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大課間活動方案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為推動我校崇健尚雅的辦學理念,強化素質教育,豐富校園文化,積極落實體育、藝術“2+1”項目,保證孩子每天鍛煉一小時,廣泛開展校園體育運動,增強學生體質,提高全校師生的健身意識,切實有效地提高課間操質量,高標準規范課間操流程,經學校研究決定,于3月6日進行健雅課間跑步比賽。
一、實施流程:
1.分散集中:以班級為單位在出教室時自流成兩路縱隊。
2.統一進場:按規定的班級順序進場,不得超前或推后。
3.有序退場:退場時必須走在指定線路上,中途不得解散。
二、音樂設計:
1.進場音樂《陽光體育之歌》 特點:朝氣蓬勃、有力量。
2.經典跑步音樂 特點:節奏清晰、明快。
三、進場線路:
從教室門口出發——經過樓梯——按指定路線呈兩路縱隊進場,按指定位置站好。
四、進場順序:
南樓東樓梯: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沿主席臺水泥地向北走,向左拐兩個直角后由北向南齊步走到指定位置。(1.9走前門廳,從樓前繞至東側入場,直接向北走到指定點向后轉即可)。
南樓中間樓梯:
3.4 3.3 3.2 3.1 4.5 4.1 4.2 從中間樓梯下樓走后門直接入場,到達位置向后轉即可。
南樓西樓梯:
3.8 3.7 3.6 3.5 4.3 1.10 4.4 4.6(4.6入場時直接向北走到指定點向后轉即可) 沿廁所外水泥地向北走,向右拐兩個直角后由北向南齊步走到指定位置。
北樓:
4.7 4.8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下樓后直接帶入指定位置。
五、進場要求:
1.各班出樓梯口,所有同學聽音樂進場,兩路縱隊按高抬腿,大擺臂的動作進場,精神飽滿、隊伍整齊、不脫節。
2.每名同學迅速找到指定的點站好,保持良好站姿。
3.人數齊全,無遲到,無無故缺席。
六、跑步要求:
1.動作整齊劃一,規范有力度。
2、跑步時,要與相鄰班級排頭必須保持行進速度一致。
3.學生精神飽滿、呼號響亮、要有氣勢。
4.無講話與打鬧者。
七、退場要求:
1、體育委員指揮,聽哨音有節奏的走回教室或指定地點。
2.口號響亮、動作整齊。
3.退場時按入場路線返回,隊伍不脫節、不抄近路、不講小話、堅持最好的狀態走完,中途不得解散。
二、領導機構
(一)教育局領導機構
為加強對“快樂大課間活動”的管理,教育局成立以局長為組長、分管副局長為副組長、各科室科長為成員的諸城市學校“快樂大課間活動”領導小組,建立管理制度,組織全市的活動研究,并將加大對學校開展活動情況的評價。
(二)學校領導機構
“快樂大課間活動”管理與組織是一項涉及到學校主要領導、分管領導、政教處、班主任、體育教師、藝術教師的一項系統工作。因此,各學校要成立由學校主要領導牽頭,分管校級領導、政教處、教務處、體育教研組、藝術教研組參與的領導小組,加強對“快樂大課間活動”的組織與日常管理。
三、活動方案
(一)參與對象
鄉鎮(街道、開發區)駐地小學、初中和市直各學校。
(二)保證時間
各學校每天進行大課間活動的時間為,上午第二節課后25分鐘(包括課間操時間)或者下午兩節課后25分鐘(包括課間操時間),活動時間全部列入學校課程表,從而保證學生的活動時間。
(三)拓展空間
1、創建快樂體育園地
各學校充分利用學校的邊角空地,因地制宜少花錢或不花錢建設多種多樣體育器材,使學生的活動空間得到擴展,活動設施器材得到補充、豐富。
2、創編室內健身操與室內健身游戲,彌補室外活動空間的不足,同時可消除不良天氣帶來的影響,達到既擴充空間又保證活
動時間的效果。
(四)豐富活動內容
1、豐富大課間的活動內容,中小學大課間的內容可分為六個大類別:
(1)體操類:在教育部統編廣播操的基礎上,各學校可自編校操、武術操、球操、健美操及隊列隊形練習等。
(2)舞蹈類:如韻律舞蹈、形體練習、舞蹈動作組合、集體舞、民族舞等。
(3)身體素質練習類:分為力量、耐力、速度、柔韌、協調等,具體的如縱跳、原地高抬腿跑、俯臥撐、蛙跳、韌帶拉伸、12分鐘耐力跑等有氧耐力性活動。
(4)趣味游戲:如看誰反應快(推手、打手等)、角力、輕物擲遠、跳方格及鄉土民間小游戲等。
(5)特色活動項目:如跳繩、踢毽、跳皮筋、滾鐵環、擲沙包、放風箏等。
(6)新穎有趣的快樂體育園地的內容,如竹桿舞、同舟共濟(板鞋)、多向角力等項目,學生有新奇感且參與性較強。
這六大類項目,各學校按照自己的場地、器材的情況,根據不同季節的要求,結合學生實際,自主統籌安排。要求強調趣味性,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不僅關注活動的形式,更要注重健身的實效性;要因地制宜,突出自己特色。同時在大課間活動中有配合活動內容的伴奏音樂,使藝體相輔相成。
2、在體育教學中重視選項教學與運動處方教學相結合。通過選項教學,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術水平,提高運動鑒賞與參與的能力,使學生更樂于參加體育運動。針對學生的不足,有針對性地開出運動處方,促使學生科學的鍛煉與提高。
3、改革運動會與體育節,增添趣味體育項目和新興體育項目,如同舟共濟、花毽擲準、軟式排球等,擴大運動會的參與面。開展“集體競賽項目”的實驗與研究,舉行示范性比賽,通過競賽更好的促進體育教學與課外體育活動的開展。
(五)培養健身觀念
1、通過豐富多彩的大課間和快樂體育園地活動把學生吸引到各種體育活動中,變要我參與為我要參與,在樂中練,在練中樂。
動課中加以強化、提高,變成學生本身的需求,成為終生參與的項目。
3、加大體育健身的宣傳工作,張貼、懸掛健身格言如“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輩子”、“我運動、我快樂”,舉行健身講座,組織演講比賽等,使學生在感受到鍛煉帶來得益處的同時,從理論層次上也認識到健身的重要性,從而培養終身體育的意識,養成終生體育的習慣。
四、活動管理
“快樂大課間活動”的管理是從管理者入手,進行正確分工,其日常管理是關鍵,根據相關經驗,提出實施管理的“五落實、六到位”與“人員負責制”,各學校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有所調整與側重。
(一)“五落實、六到位”即每班活動器材落實,活動場所落實,活動時間落實,值班領導落實,帶班教師落實;領導督促到位,班主任組織到位,各方協調到位,體育教師指導到位,安全檢查到位,學生參與人人到位。
(二)“人員負責制”
1、領導負責制:大課間活動要建立校長責任制、校長掛帥,學校主要領導到操場,親自參與活動,同時了解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并提高全校師生對課間操的重視程度。
2、班主任負責制:要想提高大課間質量,就必須充分發揮班主任作用,因為班主任是班級凝聚力的核心,有極強的感召力和約束力,而這些都是由班主任的特殊身份所決定。因此班主任此時的責任是:①認真組織本班學生按時出操。②培養學生體育興趣。從思想上正確引導學生,并用自己的親身實踐(參與大課間)來影響、教育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活動,這是一***種無聲的、潛移默化的教育。③指導學生大課間活動。摸清本班學生的體育興趣、特長及基礎,協助體育教師一起制定大課間活動內容,并對出操不認真、違紀的學生及時給予批評教育,不能敷衍了事走過場,對于不積極參與活動,不愿攜帶活動器材的學生應加強教育、引導和激勵。
3、體育教師負責制:①負責大課間內容的安排、樂曲的選擇。內容安排必須符合季節特點,樂曲的選擇必須符合學生和內容的特點,用音樂來控制學生在三十分鐘內的一切活動。負責班
級活動場所及進退場的安排。入退場方法要切合實際、形式多樣,隊列動作整齊規范。②負責組織課間操的全過程,指揮得當,儀表大方,帶操動作規范,并協助班主任組織好所帶年級的大課間活動。③組織學生會的學生檢查評比大課間。
五、注意事項
學校的組織管理,應注意以下八個方面:
(一)活動的開展要具有科學性,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理變化規律。
(二)活動的開展要具有實效性,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發展。
能否滿足少年兒童生長發育的需要,能否達到增強學生體質的目的是開展活動的關鍵?;顒拥拈_展搞的不僅僅是一種形式,也不是看誰搞的多么熱鬧,而是要把體育活動與健身寓于快樂之中,要把體育與健康教育結合起來,要把休閑與鍛煉結合起來,要把傳統體育***與現代體育結合起來,要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活動中產生滿足感,逐步培養其對體育的興趣和愛好,養成自覺鍛煉身體的習慣,同時促使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為學生的終身體育打下基礎。所以活動的開展不僅是求形,更是要講究實效,最后的評價應放在學生素質的提高上。
(三)活動的開展要符合季節、氣候的變化。
一年有春夏秋冬的自然交替,活動的編排也要符合季節、氣候的變化規律,如果常年活動一套內容,學生不僅會厭煩,也會失去興趣,其鍛煉價值也會降低,所以,只有不斷地翻新,不斷地發展,活動才會有生命力,才能得到社會和家長的支持。
(四)活動的開展要具有創新性,要因地制宜,形成學校特色。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只有不斷地創新,活動才會有生命力。因此,各個學校
在開展活動時,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創編出符合自己學校特點的活動來。對于活動中的一些選擇項目,如:游戲、舞蹈、自編操、健美操、球類項目、武術等,可以班、組、個人為單位,在規定音樂旋律中,留給學生空間,讓學生們去創新,要使學生在創造***性的活動中充分發展自己的個性和特長。實踐證明:在活動中突出創新,不僅增強了少年兒童的求知欲,而且學生的創新思維也得到了發展。
(五)活動的開展要體現體育與美育的完美結合
體育與美育的完美結合是增強活動教育功能的重要舉措,學生們在歡快優美的樂曲聲中,自由地、有節奏地進行身心活動,更能愉悅身心,陶冶情操。所以在活動中要重視音樂的作用,要把握好活動的節奏,要把音樂與體育活動結合起來,要選擇學生喜愛的歌曲或名曲,用音樂來調整和指揮隊伍,讓學生們沉浸在優美的旋律之中,踏著輕松自然的節拍,進行身體鍛煉。活動中也要使學生學會創造美、欣賞美,要以藝術教育來陶冶學生的情操,美化孩子的心靈,從而達到體育與美育的完美結合。
(六)活動的開展要具有滲透性,要使活動成為一個育人的綜合實體。
教師在活動中要有意識地把德育、智育、美育、心理教育等活動融合進行,要通過活動的開展,使學生產生新鮮感和強烈的求知欲望,培養其在活動中的競爭意識和集體主義觀念,培養其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從而達到以體輔德(思想品德)、以體激智(智力水平)、以體促美(創造美、欣賞美)、以體益心(成功后的快樂和勝利后的喜悅)的目的,使大課間活動成為一個育人的綜合實體。
(七)活動的開展要具有群體性,要關注群體的共性與個體的差異性。
活動的設想與實踐要充分體現群體性,要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去(最好是教師和學生一起活動),要堅持面向每一個學生,面向學生的各個方面,要使每一個學生在集體活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顯示其自身的價值。
二、領導機構
(一)教育局領導機構
為加強對“快樂大課間活動”的管理,教育局成立以局長為組長、分管副局長為副組長、各科室科長為成員的諸城市學校“快樂大課間活動”領導小組,建立管理制度,組織全市的活動研究,并將加大對學校開展活動情況的評價。
(二)學校領導機構
“快樂大課間活動”管理與組織是一項涉及到學校主要領導、分管領導、政教處、班主任、體育教師、藝術教師的一項系統工作。因此,各學校要成立由學校主要領導牽頭,分管校級領導、政教處、教務處、體育教研組、藝術教研組參與的領導小組,加強對“快樂大課間活動”的組織與日常管理。
三、活動方案
(一)參與對象
鄉鎮(街道、開發區)駐地小學、初中和市直各學校。
(二)保證時間
各學校每天進行大課間活動的時間為,上午第二節課后25分鐘(包括課間操時間)或者下午兩節課后25分鐘(包括課間操時間),活動時間全部列入學校課程表,從而保證學生的活動時間。
(三)拓展空間
1、創建快樂體育園地
各學校充分利用學校的邊角空地,因地制宜少花錢或不花錢建設多種多樣體育器材,使學生的活動空間得到擴展,活動設施器材得到補充、豐富。
2、創編室內健身操與室內健身游戲,彌補室外活動空間的不足,同時可消除不良天氣帶來的影響,達到既擴充空間又保證活
動時間的效果。
(四)豐富活動內容
1、豐富大課間的活動內容,中小學大課間的內容可分為六個大類別:
(1)體操類:在教育部統編廣播操的基礎上,各學校可自編校操、武術操、球操、健美操及隊列隊形練習等。
(2)舞蹈類:如韻律舞蹈、形體練習、舞蹈動作組合、集體舞、民族舞等。
(3)身體素質練習類:分為力量、耐力、速度、柔韌、協調等,具體的如縱跳、原地高抬腿跑、俯臥撐、蛙跳、韌帶拉伸、12分鐘耐力跑等有氧耐力性活動。
(4)趣味游戲:如看誰反應快(推手、打手等)、角力、輕物擲遠、跳方格及鄉土民間小游戲等。
(5)特色活動項目:如跳繩、踢毽、跳皮筋、滾鐵環、擲沙包、放風箏等。
(6)新穎有趣的快樂體育園地的內容,如竹桿舞、同舟共濟(板鞋)、多向角力等項目,學生有新奇感且參與性較強。
這六大類項目,各學校按照自己的場地、器材的情況,根據不同季節的要求,結合學生實際,自主統籌安排。要求強調趣味性,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不僅關注活動的形式,更要注重健身的實效性;要因地制宜,突出自己特色。同時在大課間活動中有配合活動內容的伴奏音樂,使藝體相輔相成。
2、在體育教學中重視選項教學與運動處方教學相結合。通過選項教學,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術水平,提高運動鑒賞與參與的能力,使學生更樂于參加體育運動。針對學生的不足,有針對性地開出運動處方,促使學生科學的鍛煉與提高。
3、改革運動會與體育節,增添趣味體育項目和新興體育項目,如同舟共濟、花毽擲準、軟式排球等,擴大運動會的參與面。開展“集體競賽項目”的實驗與研究,舉行示范性比賽,通過競賽更好的促進體育教學與課外體育活動的開展。
(五)培養健身觀念
1、通過豐富多彩的大課間和快樂體育園地活動把學生吸引到各種體育活動中,變要我參與為我要參與,在樂中練,在練中樂。
動課中加以強化、提高,變成學生本身的需求,成為終生參與的項目。
3、加大體育健身的宣傳工作,張貼、懸掛健身格言如“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輩子”、“我運動、我快樂”,舉行健身講座,組織演講比賽等,使學生在感受到鍛煉帶來得益處的同時,從理論層次上也認識到健身的重要性,從而培養終身體育的意識,養成終生體育的習慣。
四、活動管理
“快樂大課間活動”的管理是從管理者入手,進行正確分工,其日常管理是關鍵,根據相關經驗,提出實施管理的“五落實、六到位”與“人員負責制”,各學校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有所調整與側重。
(一)“五落實、六到位”即每班活動器材落實,活動場所落實,活動時間落實,值班領導落實,帶班教師落實;領導督促到位,班主任組織到位,各方協調到位,體育教師指導到位,安全檢查到位,學生參與人人到位。
(二)“人員負責制”
1、領導負責制:大課間活動要建立校長責任制、校長掛帥,學校主要領導到操場,親自參與活動,同時了解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并提高全校師生對課間操的重視程度。
2、班主任負責制:要想提高大課間質量,就必須充分發揮班主任作用,因為班主任是班級凝聚力的核心,有極強的感召力和約束力,而這些都是由班主任的特殊身份所決定。因此班主任此時的責任是:①認真組織本班學生按時出操。②培養學生體育興趣。從思想上正確引導學生,并用自己的親身實踐(參與大課間)來影響、教育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活動,這是一***種無聲的、潛移默化的教育。③指導學生大課間活動。摸清本班學生的體育興趣、特長及基礎,協助體育教師一起制定大課間活動內容,并對出操不認真、違紀的學生及時給予批評教育,不能敷衍了事走過場,對于不積極參與活動,不愿攜帶活動器材的學生應加強教育、引導和激勵。
3、體育教師負責制:①負責大課間內容的安排、樂曲的選擇。內容安排必須符合季節特點,樂曲的選擇必須符合學生和內容的特點,用音樂來控制學生在三十分鐘內的一切活動。負責班
級活動場所及進退場的安排。入退場方法要切合實際、形式多樣,隊列動作整齊規范。②負責組織課間操的全過程,指揮得當,儀表大方,帶操動作規范,并協助班主任組織好所帶年級的大課間活動。③組織學生會的學生檢查評比大課間。
五、注意事項
學校的組織管理,應注意以下八個方面:
(一)活動的開展要具有科學性,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理變化規律。
(二)活動的開展要具有實效性,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發展。
能否滿足少年兒童生長發育的需要,能否達到增強學生體質的目的是開展活動的關鍵?;顒拥拈_展搞的不僅僅是一種形式,也不是看誰搞的多么熱鬧,而是要把體育活動與健身寓于快樂之中,要把體育與健康教育結合起來,要把休閑與鍛煉結合起來,要把傳統體育***與現代體育結合起來,要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活動中產生滿足感,逐步培養其對體育的興趣和愛好,養成自覺鍛煉身體的習慣,同時促使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為學生的終身體育打下基礎。所以活動的開展不僅是求形,更是要講究實效,最后的評價應放在學生素質的提高上。
(三)活動的開展要符合季節、氣候的變化。
一年有春夏秋冬的自然交替,活動的編排也要符合季節、氣候的變化規律,如果常年活動一套內容,學生不僅會厭煩,也會失去興趣,其鍛煉價值也會降低,所以,只有不斷地翻新,不斷地發展,活動才會有生命力,才能得到社會和家長的支持。
(四)活動的開展要具有創新性,要因地制宜,形成學校特色。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只有不斷地創新,活動才會有生命力。因此,各個學校
在開展活動時,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創編出符合自己學校特點的活動來。對于活動中的一些選擇項目,如:游戲、舞蹈、自編操、健美操、球類項目、武術等,可以班、組、個人為單位,在規定音樂旋律中,留給學生空間,讓學生們去創新,要使學生在創造***性的活動中充分發展自己的個性和特長。實踐證明:在活動中突出創新,不僅增強了少年兒童的求知欲,而且學生的創新思維也得到了發展。
(五)活動的開展要體現體育與美育的完美結合
體育與美育的完美結合是增強活動教育功能的重要舉措,學生們在歡快優美的樂曲聲中,自由地、有節奏地進行身心活動,更能愉悅身心,陶冶情操。所以在活動中要重視音樂的作用,要把握好活動的節奏,要把音樂與體育活動結合起來,要選擇學生喜愛的歌曲或名曲,用音樂來調整和指揮隊伍,讓學生們沉浸在優美的旋律之中,踏著輕松自然的節拍,進行身體鍛煉?;顒又幸惨箤W生學會創造美、欣賞美,要以藝術教育來陶冶學生的情操,美化孩子的心靈,從而達到體育與美育的完美結合。
(六)活動的開展要具有滲透性,要使活動成為一個育人的綜合實體。
教師在活動中要有意識地把德育、智育、美育、心理教育等活動融合進行,要通過活動的開展,使學生產生新鮮感和強烈的求知欲望,培養其在活動中的競爭意識和集體主義觀念,培養其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從而達到以體輔德(思想品德)、以體激智(智力水平)、以體促美(創造美、欣賞美)、以體益心(成功后的快樂和勝利后的喜悅)的目的,使大課間活動成為一個育人的綜合實體。
(七)活動的開展要具有群體性,要關注群體的共性與個體的差異性。
活動的設想與實踐要充分體現群體性,要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去(最好是教師和學生一起活動),要堅持面向每一個學生,面向學生的各個方面,要使每一個學生在集體活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顯示其自身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