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四年級音樂教案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教學目標:
1、能用富有朝氣的歌聲演唱歌曲《小小少年》,表現歌曲主人公樂觀向上,勇敢地面對生活的挫折與困難,充滿陽光的帥氣少年形象。
2、學會歌曲二聲部合唱,并注意聲部的和諧、音準與節奏。
3、在歌曲演唱中掌握附點八分音符的節奏。
教學重點
1、能用陽光充滿朝氣的歌聲演唱歌曲。
2、二聲部的合唱教學。
教學難點
二聲部演唱時聲部的和諧、音準節奏的準確把握。
教學課時
第一課時
設計意圖:
本節課根據四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采用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把歌曲二聲部教學的難點簡化為簡練生動的發聲練習,一步一步引入到歌曲的二聲部旋律學習。這樣把難點分解,并逐漸加深,激發學生對歌曲二聲部學習的興趣。在學聲部時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演唱習慣,如音準、節奏、音色、力度的控制與把握。通過對歌曲背景的了解,使學生明白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中將會面臨各種各樣的煩惱和挫折,從師生談話中,鼓勵學生遇到挫折時能勇敢的面對挫折與困難。并在歌曲學習和歌曲演唱中產生情感共鳴,以情帶聲,培養學生能用充滿朝氣的聲音去演唱歌曲。
整節課,以音樂審美為核心貫穿于課堂教學始終。挖掘教材中的音樂要素,旋律美,情感美,和聲美、節奏美等,以情感人、以美育人。通過用教材來培養學生感受美、體驗美,并創造美的能力,養成樂觀向上,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操。
教學準備
鋼琴、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啟發引導法,對比感受法、情境導入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發聲練習
師:聽說你們班的同學唱歌特別好聽,老師很想聽聽你們的演唱
⒈出示發聲曲
Lu………………………………………………
⑴師:先聽老師給同學們作示范,然后請你們能模仿老師唱,好嗎?
生:好
⑵學生跟琴演唱歌譜,再用“Lu”慢速跟琴演唱?(注意聲音的效果)
(在旋律唱得熟練的基礎上學聲部)
⒉變化組合二聲部
Lu…………………………………
⑴師:同學們唱得非常好,下面老師把這條練聲曲變化一下,請同學們看看有什么不同;
生:回答(將一首旋律分成兩條旋律)
⑵學生分組合作跟鋼琴伴奏演唱,指導學生分組分聲部慢速跟鋼琴伴奏演唱;
⑶提要求演唱(音準與節奏、注意聆聽對方聲部與自己聲部的聲音和諧)
三、新歌教學(聆聽歌曲,引出歌曲《小小少年》的二聲部)
1、聆聽歌曲《小小少年》,請同學們聽歌曲范唱。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二聲部發聲練習,下面老師給大家帶來一首歌曲,請你聽聽這首歌曲有出現二聲部嗎?歌曲的二聲部出現在第幾個小節?誰來回答?
生:有,二聲部出現在第9至16小節中。
2、歌曲介紹
師:回答的非常好,掌聲鼓勵。是的,歌曲一共有16個小節,分兩部分,
前8小節是第一部分,后8小節是第二部分,也是歌曲的二聲部合唱。
3、出示歌曲二聲部旋律,學唱高聲部旋律(師聲情并茂地范唱——高要求慢速學生演唱——學生熟練自信朝氣地演唱)
(在這里解決學生附點八分音符節奏)
⑴師:聽琴演奏高聲部旋律,請同學們找出旋律的附點音符?誰來回答?
生:
⑵師:回答的真好,這個音符是八分音符的后面加上一點,在樂理上我們稱為附點八分音符,它與八分音符的區別就多了一附點,為了強調這附點,所以在名稱上把附點放在前面稱附點八分音符。在唱奏中,對帶附點的音時值要唱得長點,力度強調重些,而附點后面的音時值唱得短點,力度弱些。
⑶師:下面請同學們聽老師范唱一遍。
⑷師:請高聲部旋律同學隨琴用“LU”輕聲慢速演唱,注意附點八分音符節奏。
⑸師:唱得不錯,但再次演唱時,同學們能不能跟著老師的手左右擺動你們的身體來打節拍?
生:齊說“行”
⑹師:同時也請低聲部旋律的同學在每小節的第一拍上拍手,給高聲部同學伴奏,好嗎?。
生:齊說“好”
4、學唱低聲部旋律
⑴師:聽琴演奏高聲部旋律,請同學們找出旋律的附點音符?誰來回答?
生:
⑵師:回答的真好,這個音符也是附點八分音符,下面請同學們聽老師范唱一遍。
⑶?師:請低聲部旋律同學隨琴用“LU”輕聲慢速演唱,注意附點八分音符節奏。
⑷師:唱得不錯,但再次演唱時,同學們能不能跟著老師的手左右擺動你們的身體來打節拍?
生:齊說“行”
⑸師:同時也請高聲部旋律的同學在每小節的第一拍上拍手,給低聲部同學伴奏,好嗎?。
生:齊說“好”
5、二聲部合作演唱
⑴師:同學們唱得真好,既然是二聲部旋律就是要兩聲部一起合唱,下面先聽老師演奏一遍二聲部旋律,請你們認真聽出自己的聲部,好嗎?
生:好
⑵師:下面請高、低音同學隨琴用“LU”輕聲慢速合唱二聲部旋律。
⑶師:同學們唱得真好聽,下面請同學們加上歌詞跟著老師的手左右擺動你們的身體來邊打節拍邊合唱,好嗎?
生:好
6、學唱歌曲第一部分
⑴學生慢速演唱歌曲第一部分旋律。(找出難點)
⑵假如學生還唱不好符點,再單獨練習,起到鞏固學習作用。
7、學唱歌曲第一段
(再次聆聽歌曲)
四、介紹歌曲背景。
(這是德國故事影片《英俊少年》中的一首插曲。影片描寫了從小失去母親,父親又遭陷害入獄的少年海因切,在女律師雷娜特的幫助下,救出了在獄中的父親,一家重新團聚的生動故事。
師):隨著我們一天一天的長大,各種各樣的煩惱會越來越多,誰來說說你們自己的煩惱?
生):回答
在《小小少年》這首歌中雖然唱出了少年在成長中的煩惱,但在歌曲中,所表現出的是小小少年是一個充滿歡樂、心情愉快、樂觀向上的一個充滿陽光帥氣的小年。
師:我們該如何表現陽光樂觀的少年呢?(歌曲情感處理)
生):回答
(跟琴演唱,能用充滿陽光朝氣的聲音演唱歌曲。)
五、歌曲延伸
師):剛聽了同學們在學習、生活中遇到各種煩惱,那么在今天的音樂課中,大家都拋開這些煩惱,,盡情的享受音樂帶給大家的快樂,請全體同學起立跟我大聲喊出來,“我很快樂。。。。。。
蛟河市勝利小學 張穎
教學目標:
1.了解戲歌,初步感受戲歌的演唱風格。
2.學習演唱《龍里格龍》,能正確、有韻味的完整演唱歌曲。
3.感受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的傳統文化。
教學方法:體驗法、觀察法、模仿法
教學準備:教材、多媒體課件、電子琴
教學過程:
師生問好
導入
1.觀看視頻《梨花頌》片段
2.師小結(出示課題:龍里格龍)
三、學習歌曲
(一)感受歌曲,激發興趣
1、初聽歌曲(出示歌譜)
2、復聽歌曲
3、再次聆聽,找出相同旋律,并進行模唱
(二)旋律模唱
(三)讀歌詞
1、學生按節奏讀歌詞
2、教師范讀歌詞
3、學生再次讀歌詞。
4、提問:“格”字在讀法上有什么不同?(前面的不帶兒化音、后面的帶兒化音)
(四)學唱歌曲
1、隨琴小聲填唱
2、講解各種音樂記號的作用
3、教師范唱。
4.師生接龍演唱
5、歌曲處理
6、分組演唱
7、加動作完整演唱
8、看指揮完整演唱
9、加上戲曲動作完整演唱
五、藝術拓展
《紅蜻蜓》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著名的日本兒童歌曲,由作曲家山田耕筰根據日本詩人三本露風回憶童年情景的詩作譜而成。歌曲為3/4拍,共八小節。歌曲短小精煉,曲調自然流暢,感情真摯具有夢幻般的意境。歌曲分為兩個樂句,第一樂句旋律上行,第二樂句以下行作為呼應。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緒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憶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通過體驗、感受、模仿、探究、合作等方式參與不同的音樂實踐活動,感受歌曲所表現的音樂形象。
3、知識與技能:在歌曲學習中掌握漸強漸弱的力度記號,能用輕柔、連貫、優美、和諧的聲音演唱歌曲。并能按力度記號的變化表現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的生活范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擴展,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能力較低年級學生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強,能發現自然界中各種音響,并能聽辨出不同的歌曲情緒,能從音樂中體會歌曲的力度、速度、節奏、音色等音樂要素。在課堂上隨音樂做出不同拍子的律動,感受音樂節拍來感受歌曲。
教學理念:
新課標提出以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因此在本課中我加強學生對音樂的整體感受,采用聆聽法引導學生感受體驗音樂要素在音樂中所起到的作用,進一步體驗音樂情感。本節課我以力度記號為切入突破點,解決歌曲知識的難點。我力求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在音樂諸多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與增強。
教學重點:
用輕柔、連貫、優美、和諧的聲音演唱歌曲。并能按力度記號的變化表現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教學難點:
在歌曲學習中掌握漸強漸弱的力度記號,并能按力度記號的變化表現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師彈奏鋼琴曲《童年的回憶》
【設計思路:教師彈奏鋼琴曲的導入,即貼近學生的生活,又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拉進師生之間的距離】
師:同學們,你知道老師彈奏的鋼琴曲曲名嗎?
是啊!一曲童年的回憶,勾起我們對童年的美好的美好回憶,每個人都擁有難忘的童年,童年是美好的,更是難忘的。在日本美麗的富士山下住著一個可愛的小女孩,當山上的桑樹結滿桑果的時候,小女孩就會在傍晚的時候,挎著一個小竹籃上山去采桑果。這時候,天空中布滿了美麗的晚霞,很多很多的紅蜻蜓在晚霞中滿天飛舞,這景色真美啊,小女孩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沉浸在這美好的畫面中,深深的陶醉了。紅蜻蜓——這童年時代美好的記憶從此永遠地刻在了小女孩的腦海中,不能忘懷。
童年多么難忘啊!讓我們一起來走進小女孩那美麗的童年吧。2、初聽歌曲《紅蜻蜓》。
【設計思路:依據課標要求,遵循音樂學習規律,以聽覺入手,初步聆聽歌曲,體會歌曲的情緒、節拍,培養學生感受音樂的能力以及語言表述能力等】
3、揭示課題:
師:剛剛我們聽到的歌曲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日本山田譜曲的歌曲《紅蜻蜓》。
二、體驗感受:
1、展開想象:
師:當我們聽到這首動聽的歌曲,你仿佛看見了怎樣的畫面?
生:略
師:用我們手中的小紙片,你能表現出怎樣的效果。
A、聽老師的樹葉聲有什么變化?
B、講解力度記號:
漸強記號
漸弱記號
C、利用手中的小紙片表現出漸強漸弱記號。
D、聽歌曲,用手中的小紙片為歌曲創設意境。
三、學唱歌曲:
師:通過剛才的聆聽,你覺得這首歌帶給你怎樣的感受,用詞語形容一下。
生:
師:是怎樣的節奏帶給我們搖蕩的感覺?
生:3/4拍
1、請你用不同的方式表現3/4拍
2、畫拍表現3/4,強弱規律表現3/4拍,
3、用蜻蜓飛的動作表現三拍子。
【設計思路:課標中提到:“四年級學生能隨著歌曲做出相應的體態反應。”因此我以蜻蜓的優美動作表現音樂,再次感受三拍子強弱規律,并滲透歌詞紅蜻蜓與紅蜻蜓呀演唱時的區別。】
4、師范唱,聽一聽老師用了什么樣的情緒?
【設計思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5、生深情哼唱歌曲旋律。
師:旋律和歌詞就像是畫家的線條和色彩,為我們展示一幅幅美麗的圖景,這首歌為我們展現了怎樣的畫面呢?讓我們從歌詞中去尋找吧!
6、帶節奏讀歌詞。
【設計思路:課標中提到,節奏是音樂的骨架,此環節既是感受音樂的過程,也是體會三拍子強弱規律的過程,并以節奏做為切入點解決歌曲中演唱的難點】
7、填詞。
【設計思路:學習歌曲的重要環節,準確的演唱歌曲是歌曲表現的先決條件】
8、加入力度記號演唱。
【設計思路:為了讓音樂作品更好的表現,漸強漸弱的歌曲處理時必要的,這使得歌曲更加動聽,讓學生理解漸強漸弱記號在表現歌曲時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四、表現歌曲:
加入表演、伴奏等形式演唱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