目前福建省現實中基本上只存在自給性服務這種形式。所以下面僅對自給性服務進行計算。
2編煙機的投資回收期
計算此指標的目的是考核編煙機的投資回收期是否在投放合理性的經濟臨界限內。以FMBYJ-140B型編煙機為例,該機2012年售價0.78萬元,煙草部門補貼70%后,農戶實際支出0.234萬元。一般情況下,該機每天以編一烤煙計,年最高作業量為60烤計。按以上基本條件進行計算:
(1)年固定成本
a.貸款年利息:一次性投資貸款2340元,一年期貸款利率為6.40%。貸款年利息=2340×6.40%=150(元)b.年折舊費:以使用壽命為5年計。年折舊費=2340÷5=468(元)c.年修理費:以機子實際支付價格10%計。年修理費=2340×10%=234(元)則年固定成本=a+b+c=150+468+234=852(元)
(2)年可變成本
該機耗電極省,所需潤滑油極少,故此兩項可略去不計;該機所需操作人員工資,因各地差異較大,較難確定,只能以其它辦法來計算解決(在下面的年總收入中說明),在此為0;每烤煙需編線約20元,則編線成本為N(編煙烤數)×20元/烤,所以年可變成本即為N(編煙烤數)×20元。
(3)年總成本=年固定成本+年可變成本=852元+20N元
(4)年總收入
現實上一定種植規模的煙農到了烤季都是雇人編煙。每年都要付出一筆可觀的編煙人員工資。根據各地實際調查,用編煙機編煙后,由于機械編煙較人工綁煙省時省工,以及烤后煙葉解桿較人工綁煙解桿省工省時而節約的費用每烤平均200元左右(前面所提人員工資已計算在內,故前面為0),所以,年總收入=N(編煙烤數)×每烤節約費用(元)。為了更直觀和便于計算,以較具代表性的年7烤(種植規模約20畝)、10烤(種植規模約30畝)、17烤(種植規模約50畝)為三檔,進行年總收入計算如下:年總收入(7烤)=7×200=1400(元)年總收入(10烤)=10×200=2000(元)年總收入(17烤)=17×200=3400(元)
(5)年利潤
年利潤=年收入-年成本則:年利潤(7烤)=1400-(852+7×20)=408(元)年利潤(10烤)=2000-(852+10×20)=948(元)年利潤(17烤)=3400-(852+17×20)=2208(元)
(6)投資回收期
投資回收期=投資總額÷(年利潤+年折舊費)則:投資回收期(7烤)=2340÷(408+468)=2.67(年)投資回收期(10烤)=2340÷(948+468)=1.65(年)投資回收期(17烤)=2340÷(2208+468)=0.87(年)
(7)投資利潤
投資利潤率=(年利潤÷投資總額)×100%則:投資利潤率(7烤)=(408÷2340)×100%=17%投資利潤率(10烤)=(948÷2340)×100%=40%投資利潤率(17烤)=(2208÷2340)×100%=94%
3編煙機的經濟合算臨界限
經濟合算臨界限所反映的是機械設備應用后所得的收入是否能夠大于所花費的支出。編煙機的應用,除了滿足編煙環節上各項技術指標外,還得考慮所得與所費比例關系的價值指標,即所得要大于所費。
以目標(編煙烤數)為橫坐標,以費用(總收入與總支出)為縱坐標,再以上述2.2中的目標和費用為變量,則可繪出編煙機自給性服務的經濟合算臨界點比較圖(圖1)。
編煙機技術經濟分析
以上投資回收期和經濟合算臨界限的計算,揭示了編煙機投入與產出的數量變化規律,有助于編煙機技術推廣的可行性分析和營銷實施。
(1)筆者認為目前投資回收期以小于或等于5年為編煙機投放合理性的經濟臨界限,其投資效果系數以大于或等于0.2為宜。從以上2(6)投資回收期的計算可以看出,編煙機三檔(7、10、17烤)作業量的投資回收期(2.67、1.65、0.87年)均符合投資合理性的經濟臨界限要求;從以上2(7)投資利潤可以看出,兩檔(10、17烤)作業量投資利潤率為40%、94%,均大于0.2,符合投資效果系數對資金利潤率的要求,而另一檔(7烤)作業量的投資利潤率為17%,小于0.2,與投資效果系數對資金利潤率的要求有一定差距。
(2)從2.2(3)年總成本及編煙機經濟合算臨界點圖中,可以算出三檔作業量的固定成本占總成本的比例分別為85%、80%、71%,所占比例很大,年作業烤數越小,每烤的成本就越大,經濟效益就越低;反之經濟效益就越高。
(3)從臨界點圖可以看出經濟合算臨界點為B點,通過作圖(或計算),可以確定臨界點B反映在橫坐標A點上約是5烤。即年作業量要達到5烤,編煙機應用才能做到不賺不賠。而當作業量越大,編煙機使用的經濟效果中價值指標就越大,利潤就越高。
結論與建議
(1)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FMBYJ-140B型編煙機的技術性能指標符合編煙環節的工藝要求,被煙農所認可,完全可以在全國各煙區進行較大范圍的示范推廣,從而在推廣發展中進一步完善和提高該機的技術經濟指標。
(2)從上述計算分析可知,年作業量10烤和17烤(對應種植規模30畝和50畝)的投資回收期分別為1.65年和0.87年,投資利潤率分別為40%和94%,符合投資合理性和投資利潤率要求,所以種植規模30畝以上的煙農購置使用編煙機是合理、合算的。
(3)從上述計算分析可知,年作業量7烤(對應種植規模20畝)的投資回收期為2.67年,從理論上說尚屬合理。但從現實看,投資回收期偏長,而且從投資利潤率17%看,不符合大于投資效果系數0.2的要求。所以種植規模在20畝以下的煙農,在購置編煙機時宜謹慎。但福建省現實是,大部分煙農的種植規模在10畝左右及以下,因此要解決這大部分煙農的編煙機械化問題,根據作業烤數越大利潤就越高的原理,煙農可以聯戶(兩三戶以上)購置使用,從而提高年作業量縮短投資回收期,提高投資利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