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区-在线观看国产欧美-在线观看国产免费高清不卡-在线观看国产久青草-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美章網 精品范文 圖書情報碩士論文范文

圖書情報碩士論文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圖書情報碩士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圖書情報碩士論文

第1篇

[關鍵詞]圖書情報碩士(MLIS) 培養模式專業學位教育

[分類號]G250

2010年9月2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正式發文,公布了“2010年新增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名單”。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等18家高校獲得首批圖書情報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本文調查了18家有MLIS授予權單位的2011年度研究生招生簡章及其他相關信息,認為如果大陸圖書情報學界不能慎重穩妥地處理好開展MLIS教育的一些關鍵問題,可能會敗壞MLIS學位應有的學術聲望和職業聲望,從而使大陸圖書情報研究生教育整體聲譽受到影響,制約圖書情報學科的發展。

1 正確認識MLIs與傳統學術型碩士的關系

1.1 圖書情報專業碩士的內涵

對于什么是MLIS,大陸圖書情報學界認識并未統一。目前存在兩種看法,一種認為,MLIS是研究生新型培養模式,持這種觀點的以南開大學信息管理系為代表,他們認為:“MLIS為適應新形勢圖書情報事業發展對圖書情報專門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圖書情報人才培養體系,創新圖書情報人才培養模式,提高圖書情報人才培養質量,經國家批準而設立的專業學位培養模式”。南京理工大學信息管理系也持這種觀點。這種觀點認為,MLIS和傳統學術型碩士最大的區別在于培養方式的差異,而非課程體系上存在什么根本的不同。信息管理學科的內容具有統一性,無論是MLIS還是傳統學術型碩士都不能割裂學科知識的內在一致性。差別只在用什么方式讓研究生掌握學科知識的核心內容。

另一種觀點認為,MLIS是一種和學術型學位不同的學位,不僅僅是培養模式上不同,而且在人才培養目標和核心知識上皆存在一定的差異。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在界定MLIS的屬性時指出,MLIS“是相對于學術型學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學位類型,是以圖書館學、情報學及其他相關學科為基礎的研究生教育項目,以國內外圖書情報工作為職業背景,以專業實踐為導向,重視實踐和應用”。持這種觀點的學校占大多數,他們都強調MLIS側重培養職業性、應用型人才。譬如,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認為:MLIS“培養理論基礎扎實,勝任國家機構、政黨團體和各種企業事業單位圖書情報管理工作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則一方面認為MLIS是一種新的研究生培養模式;另一方面,南大也強調MLIS的職業特征。

1.2 美國學界對MLIS的理解

在2008年版的美國圖書館協會(ALA)MLIS項目認證標準中,很明確地指出,“圖書館與信息研究”(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致力于通過服務和技術手段促進可記錄信息及知識的管理與利用,它包括信息與知識的生產、交流、選擇、獲取、組織、描述、存儲、檢索、分析、解釋、評估、綜合、傳播和管理。ALA在這份文件中明確指出,MLIS認證標準涵蓋了圖書情報領域的所有碩士研究生項目,不管項目的名稱是MIS、MALS、MIRM還是其他什么名稱。也就是說在歐美LIS學界,他們認為并不存在碩士研究生層面的兩種類型碩士學位的差別,沒有所謂的專業性學位和學術型學位的分別。這種看法是完全正確的。美國現代職業發展史告訴我們,19世紀后期,在美國的現代化轉型中,誕生了體現現代社會特征的白領職業群,譬如,醫生、律師、職業經理、會計師、審計師、咨詢管理專家、圖書館員等,這些行業的共同特點都是依靠所掌握的專業知識為公眾提供服務,從而獲得較高的報酬。行業從業人員的補充不是通過像傳統的手藝人那樣以家族世襲或者師徒傳授的方式進行,而是通過現代高等學校培養而獲得。在現代大學中的構成中,培養此類專業人員機構屬于“專業學院”(profes-sional schools),最典型的學院是商學院、法學院、工學院、醫學院、圖書信息學院等。歐美圖書信息學院的主要生源來自基礎學科。到了研究生階段才有專業取向的,讀研究生院的目的就是掌握專業技能,為了便于就業。至于圖書信息學院的師資補充來源,一方面是來自其他基礎學科;另一方面就是本領域的博士研究生項目。但是,他們不叫MLIS項目,而是稱為PhD項目,此類研究生培養目標非常清楚,不是專業導向,而是學術導向,主要的出路是補充高校師資和到大型研究機構、智庫做高級研究人員。

因此,我國目前學術型碩士和MLIS并列的情況是一種轉型期現象。未來的趨勢是和國際接軌。研究生階段都叫MLIS,都是專業取向,都面向就業需要。學術型碩士和現在的博士研究生項目合并。單獨的學術型或科學型碩士不復存在。可是,我國客觀現實是目前學術型碩士和MLIS兩種碩士都存在,如何看待這兩者的關系呢?首先,必須清楚學術型碩士終將消失,研究生培養的主要精力要放在MLIS上;其次,不能認為MLIS就是降低標準的學術型碩士,或者認為MLIS就是加了“面向職業”味精的學術型碩士。

2 MLIS人才培養定位必須清晰

2.1 MLIS的行業映射

對于應用性社會科學來說,學科服務于行業是現代高等教育的一種制度安排。在大陸,LIS所映射的行業原本非常清晰。圖書館學為圖書館培養從業人員,檔案學為政府檔案館和機構檔案館培養高級管理人員,情報學為科技情報所培養科技資料的管理人員。同時,也從畢業生中留出一部分人在大學從事學術研究和教學工作。大致在20世紀90年代以前,這種對應關系都是穩定的。LIS的學科發展、專業設置、課程體系都緊密聯系著實際業務工作。因為行業指向明確,所以,LIS的核心知識體系非常清晰,核心課程當然也非常明確,通過計劃經濟的人事管理體制,培養出的學生基本上都進入了圖書館、檔案館、情報所工作,整個“產業鏈”環環相扣,沒有所謂的核心知識泛化、去職業化等問題。1992年,應該是大陸LIS變革的轉折點。一方面,市場經濟體制最終確立,計劃經濟徹底被打破,市場價值成為衡量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標準,畢業生開始自謀職業;另一方面,圖書館學系的改名風潮摧枯拉朽,一夜之間,圖書館學系變成了信息管理系。

其導致的后果是:①因為傳統的圖書館、檔案館和情報所原本是服務于學術系統的,沒有多少市場價值,如果固守這三個行業對象,LIS在爭奪資源中將處于劣勢。因此,大陸的LIS向具有市場價值的行業映射,希望能在這市場大潮中分一杯羹。經濟學、管理學、計算機內容大量滲透進LIS研究生教育。②改名之后,LIS

傳統課程失去了合法性。出現了所謂的以圖書館為中心知識體系向以信息為中心知識體系的轉向。LIS的這種轉型是否能獲得社會的認同呢?一方面,圖書館界反映出圖書館學學生在圖書館傳統技能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社會對LIS的認知存在危機。以公務員考試為例,涉及LIS的崗位比較少,而且在LIS二級學科中分布也均衡。如表1所示:

從表1可以看出,盡管中國已經邁入信息社會,社會對信息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大),對信息人才的信息技能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這并沒有反映在對LIS人才的需求上。這種認知危機告訴我們,MLIS作為LIS教育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必須解決行業定位不清的問題。MLIS所服務的行業大概分為三個層面:①實體圖書館與信息所的業務需求。中國三大系統的圖書館和信息所每年的人員補充,仍然是MLIS一個重要去處,不能不考慮他們業務工作的需求。②現代知識組織與知識管理企業和機構的需求。③不同行業中“信息管理”崗位對MLIS人才的需求。呂斌和李國秋通過對300家各類組織的人才需求進行調查,發現了316個信息管理崗位。也就是說,MLIS還必須滿足社會各類機構對通用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

2.2 MLIS行業指向設計

如果對MLIS的需要滿足于這三類需求的“行業定位”形成大致共識,那么會發現,要求MLIS培養同時滿足這三類需求存在著難以克服的矛盾。在互聯網時代,實體圖書館僅僅是學術資源系統的一個部分。因此,圖書館學不能再僅僅是實體圖書館的映射,而應該把學術資源系統和交流系統作為自己主要的產業映射。現在問題最大的是情報學所映射的行業和崗位比較模糊。如果情報學也以學術交流系統主要映射行業,那么,這里就是所謂的圖書館學和情報學就是一回事,其可能的分工就是:圖書館學注重學術交流的資源管理,情報學注重學術交流的信息系統。要么情報學干脆放棄傳統定位,以培養通用信息管理人才為學科的主要使命。問題是現代社會組織中情報崗位描述是不清晰的。任何情報崗位都是處于行業環境中,所要處理的情報都是和特點行業相關,如果沒有行業背景。那么也無法理解行業情報,更無法履行行業情報崗位工作。目前的MLIS包含了圖書館學、情報學和檔案學3個學科,培養出來的人才如何既能勝任學術資源的管理,又能勝任各行各業通用信息管理崗位的需要是一個難題。

在MLIS培養模式的設計中,筆者建議引入工程碩士“領域”的概念。即“MLIS(圖書館管理與知識管理領域)”、“MLIS(檔案管理領域)”、“MLIS(信息管理領域)”。“圖書館管理與知識管理領域”面向實體圖書館和學術類數據庫公司的需求;“檔案管理領域”面向機構和企業文件和檔案管理需求;“信息管理領域”面向通用性情報崗位的需求。而且建議“圖書情報碩士”改名為“資訊管理碩士”。這樣,圖書情報碩士的人才培養的定位就非常清晰。

3 MLIS的知識和技能體系及雙軌制的培養模式

3.1 MLIS的知識和技能體系

從筆者的調查來看,首次招收MLIS的學校都提出要創新MLIS的培養模式。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提出:①采用學分制;②教學方式重視和加強實踐形式的教學,著重理論聯系實際的實務能力的培養;③確立導師制;④課程考核重在考察學生運用所學專業理論和知識,發現、分析、判斷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專業能力和方法;⑤加強教學與圖書情報實際部門的聯系與交流,聘請圖書館、情報所等實務部門的專家參與研究生的教學與培養工作;⑥與職業資格認證相銜接,對通過職業資格認證者,可抵免部分學分;⑦對應屆畢業生側重其實踐方面的課程或加大在圖書情報實際工作部門實踐的比重,對在職人員需要彌補理論上的不足。武大的這幾點意見基本上涵蓋了18所獲得MLIS授予權學校對培養模式的主要看法。筆者認為,加強MLIS職業技能面向社會需要的培養模式當然沒有錯,但是,如果認為把業務部門專家引入課堂,擔任導師,甚至干脆和企事業單位合作辦學就體現了MLIS培養特色則顯得比較盲目。因為“開門辦學”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并不能通過加強對MLIS的職業技能訓練就可以提高它的“專業性”(profession)。如果過分關注MLIS的職業技能,可能反而會限制了MLIS將來學術發展和職業發展的潛力。

美國雪城大學信息管理學院的張蘋曾提出過一個信息管理領域的相關學科知識模型,她認為,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理解這個模型:第一,可以把這個模型看成是知識的學科組成,信息管理的知識領域包括:①關于信息技術;②關于信息內涵;③關于信息人員;④關于信息機構和信息社會;⑤前4類知識存在的領域與語境¨…。第二,這個模型也是對信息的認知框架。對于大多數信息知識我們都可以結合特定的語境從技術、內涵、人員、社會4個維度去認知。如圖2所示:

3.2 MLIS的雙軌制培養模式

通過上面的討論,已經很清楚MLIS的核心知識是什么,也知道了理解這個核心知識的認知框架是什么。就MLIS的培養模式來講,片面加強職業技能訓練,引進業務部門專家只是對輔導MLIS的知識運用有好處。通過“做中學”是能夠得到一些具有切實體驗的知識和技能,但是也可能割裂了應該掌握的知識的完整性和深度。雙軌制培養模式如表2所示:

筆者認為,1+0.5+0.5的雙軌制可能是更好的選擇。也就是說,第一年是集中修課的時間,要把核心課程安排在這一年進行,需要指出的是授課方式不應該是以往的大課模式,而應該是以討論課(seminar)為主體,授課目的不僅是讓MLIS掌握系統的知識,而且要通過主旨報告準備、PPT制作、課堂發言、課堂討論等環節系統訓練學生的研究能力、寫作能力、課件制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辯論能力。這些能力可以成為“元能力”,也可以叫做管理的“核心技能”。管理工作千差萬別,但是拋開現象看本質,會發現所有的管理工作都不外乎是調查研究、發現問題的癥結、提出解決方案、向別人說明自己的解決方案、說服別人接受自己的解決方案。這和討論課課程的基本環節幾乎一樣。因此,可以把討論課課程中培養出來的能力叫做“元能力”或“核心能力”。MLIS會把討論課課堂培養出來的“元能力”“遷移”到今后的工作中去。

MLIS的第二學年,可以分兩個階段,第三學期對于沒有工作經驗的MLIS應該用于實踐教學,而對于有工作經驗的MLIS則應該集中進行選修課的專題課程訓練。這就是雙軌制。到第四學期,進行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至于哪些人進行畢業論文,哪些人進行畢業設計,還是要看學生的興趣,一般而言,無工作經歷的最好選擇畢業設計,有工作經歷的最好選擇畢業論文。這也是雙軌制的含義之一。

4 結語

MLIS教育的正式展開意味著大陸LIS研究生教育的重大轉型,今后MLIS將成為LIS研究生教育的主

題,研究型碩士將會并入博士研究生教育系列。MLIS將面向社會需要培養具有高深學問基礎的專業人才。在培養方式上必須指出的是,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都具有知識獲取和能力培養的雙重功能,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不可偏廢,需要以討論課形式改造傳統的課堂教學,加強學生的管理“元能力”培養。雙軌制是一個較好的選擇。

參考文獻:

[1]關于下達2010年新增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名單的通知.[201l―01―14].http://graduate.zsu.省略/Item/2533.aspx.

[2]南開大學圖書情報專業碩士學位(MLIS)項目介紹.[201l―01―14].http://ibs.nankai.省略/mlis/.

[3]經濟管理學院圖書情報碩士專業學位聯合培養基地授牌.[201 1―14].http://sem.njust.省略/theNews/admin/NewsDetail.aspx?newsID=827.

[4]武漢大學圖書情報碩士專業學位相關情況說明.[2叭1―01―14].http://sim.whu.省略/board/show―board―news.php?board_hews―id=1858.

[5]中國人民大學招收2011年全日制圖書情報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簡章.[201l一01―14].省略.

[6]南京大學圖書情報碩士專業學位招生簡章.[201l一0l―14].http://im.nju.省略/shownodir.aspx?eontentid=eont2010092516&parentid=bcat2010062918&teategoryid=bcat2010062918.

[7]Standards for Accreditation 0f Master’s Programs in Library&In-formation Studies.[20l 1―01―14].省略/ae.creditation.

[8]數據來源:“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國家公務員招考職位信息庫”.[2011―01―19].http://edu.省略/official/zhi―wei/.

第2篇

【摘要題】實踐研究

【【關鍵詞】網絡/社科信息資源/檢索策略

隨著全球信息化的不斷深入,網上社科信息資源日益豐富。但由于網上信息資源高度分散、數字信息的易拷貝等特點導致信息重復率高,無序性更為突出。所的社科信息沒有統一的管理和規范,加之現有的檢索工具智能化程度較低,導致信息查詢困難,大大影響了網上社科信息資源的利用效率。了解目前網上社科信息資源的分布情況,加快和擴大網上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進度和規模,利用信息網絡共享社科信息資源,彌補目前普遍面臨的信息資源短缺的問題,已經迫在眉睫。

1網絡社科信息資源的分布

1.1網上電子期刊資源

網上電子期刊具有時效性強、內容豐富、檢索途徑多樣等優勢,利用率非常高。網上電子期刊包括與印刷版同時發行和僅在網上發行的兩種,其主要來源渠道有:

(1)出版商和文摘索引服務商提供的期刊檢索服務。目前,國際上大多數主要的期刊出版商都建立了全文數字化期刊數據庫,并通過因特網提供服務。如美國學術出版社(AcademicPrees)的IDEAL(InternationalDigitalElectronicAccessLibrary)系統(http://),德國Spring-Verlag出版公司的Link系統(http://link.springer.de)等。有的文摘索引服務商則將自己的產品上網,提供包括期刊訂購、檢索、全文傳遞等服務。如美國威爾遜公司(Wilson)的WilsonFulltext(http://)。

(2)網絡數據庫信息服務商提供的服務。存儲在網絡服務器上的網絡數據庫品種多、質量高,大多由信息服務商或大型圖書情報機構創建維護,如世界上最早和最大的國際聯機檢索系統Dialog,美國聯機計算機圖書館中心OCLC,中國期刊網等。訪問的形式主要有授權直接訪問或訪問鏡像站上的數據庫兩種。中國期刊網的題錄數據庫免費供用戶檢索,可為用戶提供6000多種刊物的題錄信息。有的數據庫服務商不定期地提供某些數據庫的免費試用服務。

(3)文獻情報部門或學術性機構提供的服務。文獻情報部門或學術性機構依托自己或協作單位的館藏,通過自己的網站提供期刊或其他類型文獻的網上檢索服務,用戶在有的網站檢索二次文獻信息的同時,還可以訂購原始文獻,原文可通過E-mail、傳真、瀏覽、下載和聯機打印等方式獲取。如美國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科學網(webofscience,http://)提供世界三大引文索引SCI、SSCI、A&HCI)的檢索。

(4)網絡版期刊提供的服務。許多期刊正在網上建立自己的網站,便于讀者上網檢索或提供免費的電子郵件現刊目錄服務。如《中國遠程教育》免費為廣大讀者提供全文閱讀、期刊訂閱及檢索服務;《世界華人名人錄》網絡版提供網絡版的題錄和全文;中國經濟展望網提供《宏觀經濟觀察》、《宏觀經濟論壇》等多種網絡版期刊的題錄和全文,等等。

1.2網上圖書信息

網上提供的圖書信息主要包括書目信息和電子圖書。

(1)出版商提供的書目信息。國內外許多出版社都設有自己的網站,通過因特網其出版物的目錄、最新圖書內容簡介、價格等信息。如高等教育出版社提供新書推薦、教材目錄以及書目查詢服務等;AcademicPress提供其出版物的目錄、最新圖書內容簡介、價格等信息,帶有一定的銷售宣傳性質。

(2)圖書館、文獻情報中心提供的聯機圖書館館藏目錄。目前全球至少有15000個大型圖書館的聯機目錄24小時對外開放。讀者通過OPAC可以查詢到大量的書目信息,確定某本書是否在館,能否通過館際互借加以利用等。有些聯機目錄不但提供書目及摘要,還提供其他信息資源,用戶可以通過相應的URL地址訪問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各種圖書館。

(3)數字圖書館提供的電子圖書。數字圖書館是數字化生存時代的重要文化基礎設施。用戶只需通過鼠標和鍵盤,記載人類文明成果的圖書資料就會方便地進入人們的生活。如超星數字圖書館可為讀者提供35萬冊的PDG格式的數字圖書。其會員可隨時閱覽到最新圖書。國內可供讀者閱讀圖書的還有中國數字圖書館、書生之家數字圖書館等。

(4)研究機構提供的電子圖書。以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的“古文獻資料庫中心”和中國臺灣的“瀚典”為代表。兩網站除部分內容需付費使用外,絕大部分內容可免費在線瀏覽。

(5)個人或團體網站提供的電子圖書。大多數文學類網站屬于此類,有的以收藏為主,有的以鏈接為主。雖然側重點有所不同,但大多是中外文學名著和眼下一些比較紅火的圖書,也包括一些網友自己的習作和文摘,一般為全部免費提供給讀者閱讀。

1.3網上報紙資源

網上電子報紙時效性強、傳播范圍廣,提供大量時事、專題、經濟、政治、法律法規等方面的信息,正逐漸成為新的重要的社科信息源。據不完全統計,自1995年10月《中國貿易報》率先在網上開辦電子版以來,到1999年6月,國內已有273家報紙上網提供閱覽。以《人民日報》網絡版為例,它從每天凌晨0時30分到5時,將每天出版的《人民日報》、《市場報》等17種報刊的全部文字和圖片上網,還分為“中國”、“國際”、“財經”等9個頻道,每天滾動國內外新聞1500條,并就新聞熱點制作專題。網站還設置了對報刊和頻道新聞均有效的信息檢索功能,讀者很方便就能查到相關資料。

1.4網上學位論文資源

(1)利用全國性的學位論文數據庫提供的信息。許多國家已將學位論文數字化列為重要的項目計劃,其中較具規模與成效的,例如:ETDDigitalLibraryNetworkedDigitalLibraryofThesesandDissertations(NDLTD)網絡博碩士論文數字化圖書館計劃。它是一個國際論文資源的電子圖書館計劃。通過整合性檢索可檢索19個單位的論文;另外更列出許多大學及研究機構博碩士論文的網址。CALIS高校學位論文(文摘)數據庫,是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的一個子項目,建庫的目的是通過對分散在各大學中各類學科的學位文獻信息的收集、整理、建庫、上網,使原始的論文信息獲得升值,為國內外希望獲取高校學術信息的用戶提供方便的查詢途徑,起到推動高校教學、科研交流和促進發展的作用。高校學位論文數據庫收錄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全國著名大學在內的83個CALIS成員館的碩士、博士學位論文,截止到2002年5月21日,已有97所學校申請加入學位論文數據庫建庫工作,學位論文數據庫上網數據已達到約9.7萬條。

(2)利用商業出版機構或信息中介者提供的信息。目前已有商業出版機構取得授權,通過正式的出版渠道出版學位論文;有些則是委托商接受論文訂購。如1983年成立的UMI公司,是美國學術界首屈一指的出版公司,出版物包括自1861年美國的第一本論文到目前所出版的150多萬本美加地區博碩士論文,1997年以后出版的已經有PDF形式的論文,可直接使用信用卡訂購下載。通過Amazon網絡書店訂購學位論文,前25頁可免費瀏覽。

(3)利用聯機檢索系統中的學位論文數據庫。一些知名的聯機檢索系統中都包含大量的與學位論文有關的數據庫。如Dialog系統、QuestelQrbit系統、STNFizKar/sruhe系統。我國的“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由教育部主管、清華大學主辦,是中國知識基礎工程(CNKl)繼《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等超大型數據庫建成后,又一項大規模開發利用我國知識信息資源的重大信息化工程。按照CNKI信息采集范圍規定的信息源,它已收錄全國有博士招生點的280多家院校的1800多個博士點和3000多個碩士點2000年以來的博碩士學位論文5萬多本。并按科學的體系進行了編輯。到2002年底,加入這一數據庫的博碩士培養單位將達到80%以上,2002年6月2日的《光明日報》稱該數據庫是目前世界上惟一最科學、最全面的中文全文博碩士學位論文檢索數據庫。

(4)學術教育單位自建的學位論文數據庫。有些大學或資料中心在原有圖書館館藏目錄查詢系統之外建立本校的博碩士論文查詢系統,部分學校除提供書目及摘要外,另有全文下載功能。如:MITThesesOnline麻省理工學院,收錄經選擇后的博碩士論文,提供論文掃描后之全文。可線上訂購全文,包括:紙本、PDF檔及微縮片三種形式。《上海交通大學學位論文數據庫》,提供多種途徑包括摘要和全文的檢索能力,可以查到上海交通大學歷年的博碩士論文書目資料及摘要,博士論文的全文下載僅限授權用戶。

1.5網上政府信息

政府信息是政府活動的原始記錄和產物,它的發展與政府機構本身的擴充及其職能的強化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其文獻地位和使用價值也隨著綜合國力的增強和在國際事務中所發揮的作用,而不斷上升和升值。網絡政府信息的多少,已被視為一個國家民主程度的表征之一。

在網絡發達的美國,據1997年中期統計,美國聯邦政府的4300個網站和215個電腦公報牌已將政府的42個部門機構拴鏈為一體,在2000年末已將政府3/4的議事錄(transaction)電子化。通過網絡,可以查找美國的總統文獻,如:國情咨文、經濟咨文等;可以通過美國GPOAccess主頁、美國國務院網站或美國國務院外交事務網等查找美國國務院的文獻資料;還可通過美國商業部的國情普查局、勞動統計局、經濟分析局等查找美國的統計資料。

1999年1月22日,中國電信和國家經貿委經濟信息中心聯合40多家部委信息主管部門在北京召開了“政府上網工程”啟動大會,要求1999年底60%以上的部委和政府部門在163、169網上建立正式網站,到2000年底則要實現80%以上部委和政府部門建立網站。據2002年7月22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1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全國各級政府部門申請域名的已達5864個,“政府上網”已經成為現實。

1.6電子論壇和電子會議

因特網上設有USENET及Listserv電子論壇,也稱新聞討論小組。USENET及Listserv都是由成千上萬個專題討論小組構成。每個小組是由某一主題參與的文章所構成。USENET與Listserv類似,但是,前者范圍更廣泛,幾乎無所不包,一般不需訂購便可參與;而后者較為嚴肅,而且更趨學術性,通常還需訂購方可參與。因特網上用戶通過E-mail均可自由參與電子論壇的活動,從中可以獲得用任何其他手段都難獲得的第一手重要專題信息與資料。因此,它是研究人員及時了解跟蹤學科動態與前沿的最有效途徑之一,可消除印刷出版物時間滯后的缺點。電子論壇的另一特點是舉辦國際電子會議。例如,利用Listserv,一些學術團體與組織已成功舉辦了多次專業性的國際學術會議。參加這些會議,能了解本專業的最新研究發展動態,獲取完整的會議論文與資料。

1.7網絡數據庫

存儲在網絡服務器上的文獻信息數據庫稱為網絡數據庫,多由信息服務商或大型圖書情報機構創建維護,品種多,質量高,但基本上都是需要付費才能使用。訪問網絡數據庫的形式主要有直接訪問和訪問鏡像上的數據庫兩種。目前在網絡上運行的著名數據庫,如:Dialog系統已擁有600多個集文獻信息庫、數據信息庫、事實信息庫和全文信息庫于一體的大型專業數據庫系統;OCLCFirstsearch數據庫,能為用戶提供包括ArticleFirst、ContentsFirst、ERIC、FastDoc、GPO等14個基礎數據庫。

1.8網上其他社科信息

網絡上還有大量的會議信息、政策法規、標準文獻、產品樣本目錄、組織機構、通訊討論組等。這些資源的實用性也很強。

2網絡社科信息資源的檢索

2.1直接進入網站或數據庫進行檢索

通過這種途徑進行檢索,要求檢索者對網絡信息資源分布有所了解,進行檢索前,首先要分析所檢課題的信息類型,然后找到可能包含其內容的相應網站的相應系統。比如,要了解某一新課題相關論著,首先確定需要檢索書目,可以利用國家圖書館的書目檢索系統進行檢索,也可進入高校圖書館書目信息查詢系統進行檢索。如果要了解課題目前國內外研究最新進展,首先確定可以檢索期刊目次,外文的可以進入清華的科技新刊報導檢索,中文的可以檢索CNKI的期刊專題題錄數據庫。

2.2利用搜索引擎進行檢索

搜索引擎俗稱“網絡門戶”,是搜集網絡信息資源最方便的入手工具。據統計,至少85%的網上用戶使用搜索引擎來查找信息。目前在因特網上已有數千個搜索引擎,中文搜索引擎也有100多種。利用搜索引擎可以搜索所有在網上的資源而不必預先知道資源所在的地址。搜索引擎通常有兩種檢索方式:一種是分類目錄導航,一種是輸入檢索詞進行匹配檢索。前一種是以Yahoo!為代表的人工分類式搜索引擎,根據檢索主題所屬類別,逐級展開分類目錄,查找分類匹配信息。分類式搜索引擎雖具有分類清晰、準確的優點,但卻存在人工成本高、收集內容有限、難于更新的不足。后一種是以AlatVista為代表的基于Robot的搜索引擎,它提供對關鍵詞、主題詞或自然語言的查詢,由程序自動搜索。用戶只要在搜索框中輸入檢索式或表達式,搜索引擎就會返回一組指向相關站點的超鏈接。由于是機器人程序自動搜索,可方便地收集更多的網站并及時更新、發現及刪除已不存在的站點,從而大大提高用戶查詢結果的數量。這兩種類型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各不相同,檢索效果也各有差異,應合理選用。

2.3利用專業信息資源導航系統獲取信息資源

搜索引擎雖然是整合互聯網信息資源,并使之有序化的重要手段。但是據NEC研究院的最新研究,網上信息缺乏有效整合標準和手段,搜索引擎只能覆蓋網上不到1/4的信息,而發表在《自然》雜志的研究稱,沒有一個搜索引擎可以覆蓋網上信息內容達16%以上,并且隨著站點越來越多,這個比例還會下降。因此通過通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為通用搜索引擎的信息覆蓋面廣,面向大眾的信息居多,要查詢業務性較強的主題,查準率較低。為了使網上的信息資源充分發揮作用,許多國家的信息工作者把分散在網上的某一或某些主題信息通過多個搜索引擎的協同搜索,選擇有較高利用價值的信息資源URL,經過專業人員的加工、總結、歸類,以目錄的形式組織起來,按學科門類進行分類,使用戶能按類目瀏覽,方便地獲得某一主題的相關信息。通常先按照學科設立一級類目,在一級學科類目下設二級學科欄目,二級學科類目下可以按照信息資源類型設三級類目(如果本學科的信息資源較少,可以不再按信息資源類型設三級類目,使二級類目直接對應于具體的信息資源,這樣更簡潔明了),三級類目對應的就是具體的信息資源的網址。從而形成了一系列的網上專業資源指南和WWW虛擬圖書館,把讀者和網上信息資源連接起來,可以節省用戶網上漫游的時間。如:知識管理虛擬圖書館(http:///km/)、語言類虛擬圖書館(http:///)等。

3基于網絡的社科信息資源檢索策略

網上社科信息資源內容豐富、種類繁多、更新頻繁,通過各種專業搜索引擎和專業信息資源導航系統查找是最主要的途徑。但是,任何一個研究人員都必須關注、瀏覽本專業相關的國際學會、協會、研究所的網上主頁,同時加以取舍和鑒別,最終從網上獲得有價值的信息,這才是網絡信息檢索的主旨所在。同時,網上的信息檢索系統有著各自不同的服務功用,用戶在檢索時,如果選用不恰當,會事倍功半,因此在實際檢索中應針對不同的檢索要求,加強檢索策略的規劃,其中包括檢索標識的確定、檢索人口的選擇、檢索詞間的邏輯關系以及檢索提問的表達等。正確而完善的檢索策略可優化檢索結果,反之會造成檢索的失誤或失敗。

3.1確定檢索項

(1)分析檢索課題,明確檢索要求。分析檢索課題,是為了弄清楚檢索課題要達到的目的和意圖,弄清楚課題學科屬性、專業范圍及相關內容,以便正確選用數據庫、檢索詞和邏輯運算符,確定檢索標識,達到良好的檢索效果。

(2)選擇適當的語詞,確定檢索項。規范詞和自由詞是檢索常用的語詞。規范詞是規范化的語詞,是受控詞匯,它取自主題詞表(敘詞表)。自由語詞是自然狀態的語詞,屬于非受控詞匯。檢索時,應遵循優先使用規范詞,根據實際情況恰當使用自由詞的原則。

(3)檢索項之間進行邏輯組配,編制檢索表達式。不管是數據庫還是網上的搜索引擎,幾乎都具有邏輯組配檢索功能。由于已確定的檢索項表達的主題概念間存在邏輯關系,可以通過使用布爾邏輯算符和位置算符對檢索項進行組配,編制成檢索表達式。常用的布爾邏輯算符有“邏輯與”(and)、“邏輯或”(or)和“邏輯非”(not);常用的位置算符有“near”、“with”、“field”等算符。

3.2選擇檢索工具

(1)科研選題和科研進行中,由于要檢索比較專業的、學術性較強的文獻信息,如正式發表的期刊論文、會議記錄等,應選擇網上數據庫檢索系統,以保證檢索結果的全面性和權威性。

(2)網上商務信息數據庫的比重逐年增加,如中文的萬方數據資源系統和美國的Dialog公司均提供許多很有特色的商務信息數據庫,用戶如要檢索比較準確和系統的商務信息(包括政策與法規、市場、金融、商品等),也可以選擇網上數據庫信息檢索系統,登錄其網站,進入有關數據庫進行有償信息檢索。

(3)檢索時效性較強的信息,如新聞報道、最新商務信息等,可以選擇網上搜索引擎。搜索引擎具有信息傳遞速度快且免費檢索的特點,但對于學術性強,比較專深的課題,用搜索引擎檢索效果不理想。

(4)針對具體的檢索課題,可根據實際情況選用不同類型的信息資源靈活地配合使用,取長補短,即以專業性或綜合性數據庫檢索為主,適當輔以網頁搜索的檢索方法,以達到最佳檢索效果。實際操作中,用戶最常用的就是這種綜合運用的方法。

【參考文獻】

1黃如花.網上電子期刊的利用.圖書情報工作,2001(12)

2陳光祚,夏立新,我國網絡圖書現狀分析與發展對策研究.中國圖書館學報,2002(2)

3李家清.開發利用網絡信息資源的對策研究.圖書情報知識,2001(1)

4司莉.因特網上的圖書館虛擬文庫建設.圖書情報知識1999(1)

第3篇

【摘要題】實踐研究

【【關鍵詞】網絡/社科信息資源/檢索策略

隨著全球信息化的不斷深入,網上社科信息資源日益豐富。但由于網上信息資源高度分散、數字信息的易拷貝等特點導致信息重復率高,無序性更為突出。所的社科信息沒有統一的管理和規范,加之現有的檢索工具智能化程度較低,導致信息查詢困難,大大影響了網上社科信息資源的利用效率。了解目前網上社科信息資源的分布情況,加快和擴大網上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進度和規模,利用信息網絡共享社科信息資源,彌補目前普遍面臨的信息資源短缺的問題,已經迫在眉睫。

1網絡社科信息資源的分布

1.1網上電子期刊資源

網上電子期刊具有時效性強、內容豐富、檢索途徑多樣等優勢,利用率非常高。網上電子期刊包括與印刷版同時發行和僅在網上發行的兩種,其主要來源渠道有:

(1)出版商和文摘索引服務商提供的期刊檢索服務。目前,國際上大多數主要的期刊出版商都建立了全文數字化期刊數據庫,并通過因特網提供服務。如美國學術出版社(AcademicPrees)的IDEAL(InternationalDigitalElectronicAccessLibrary)系統(http://),德國Spring-Verlag出版公司的Link系統(http://link.springer.de)等。有的文摘索引服務商則將自己的產品上網,提供包括期刊訂購、檢索、全文傳遞等服務。如美國威爾遜公司(Wilson)的WilsonFulltext(http://)。

(2)網絡數據庫信息服務商提供的服務。存儲在網絡服務器上的網絡數據庫品種多、質量高,大多由信息服務商或大型圖書情報機構創建維護,如世界上最早和最大的國際聯機檢索系統Dialog,美國聯機計算機圖書館中心OCLC,中國期刊網等。訪問的形式主要有授權直接訪問或訪問鏡像站上的數據庫兩種。中國期刊網的題錄數據庫免費供用戶檢索,可為用戶提供6000多種刊物的題錄信息。有的數據庫服務商不定期地提供某些數據庫的免費試用服務。

(3)文獻情報部門或學術性機構提供的服務。文獻情報部門或學術性機構依托自己或協作單位的館藏,通過自己的網站提供期刊或其他類型文獻的網上檢索服務,用戶在有的網站檢索二次文獻信息的同時,還可以訂購原始文獻,原文可通過E-mail、傳真、瀏覽、下載和聯機打印等方式獲取。如美國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科學網(webofscience,http://)提供世界三大引文索引SCI、SSCI、A&HCI)的檢索。

(4)網絡版期刊提供的服務。許多期刊正在網上建立自己的網站,便于讀者上網檢索或提供免費的電子郵件現刊目錄服務。如《中國遠程教育》免費為廣大讀者提供全文閱讀、期刊訂閱及檢索服務;《世界華人名人錄》網絡版提供網絡版的題錄和全文;中國經濟展望網提供《宏觀經濟觀察》、《宏觀經濟論壇》等多種網絡版期刊的題錄和全文,等等。

1.2網上圖書信息

網上提供的圖書信息主要包括書目信息和電子圖書。

(1)出版商提供的書目信息。國內外許多出版社都設有自己的網站,通過因特網其出版物的目錄、最新圖書內容簡介、價格等信息。如高等教育出版社提供新書推薦、教材目錄以及書目查詢服務等;AcademicPress提供其出版物的目錄、最新圖書內容簡介、價格等信息,帶有一定的銷售宣傳性質。

(2)圖書館、文獻情報中心提供的聯機圖書館館藏目錄。目前全球至少有15000個大型圖書館的聯機目錄24小時對外開放。讀者通過OPAC可以查詢到大量的書目信息,確定某本書是否在館,能否通過館際互借加以利用等。有些聯機目錄不但提供書目及摘要,還提供其他信息資源,用戶可以通過相應的URL地址訪問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各種圖書館。

(3)數字圖書館提供的電子圖書。數字圖書館是數字化生存時代的重要文化基礎設施。用戶只需通過鼠標和鍵盤,記載人類文明成果的圖書資料就會方便地進入人們的生活。如超星數字圖書館可為讀者提供35萬冊的PDG格式的數字圖書。其會員可隨時閱覽到最新圖書。國內可供讀者閱讀圖書的還有中國數字圖書館、書生之家數字圖書館等。

(4)研究機構提供的電子圖書。以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的“古文獻資料庫中心”和中國臺灣的“瀚典”為代表。兩網站除部分內容需付費使用外,絕大部分內容可免費在線瀏覽。

(5)個人或團體網站提供的電子圖書。大多數文學類網站屬于此類,有的以收藏為主,有的以鏈接為主。雖然側重點有所不同,但大多是中外文學名著和眼下一些比較紅火的圖書,也包括一些網友自己的習作和文摘,一般為全部免費提供給讀者閱讀。

1.3網上報紙資源

網上電子報紙時效性強、傳播范圍廣,提供大量時事、專題、經濟、政治、法律法規等方面的信息,正逐漸成為新的重要的社科信息源。據不完全統計,自1995年10月《中國貿易報》率先在網上開辦電子版以來,到1999年6月,國內已有273家報紙上網提供閱覽。以《人民日報》網絡版為例,它從每天凌晨0時30分到5時,將每天出版的《人民日報》、《市場報》等17種報刊的全部文字和圖片上網,還分為“中國”、“國際”、“財經”等9個頻道,每天滾動國內外新聞1500條,并就新聞熱點制作專題。網站還設置了對報刊和頻道新聞均有效的信息檢索功能,讀者很方便就能查到相關資料。

1.4網上學位論文資源

(1)利用全國性的學位論文數據庫提供的信息。許多國家已將學位論文數字化列為重要的項目計劃,其中較具規模與成效的,例如:ETDDigitalLibraryNetworkedDigitalLibraryofThesesandDissertations(NDLTD)網絡博碩士論文數字化圖書館計劃。它是一個國際論文資源的電子圖書館計劃。通過整合性檢索可檢索19個單位的論文;另外更列出許多大學及研究機構博碩士論文的網址。CALIS高校學位論文(文摘)數據庫,是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的一個子項目,建庫的目的是通過對分散在各大學中各類學科的學位文獻信息的收集、整理、建庫、上網,使原始的論文信息獲得升值,為國內外希望獲取高校學術信息的用戶提供方便的查詢途徑,起到推動高校教學、科研交流和促進發展的作用。高校學位論文數據庫收錄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全國著名大學在內的83個CALIS成員館的碩士、博士學位論文,截止到2002年5月21日,已有97所學校申請加入學位論文數據庫建庫工作,學位論文數據庫上網數據已達到約9.7萬條。

(2)利用商業出版機構或信息中介者提供的信息。目前已有商業出版機構取得授權,通過正式的出版渠道出版學位論文;有些則是委托商接受論文訂購。如1983年成立的UMI公司,是美國學術界首屈一指的出版公司,出版物包括自1861年美國的第一本論文到目前所出版的150多萬本美加地區博碩士論文,1997年以后出版的已經有PDF形式的論文,可直接使用信用卡訂購下載。通過Amazon網絡書店訂購學位論文,前25頁可免費瀏覽。

(3)利用聯機檢索系統中的學位論文數據庫。一些知名的聯機檢索系統中都包含大量的與學位論文有關的數據庫。如Dialog系統、QuestelQrbit系統、STNFizKar/sruhe系統。我國的“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由教育部主管、清華大學主辦,是中國知識基礎工程(CNKl)繼《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等超大型數據庫建成后,又一項大規模開發利用我國知識信息資源的重大信息化工程。按照CNKI信息采集范圍規定的信息源,它已收錄全國有博士招生點的280多家院校的1800多個博士點和3000多個碩士點2000年以來的博碩士學位論文5萬多本。并按科學的體系進行了編輯。到2002年底,加入這一數據庫的博碩士培養單位將達到80%以上,2002年6月2日的《光明日報》稱該數據庫是目前世界上惟一最科學、最全面的中文全文博碩士學位論文檢索數據庫。

(4)學術教育單位自建的學位論文數據庫。有些大學或資料中心在原有圖書館館藏目錄查詢系統之外建立本校的博碩士論文查詢系統,部分學校除提供書目及摘要外,另有全文下載功能。如:MITThesesOnline麻省理工學院,收錄經選擇后的博碩士論文,提供論文掃描后之全文。可線上訂購全文,包括:紙本、PDF檔及微縮片三種形式。《上海交通大學學位論文數據庫》,提供多種途徑包括摘要和全文的檢索能力,可以查到上海交通大學歷年的博碩士論文書目資料及摘要,博士論文的全文下載僅限授權用戶。

1.5網上政府信息

政府信息是政府活動的原始記錄和產物,它的發展與政府機構本身的擴充及其職能的強化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其文獻地位和使用價值也隨著綜合國力的增強和在國際事務中所發揮的作用,而不斷上升和升值。網絡政府信息的多少,已被視為一個國家民主程度的表征之一。

在網絡發達的美國,據1997年中期統計,美國聯邦政府的4300個網站和215個電腦公報牌已將政府的42個部門機構拴鏈為一體,在2000年末已將政府3/4的議事錄(transaction)電子化。通過網絡,可以查找美國的總統文獻,如:國情咨文、經濟咨文等;可以通過美國GPOAccess主頁、美國國務院網站或美國國務院外交事務網等查找美國國務院的文獻資料;還可通過美國商業部的國情普查局、勞動統計局、經濟分析局等查找美國的統計資料。

1999年1月22日,中國電信和國家經貿委經濟信息中心聯合40多家部委信息主管部門在北京召開了“政府上網工程”啟動大會,要求1999年底60%以上的部委和政府部門在163、169網上建立正式網站,到2000年底則要實現80%以上部委和政府部門建立網站。據2002年7月22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1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全國各級政府部門申請域名的已達5864個,“政府上網”已經成為現實。

1.6電子論壇和電子會議

因特網上設有USENET及Listserv電子論壇,也稱新聞討論小組。USENET及Listserv都是由成千上萬個專題討論小組構成。每個小組是由某一主題參與的文章所構成。USENET與Listserv類似,但是,前者范圍更廣泛,幾乎無所不包,一般不需訂購便可參與;而后者較為嚴肅,而且更趨學術性,通常還需訂購方可參與。因特網上用戶通過E-mail均可自由參與電子論壇的活動,從中可以獲得用任何其他手段都難獲得的第一手重要專題信息與資料。因此,它是研究人員及時了解跟蹤學科動態與前沿的最有效途徑之一,可消除印刷出版物時間滯后的缺點。電子論壇的另一特點是舉辦國際電子會議。例如,利用Listserv,一些學術團體與組織已成功舉辦了多次專業性的國際學術會議。參加這些會議,能了解本專業的最新研究發展動態,獲取完整的會議論文與資料。

1.7網絡數據庫

存儲在網絡服務器上的文獻信息數據庫稱為網絡數據庫,多由信息服務商或大型圖書情報機構創建維護,品種多,質量高,但基本上都是需要付費才能使用。訪問網絡數據庫的形式主要有直接訪問和訪問鏡像上的數據庫兩種。目前在網絡上運行的著名數據庫,如:Dialog系統已擁有600多個集文獻信息庫、數據信息庫、事實信息庫和全文信息庫于一體的大型專業數據庫系統;OCLCFirstsearch數據庫,能為用戶提供包括ArticleFirst、ContentsFirst、ERIC、FastDoc、GPO等14個基礎數據庫。

1.8網上其他社科信息

網絡上還有大量的會議信息、政策法規、標準文獻、產品樣本目錄、組織機構、通訊討論組等。這些資源的實用性也很強。

2網絡社科信息資源的檢索

2.1直接進入網站或數據庫進行檢索

通過這種途徑進行檢索,要求檢索者對網絡信息資源分布有所了解,進行檢索前,首先要分析所檢課題的信息類型,然后找到可能包含其內容的相應網站的相應系統。比如,要了解某一新課題相關論著,首先確定需要檢索書目,可以利用國家圖書館的書目檢索系統進行檢索,也可進入高校圖書館書目信息查詢系統進行檢索。如果要了解課題目前國內外研究最新進展,首先確定可以檢索期刊目次,外文的可以進入清華的科技新刊報導檢索,中文的可以檢索CNKI的期刊專題題錄數據庫。

2.2利用搜索引擎進行檢索

搜索引擎俗稱“網絡門戶”,是搜集網絡信息資源最方便的入手工具。據統計,至少85%的網上用戶使用搜索引擎來查找信息。目前在因特網上已有數千個搜索引擎,中文搜索引擎也有100多種。利用搜索引擎可以搜索所有在網上的資源而不必預先知道資源所在的地址。搜索引擎通常有兩種檢索方式:一種是分類目錄導航,一種是輸入檢索詞進行匹配檢索。前一種是以Yahoo!為代表的人工分類式搜索引擎,根據檢索主題所屬類別,逐級展開分類目錄,查找分類匹配信息。分類式搜索引擎雖具有分類清晰、準確的優點,但卻存在人工成本高、收集內容有限、難于更新的不足。后一種是以AlatVista為代表的基于Robot的搜索引擎,它提供對關鍵詞、主題詞或自然語言的查詢,由程序自動搜索。用戶只要在搜索框中輸入檢索式或表達式,搜索引擎就會返回一組指向相關站點的超鏈接。由于是機器人程序自動搜索,可方便地收集更多的網站并及時更新、發現及刪除已不存在的站點,從而大大提高用戶查詢結果的數量。這兩種類型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各不相同,檢索效果也各有差異,應合理選用。

2.3利用專業信息資源導航系統獲取信息資源

搜索引擎雖然是整合互聯網信息資源,并使之有序化的重要手段。但是據NEC研究院的最新研究,網上信息缺乏有效整合標準和手段,搜索引擎只能覆蓋網上不到1/4的信息,而發表在《自然》雜志的研究稱,沒有一個搜索引擎可以覆蓋網上信息內容達16%以上,并且隨著站點越來越多,這個比例還會下降。因此通過通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為通用搜索引擎的信息覆蓋面廣,面向大眾的信息居多,要查詢業務性較強的主題,查準率較低。為了使網上的信息資源充分發揮作用,許多國家的信息工作者把分散在網上的某一或某些主題信息通過多個搜索引擎的協同搜索,選擇有較高利用價值的信息資源URL,經過專業人員的加工、總結、歸類,以目錄的形式組織起來,按學科門類進行分類,使用戶能按類目瀏覽,方便地獲得某一主題的相關信息。通常先按照學科設立一級類目,在一級學科類目下設二級學科欄目,二級學科類目下可以按照信息資源類型設三級類目(如果本學科的信息資源較少,可以不再按信息資源類型設三級類目,使二級類目直接對應于具體的信息資源,這樣更簡潔明了),三級類目對應的就是具體的信息資源的網址。從而形成了一系列的網上專業資源指南和WWW虛擬圖書館,把讀者和網上信息資源連接起來,可以節省用戶網上漫游的時間。如:知識管理虛擬圖書館(*)、語言類虛擬圖書館(*)等。

3基于網絡的社科信息資源檢索策略

網上社科信息資源內容豐富、種類繁多、更新頻繁,通過各種專業搜索引擎和專業信息資源導航系統查找是最主要的途徑。但是,任何一個研究人員都必須關注、瀏覽本專業相關的國際學會、協會、研究所的網上主頁,同時加以取舍和鑒別,最終從網上獲得有價值的信息,這才是網絡信息檢索的主旨所在。同時,網上的信息檢索系統有著各自不同的服務功用,用戶在檢索時,如果選用不恰當,會事倍功半,因此在實際檢索中應針對不同的檢索要求,加強檢索策略的規劃,其中包括檢索標識的確定、檢索人口的選擇、檢索詞間的邏輯關系以及檢索提問的表達等。正確而完善的檢索策略可優化檢索結果,反之會造成檢索的失誤或失敗。

3.1確定檢索項

(1)分析檢索課題,明確檢索要求。分析檢索課題,是為了弄清楚檢索課題要達到的目的和意圖,弄清楚課題學科屬性、專業范圍及相關內容,以便正確選用數據庫、檢索詞和邏輯運算符,確定檢索標識,達到良好的檢索效果。

(2)選擇適當的語詞,確定檢索項。規范詞和自由詞是檢索常用的語詞。規范詞是規范化的語詞,是受控詞匯,它取自主題詞表(敘詞表)。自由語詞是自然狀態的語詞,屬于非受控詞匯。檢索時,應遵循優先使用規范詞,根據實際情況恰當使用自由詞的原則。

(3)檢索項之間進行邏輯組配,編制檢索表達式。不管是數據庫還是網上的搜索引擎,幾乎都具有邏輯組配檢索功能。由于已確定的檢索項表達的主題概念間存在邏輯關系,可以通過使用布爾邏輯算符和位置算符對檢索項進行組配,編制成檢索表達式。常用的布爾邏輯算符有“邏輯與”(and)、“邏輯或”(or)和“邏輯非”(not);常用的位置算符有“near”、“with”、“field”等算符。

3.2選擇檢索工具

(1)科研選題和科研進行中,由于要檢索比較專業的、學術性較強的文獻信息,如正式發表的期刊論文、會議記錄等,應選擇網上數據庫檢索系統,以保證檢索結果的全面性和權威性。

(2)網上商務信息數據庫的比重逐年增加,如中文的萬方數據資源系統和美國的Dialog公司均提供許多很有特色的商務信息數據庫,用戶如要檢索比較準確和系統的商務信息(包括政策與法規、市場、金融、商品等),也可以選擇網上數據庫信息檢索系統,登錄其網站,進入有關數據庫進行有償信息檢索。

(3)檢索時效性較強的信息,如新聞報道、最新商務信息等,可以選擇網上搜索引擎。搜索引擎具有信息傳遞速度快且免費檢索的特點,但對于學術性強,比較專深的課題,用搜索引擎檢索效果不理想。

(4)針對具體的檢索課題,可根據實際情況選用不同類型的信息資源靈活地配合使用,取長補短,即以專業性或綜合性數據庫檢索為主,適當輔以網頁搜索的檢索方法,以達到最佳檢索效果。實際操作中,用戶最常用的就是這種綜合運用的方法。

【參考文獻】

1黃如花.網上電子期刊的利用.圖書情報工作,2001(12)

2陳光祚,夏立新,我國網絡圖書現狀分析與發展對策研究.中國圖書館學報,2002(2)

3李家清.開發利用網絡信息資源的對策研究.圖書情報知識,2001(1)

4司莉.因特網上的圖書館虛擬文庫建設.圖書情報知識1999(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视频在线播放 | 欧美深夜福利视频 | 激情网址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一区 |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片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日本不卡高清免费v日本 | 亚洲片在线观看 | 国产视频久久久久 | 丁香花在线影院观看在线播放 | 自拍偷拍首页 | 亚洲成人高清在线 | 偷拍视频免费观看 | 亚洲福利视频网 | 国产福利专区精品视频 | 一级毛片直播亚洲 | 黄色污网站在线观看 | gogo全球高清大胆啪啪 | 亚洲精品蜜桃久久久久久 | 亚洲第一页综合 | 亚洲四虎永久在线播放 |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视 | 日韩视频第一页 |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 色阁五月 | 久久精品国内一区二区三区 | 五月天丁香婷婷开心激情五月 | 欧美自拍网 | 综合网久久 | 亚洲欧美综合久久 | 欧美福利在线视频 | 婷婷丁香五 | 男人天堂bt| 五月天欧美激情午夜情 | 欧美在线免费观看 |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观看 | 国产网站麻豆精品视频 | 性欧美bb | 国产精品麻豆入口 | 亚洲综合色丁香婷婷六月图片 |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