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信息檢索相關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關聯理論;信息檢索 ;明示推理交際
一、引言
從本世紀80年代起認知科學一直處于為世人矚目的學科前沿,越來越受到學界的重視。認知科學進入語言學領域產生了認知語言學,而在認知語言學的研究中,語言功能的認知研究,特別是語言在交際中的認知研究是當前認知語言學的重要內容,于是也出現了認知語用學。其基本理論基礎便是Sperber 和Wilson 在《關聯性:交際與認知》一書中提出的與交際、認知有關的關聯理論(relevance theory),它是近年來給西方語用學界帶來較大影響的認知語用學理論。
同時關聯理論具有極為廣泛的應用價值,可以對自然話語理解中的諸多語用現象進行解釋。從實用的角度看,關聯理論的思想也可以對許多實踐工作產生指導性的影響,如果應用得當,還能孕育出新型的應用理論和交際策略,其影響范圍涉及語言教學、語言測試、企業傳訊公關、廣告宣傳、論辯實踐策劃、實用說服性話語設計,如競選宣傳、商品促銷、買賣等方面。
用關聯理論去解釋我們每天的交際活動,如信息檢索,親自去了解和體會它的價值,這是我們每一個理論學習者和研究者應該做的事情。
二、關聯理論適用于文獻信息檢索相關性研究可行性分析
(一) 從學科性質視角分析
從語言學的學科性質、對象以及任務等視角可以得出結論,語言學的理論可以適用于涉及到語言的地方。對于信息檢索而言,除了信息科學的相關技術之外,信息檢索語言是信息檢索的核心與基礎,因此普通的語言學理論應用于具有專用特征的信息檢索語言,理論上是可行的。同時關聯理論可用于解釋語言交際和非語言交際現象。信息行為是人類行為的一種,信息檢索語言又源于自然語言,因此,檢索語言的設計也應遵循關聯原則。
(二)從交流形式視角分析
Sperber和Wilson指出關聯理論并不是適用于所有形式的交流問題,他們認為關聯理論僅適用于明示交流,而不是簡單的編碼交流。比如兩個電報公司雇員之間只需要保證電報內容的編碼解碼正確即可的交流形式,這種交流方式因無需更多地推理從而不屬于關聯理論的適用領域。Sperber和Wilson認為關聯理論適用于特定的信源與信宿(通信科技用語,指在通信中,從信源接收信息的部件。)之間的交流,比如兩個個體之間的交流,也適用于無明確信宿的情況,比如信息生產者與信息用戶之間以及廣播通信中的信宿等。信息檢索可以被抽象為信息生產者借助于信息檢索系統的中介與潛在信息用戶之間的交流活動,因此從Sperber和Wilson的觀點可以得出基本的結論:關聯理論適用于信息檢索,屬于無明確信宿的信息交流情形。
三、關聯理論在信息檢索相關性研究中應用
(一) 關聯理論在信息生產過程中的應用
信息檢索是明示—推理交際的一種具體形式。在信息檢索中,交際者就是信息生產者,信息生產者生產信息的過程就是明示的過程, 信息生產的成果——論文、著作以及報告等文檔就是信息生產者明示的形式。信息生產者明示的目的是向潛在信息用戶傳遞其信息意圖與交際意圖, 在實現該交際意圖的過程中, 必然離不開潛移默化地遵從關聯理論的明示交際觀、認知原則、交際原則。
1、認知原則—提供足夠的相關性刺激
信息生產的過程是通過信息生產者編碼將信息輸入到論文、著作以及報告等文檔中的過程。為了使信息檢索獲得成功, 信息生產者往往使用各種明示手段, 力求向信息用戶展示自己的信息意圖與交際意圖, 以求得信息用戶對論著中的信息進行正確的推理。根據關聯理論的認知原則——人類的認知傾向于同最大程度的相關性相吻合,據此,信息生產者在著述過程中依據對自己表達能力的認知, 以其認為最合適的方式表達出認為能夠與其信息意圖與交際意圖最大相關性的文檔。
2、交際原則—具備最佳的相關性刺激
根據關聯理論的交際原則——每一個話語(或推理交際的其他行為) 都應該設想為話語或行為本身具備最佳的相關性, 信息用戶將注意力和需要加工處理的信息都放在那些看上去有相關性的信息上面,信息用戶期待文檔/文檔替代物具備最佳的相關性。當文獻/替代物具備足夠的相關性而值得信息用戶進行加工處理,特別是當文獻/替代物具有最大相關性時, 該文檔/文檔替代物就是最佳相關性文檔。
下面借助于關聯理論的認知原則、交際原則分析以下兩個文檔替代物(來源于萬方學術期刊數據庫):
例1:于杰.關聯理論發展與不足的研究. 華章,2010, (18)
【關鍵詞】關聯理論;關聯理論的應用;關聯理論的不足;
【摘要】本文針對關聯理論的創立背景,前人研究及其應用領域進行了介紹性的研究綜述;集中討論了關聯理論的認知與交際、定義與測量;介紹了它在語言因素制約以及二語研究領域如翻譯,英語教學等的應用;進而反思指出關聯理論所存在的問題及建議性的改進方法.
例2:何自然. 關聯理論是一種"因錯而'對'"的理論嗎?——關聯理論是非談. 現代外語,2004,(01)
關鍵詞:信息檢索 信息分析 信息提煉 立體印刷
中圖分類號:TM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9(c)-0100-02
在新的生活環境下,每個人都需要從各種各樣的信息源中收集、提煉有用信息,為正確決策提供參考。一方面,人們可以利用網絡方便、自由、快捷的、查詢信息;但另一個方面,由于網絡環境的開放性,信息更新的快速性,使得信息資源出現分散、異構、無序的特性,極不利于人們有效開發和利用這些資源。面對信息急劇增長、技術不斷更新的新局面,需要我們對信息檢索技術進行深入的研究,從而提高網絡信息資源的利用率,尤其是科研工作者必須增強獲取、選擇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1 信息檢索概述
信息檢索是將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組織起來,并根據信息用戶提交的查詢條件檢索出相關文檔的過程和技術。信息檢索涉及數據庫技術、圖書和情罌蒲А⑷斯ぶ悄堋⒆勻揮镅源理、機器學習等眾多知識和學科領域[1]。信息檢索作為一門學科,主要研究信息的獲取、表示、存儲、組織和訪問。
1.1 信息檢索的意義
信息檢索是對信息進行集中表示、存儲、組織加工、統一管理,使用戶更容易得到所需要的信息,進而對信息進行加工,根據分析得出新的思路和方法,實現信息激活和增值。有效的信息檢索可以節省科技人員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幫助人們進行知識更新;繼承和借鑒前人勞動成果,促進科技的快速發展;協助管理者做出正確的決策。
1.2 信息檢索的四要素
信息檢索包含四個要素:信息意識、信息源、信息獲取能力、信息利用[2]。信息意識是信息檢索的前提,指人們借助信息系統獲取所需信息所做出的能動反映,使人們對信息的敏感程度、選擇和運用信息能力;信息源是信息檢索的基礎,如專著、期刊、報告、學位論文、會議記錄、專利、標準、統計數據、政府出版物、檔案文獻信息等;信息獲取能力是信息檢索的核心,是指人們對信息的了解、查找、整理加工;信息利用是信息檢索的關鍵,即對信息進行有效的加工和利用。
1.3 檢索語言及方法
檢索語言是為溝通文獻標引與文獻檢索而編制的人工語言,是連接信息存儲和檢索兩個過程中標引人員與檢索人員雙方思路的渠道。檢索語言主要包含分類、主題、代碼和自然四類語言[3]。分類語言是指用各種分類號來進行檢索的標識,按學科性質進行系統排列,包括主題、科學、圖書和專利分類語言;主題語言是直接以表達文獻主題的詞語作為檢索標識,包括關鍵詞、標題詞、單元次和敘詞語言等;代碼語言是指將事物的某一方面特征用代碼系統來標引和排列的檢索語言,例如,分子式索引系統;自然語言是指未經規范化處理的檢索語言。
信息檢索包括手工和計算機檢索,常用的檢索方法有拉網法、引文法、順查、逆差和抽查法、排除、限定和合取法。檢索途徑歸為兩大類:一類是用信息的外部特征,如責任者、題名、某種序號、機構名等作為檢索標識;另一類是用描述信息內容的分類號、關鍵詞、主題詞等作為檢索標識。通常直接輸入檢索字段直接點擊搜索,但需要精確查找目標文獻時,要利用高級檢索方式設置一些查詢條件,如查詢范圍、時間、方式(模糊和精確)、字段邏輯關系的編輯等。
2 信息檢索流程
信息檢索過程可分為以下步驟:課題的確定――選擇合適的數據庫――初步擬定檢索式檢索――調整檢索策略(考慮準確性)――命中結果分析――批量下載――信息分析。下面以立體印刷技術的相關資料的搜集為例介紹信息檢索過程。
2.1 檢索工具選擇
對于日常信息的搜索,通常采用百度、谷歌等網站,但對于專業文獻的檢索則需要專門的數據庫,每個數據庫都有自己的特點。
(1)館藏書目查詢:書目是將圖書、期刊按一定規則收錄,并有序編排的檢索工具。通常包含題名、責任者、主題詞、分類號、索取號、ISBN/ISSN號、出版社等字段,輸入檢索詞即可檢索,大多數高校圖書館都有自己的館藏書目數據庫,檢索、下載。
(2)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目前世界上最大且連續動態更新的數據庫,內容覆蓋工程技術、自然科學、農業、哲在新的生活環境下,每個人都需要從各種各樣的信息源中收集、提煉有用信息,為正確決策提供參考。一方面,人們可以利用網絡方便、自由、快捷的、查詢信息;但另一個方面,由于網絡環境的開放性,信息更新的快速性,使得信息資源出現分散、異構、無序的特性,極不利于人們有效開發和利用這些資源。面對信息急劇增長、技術不斷更新的新局面,需要我們對信息檢索技術進行深入的研究,從而提高網絡信息資源的利用率,尤其是科研工作者必須增強獲取、選擇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1 信息檢索概述
信息檢索是將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組織起來,并根據信息用戶提交的查詢條件檢索出相關文檔的過程和技術。信息檢索涉及數據庫技術、圖書和情報科學、人工智能、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等眾多知識和學科領域[1]。信息檢索作為一門學科,主要研究信息的獲取、表示、存儲、組織和訪問。
1.1 信息檢索的意義
信息檢索是對信息進行集中表示、存儲、組織加工、統一管理,使用戶更容易得到所需要的信息,進而對信息進行加工,根據分析得出新的思路和方法,實現信息激活和增值。有效的信息檢索可以節省科技人員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幫助人們進行知識更新;繼承和借鑒前人勞動成果,促進科技的快速發展;協助管理者做出正確的決策。
1.2 信息檢索的四要素
信息檢索包含四個要素:信息意識、信息源、信息獲取能力、信息利用[2]。信息意識是信息檢索的前提,指人們借助信息系統獲取所需信息所做出的能動反映,使人們對信息的敏感程度、選擇和運用信息能力;信息源是信息檢索的基礎,如專著、期刊、報告、學位論文、會議記錄、專利、標準、統計數據、政府出版物、檔案文獻信息等;信息獲取能力是信息檢索的核心,是指人們對信息的了解、查找、整理加工;信息利用是信息檢索的關鍵,即對信息進行有效的加工和利用。
1.3 檢索語言及方法
檢索語言是為溝通文獻標引與文獻檢索而編制的人工語言,是連接信息存儲和檢索兩個過程中標引人員與檢索人員雙方思路的渠道。檢索語言主要包含分類、主題、代碼和自然四類語言[3]。分類語言是指用各種分類號來進行檢索的標識,按學科性質進行系統排列,包括主題、科學、圖書和專利分類語言;主題語言是直接以表達文獻主題的詞語作為檢索標識,包括關鍵詞、標題詞、單元次和敘詞語言等;代碼語言是指將事物的某一方面特征用代碼系統來標引和排列的檢索語言,例如,分子式索引系統;自然語言是指未經規范化處理的檢索語言。
信息檢索包括手工和計算機檢索,常用的檢索方法有拉網法、引文法、順查、逆差和抽查法、排除、限定和合取法。檢索途徑歸為兩大類:一類是用信息的外部特征,如責任者、題名、某種序號、機構名等作為檢索標識;另一類是用描述信息內容的分類號、關鍵詞、主題詞等作為檢索標識。通常直接輸入檢索字段直接點擊搜索,但需要精確查找目標文獻時,要利用高級檢索方式設置一些查詢條件,如查詢范圍、時間、方式(模糊和精確)、字段邏輯關系的編輯等。
2 信息檢索流程
信息檢索過程可分為以下步驟:課題的確定――選擇合適的數據庫――初步擬定檢索式檢索――調整檢索策略(考慮準確性)――命中結果分析――批量下載――信息分析。下面以立體印刷技術的相關資料的搜集為例介紹信息檢索過程。
2.1 檢索工具選擇
對于日常信息的搜索,通常采用百度、谷歌等網站,但對于專業文獻的檢索則需要專門的數據庫,每個數據庫都有自己的特點。
(1)館藏書目查詢:書目是將圖書、期刊按一定規則收錄,并有序編排的檢索工具。通常包含題名、責任者、主題詞、分類號、索取號、ISBN/ISSN號、出版社等字段,輸入檢索詞即可檢索,大多數高校圖書館都有自己的館藏書目數據庫,檢索、下載。
(2)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目前世界上最大且連續動態更新的數據庫,內容覆蓋工程技術、自然科學、農業、哲學、醫學、人文社會科學等各個領域。可進行高級、專業、跨庫檢索以及期刊Ш健
(3)中國優秀博碩士論文數據庫:目前國內相關資源最完備、連續動態更新的高質量學位論文數據庫,包含理工、農業、醫藥、文史哲、法律、教育與社會科學、電子與信息科學、經濟以及專題文獻等。
(4)外文文摘數據庫:既包含單學科數據庫,如CA(化學)、PA(石油)、Georef、Medline等,又包含多學科綜合數據庫,如Dialog、EI、CSA、SCI、IEEE/IET、Spinger等。對于國際化的今天,外文檢索已成為每個考研人員必備的技能。
(5)其他數據庫:Google學術中文和外文搜索、萬方、維普、知網、專利檢索系統以及標準文獻檢索數據庫等。數據庫文件普遍采用CAJ和PDF格式,須下載專門的瀏覽器來閱讀。
2.2 檢索詞確定
確定中文檢索詞:設置與論文名字相關的檢索詞進行檢索,如,立體印刷、3D印刷、立體圖像、立體印刷品;確定英文檢索詞:stereoscopic printing、3D printing、stereoscopic image printing、auto-stereoscopic image
2.3 檢索過程及結果分析
利用以上介紹的檢索方式以及各個數據庫的特點,選用中國知網、Google學術、碩博士論文數據庫、EI和專利網,結合設定的檢索詞進行文獻檢索,該文例子主要圍繞圖書、期刊、碩博士論文和專利來搜索。為了便于對文獻的管理、引文編排,論文寫作采用EndNote插件建立分類文獻庫。在搜索文獻時注意盡可能將時間設定在近5年內,學位論文搜索優先,這樣對研究對象的背景、現狀首先有大概的了解;其次進行大量其它文獻的檢索,可以參考論文后的參考文獻、某個領域的專家或數據庫連接到的相似文獻等來擴展檢索。無論對于中文還是外文的搜索,不能盲目下載,必須注意文章摘要與目標對象是否有關,否則會加大有用文章篩選的工作量。
檢索到的文章由于存在相似性,一定要做好分類,方便快速查找。總的來看立體印刷技術相關文獻主要涉及人眼視覺理論、光柵成像、立體圖像制作、光柵材料及使用、立體印刷產品質量評價和市場分析、立體印刷工藝研究以及相關設備制造等。通過以上文章的搜索我們可以對立體印刷有大致的了解,對于寫綜述性的論文可以按照以上點來設置章節標題,如果要進行某一點的深入研究,需要認真研讀,將文章的各個點吃透,或進一步查閱相關資料。總之,文獻檢索不能盲目,初步檢索分析后,再次具有針對性性的進行檢索。
3 結語
該文圍繞信息檢索技術展開討論,首先,簡單的介紹了信息檢索的含義、目的、意義、檢索要素和方法等,讓大家對此有直觀的認識。其次,結合立體印刷技術綜述報告的例子,詳細的闡述了文獻的查找渠道、提煉、分析和總結過程,對以后工作和學習中有效的進行信息檢索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 劉雙魁.信息檢索與利用[M].上海:東南大學出版社,2010:8.
關鍵詞:信息檢索;研究生;信息需求
作者簡介:張靜平(1974-),女,安徽肥東人,軍械工程學院圖書館信息技術部主任,館員;胡暉(1971-),女,上海人,軍械工程學院圖書館,館員。(河北石家莊050003)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2)14-0093-02
隨著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研究生的培養質量越來越受到重視。各院校對研究生在校學習期間發表的學術論文數量及質量均做出不同規定,對學位論文的質量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這些規定的推出,使研究生對查閱文獻、獲取文獻原文、利用文獻的能力越來越受到重視。作為研究生的選修課,“信息檢索”課越來越受到廣大研究生的青睞。如何合理安排“信息檢索”課的授課內容,滿足研究生不斷增加的信息需求,已成為該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
一、研究生信息需求的新變化成為“信息檢索”課程內容改革的推動力
1.信息需求體現時效性
一般來說,研究生在校期間會參與一些科研活動。作為年輕的科研群體,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處于起步和加強階段。為了能夠獨立完成科研任務,研究生需要最直接、最實用的科研方法和理論,而這些知識往往來自和他們研究方向有關的文獻信息和科研人員普遍關心的最新科研成果。為保證所研究課題的先進性、創新性,能及時跟蹤學科的前沿動態、進展,研究生們還需要及時獲取學科前沿、尖端、最新的專業信息,而這些信息大多來自最新國內外專業資料文獻。因此,研究生在信息需求上往往很注重信息的時效性。
2.信息需求凸顯專業性
一般說來,研究生在校的第一學年主要學習基礎課程,需要閱讀本專業大量的學術專著,對基礎性較強的文獻資源需求量很大。當研究生明確研究方向后,其文獻需求開始重點集中在與其研究方向有關的資料上。總體看來,研究生更關注的是本學科的發展動態及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國內外技術類、方法類和統計分析類文獻。他們對這一階段的專業文獻信息需求迫切,需求量也大。
3.信息需求呈現精品化
隨著網絡的普及與發展,人們不再為找不到信息而苦惱,而是出現了面對海量信息而“信息缺乏”的新問題。眾多信息令人們變得無所適從,不得不占用大量時間在信息的海洋中苦苦尋找。研究生也同樣面臨著這一問題。無論是自己檢索,還是借助專業檢索人員的幫助,他們都希望在有限時間內檢索到權威性的、深層次的精品信息,希望能夠高效、快捷地獲取文獻原文,甚至希望能獲得這些信息的文獻綜述,其信息需求呈現“專深性”的特點。
4.信息需求涉及全方位
作為科研人員,他們往往都希望最大程度地占有信息,全面掌握相關領域的研究成果,研究生的信息需求也是如此。研究生在讀期間必須完成某一學科方向或課題的研究,這就需要其系統掌握本學科的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需要從原始文獻、基礎理論入手,逐漸向學科的橫向拓展,全面了解、掌握本學科的國內外發展狀況,為以后的論文開題和研究打下基礎。所以,在獲取信息資料時,研究生都希望盡可能全面地得到與自己需求相關的本學校、其他相關文獻收藏單位乃至全世界范圍內的相關電子信息資源。因此,研究生的信息需求具有全方位特點。
二、對當前研究生“信息檢索”課的分析
1.研究生的信息檢索基礎參差不齊
與本科生相比,研究生生源比較復雜。研究生的本科畢業學校各自不同、讀研前的學習工作經歷存在差異、各類院校本科生的“信息檢索”課開設情況、資源建設規模也不盡相同。因此,研究生入學時的信息素質水平也不盡相同。從目前情況看,約有10%左右的研究生缺乏信息檢索的基本技能培訓,50%~60%的研究生具備信息檢索的基本技能,但還不能熟練掌握信息檢索技術,30%~40%能夠熟練掌握現代化信息檢索技術,具有較高的信息檢索水平。由此可見,在研究生中能夠較好地掌握現代信息檢索技術,具有較強信息素質的學生還不到50%。對于“信息檢索”課時數較少的普通院校來說,開展研究生文獻檢索課教學必須首先面對這一問題。
2.課程實習的可用資源凸顯不足
當前,在研究生“信息檢索”課的內容安排中,計算機信息檢索和網絡數據庫使用常常作為一般工科院校研究生的實習重點,但是,由于經費緊張,很多圖書館訂購的國內外大型數據庫有限,研究生實習因此出現了資源不足問題。這是當前研究生信息檢索課面臨的又一困難。
3.課程的內容設計與實際信息需求存在差距
在研究生階段,除基礎課學習外,完成畢業學位論文是研究生未來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和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基礎保證。筆者在研究生檢索課教學實踐中發現,很多研究生在課題確定后不知從何下手來查找文獻。一方面是因為他們不了解有哪些相關的信息源,另一方面又缺乏開展課題分析研究的經驗,提煉不出準確的檢索詞,確定不了合適的檢索式。當前,研究生檢索課教學,更多地關注了檢索技術、重點數據庫的介紹與使用,實習更多是通過學生自己對檢索基礎知識的領悟,課程內容安排上缺乏大量課題實例講解與練習,特別是與各專業密切相關的實例講解內容比例尤其偏小。另外,在信息檢索時學生利用二次文獻查到了文獻線索但不知文獻原文怎樣獲取,缺乏獲取原文的有效方法和途徑,而這也正是部分研究生所欠缺的。
三、研究生“信息檢索”課程內容設計
針對研究生信息檢索課當前存在的一些問題,結合研究生的實際信息需求,軍械工程學院(以下簡稱“我校”)對該課程內容做了一系列調整。
1.為學生查漏補缺檢索基礎知識
在研究生中,他們各自的學習經歷不盡相同,掌握的檢索知識也參差不齊。即使一些學生在本科階段學習過檢索課,也因時間久遠,將一些常用檢索基礎知識淡忘。針對這一情況,我校在研究生檢索課內容安排上,拿出2~4學時串講本科信息檢索課中關于信息檢索的基礎知識。如:文獻的分類、檢索工具和檢索語言、檢索技術等內容。通過這些知識的講解,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進入文獻檢索課的學習狀態。
2.系統講解信息源及文獻獲取途徑
研究生的信息需求相對集中,主要涉及那些與各自學校學科專業特色聯系緊密的信息源。因此,結合學科專業特色,我校研究生檢索課專門增加了介紹國內外主要文獻信息機構特色館藏的內容。同時,針對一些研究生面對豐富的網絡信息資源常常不知所措的現象,重點按類別介紹了因特網上的主要信息源。
為幫助研究生在指定時間內完成相應的科研任務和論文,及時獲得他們需要的一次文獻,授課內容別增加了原文獲取途徑的介紹。這些途徑主要包括:校圖書館定購的印刷型、電子型全文文獻,因特網上相關免費全文資源,地區、全國性的聯合目錄,他館館藏目錄,根據二次文獻提供的線索到收藏單位索取復印件,以及利用作者的單位地址直接索取原文等。這些內容的調整,提高了研究生在有限時間內獲得信息的效率,普遍受到廣大研究生的歡迎。
3.按實際需求增加講解課題實例的比例
“信息檢索”是一門方法技能課,重在學生掌握信息檢索技巧。通過調研發現,部分研究生雖然通過本科檢索課的學習掌握了基本檢索技術,了解了一些數據庫的使用方法,但拿到課題時還會無從下手。結合本科生檢索課所奠定的基礎,在研究生檢索課教學中壓縮或者取消那些理論性過強的授課內容,同時增加課題實例講解的數量。課題實例主要選取那些內容與研究生所學專業相近的科研課題,按照步驟帶領學生從主題分析、關鍵詞提煉、檢索式制定等環節分別進行練習。通過多次反復練習,學生的課題分析能力和信息檢索能力得到了普遍提高。
4.結合學生信息需求開設多專題講解
研究生的信息需求以實用為特點,我校的研究生檢索課在內容設置上緊緊抓住這一特點,設置了多個專題的授課內容。根據研究生撰寫學術論文和學位論文的需求,安排了“論文撰寫及投稿”的專題內容,圍繞三大檢索、國內核心期刊和統計源期刊的遴選體系、會議論文和期刊論文稿件投向等相關問題進行講解;根據研究生階段使用特種文獻較多的特點,安排了“特種文獻的檢索與利用”的專題內容,選擇專利文獻、標準文獻、學位論文、研究報告等使用較多的文獻類型,有重點地介紹相關因特網權威網站及特色數據庫;根據研究生檢索學術資源較多的特點,在“網絡信息資源檢索”的專題重點向學生介紹常用搜索引擎的學術資源搜索(Google的學術搜索、特殊搜索,百度的文件搜索等)和有特色的學術性搜索引擎等。
5.有針對性調整機檢實習內容
為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綜合能力和分析能力、綜合寫作和科研創新能力,大多數研究生檢索課要求學生最終完成一份檢索報告,平時實習多以聯系具體數據庫的使用為主。如此實習,學生常常感覺最終提交檢索報告的任務完成起來難度較大。因此,我校檢索課改變思路,將平時的實習與課終作業結合起來。根據每次的授課內容,結合檢索報告完成過程所涉及的重點環節,有針對性地給學生安排每一次的實習題目,進行目標性訓練;課終要求學生圍繞導師確定或自擬檢索課題,體驗文獻檢索的全過程和文獻綜述撰寫的全過程,提交一份完整的檢索報告和課題綜述。有了前期多次的目標訓練實習,學生完成課中作業就順暢了許多。實踐證明,目標性實習內容的增加大大提高了學生完成檢索課題的信息綜合能力、分析能力和綜合寫作。
參考文獻:
[1]趙乃.加強研究生信息利用能力教育――面向研究生的計算機信息檢索教學設計[J].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4):99-100,104.
[2]董亞杰.論研究生文獻檢索課現狀與教學改革[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4,(2):51-53.
[3]黃晴珊,周純.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研究生醫學文獻檢索課教學內容的拓展[J].西北醫學教育,2003,(2):120-121.
[4]唐崇忻.當前信息環境下高校信息檢索課的有效教學[J].現代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