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小額信貸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小額信貸扶貧方式具有如下三個特點:(1)采取市場經濟的一般運行規則,商業利率、滿負荷工作量等,使為窮人服務的小額信貸機構在財務上可持續,而政府又不承擔沉重的財政負擔。(2)吸收民間互相組織或合作組織的特點,外化銀行成本,又用社會壓力(實際是信用)替代抵押擔保。(3)小額、短期、高時間成本,自動淘汰了非窮人,保證項目的基本目標群體是窮人。
小額信貸的基本操作方式包括以下內容:
1.以窮人作為貸款對象
小額信貸,顧名思義,額度小。需要這種資金的人,一定是窮人。格拉米鄉村銀行GB明確規定只有無地(landless)或無財產(assetless)的人才有資格成為GB的成員。所謂無地,是指土地少于半公頃的人;所謂無財產,是指全部財產折合成現金達不到一公頃土地價值的人。GB貸款對象在加入小組時,100%符合這個條件。馬來西亞利用GB模式實施的AIM扶貧項目則明確使用另一個標準,即國家貧困錢以下80%最貧困的人口。
印度尼西亞人民銀行(BRI)被視為福利主義的代表,經常被討論其目標問題。但是它的貸款對象依然是正規金融系統無法覆蓋的小農,一般是在農村中收入較低的20%人群中選擇有還貸能力的人。
2.在自愿的基礎上建立窮人自己的組織
農戶自助組織的建立是小額信貸項目成功的關鍵,因為它不僅是貸款傳遞的渠道,也是交換思想的論壇。沒有在自愿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組織,小額信貸活動將永遠依賴外部的指導和幫助,沒有自我生存能力。
大部分小額信貸項目比較嚴格地遵守GB模式組織小組和中心,也有一些國家做了變更。菲律賓ESA-K項目,是由25個人組成一個小組,其規模實際上接近于GB的一個中心。雖然沒有嚴格的中心會議制度,但是每個成員都必須自愿參加,每個小組都必須取得共識:增加資金的積累,擴大經營規模,改進管理能力,并承諾在其他成員發生還款困難時相互幫助。他們在一起接受技術和管理方面的培訓。每2-5個小組組成一個大組,由項目工作人員同他們保持聯系。3.同政府部門保持密切合作和良好關系,得到政府各方面支持
GB從一成立到現在,一直同政府保持著良好的關系。政府為銀行提供的便利條件是:(1)提供資金支持,以4%-5%的利息向GB提供貸款,累計超過50億達卡;(2)法律支持,允許銀行以非政府組織的形式從事金融活動;(3)政府支持,對銀行提供免稅的優惠政策。
馬來西亞用GB模式實施的AIM扶貧項目。在1986年發起時是一個非政府、非贏利的研究性項目,到1997年,該機構已經在馬來西亞13個州的9個建立了35個營業所,有461個雇員。覆蓋的貧困農戶為48,000(占全國貧困人口一半以上),其貸款總額達到7500萬美元,貸款余額2560萬美元,小組基金720萬美元,其規模和影響僅次于孟加拉國的鄉村銀行。馬來西亞政府對該機構的支持表現在宏觀政策和財務幫助兩個方面,具體有:
AIM在建立時就明確,自己是作為政府設計的扶貧信貸活動的一種補充形式,一種可能的替代方案,而不是要取代政府的作用。AIM董事會成員包括政府有關部門的官員,同時聘請一些高級政府官員為顧問。機構的日常運行保持相對獨立,但是同政府的政策保持一致。在進行技術推廣時,AIM也向從聯邦直到鄉村的各類、各級部門尋求幫助(如獸醫、農藝、漁業和市場等)。
在馬來西亞第七個發展計劃中,政府向AIM項目提供了2億吉林特(馬來西亞貨幣名稱)的無息貸款,在AIM全部本金中,政府提供的貸款約占59%。從AIM建立的1986年到1995年,馬來西亞政府為該機構無償提供了2700多個吉林特的財政撥款,以作為機構運行費。
4.獨立的組織系統和經營機構,以非政府操作為主
盡管各國成功的小額信貸活動都得到政府的支持,但是他們都是作為獨立的組織系統存在的,并且按照金融市場的規則獨立運行。即使政府實施的小額信貸項目,也有自己獨立的工作系統和運行方式。
非政府的小額信貸機構是當前的主流。印度成功的小額信貸項目是自我就業婦女協會,一個非盈利、非政府的準金融機構。巴基斯坦有一個非盈利、非政府的第一婦女銀行在從事類似于GB的活動,取得了一些成效,受到國際組織的關注。
即使是政府操作的小額信貸項目,也必須有自己獨立的工作系統和管理方式。國際一般經驗表明,如果以行政組織加上行政手段管理小額信貸,很容易導致項目失敗。在80年代,菲律賓、印度和巴基斯擔等國都曾經得到國際組織的幫助,由政府
出面在農村地區大規模推廣小額信貸項目。但是,這些國家的政府在重復著他們操作其他國際項目時的共同錯誤:有辦法從國際組織拿到錢,卻沒有能力用這些錢為窮人服務。傳統貼息貸款的弊病在這些官方大規模推廣的小額信貸項目中無法得到克服:官員腐敗、目標偏離、利益漏出、還貸率低等等。最后,這些項目都失敗了。
5.鼓勵窮人儲蓄
通過對杜蒙縣的實地調查發現,其小額信貸主要問題在于抵押相保制度,正是因為其貨幣短缺并且缺乏擔保物而無法進行貸款。農業供應鏈可以解決現金流缺口發生的三個環節:一是生產環節,農戶在農資、機械購置等方面的資金缺口;二是收購環節,加工企業較短期內需要支付大量的貨款;三是銷售環節,經銷企業需要向加工企業支付提貨的貨款。基于農業供應鏈金融模式具有廣泛的推廣應用范圍、可復制性這一特點,農戶們可以以此融資進行信用擔保。以此,結合杜蒙縣實際狀況對其抵押擔保模式進行了創新。
(一)“公司+訂單+信用證”模式
該模式能夠促進“種植、收購、加工、銷售”農業產業鏈發展。生產環節由于廣大農戶不存在可抵押的實物資產,可采用擔保(保險)與動產融資相結合的方式,解決廣大農戶的資金短缺問題。巴哈西伯綠豆是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的特產,粒大飽滿,色澤純正,營養及藥用價值遠遠高于普通綠豆。巴哈西伯綠豆的總耕地面積為60萬畝左右,年總產量為1.4萬噸左右。巴哈西伯的綠豆以“綠珍珠”的美名1998年在國家商標局注冊登記,還取得歐盟國際生態中(ECOCERT)的綠色有機食品認證。“綠珍珠”牌的巴哈西伯綠豆以無污染、純天然、高品質的風姿,如今巳經邁過黃河跨越長江走出國門飲譽天下。由此,選擇一個信用良好.公司,縣信用社對該公司貸款額度在1000萬元以內周轉使用。該公司與全縣種植戶簽下訂單合同,縣信用社根據該企業和農戶簽訂定購合同情況,審核農戶信用狀況,只要沒有不良貸款的記錄,憑訂購合同,就可得到信用社頒發的授權1萬一2萬元、可周轉使用的小額信用貸款證,通過適時獲得信貸資金用于大豆種植、施肥和病蟲害防治,使好果率達到70%以上,產業鏈條中的農戶每年共可增加收人2600萬元以上。這種在產業化鏈條上,起到了一手托三家作用的貸款模式,既解決了農戶貸款擔保抵押難的難題,又解決了小企業流動資金不足的問題。
(二)“乳制品加工公司+農戶(養殖)+銀行”模式
加工環節的成品屬于實物資產,可以以其將來出售的預期收益來向銀行申請貸款。銀行控制加工環節的成品提貨權,過程中銀行指定倉庫并委托物流公司進行監管。由于加工環節的成品性狀較穩定,有可變現性,因此無須擔保。本創新模式是在農戶聯保組的基礎上進行改善。杜爾伯特支行與奶站建立合作關系,將申請貸款的養殖戶組成聯保組,互相承擔聯保責任,杜爾伯特支行迅速地開辟了奶牛信貸業務。作為黑龍江省唯一以蒙古族為主體的牧業基地縣,是伊利等乳制品公司奶牛來源的主要提供地之一。因此,可形成一條龍服務’為農戶提供詞料、獸藥、保低價收購。銀測販司與紗穩定睡銷絲,始同、陳等方式,為公司提供資金支持,在促進企業發展的同時,實現資金在體內循環,降低了風險,實現多贏。具體方案為:乳制品加工企業在與縣農戶合作基礎上向銀行提出貸款申請,加工企業以加工后的成品向評估機構申請價值評估、向物流企業申請倉庫,銀行收到評估機構的貨物價值信息及物流企業的人庫信息后,如符合要求則向加工商發放貸款,成品銷售后,經銷商所支付的貨款直接轉入銀行賬戶抵扣加工企業的借款。
(三)“旅游基地+農戶+銀行”模式
存貨質押融資,即以經銷商的庫存貨物作為質押,委托物流企業監管,銀行以此向經銷商發放貸款的融資模式。應收賬款融資模式,是以經銷商的應收賬款為質物的供應鏈金融融資模式。杜爾伯特縣有良好自然風光和悠久民俗風情,擁有杜爾伯特大草原,連環湖旅游區內有中國第一家國際水禽狩獵場,壽山度假村。蒙古族人民由于特有的民族傳統和社會生活,創造了獨特的文化現象,特別是在民俗風情、特色飲食、民族服飾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的特色體系,那達慕大會歷史悠久。在良好的旅游資源環境下,以旅游基地民族風情農家樂作為農副產品經銷商,旅游基地及農家樂向農戶們收夠作物用于經營,剩余存貨可向銀行進行質押擔保獲得貸款,銀行也可根據旅游基地與農戶的關系擔保向農戶發放貸由于農業生產風險以及農戶無抵押品等特點,農村金融發展緩慢。以杜蒙縣為例的農村小額信貸抵押擔保模式創新從分散化貸款轉變為批量化貸款,實現農業信貸的集約化和規模化經營,最后達到各方互利共贏。
二總結
1.以窮人作為貸款對象
小額信貸,顧名思義,額度小。需要這種資金的人,一定是窮人。格拉米鄉村銀行GB明確規定只有無地(landless)或無財產(assetless)的人才有資格成為GB的成員。所謂無地,是指土地少于半公頃的人;所謂無財產,是指全部財產折合成現金達不到一公頃土地價值的人。GB貸款對象在加入小組時,100%符合這個條件。馬來西亞利用GB模式實施的AIM扶貧項目則明確使用另一個標準,即國家貧困錢以下80%最貧困的人口。
印度尼西亞人民銀行(BRI)被視為福利主義的代表,經常被討論其目標問題。但是它的貸款對象依然是正規金融系統無法覆蓋的小農,一般是在農村中收入較低的20%人群中選擇有還貸能力的人。
2.在自愿的基礎上建立窮人自己的組織
農戶自助組織的建立是小額信貸項目成功的關鍵,因為它不僅是貸款傳遞的渠道,也是交換思想的論壇。沒有在自愿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組織,小額信貸活動將永遠依賴外部的指導和幫助,沒有自我生存能力。
大部分小額信貸項目比較嚴格地遵守GB模式組織小組和中心,也有一些國家做了變更。菲律賓ESA-K項目,是由25個人組成一個小組,其規模實際上接近于GB的一個中心。雖然沒有嚴格的中心會議制度,但是每個成員都必須自愿參加,每個小組都必須取得共識:增加資金的積累,擴大經營規模,改進管理能力,并承諾在其他成員發生還款困難時相互幫助。他們在一起接受技術和管理方面的培訓。每2-5個小組組成一個大組,由項目工作人員同他們保持聯系。
3.同政府部門保持密切合作和良好關系,得到政府各方面支持
GB從一成立到現在,一直同政府保持著良好的關系。政府為銀行提供的便利條件是:(1)提供資金支持,以4%-5%的利息向GB提供貸款,累計超過50億達卡;(2)法律支持,允許銀行以非政府組織的形式從事金融活動;(3)政府支持,對銀行提供免稅的優惠政策。
馬來西亞用GB模式實施的AIM扶貧項目。在1986年發起時是一個非政府、非贏利的研究性項目,到1997年,該機構已經在馬來西亞13個州的9個建立了35個營業所,有461個雇員。覆蓋的貧困農戶為48,000(占全國貧困人口一半以上),其貸款總額達到7500萬美元,貸款余額2560萬美元,小組基金720萬美元,其規模和影響僅次于孟加拉國的鄉村銀行。馬來西亞政府對該機構的支持表現在宏觀政策和財務幫助兩個方面,具體有:
AIM在建立時就明確,自己是作為政府設計的扶貧信貸活動的一種補充形式,一種可能的替代方案,而不是要取代政府的作用。AIM董事會成員包括政府有關部門的官員,同時聘請一些高級政府官員為顧問。機構的日常運行保持相對獨立,但是同政府的政策保持一致。在進行技術推廣時,AIM也向從聯邦直到鄉村的各類、各級部門尋求幫助(如獸醫、農藝、漁業和市場等)。
在馬來西亞第七個發展計劃中,政府向AIM項目提供了2億吉林特(馬來西亞貨幣名稱)的無息貸款,在AIM全部本金中,政府提供的貸款約占59%。從AIM建立的1986年到1995年,馬來西亞政府為該機構無償提供了2700多個吉林特的財政撥款,以作為機構運行費。
4.獨立的組織系統和經營機構,以非政府操作為主
盡管各國成功的小額信貸活動都得到政府的支持,但是他們都是作為獨立的組織系統存在的,并且按照金融市場的規則獨立運行。即使政府實施的小額信貸項目,也有自己獨立的工作系統和運行方式。
非政府的小額信貸機構是當前的主流。印度成功的小額信貸項目是自我就業婦女協會,一個非盈利、非政府的準金融機構。巴基斯坦有一個非盈利、非政府的第一婦女銀行在從事類似于GB的活動,取得了一些成效,受到國際組織的關注。
即使是政府操作的小額信貸項目,也必須有自己獨立的工作系統和管理方式。國際一般經驗表明,如果以行政組織加上行政手段管理小額信貸,很容易導致項目失敗。在80年代,菲律賓、印度和巴基斯擔等國都曾經得到國際組織的幫助,由政府出面在農村地區大規模推廣小額信貸項目。但是,這些國家的政府在重復著他們操作其他國際項目時的共同錯誤:有辦法從國際組織拿到錢,卻沒有能力用這些錢為窮人服務。傳統貼息貸款的弊病在這些官方大規模推廣的小額信貸項目中無法得到克服:官員腐敗、目標偏離、利益漏出、還貸率低等等。最后,這些項目都失敗了。
5.鼓勵窮人儲蓄
對于沒有儲蓄觀念的窮人來說,要求他們定期、少量儲蓄,不僅是經營機構擴大本金來源的一種手段,更是幫助窮人了解儲蓄是一種資本積累方式的手段,從而樹立理財觀念。貧困的原因有時并不僅僅是沒有收入,而是在有少數收入時不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