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采收技術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杜仲;栽培;管理;采收
杜仲為落葉喬木,是我國特有經濟林樹種之一。杜仲皮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益腰膝、除酸痛、降血壓等功效;杜仲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和胡蘿卜素及人體需要的10余種元素;杜仲除木質部外均含有重要的工業原料杜仲膠,其具有良好的絕緣性和粘著性,廣泛應用于電器工業、化學工業和電訊器材工業;杜仲干直,枝葉茂密,根系發達,樹姿優美,適應性強;既是優良園林綠化樹種,又是丘陵山地和平原造林的重要經濟林樹種。現將杜仲育苗、栽培管理及采收技術總結如下。
1播種繁育
杜仲播種育苗一般春、秋播均可,但以春播為多。播種的圃地應選擇地勢平坦、土壤疏松肥沃、排水性能良好、微酸性至中性的砂壤土。播種前要對圃地進行翻耕凍垡,并做成寬1m、高15~25cm的苗床。同時,結合翻耕,施腐熟有機肥30t/hm2。為了減少地下害蟲,還可適量施生石灰、福爾馬林等對圃地進行消毒。為保證種子純度和質量,提高發芽率,播種前要精選種子,并對種子進行催芽處理。將種用30℃左右的溫水浸泡2~3d,每天換水2次,待種子吸水膨大時,撈出晾干,即可播種。杜仲播種常采用條播方法,播種溝深3cm,行距20~25cm,用種量一般為150~225kg/hm2。播種后覆1~2cm細土,并澆水蓋草保墑。種子出芽后,要趁陰天或傍晚揭草,幼苗在生長過程中要及時進行除草。當幼苗長出2~4片真葉時,要進行間苗,并進行第1次追肥,施用尿素22.5~30.0kg/hm2,此后每月結合除草追肥1次,并逐漸增加施肥量,最后1次追肥應在立秋前進行,以鉀肥為主。當幼苗形成5~6片真葉時,結合間苗進行移稠補稀,保留30~45萬株/hm2左右。
2造林
2.1造林地選擇和造林密度
杜種造林地應選擇在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上。杜仲造林密度主要根據作業方式和立地條件來確定,一般株行距為2m×2m或2m×3m,栽植1500~2400株/hm2。
2.2整地
杜仲為深根性樹種,主根明顯,深達1m以上,所以杜仲造林要實行大穴。對緩坡和平地造林,要力求做到全面整地或帶狀整地;對坡度超過15°的造林地,除局部可以全墾外,一般應進行帶狀整地;對坡度25°以上的地,禁止全墾,應進行帶狀或穴狀整地。帶狀整地必須沿等高線進行,帶間保留2~3m原有植被;穴狀整地要求規格為60cm×60cm×60cm,挖穴時,表土與心土應分開放穴旁備用。
2.3栽植
栽植宜在3月上旬進行。在栽植前,要修整好根系,浸沾泥漿。栽植時,先將表土與基肥混合后墊入穴底,然后放入苗木,埋入細土,輕輕提苗,讓根系舒展,再填土至穴滿,踏實,上覆心土。栽植深度稍深于苗木原土痕處即可,切勿深栽。
3撫育管理
3.1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每年進行2次,第1次在4~5月份,第2次在7~8月份,中耕除草宜淺。對土壤粘重、板結林地,從栽植后第2年開始,必須進行深翻,以后每隔1年進行1次。同時,提倡間種豆科作物或綠肥,增強土壤肥力。
3.2追肥
結合中耕除草,每年追肥2次。追肥以腐熟有機肥加尿素混施為好,每株每次施入0.3~0.5kg。
3.3病蟲害防治
杜仲在苗期易發生立枯病,在幼苗出土后1個月內,用0.5%等量式波爾多液每10d噴灑1次,1個月后用1.0%等量式波爾多液每15d噴灑1次,2~3次即可。地老虎、螻蛄等害蟲用毒餌誘殺。地下水位高或排水不良的林地,杜仲易發生根腐病,導致整株死亡。因此,要加強排水。同時挖出病株燒毀,對樹穴用5%福爾馬林進行消毒;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150g/株,施入樹冠土壤中防治根腐病。猝倒病和葉枯病在發病初期噴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噴霧。
4采收與貯藏
4.1葉的采收和貯藏
4.1.1采葉時間。一般采葉時間可在7~10月,8月是采葉最佳時期。選擇無病蟲害和沒有噴灑過農藥的樹木,要采綠葉,忌采發黃的葉,因綠葉有效成分含量高,發黃葉含量少。
4.1.2樹葉采集后的處理。為防止腐爛,杜仲葉采收后要先攤放在室內,并及時進行殺青處理。常見殺青方法是以普通鐵鍋作為炒鍋,翻炒至葉面失去光澤、葉色暗綠、葉質柔軟、手握葉不粘手、失重30%左右即可。
4.1.3貯藏。殺青處理后的杜仲葉要及時烘烤或晾干,去雜質裝袋。制膠用的杜仲葉也要晾干裝袋,存放于干燥、通風的倉庫里,注意防潮、防曬、防蟲、防鼠害。
4.2皮的采收和貯藏
4.2.1剝皮時間。杜仲在生長季節的5~7月剝皮效果最好。剝皮宜選擇氣溫25~35℃、相對濕度80%以上的陰天或晴天16時后進行。注意不要在下雨天剝皮。
4.2.2剝皮方法。在水利條件好的地方,可在剝皮前7d將杜仲樹澆透1次水;不能澆水的地方,最好在下透1次雨以后搶時剝皮。要選長勢旺盛、枝葉茂密、樹徑6cm以上的中齡樹為剝皮對象。剝皮時先在主干分枝以下5cm處橫割1圈,深達木質部,再從地面上10cm處同樣橫割1圈,然后從上下兩刀口之間縱割1刀,深達形成層,注意不要損傷木質部表面的幼嫩木質部的細胞。輕輕將樹皮全部剝掉,再對樹桿木質部噴施杜仲“增皮靈”或杜仲“促生劑”,最后用地膜將部位包扎好,上部包扎要緊,下部稍松,剝皮40~45d后揭開地膜。
[摘要]跟蹤評審的委托及評審范圍,財政投資項目工程造價全過程跟蹤的事前評審,財政投資項目工程造價全過程跟蹤的事中監控,財政投資項目工程造價全過程跟蹤的事后評價。財政投資評審工作,建立和完善財政投資評審,管理機制,實現財政投資項目的事前評審、事中監控、事后評價,真正做到財政投資項目工程造價全過程跟蹤評審,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關鍵詞]事前評審事中監控事后評價
一、跟蹤評審的委托及評審范圍
財政投資評審是財政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財政部門對財政性資金投資項目的工程概算、預算和竣工決(結)算進行評估與審查,以及對使用科技三項費、技改貼息、國土資源調查費等財政性資金項目情況進行專項檢查的行為。財政投資評審工作由財政部門委托財政投資評審中心進行。是通過專業技術手段,進行定量分析和管理。
財政投資評審的范圍包括:(一)財政預算內各項建設資金安排的建設項目;(二)政府性基金安排的建設項目;(三)納入財政預算外專戶管理的預算外資金安排的建設項目;(四)政府性融資安排的建設項目;(五)其他財政性資金安排的項目支出;(六)對使用科技三項費、技改貼息、國土資源調查費等財政性資金項目的專項檢查。
二、財政投資項目工程造價全過程跟蹤的事前評審
事前:項目可行性研究、地質勘察和項目設計三個階段。
可行性研究階段是財政投資評審工作的第一階段,這一階段的評審質量,直接影響到財政投資項目投資的經濟效果,也對投資控制工作具有重要的影響。通過技術經濟分析論證來評定項目建設的必要性、技術上的可行性和經濟上的合理性,盡量避免項目決策上的失誤。
工程項目地質勘察資料是施工圖設計的基礎,勘察資料的準確與否,直接影響施工圖設計的質量。認真做好實地勘察,對施工圖的合理性、經濟性、完整性進行嚴格把關,力求設計出科學合理又節省造價的項目施工方案。
設計階段對工程項目投資的影響起著決定性作用。設計方案的優化、科學、合理,是最大的節約。直接參與設計方案的論證和審查。
通過專業技術人員的科學評審,從財政投資角度,審查項目設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避免因設計不到位造成資源浪費和重復建設,增強投資決策的科學性。同時,他們引入競爭機制,大力推行設計招投標制。以此來提高設計單位的技術水平、保證設計質量,從而達到降低工程造價的目的。還推行限額設計,改變設計計費辦法,建立設計質量獎優罰劣制度。充分調動了設計部門的積極性、主動性,也達到了控制工程造價的目的。
三、財政投資項目工程造價全過程跟蹤的事中監控
事中:施工階段,也是大量實際投資發生主要階段。
加強財政投資評審對資金監控的監管,是評審中心的任務。按照總投資構成內容分解的各項費用進行監控,即對建筑安裝過程費用、設備和工器具購置費以及建設其他費用等進行監控。對于重大項目,評審過程中要派駐評審人員,實現全過程跟蹤評審監控。
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工程變更和現場簽證是不可避免的。任何建設項目的變更都會造成項目造價的變動。現場簽證不規范,項目超標現象嚴重是目前施工過程中普遍存在的現象。
評審人員深入現場監控,全面掌握工程實況,在現場監控過程中,對照圖紙察看施工情況,收集工程的有關資料,及時掌握施工動態。加強設計變更管理,審核設計變更和簽證,以及因此所發生的費用,盡可能把設計變更控制在實施階段初期。對變更項目做到先算帳后變更,找出建設項目資金控制中的偏差和原因,使工程建設在實施過程中得到不斷改進和完善,進一步制定資金糾偏的措施,去改進和消除項目實施過程中無效或低效的活動,有效控制總投資。
評審中心通過現場監控,及時發現了資金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節支增效成果顯著。實現了跟蹤評審監控,嚴格管理設計變更,準確掌握材料價格,評審監控過程中根據施工進度提出月報季報,為財政預算的支出提供了科學合理可靠的技術依據,避免了項目支出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施工階段的造價控制直接關系到項目支出預算的管理,在評審監控過程中,發現和剔除項目投資中的不合理資金,發現和糾正項目建設中在資金使用方面的違規違紀問題,將為節約財政支出增加效益發揮著重要作用。
四、財政投資項目工程造價全過程跟蹤的事后評價
事后:竣工驗收及竣工決算階段,主要先竣工結算的評審,進而做好全方位工程造價的事后評價工作。
對于一個建設項目而言,竣工結算是建設項目全部完工并驗收合格之后,對建設項目完成工程量的度量和確認。所以竣工結算評審的主要任務是合理度量建設過程的實施工作績效,最終確定工程造價,它是承發包雙方結算的依據。工程結算直接關系到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的切身利益。
在結算評審過程中,由于編審人員所處的地位、立場和目的不同,工作水平也不同,編審結算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屬于正常現象。但差距過大,就會造成工程造價的失真,使公共財政資金造成損失和浪費。
施工結算評審過程中,常發現結算多報現象發生。例如評審的某局辦公樓裝潢項目,合同價為56萬,施工方報送價為110萬,最后經評審工程造價為65萬(中間發生了一些變更項目產生了索賠)。在審查過程中,發現施工簽證單較多,有盲目簽證、事后補簽現象的存在,每一張簽證單都影響著工程造價的變動,增加項目的投資。針對這一現象,我們深入現場,掌握工程的實際情況,剔除了一些不合理的簽證,依據國家有關政策法規和取費標準,對工程量和工程套項進行了認真細致的審核,控制了工程造價,為財政投資節約了資金,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全過程跟蹤評審必要性。
芫荽3月下旬直播,5月上旬開始采收鮮食芫荽,5月底采收結束,7月上旬收獲芫荽籽;娃娃菜7月中旬直播,9月底開始采收,10月上旬采收結束。
2芫荽栽培技術要點
2.1品種選擇
選擇植株高大、適應性強、優質耐寒、味濃芳香的大葉形芫荽品種,如山東大葉、北京香菜、白花香菜等。
2.2整地施肥
選擇前茬是小麥或大麥的地塊,作物收獲后進行深翻暴曬,于11月中旬澆冬水保墑,翌年3月中旬整地施肥,每667m2施充分腐熟農家肥3000kg、磷酸二銨10kg、硫酸鉀10kg,耙磨后將土地整平。
2.3催芽播種
播前可將種子攤放在平整的地面上,用不太堅硬的器物均勻用力搓開,使其外殼破裂,然后可直接播種;或者將種子放入盆里進行浸種催芽,先用40~50℃的溫水浸種15min,然后放入15~20℃的清水中浸泡24h,搓洗2~3遍后將種子用紗布包好保濕,每天用清水沖洗1次,放入20~25℃條件下,一般10d后80%的種子露白即可播種。采用條播或撒播,條播、撒播均蓋土2~3cm,每667m2用種3~4kg,保苗40萬株左右,播后用平整工具鎮壓,以利出苗,同時還應注意土壤板結導致幼苗頂不出土的現象發生,播后應及時查苗,如發現幼苗出土時有土壤板結現象,要抓緊時間噴水松土,以助出苗。
2.4田間管理
2.4.1水肥管理
河西地區春季風沙大,直播后要注意防風固沙,保持土壤濕潤。苗高3cm時開始追肥,每667m2隨水追施尿素10kg;當苗高約10cm,進入生長旺盛期,春季雨水少宜勤澆水但不宜過多,保持土壤濕潤即可,并結合澆水追施三元復合肥20kg、尿素10kg;苗高25cm之后,要控水控肥,雨水多時,注意及時排水,促進芫荽籽早熟,防止返青。
2.4.2中耕除草
苗期要進行中耕除草。一般整個生長期中耕、除草3次,第一次在幼苗頂土時,用小耙進行輕度松土,消除土壤板結層,同時拔除雜草,以利幼苗出土生長;第二次在苗高2~3cm時進行,可用小平鋤適當深松土,拔除雜草;第三次是在苗高5~7cm時進行。及早中耕、除草,可促進幼苗旺盛生長,待葉部封嚴地面后,不再中耕松土,但要注意拔除雜草。
2.5病蟲害防治
芫荽病害主要有猝倒病、葉斑病和病毒病。猝倒病可用38%惡霜嘧銅菌酯8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劑8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10d噴施1次;葉斑病可用新植霉素4000倍液,或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50%加瑞農可濕牲粉劑6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10d連噴3次;病毒病可交替用小葉敵抗病毒營養液、5%菌毒清水劑5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d連噴3次。
2.6采收
芫荽生長到25cm后,開始陸續采收鮮食芫荽,采用間拔收獲,共收獲2~3茬,采收時注意選留健壯苗用于收獲芫荽籽,一般留苗株行距為5cm×10cm;芫荽果殼表面淡黃棕色,種子變為褐色時便可采收,過度成熟香氣差。
3娃娃菜栽培技術要點
3.1品種選擇
選用抗病、抗逆性強、耐抽薹、結球緊實、早熟、豐產、耐儲運的優良品種,小株型品種有“春玉黃”、“春月黃”等,大株型品種有“旺青春”、“介實金杯”等。
3.2整地施肥
7月中旬芫荽收獲后清理地塊,每667m2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3kg加敵百毒死吡2kg,拌細土25kg配成藥土均勻撒施。每667m2施腐熟優質農家肥2000kg或商品有機肥200kg、磷二銨30kg、鉀肥10kg,均勻撒施后深翻耙耱。
3.3起壟播種
為防止7—10月份雨季澇害,采用起壟播種,一般壟高10~15cm,壟寬50cm,溝寬25cm,每壟2行,做到壟面平整緊實,播前5~7d覆膜提溫、保墑。娃娃菜成熟時個體較小,要求密植,一般株行距為20cm×25cm,用點播器破膜點播,穴深1cm,每穴點播種子3~4粒,播后覆土或黃沙輕輕壓實,每667m2用種量100g。
3.4田間管理
3.4.1水肥管理
娃娃菜栽培過程中要適當控制肥水,以免植株個體過大,影響商品質量。定苗后以促為主,需勤澆水追肥,澆水時做到溝內不積水,壟面不見水,作物不缺水。苗期結合澆水每667m2追施尿素8~10kg;蓮座期每667m2穴施三元復合肥15~20kg;包心期每667m2追施硫酸鉀10kg,同時也可在生長期間葉面噴施0.1%磷酸二氫鉀2~3次。
3.4.2間苗定苗
出苗后2~3片真葉時開始間苗,每穴留健壯苗2~3株,當達到4~5片真葉時開始定苗,每穴選留無病蟲害、健壯苗1株,每667m2保苗8000~10000株。
3.5病蟲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軟腐病和干燒心。軟腐病可用72%農用鏈霉素1500倍液+10%葡萄糖酸鈣750倍液,或20%井崗霉素水溶劑25g兌水50kg進行噴霧防治,每隔7~10d連噴2~3次;干燒心可噴灑0.7%氧化鈣和2000倍萘乙酸混合液;或1%過磷酸鈣溶液,或0.7%硫酸錳溶液,每隔5~7d連噴3次。蟲害主要有蚜蟲、菜青蟲、小菜蛾。蚜蟲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10%艾美樂水分散粒劑1500倍液噴霧防治;菜青蟲、小菜蛾可選用綠菜寶15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3000倍液加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10d連噴3次。
3.6適期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