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跳水訓練過程中杠鈴訓練的科學運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跳水運動員專項力量訓練中,速度訓練和力量練習極為重要,其重點在于大肌群和小肌群的力量練習。杠鈴練習在跳水運動員基本專項力量素質提高領域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本文通過實證分析的方法,研究杠鈴訓練在跳水運動員訓練過程中的內容、現狀、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本文認為,只有掌握科學的運動方法,才能有效提升運動員肌肉彈性,控制練習負荷,提高其跳水技術水平。
跳水運動是我國優勢體育項目,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跳水運動員訓練既要強調技巧性,也要重視其專項力量素質的提高。在跳水運動員專項力量訓練中,速度訓練和力量練習極為重要,其重點在于大肌群和小肌群的力量練習,結合多樣化的練習手段、動作、結構、用力方向,以便符合跳水運動特征。因此,在跳水運動員基本專項力量素質提高領域,杠鈴練習有重要的推動作用。跳水運動員只有掌握科學的運動方法,才能有效提升運動員的肌肉彈性,控制練習負荷,提高其技術水平。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本文的研究對象是北京通州區體育運動學校中24名跳水運動員和其他相關運動員、教練員共計130人。其中,跳水運動員中男性12名,女性12名。上述24名運動員年齡為13到17歲,從事跳水專項訓練的年限為3至5年。
1.2研究方法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了四種基本的研究方法。一是文獻研究法,針對本研究的主題,在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龍源數據庫上通過檢索主題詞“跳水運動”“杠鈴練習”“科學運用”進行文獻檢索,共收集到相關科學文獻4327條剔除其中的報刊會議論文,共收集有效文獻1859條。二是問卷調查法。針對該研究設計相關的調查問卷,共設計問題20條,發放調查問卷30份回收30份分,回收率達100%。調查問卷設計、分發、回收、研究等都具有極強時效性,效度和信度較高。第三,專家訪談法。針對該研究課題通過實地走訪、召開座談會的方式,聽取跳水教練6人、相關領域專家4人的意見。發放相關的專家問卷10份,聽取專家對于該研究研究現狀、存在問題及研究思路的意見和建議。第四,數據分析法。針對調查問卷和專家訪談收集的信息進行有效的歸類整理,并運用SPSS17對于調查問卷進行數據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杠鈴練習在跳水運動員中的實用性分析調查顯示,在6位教練員的問卷調查中他們全部選用了杠鈴練習方法增加跳水運動員的基本核心力量。事實證明,傳統杠鈴練習不僅具有極強方便性、便捷性,在運動員核心能力提升上仍然具有極強針對性,其普遍的應用性較強。在調查中,80%的運動員和教練員考慮其簡單方便靈活多樣的練習方式選用杠鈴訓練,70%的教練員和運動員考慮其對于神經肌肉刺激的優點而選用杠鈴訓練;50%的教練員和運動員比例因為缺乏其他類似的力量訓練手段;而盲目從眾、認為大家都在用采用該方法的比例占到20%。
2.2杠鈴訓練在跳水運動員訓練過程中的手段分析調查顯示,杠鈴訓練練習集中在對于運動員髖關節伸屈肌的練習,以及臀部肌肉練習和背部括約肌、胸大肌、肱三頭肌等力量的練習。調查表明,在杠鈴訓練訓練的手段上,主要采取的是。抓舉、臥推、連續推舉、半蹲、深蹲等練習方法。根據調查可以看出,對于上肢力量臥推和連續推舉比例較大,表明運動員和教練員極為重視上肢力量訓練。對于下肢力量的訓練,比如半蹲,半蹲,跳深,蹲的比例更高。由于跳水運動對于運動員的下肢力量,腰腹力量的要求較高。因此,杠鈴訓練練習過程中,運動員和教練員都極為重視腰腹部力量和下肢力量練習,這也反映出了實際訓練的導向性。
2.3杠鈴訓練在跳水運動員訓練過程中的內容安排與練習頻次從內容安排上可以看到,超過40%的教練選擇1至2次的杠鈴訓練內容。64.2%的教練選擇3至4個杠鈴訓練內容,17%選擇4個以上的杠鈴訓練內容。調查顯示,杠鈴練習的時間段可以分為準備期和競賽期兩個階段。72%的教練和隊員選擇在訓練課安排相應練習,24%的教練選擇在課后或者競賽及進行相應的杠鈴訓練。從練習搭配手段來看,杠鈴訓練與速度聯系、跳跑練習、彈跳練習等相結合是最主要的組合方式。這樣的練習有助于提高專項力量,提升跳水技巧,提高整體效果,從鍛煉的時間上來看鍛煉課大多數的教練和運動員選擇每周進行6次杠鈴練習。也就是說,每一天的訓練課程中都進行一般性的力量訓練。有超過30%的教練選擇一周安排3次相應的杠鈴訓練練習。10%的運動員和教練員選擇一周安排2次相應杠鈴訓練。上述調查顯示,其練習頻次的設置符合人體生理學特點,具有極強的結構性。這種安排達到了鍛煉的效果,也不至于造成深度疲勞,具有較好的適應性。
2.4杠鈴訓練在跳水運動員訓練過程中的負荷分析調查顯示,杠鈴訓練保證運動員在跳水過程中有極強的最佳競技狀態的重要基礎。對于跳水運動來說,訓練的強度和訓練量的大小是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影響成績的核心和關鍵。因此,在練習過程中,對于杠鈴練習速度、組數、次數、總量及間歇時間都直接影響到成績取得。調查顯示,力量訓練過程中,教練員一般會考慮到不同階段對于成績要求的重要性而進行相應的改變。在準備期間,負荷強度一般較小。練習的組數一般為五到六組,訓練次數大多數在六到七次,訓練方法為重復訓練法,在間歇時間上沒有特殊要求。在賽前準備期,負荷強度有明顯的提升,鍛煉指數有相應的減少,訓練次數也有一定程度的壓縮,方法上主要采用金字塔訓練法。其中,重復訓練法就是在不改變動作結構保持正常的運動負荷前提下,通過反復練習,使運動員對于技術動作有較強的掌握對身體技能有較強提升的一種方法。
2.5杠鈴訓練在跳水運動員訓練過程中的制約因素調查顯示,受調查人員認為“理念認知”上問題的為35人,占比25.40%;“個人認識”17人,比例為14.78%;“內容設置”45人,約占32.14%;選擇“訓練模式”的為61人,達到46.53%;歸結為“訓練時間”占比44.90%。如表2所示。
3.結論
3.1杠鈴訓練在跳水運動員力量訓練中具有極強的重要性。杠鈴訓練不僅能夠提高其核心技能,也能夠有效地增強專業力量,從而提升協調水運動的成績,增強跳水運動的效果。
3.2杠鈴訓練在基礎力量訓練中存在的動作不規范、要求不嚴格、細節不重視、缺少保護措施等方面問題,與跳水運動的實際預期存在一定的差距。
3.3專項力量訓練跳水機能成功轉換,還有很長的路需要走。尤其是,杠鈴訓練方法、杠鈴訓練手段和杠鈴技術動作結合上仍然需要有極大的提升空間。
3.4杠鈴訓練在跳水運動員力量訓練中能提高成績,但是要注意練習負荷。
4.建議
4.1強化杠鈴練習的保護措施。突出杠鈴訓練的方式有效性,合理安排相關的訓練,保證正常的負荷量,確保不發生運動損傷。
4.2要重視動作練習時的準確性和規范性,確保杠鈴訓練的幅度、路線、角度與整個肌肉的收縮和舒張之間配合有度,確保杠鈴訓練的效果,保證杠鈴訓練動作重復的正確性。
4.3杠鈴訓練動作和節奏要像專項技術靠攏,改善肌肉群體之間和肌肉纖維之間的協調關系,提高肌肉支配的準確性。從而有效地提升跳水運動的順暢性、肌肉的舒展度和動作的靈活性。
參考文獻:
[1]胡賢豪.教練員運用杠鈴進行力量訓練應注意的要素[J].中國體育教練員,2013,(02):34-35.
[2]劉戈.合理安排杠鈴練習提高田徑運動員的力量[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2,(18):117.
[3]畢紅星.試論當前力量訓練范疇的新觀點[J].山東體育科技,2006,(01):4-6.
[4]李立,AndyWalhelm.核心穩定性研究歷史與現狀[J].體育科研,2011,32(05):1-9+28.
[5]趙曉虎,張勇.核心肌肉群剖析及核心力量練習方法綜述[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1,29(03):115-118.
作者:魏劍輝 單位:天津市游泳運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