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信息披露視域下的自然環境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企業社會責任研究的文獻回顧
戰略流派追求競爭優勢。指導思想為多元企業理論,重視企業競爭優勢的構建,企業社會責任應隨不同主體對企業可持續競爭優勢影響程度而變化,戰略性地采取社會責任行動來構建和維護企業的競爭優勢,特別關注了媒體在企業社會責任中的作用,CSR戰略能夠為企業建立可持續的競爭優勢;企業理想的CSR水平可以通過成本,收益分析來確定。各學派的共同點:企業是社會責任的主要承擔者,履行社會責任是企業自愿的行為,通過承擔多方面的責任,達到與利益相關者和諧發展的目的。企業社會責任是什么?即企業在創造利潤、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時,在面對多種多樣的社會需要與社會問題時,為維護國家和社會的利益所應履行的相應義務。企業依賴整個社會發展而存在和活動,不能脫離社會這個大背景獨立發展。只有在充分關注社會以及利益相關者的利益的前提下,把自己完全融入社會,充分認識到企業利益來源于社會,社會的根本利益就是企業的長遠利益,并將自身行為、目標、利益置于社會的約束和限制之中,樹立社會責任的意識,企業才能為企業創造最大利益與價值奠定牢固基礎。
二、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在湖北省的現狀分析
當今越來越多企業自覺在報表中披露社會責任、用實際行動肩負起社會責任,樹立了負責任的良好社會形象,在無形之中提升了企業的品牌競爭力。我國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推行并落實了一系列的節能減排政策,不斷加大對環境監管的力度,標準也隨之提高。在未來國家環保政策執行力度不斷加大的情形下,一些企業的環境保護成本會逐漸增加,經營業績將會受到影響。為降低環保政策性風險,一些企業改進設備,在滿足國家對環境保護方面嚴格要求的同時,提高生產效率,節約生產成本。越來越多的企業對自然環境保護的重視度也越來越高,報表中披露的比例上升幅度不明顯,關注社會責任環境保護的集中在醫藥、化工及重工業這些自身的經營發展對環境不可避免污染較大的企業;而諸如服務、零售類行業,則對環境保護方面的關注度較低。相關企業在自然環境保護披露方面在年度財務報告中主要體現在“管理費用”、環保局等的政府撥款補助“在線監控建設環保專項資金”、其他非流動負債中“污水處理改建環境保護資金”;是否重視公司所在地的環境保護、公益事業等;公司及其子公司是否列入環保部門公布的污染嚴重企業名單;全年是否發生環境污染和環保違法事件;節能降耗、節能減排的成效。在環境污染方面,我國污染防治成本高于排污費征收標準,從短期利益考慮,企業為了追求眼前自身利潤最大化,更愿意繳納排污費來降低成本而不是投入更多的錢去防治污染;然而從長遠利益考慮,擁有更好的污染防治技術和設備的企業則更有利于在社會上樹立負責任的良好企業形象,贏得人們的好口碑,為其自身的持續穩定發展與壯大添磚加瓦。另外其法律強制性不夠,預算約束和有力的監督考評制度相對缺乏,最終致使排污費的征收得不到有效的貫徹落實。
三、促進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措施
1)完善我國法律體系,加強執法環節,強化執法力度。
企業必須認真貫徹執行《環境保護法》、《勞動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對于任何違反法律法規的企業都要依法嚴懲。
2)完善稅收制度,增加稅收優惠。
對排污收費實行“費改稅”的改革,開征污染稅。我國稅費政策制度中與節約資源、治理污染、保護環境相關的主要稅種有資源稅、消費稅、車輛購置稅和車船使用稅。實行“費改稅”制度,開征污染稅,強制性要求企業承擔責任。企業所得稅方面:加大對企業治理污染的扶持力度,對企業治理污染的固定資產投資可采用加速折舊、延期納稅等優惠措施;對企業采用先進環保技術、改進環保設備、改良生產工藝等的投資,應給予稅收抵免等優惠政策。
3)加強企業自律,設立獎懲機制,提升企業社會責任意識。
健全生產經營標準和管理規范,改善管理流程,使企業社會責任要求具體落實到產品的原材料采購、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等各個環節。
4)媒體應公正客觀報導企業內部執行社會責任的狀況使其透明化。
對勇于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進行贊揚宣傳,對存在環境污染、損害相關利益者利益等的企業進行曝光批評。
作者:王黎芬羅穎劉羽單位:湖北經濟學院法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