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項目規劃方案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市政項目;預算;投標方案;改進措施
經濟的迅猛發展,必將引領各種行業的發展逐漸呈現上升趨勢,市政項目工作正是最好的體現之一,隨著市政項目招投標機制的不斷完善,市政項目預算及投標方案的規劃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在此前景下取得的成績雖然是毋庸置疑的,但仍然存在諸多的問題,是現階段我國相關人士亟需解決的。因此,如何在市政項目中正確的發展其自身的預算及投標方案的規劃工作,就成了現今市政施工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1 市政項目中預算工作探析
1.1 市政項目中預算工作的意義:
市政工程項目的施工企業,在進行項目施工建設過程中,根據不同項目的設計圖紙、文件的具體內容、國家規定的定額以及項目的各項指標的不同,而進行的預先計算和確定該項工程所需要的全部投資的計算。市政項目的預算管理工作不僅僅是市政企業進行工程投標以及工程開展建設施工的重要工作之一,還是有效規避招投標市場風險的重要對策之一。如若市政項目預算工作出現了含糊不清的情況,將為施工企業在項目實施期間的造價管理帶來困難,以至于成本失控、工程索賠等問題的發生,嚴重損害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1.2 市政項目中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市政項目預算管理工作,不僅是參建單位、施工企業實施項目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更是為市政項目順利規避金融風險與市場威脅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市政項目的施工企業若要進一步加強規范自身的預算管理工作,就必須針對當前市政項目預算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作深入的分析、研究,從中尋找、識別各項工作的薄弱事項,并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才能真正意義的促進我國市政項目的發展。
1.2.1 工程量的計算影響。市政項目工程量計算的準確性、全面性,是影響市政項目造價預算管理部門對項目進行預算評估的重要指標及依據。然而,目前我國多數市政項目的工程量計算工作人員,不同程度的存在責任心不足、文化水平較低等情況,大幅降低了工程量計算工作的專業性、權威性,從而導致了市政項目的預算工作受到不同層次的影響,制約了市政項目施工企業的發展。
1.2.2 市政項目的材料、人工費用以及市場價格波動影響。作為一個施工項目,市政項目的造價人員在對一個項目進行科學的預算過程中,一定要充分考慮到施工原材料、施工機械、施工隊伍人員的工作費用以及市場中材料費用的發展變化趨勢,科學的對這些費用進行預算,從而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得市政項目預算可以最大限度的接近施工的實際預算費用。
1.2.3 市政項目的施工方案影響。一份合理、完善的施工方案,不僅能夠最大程度的為市政施工企業節約成本、產生不必要的損失與浪費,還能最大限度的縮短施工工期、提高生產效率、保證施工安全。然而,由于現今大多數的施工單位在市政工程項目的招投標過程中,并未事先編制具體的施工方案,許多項目都是項目到手后,才對項目進行的系統分析,缺乏預測、預控等措施,以至于在項目的施工過程中,施工物資的市場價格一旦出現變動,就會大大影響施工的進度,或需要重新編制、改進完善施工方案,不僅耗費了大量的工期,同時也將產生一些不必要的費用,最終導致整個工程項目的預算嚴重超支。
1.3 施工預算的解決對策:
1.3.1 提高工程量計算人員的文化水平和工作責任心,不斷提升預算管理的效率、質量。市政工程項目的施工企業,在不斷提高其內部造價人員、財會人員的綜合素質的同時,還要進一步提高工程量計算人員的職業素養、專業能力,有針對性的開展教育、培訓工作,以此提高在崗人員的責任心與業務操作水平,為工程量計算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提高計算工作的效率、質量,保證市政項目工程量的準確性、全面性。
1.3.2 施工企業內部的管理部門,應嚴格全面落實施工階段采購材料的質量、價格、機械磨損、人工費用以及市場價格波動的各項管控工作。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對于材料采購人員,管理部門應指派專人負責對整個采購過程實施監督、管控,檢驗、審查施工物資的質量、規格、型號并核對是否帶有齊全的證明文件與證書,盡可能以最低的價格購進最好質量的原材料;一旦發現問題應及時與廠家協商、溝通,組織進行返廠。市政項目的監管部門要做到最大程度的了然于胸,從根本上提高控制項目預算的精準度,從而為項目的成本控制工作打下基礎,保證企業的經濟效益。
1.3.3 優化市政項目的施工方案。在市政工程項目的招投標過程中,作為項目的投標方,施工企業應進一步提高施工方案的編制水平,事先制定多套方案并對其進行分析、對比,從中篩選出最佳的方案予以采納,不僅能夠大幅提高施工企業的競爭力與中標機率,同時還可有效保證未來施工的順利進行。市政項目的施工方案,應具備一定的可行性、經濟性、專業性,要盡量滿足一旦第一套方案出現問題時,施工隊伍能夠迅速采取第二套方案進行施工,以此保證項目的施工能夠在預定的工期內高效率、高質量的完成,將項目的成本控制在預算范圍內。
2 市政項目投標方案規劃工作探析
2.1 市政項目投標方案特點:
當前如果要想進一步了解如何正確的對市政項目投標方案進行合理、科學的規劃工作,就必須針對市政項目投標方案,作深入的分析與探討,找出薄弱環節,制定具體的解決方案及方法,才能有效提高市政項目的投標方案規劃工作的效率、質量。
2.1.1 真實性。由于投標方案是一個施工企業對市政項目所作的總體部署和對工程質量、安全、工期等方面作出的承諾, 也是招標方了解投標企業管理水平、施工技術水平、機械設備裝備能力等各方面情況的一個窗口。因此, 投標方案從總體上來說, 應能體現企業自身的綜合能力, 反映出本企業的實際水平。
2.1.2 時間的緊迫性。由于招標文件一旦從招標方下發開始就表示:市政項目的施工企業要在短短的28天里,或是更短的時間內對項目的進行現場勘查、審圖到為其進行科學的預算分析,時間十分緊張。
2.1.3 編制投標方案難度大。由于市政項目投標工作的時間較為緊迫,使得參與投標的施工企業在進行投標方案的編制過程中,遇到了諸多麻煩與限制;與此同時,再加上施工現場施工圖紙的不全、結構成分變動大以及料場位置不正確等問題的存在,大大增加了編制投標方案難度。
2.1.4 投標方案的全面性。投標方案作為投標文件的一部分, 面對的是一批具有豐富經驗的專家, 受到的是嚴格的審查和質疑, 一旦投出, 便無法修改、補充。因此, 投標方案要做到考慮全面、重點突出、施工方案可行且具有先進性。
2.2 市政項目投標方案規劃工作存在的問題分析:
2.2.1 市政項目的施工企業對投標方案計劃工作缺乏正確認識。目前,我國許多市政項目的施工企業對于投標方案的規劃工作缺乏認識與了解,以至于企業內部的造價預算部門及其在崗人員錯誤的認為:投標方案規劃工作并不是企業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可有可無,對企業的經濟發展并沒有影響,這在一定的程度上就造成了企業投標方案的規劃工作存在眾多的不足與管理規劃上的漏洞,大幅削弱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2.2.2 投標方案規劃的在崗人員未能全面了解企業的具體情況,使得投標方案規劃工作遇到了諸多困難。該問題的產生主要在于:市政投標方案規劃的工作人員對本企業實際情況的了解程度不夠;未能掌握招標文件的具體內容、了解不夠透徹;再加上其對施工組織、施工技術的了解也不夠全面,從而造成投標方案規劃工作遇到了諸多困難。
2.2.3 市政項目投標方案規劃的工作人員的具體實踐經驗不足。這是由于目前我國的人才市場中所發展與培養的投標方案規劃工作的人員,多數都由一些剛剛畢業沒有任何社會實踐經驗的應屆畢業生組成,以至于在進行市政項目投標方案的規劃時理論脫離實踐。由于缺少長期規劃與市場分析,導致投標方案內的預算不合理,嚴重缺乏可行性、合理性。
2.3 加強中國市政項目投標方案規劃工作的解決對策:
2.3.1 市政項目施工企業的高層領導應加強重視投標方案的規劃工作。俗話說的好:“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從這句話中,我們不難得看出,一個良好的帶頭作用,對于一件事情來說,是多么重要。因此,作為市政項目的投標企業,施工單位應在投標方案的規劃工作中,同步實行責任機制、獎懲機制、績效考核機制,以此保證各項規劃工作的有效運轉,提高工作效率與質量。
2.3.2 加強重視投標方案規劃人員的教育培訓工作。市政項目的施工單位,應在日常的經營、管理中,定期開展對投標方案規劃人員的教育、培訓工作,提高其責任意識、主動性與積極性,規范操作、鞏固技巧。此外,為進一步提高投標方案的可行性、全面性,企業應保證規劃人員對其內部運作、市場經營、管理體系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與認識,使投標方案的各項內容更貼近企業的實際情況。
2.3.3 認真分析擬投項目具體工程特點、難點,有針對性的對投標方案進行規劃,編制出針對具體工程先進合理的投標文件,避免羅列規范和空話、套話,使投標方案的各項內容更能針對具體的工程項目,提高競標能力和效率。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市政項目的施工企業,若要進一步提高其市場競爭力,就必須針對當前造價預算管理與投標方案規劃工作中的問題,進行系統性的總結與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處理,從而提高各項編制、管理、規劃工作的效率、質量,為企業的競標與長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胡宏霞.如何提高公路工程概預算質量[J].今日財富,2010(01)
[2]戴 輝.淺談市政工程的概預算編制和項目前期工作[J].科技資訊,2009(05)
[3]《評標委員與評標方法暫行規定》. 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 2001 年
[4]《公路工程施工招投標管理辦法》. 交通部令第 2 號. 2002 年
[5] 尹仿佳.影響市政工程成本預算控制的幾個因素[J].建材技術與應用,2008(7).
[6] 江建豐.淺談提高道路工程概預算質量的方法[J].城市道橋與防洪,2007(9).
土地整理是指采用工程技術措施,對農用地利用現狀進行調整、整治和改造,提高農地質量,增加土地有效供給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的活動。它是國家為了貫徹“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調整土地利用結構、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實現經濟、社會與環境可持續發展而采取的一項重要措施。 雖然土地整理涉及到的土地類型多,地形地貌復雜,氣候、土壤、植被等條件各不相同,但在土地整理過程中,我們都必須遵照國家的政策,實現社會、經濟和環境“三效益”最優化。為此,在土地整理項目規劃時,必須進行規劃方案擇優。那么,在進行土地整理項目規劃時,如何對規劃方案進行擇優?
1. 土地整理項目規劃擇優的基本思路
土地整理項目規劃內容通常包括土地平整工程、農田水利工程、田間道路工程和農田防護工程等內容。在進行土地整理項目規劃時,首先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抓住項目區土地整理中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二是要確保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新增加的耕地不低于國家批準的出地率);三是盡量利用項目區現有的基礎設施,如灌排系統、道路、電力等;四要注重經濟效益,尤其是在工程規劃中要估算項目的投資回報率,確保各項工程投資最經濟;五是整理后的田塊要能夠適宜多種經營,為農業內部結構調整服務;六要考慮適宜機械化耕作,為農地的規模經營服務;七要防止片面地追求有效耕地面積的增加,提高出地率,或者單一追求“規模”成片,忽視生態環境,避免工程規劃方案中通常出現“毀林造林”現象(即將項目區小規模林地整理為耕地,而在異地再造林);八是“拆村并點”時,要考慮拆遷的勞動力安置補助費、拆遷補償費等費用,同時與農村城市化相結合;九要與當地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鎮規劃、土地整理規劃相銜接,同時考慮道路、電力工程、防洪抗災等規劃內容要求。
其次,要確保土地整理工程規劃方案優化,在規劃前,規劃人員應做到“一踏、二核、三校、四請”,具體涵義是:“一踏”,即規劃人員與當地的農業、水利、土地管理部門、當地的領導一起,到項目區進行實地踏勘,結合當地的地形地貌以及已有的基礎設施(道路、水利)等初步形成規劃草案;“二核”,即根據踏勘的結果,核查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對于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中的項目建設目標、項目區基本情況、現有基礎設施是否符合項目區的實際,同時核查國家、省、市等主管單位的審批意見。“三校”,即校核項目區土地利用現狀報告與現狀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報告與現狀圖(尤其是土地的適宜性評價資料)、土地開發整理規劃報告與圖件的吻合情況。“四請”,即請教當地農業、水利、土地管理部門的專家以及當地有經驗的農民,了解項目區的土壤理化性質、作物種植制度、灌溉制度、水源、水質及水利設施、當地農民的耕作習慣、現有的機械化使用情況等,收集項目工程規劃所必需的基礎資料。
下面針對土地開發整理規劃中的土地平整工程、農田水利工程、田間道路工程和農田防護林工程等分項工程談一點思路,若《土地開發整理標準》中已明確的內容,在此不再重復。
一、土地平整工程
土地平整工程是規劃其它工程的基礎,通常在進行土地平整工程規劃中,首先要考慮土地平整方案。在確定土地平整方案時,一要考慮項目區的地形地貌,二要考慮方便項目區的農田灌排等水利工程設施,三要考慮整理后的田塊適宜種植作物的特性。
在確定項目區土地平整方案時,最好能實現項目區土方挖填內部找平。若項目區需要客土回填時,應考慮到:一客土土源要“舍遠求近”,盡量接近項目區,減少運輸距離,節約運輸費用;二土壤質地較好,尤其是耕作田塊的表土應沒有污染、避免大的砂礫,能夠保墑保水保肥;三取土區的安全問題,即防止土源地接近鐵路、公路路基,大江大河及水庫湖泊的堤岸,避免事故發生;四應與當地的生產生活需要有機結合。即取土與當地的水塘清淤、河流清障等水利興修、道路修建、魚池開挖等結合起來,做到一舉兩得;如項目區需要挖方,外運土石方時,也應考慮到當地的生產和生活,就近運輸,降低外運成本。
二、農田水利工程
農田水利工程是土地整理項目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指在對洪、澇、旱、漬、鹽、堿等進行綜合治理和合理利用水資源的原則下,對水土資源、灌排渠系及其建(構)筑物等進行的統籌安排。
在進行農田水利工程規劃時,不僅要考慮灌溉水源、灌溉渠系布置、排水溝系布置及容瀉區等灌排本身因素,還要避免溝渠之間的交叉,溝渠與道路的交叉以及水工建(構)筑物與道路等工程的交叉問題,做到既經濟,又合理。
三、道路工程規劃的選擇
項目區道路分干道、支道、田間道和生產路。在設計中,注意:一盡量利用已有的等級公路或鄉鎮公路;二設計的路面寬度滿足當地農業生產的機械作業和出行的要求;三保證項目區的機械設備的運輸和當地的防洪排澇工作順利開展;四要節約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道路工程規劃時,盡量“路行田塊間,田在路兩邊”,節約道路用地。道路路基與路面,可“就地取材”,利用當地的石材、土材,或者砂礫石作道路墊層或路面。
四、田塊規劃的選擇
1 、田塊的大小 符合生產習慣;滿足機械化耕作需要;滿足當地農民承包耕種的需要。
2、 田塊的方向 充分利用光照;減少風害與凍害;根據當地的地形情況,長邊一般與等高線方向一致。
五 、農田防護工程規劃的選擇
農田防護工程規劃包括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和農田防護林規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要根據當地的地形地貌和其他條件因地制宜、綜合考慮。
關鍵詞:配電線路 , 氣象條件 , 導線型號,路徑勘測,防雷接地
Abstract: the paper mainly, combined with guangzhou panyu district south of the village street CaiXinLu distribution circuit planning of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analyzes the project distribution circuit design and planning scheme of the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wires model and the choice of section distribution circuit, the path of the survey with positioning, pole determination, the selection and arrangement of the wires lightningproof grounding in such aspects as the main point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aims to effectively adjust the new station and yingbin station made power supply range and power supply circuit radius so as to improve the distribution of power voltage quality.
Keywords: distribution circuit, weather conditions, wire types, and the path survey, lightningproof grounding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 工程概況
新造F11位于廣州市番禺區南村街蔡新路,目前裝見容量為12315KVA,10年最高負荷電流為441A,負載率為85%,屬重載線路,線路裝見容量偏大,跨越新造和南村兩鎮供電,不利于運行維護管理,供電半徑較長,電壓質量低。另外,與迎賓F16的聯絡點有2個,網架結構不合理,供電可靠性低。
本項目規劃由,將新造F11約3670KW負荷轉由迎賓站新出F9供電,合理調整新造站與迎賓站的供電范圍和線路供電半徑,有效改善新造F11的電壓質量。
2 配電線路設計所考慮的氣象條件
對于在大氣中運行的架空線路機械計算來說,氣溫、風速和履冰厚度三種氣象因素最為重要。因此,應根據當地的有關氣象資料和當地已有線路的運行經驗進行綜合考慮。按照架空電力線路設計規范規定,本工程最大設計風速采用離地面10m高處30年一遇10分鐘平均最大值。根據廣東省氣象部門提供的資料,廣州番禺區境內離地15m高處,重現期為30年的10分鐘平均最大風速值為32.62m/s,年雷暴日數為86.2。因此,本工程的計算氣象條件采用廣東省電力研究院編制的第Ⅴ氣象區的氣象組合條件進行設計,采用一個最大風速區,最大風速取V=35m/s,各種情況的氣象組合條件見下表1。
表1 氣象組合條件
3 導線型號及截面的選擇
一般是按允許電壓損耗確定,同時滿足發熱條件和機械強度的要求。還應根據負荷情況留有發展的裕度。但為了確保線路運行質量和安全,要求10kV線路截面不小于35mm2,三相四線的零線截面積不宜小于相線截面的50%,其余分支線、接戶線均按實際用電設備容量具體確定。
綜上所述,并根據《廣州供電局10千伏配網典型結線技術原則》電纜網環網結線模式中每回線路的環路電纜截面應為300mm2或240 mm2,其中變電站至第一個開關站的電纜截面應為300 mm2,與原電纜駁接采用截面應為240mm2,因此本工程新建的電纜擬采用300mm2及240mm2截面的交聯聚乙烯絕緣電纜。
4 配電線路的路徑勘測與定位
4.1 配電線路的路徑選擇
選擇路徑時應符合下列要求:1)與本地區的發展規劃相結合,不占或少占農田,以便于機械化耕地。同時,與農業機械化 道路規劃等協調配合,以避免遷移線路。2)為了減少電能損失和電壓損失,降低工程造價,便于施工、運行和維護等,線路路徑應盡量短,跨越轉角少,低壓主干線還應靠近道路側,但不得影響村道的交通。3)為了保證線路的安全運行,線路路徑應避開易受雨水沖刷的地方,嚴禁跨越堆放可燃物,以免發生因碰線、斷線等引起火災或爆炸事故。
根據以上幾點,本工程主要配電線路的路徑的選擇有:1) 采用ZRYJV22-3x300電纜,長度為5495米,設中間接頭15個,從迎賓站F9高壓柜引下,沿著新舊電纜溝管敷設至原新F11工業區分線新26#塔,引上,接通原新F11工業區分線架空線;2) 采用ZRYJV22-3x300電纜,長度為275米,從新F11曾邊線干線原35#引下,沿著原有電纜管。線路路徑見圖1。
圖1 線路路徑圖
4.2 桿位測定
路徑確定后,測量桿位。1)確定線路首端和終端桿的位置,當遇地形限制或用電需要時,要確定轉角桿的位置。這樣,根據首端桿、轉角桿和終端桿的位置就把整個線路分成幾個直線段,然后測出每個直線段的長度,均勻分配檔距;2)確定直線桿的位置。首端桿、轉角桿、終端桿的位置確定首先要考慮拉力線位置是否合適和有無能挖拉力坑位置。3)桿位確定應盡量避免影響當地群眾和考慮接戶配電箱的電源進出線是否合理方便。同時,應考慮線路檔距: 10kV配電線路非居民區不應大于80m,個別地區因地形限制,最大不得超過100m,配電線路絕緣導線一般為30~40m,最大不應超過60m。
5 導線排列方式的選擇
為了降低電桿高度和防止斷線或因弧垂變化而發生導線搭連事故,10kV配電線路導線采用三角形排列。在特殊情況下,可以采用垂直排列,但中性線應架設在相線下方。導線水平排列時,如果線路附近有建筑物,中性線應靠近建筑物,以增大相線對建筑物的距離,減少人身觸電的幾率。同時注意導線線間的距離。根據運行經驗,本項目主要采用新筑新筑2B頂管型電纜管190米;新筑排列埋4孔管電纜管670米,新筑4管排列(行車、涂塑鋼管)50米,整個工程電纜走廊初定在蔡新路東側。
6 混凝土電桿的選擇
為延長電桿使用年限和減少線路維修費用,配電線路宜采用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環形預應力混凝土電桿》規定的定型產品,即預應力鋼筋混凝土電桿,但市政道路或國、省、鄉道邊立的電桿應考慮非預應力混凝土電桿,對于轉角桿無法打拉線的應采用鋼管桿。電桿的高度可結合各地的實際選用,一般要求:10kV配電線路電桿高度不應小于10m,跨道路兩側電桿高度宜采用12m桿或桿15m。其次,確定電桿埋深。電桿的基礎應根據當地運行經驗、材料來源、土質情況及負荷條件計算確定是否采用底盤和卡盤,但其埋深不應小于電桿高度的1/6。
7防雷接地
為防雷電波侵入,電纜進出線在進出端將電纜的金屬外皮、鋼管等與電氣設備接地相連。所有電氣設備正常不帶電金屬部分及不帶電金屬構件均須按規程可靠接地。高、低壓避雷器的接地端與鐵件,低壓側中性點金屬外殼應分別接在同一接地裝置上。100kVA的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0Ω及100kVA以上配變的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不應大于4Ω。
8 結論
綜上所述,通過本工程配電線路方案規劃與設計分析,得到了以下幾點結論:
(1)將新造F11約3670KW負荷轉由迎賓站新出F9供電,合理調整新造站與迎賓站的供電范圍和線路供電半徑,有效改善新造F11的電壓質量。改造后的新造F11裝見容量為3975KVA,預測最高負荷電流約110A、負載率約21%,并與迎賓站新出F9(負載率約45%)和迎賓F16(規劃由迎賓新出F8轉供,負載率約33%)建立聯絡,可實現相互轉供電。
(2)迎賓新出F9調整新造F11負荷后的裝見容量為8340KVA,預測最高負荷電流約233A、負載率約45%,并與新造F11(負載率約21%)構成“2-1”環網,可實現相互轉供電。
(3)項目實施后,解決新造F11重載問題,網架得到進一步完善,提高線路可靠性,增強線路運行能力,可滿足線路周邊近期負荷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張志勝.輸配電線路防雷的設計思路[J].電氣時代,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