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区-在线观看国产欧美-在线观看国产免费高清不卡-在线观看国产久青草-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美章網 精品范文 成人英語學習計劃范文

成人英語學習計劃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成人英語學習計劃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成人英語學習計劃

第1篇

關鍵詞: 大學英語 課程設計 培養目標 設計原則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指出:“提高質量是高等教育發展的核心任務。”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取決于大學英語課程體系設計的合理性與實用性,而課程體系的設計是一個龐大的系統,一方面要滿足國家戰略需要,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另一方面,要滿足學生專業學習、國際交流、繼續深造、工作就業方面的需要。可見社會需求、人才素質與發展、學生的個體需要決定著課程體系的內容。筆者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探討懷化學院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大學英語課程體系的設計原則與實踐。

一、現狀分析

1.學校發展定位

2008年以前懷化學院由于學校定位問題,造成“重理輕能”的現象。過于強調理論教學,忽視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理論課的教學時數高達70%以上,專業設置和教學內容難以適應市場的需要。自2008年以來,學校經過實踐與探索,將學校辦學定位為――教學應用型,并實施“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2013年,學校提出了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把學校建成高水平應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奮斗目標。所謂應用型人才是指能將專業知識和技能應用于所從事的專業社會實踐的一種專門的人才類型,是熟練掌握社會生產或社會活動一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主要從事一線生產的技術或專業人才,其具體內涵是隨著高等教育歷史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的。所謂應用型人才是指將專業知識和技能應用于所從事的專業社會實踐的一種專門的人才類型,是熟練掌握社會生產或社會活動一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主要從事一線生產的技術或專業人才,其具體內涵是隨著高等教育歷史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的。為此,一要緊扣市場需求和區域經濟發展需要,突出專業設置的應用特色,增強辦學競爭力;整合各種資源和力量開展應用研究,增強科研實力;優化教師隊伍的知識、能力結構,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能力。二是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完善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實踐教學體系,尤其注重以能力培養為主線的課程體系改革,深化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的改革。

2.學生來源與教學現狀

根據懷化學院教學質量監控和評價中心統計,學生錄取成績穩步提高。2014年我校在湖南省文科理科的最低錄取線超過省控線8分和9分,相對2013年超過省控線5分和7分和2012年超過省控線3分和4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由于學生大多數來自邊遠或不發達地區,學生的英語水平不容樂觀,英語錄取成績不升反降,英語基礎差,優秀率低。同時各系部之間和系部學生個體之間英語成績參差不齊,存在群體差異和個體差異,使得英語教學活動開展極其困難,很難滿足各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

懷化學院大學英語教學的現狀令人擔憂,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大學英語教學更多的是關注外語教學方法改革和教學內容(教材)的選擇;重知識輕能力,英語知識結構還局限于基礎英語范圍,缺乏文化知識、應用知識和交際能力的有效培養;課程體系不盡完善,不系統,實施大鍋飯式的教學方法。因此,教學效果不理想,學生的英語語言綜合應用能力既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實現大學英語服務于社會的目標,服務于學校的辦學目標,又不能很好地服務于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目標。

3.就業情況

近幾年來大學生就業形勢很嚴峻,懷化學院大學生就業也不例外,就業率未能達到90%以上。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如不少用人單位過于強調文憑,以及是否是“211”和“985”的學校,而將一般本科院校的畢業生排斥在門外;過于看重工作經驗等。當然大學畢業生自身也存在問題,如誠信問題、大學生整體素質有下降趨勢、大學生自身定位不準等,常常是“高不成,低不就”。但從學校一方考慮,作為培養大學生的搖籃,學校培養人才的方式還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教學理念不先進,課程體系設置不完善,導致教學內容與社會專業需求脫節;其次,教師對教育內容與方法研究不夠,輕視學生的能力培養,導致培養出來的學生不能滿足社會的實際需要。

二、課程設計原則

“課程體系設計的意義在于為實現計劃、意圖、期望、目標而對教學的有關方面進行策劃、指導、監控和評價”[1]。“大學英語課程設計過程包含需求分析、目標的確定、大綱的設計、教學方法的運用及測試與評估等多方面的內容”[2]。因此,懷化學院大學英語課程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

1.需求原則

需求原則指在課程體系設計時要進行社會需求分析和學生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課堂設計的始終。社會需求分析主要指企業和事業單位對大學生英語技能及水平的要求;學生需求包括學生學習目的和期望、認知水平、語言技能存在的不足、需要達到水平、習慣學習方法和教學手段等。需求分析可以為課堂設計的其他方面,即教學目標的確定、大綱的設計、教學方法的選擇及測試與評估提供依據”[3]。課程設計前,要對懷化學院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學生的主觀需求,以及學生的英語水平與要求存在的距離。只有依據需求分析才能制定合理的課程體系設計方案。

2.教學總目標與具體目標相結合原則

根據《大學英語教學指南》,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增強跨文化交際能力意識和交際能力,同時發展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使他們在學習、生活、社會交往和未來工作中能夠有效地使用英語,滿足國家、社會、學校和個人發展的需要。”課程體系的設計既要立足于教學總目標,又必須基于懷化學院地方性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需要。即大學英語教學總目標與懷化學院學生實際的具體目標相結合。這里的教學總目標是教育管理部門給大學英語教學提出的希望和期待;教學具體目標是為實現總目標各高校基于本校的發展定位對教學的具體要求,包括語言行為教學目標、語言技能教學目標、語言內容教學目標、語言水平教學目標等。

3.個性化原則

各高校生源情況差異較大,不同層次的學校,學校各個不同的專業,個體差異較明顯,因而要針對不同起點、不同專業特點的學生,個性化設計教學大綱、課程設置、課外活動、教學方法和教學評估,對學生實施分類指導、因材施教的個性化原則。只有從學生的群體差異(系部之間)和個體差異的實際出發,才能確保教學的實效性,既使基礎好的學生學有所得,知識不斷更新和拓展,又照顧到基礎較差的學生,激發其興趣,增強其信心,使其英語水平邁上一個臺階。

4.語言學習的漸進性和延續性原則

由于學生的英語基礎各異,在達到具體目標的過程中,必須兼顧學習的漸進性和持續性。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要制定循序漸進的教學計劃,重視通用英語教學,從基礎抓起,逐漸提高英語水平;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在達到大學英語四級水平后,為他們開設充分體現個性化教學的大學英語后續選修課課程,即專門用途英語、跨文化交際教學等,以滿足學生個人興趣和專業發展的需要。

5.教學評估與教學目標密切相關原則

“教學評估時課程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任何一個課程體系,如果沒有教學評估,都是不完整的”[4]。教學評估與教學目標密切相關,教學評估的中心目標是判斷語言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否實現,具體目標是否實現。通常教學評估可分為終結性評估和形成性評估兩個層次,也可由宏觀教學評估和微觀教學評估兩部分相組成。大學英語教學課程教學評估應充分重視微觀的課堂上的形成性評估,“課堂上的形成性評估作為教學和學習過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描述了學生進步的總體情況,提供學生反饋來鞏固學習,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確定下一步的教學計劃及學生的學習計劃”[5]。

三、課程體系設計思考

1.課程教學目標

結合本校的教學資源、學生英語水平及所面臨的社會需求等實際情況,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增強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和交際能力,同時發展自主學習能力,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個人發展需要。對于此目標,應以教育部即將頒布的《大學英語教學指南》為依據,全面系統地修訂《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使《大學英語教學大綱》成為指導懷化學院大學英語教學的綱領性文件。

2.課程設置

通過需求分析,科學構建適應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應用能力培養要求的課程設置,即必修基礎課程與選修文化課程、選修專門用途英語課程相結合的大學英語新的課程體系。

3.教學方法

努力創建形式多樣、手段靈活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以研究式教學改革為突破口,從跨學科和多學科融合的角度,創造性地運用相關教學理論如:情感過濾假說理論、馬達理論、同伙理論、合作學習理論;大膽嘗試“以活動為中心”和“以問題探究為中心”的教學方法,采用啟發式教學、合作式教學、討論式教學、研究性教學、自主學習等形式,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

4.課外活動

繼續開展英語角、圣誕晚會,寫作大賽、演講比賽、英語知識競賽等英語實踐活動。在此基礎上,基礎英語課程在全校增加單項比賽項目,如英語單詞競賽、聽力比賽、閱讀比賽、翻譯比賽、英語寫作比賽等。通過比賽,給更多的學生提供展示應用英語的機會,由此調動廣大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強化英語學習的重要性,營造英語學習和英語應用的濃厚氛圍,著實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

5.教學評估

與教學目標密切聯系,制定教學評估體系。成績評定主要采用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加大形成性評估的比重。學生期末總成績為融期末筆試(包括聽力測試)、口語測試、課內外表現(包括語言實踐活動)及考勤為一體的綜合性評價。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取得的成績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態度、策略等方面的發展變化作出較公證、客觀、準確的評價。參考因素主要包括如:學生的自評和互評、參與課內外活動的表現情況、完成課內外學習任務情況、平時小測試、學習過程檔案、問卷調查、參加英語學科競賽、出勤等,如下表所示。

大學英語考核成績構成表

參考文獻:

[1]夏紀梅.現代外語課程設計理論與實踐[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10.

[2]Richards Jack.C語言教學矩陣[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26.

[3]胡織女.大學英語課程體系的設計原則與實踐[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71.

第2篇

【關鍵詞】關注學困生 ;成因 ;轉化措施

The person of primary school English underachievers causes analysis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Geyuna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he end-result of the English curriculum.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all students. Underachievers transformation is the task of every English teacher should not be ignored. Teacher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students,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especially pay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Combining with the teaching practice in recent years of English educatio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underachievers" causes are analyzed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causes; measures

小學英語課程標準里提出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其核心思想是關注每一位學生,使每一位學生都得到發展,學生的發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小學英語教育是整個英語教育的啟蒙階段,小學生富有好奇心,他們對新的語言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剛開始接觸新的語言時既興奮又激動,對于所學過的內容經常模仿。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在班級里都會出現一些學習困難的學生,如果老師不關注這部分學生,隨著年級的增高,所學內容的增多及加深,這部分學生與其他同學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大,不僅直接影響到其英語學習的情緒和效果,會影響到他們今后的英語學習,甚至還會影響他們其它方面的發展,所以老師應更關注他們。

在相同的教學環境下,往往會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是什么原因導致了學生之間的差異呢?通過觀察、了解和與學生的溝通,我發現形成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 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生對新事物都有一種新鮮感,但時間一長,就會失去興趣。英語學習也是如此。在失去了初學英語的新鮮感后,一些學生學習勁頭不足了,上課不能專心聽講,注意力時常在手中的玩具上,對于老師的提問無動于衷,似乎與自己不沾邊,常常視而不見,耳聽不聞,對于老師布置的作業不想寫或是偷懶少寫,應付了事。逐漸形成了不好的學習習慣。

2 自身性格內向

每個班里都有一些膽小、不愛說話、性格內向的學生。課堂上老師如果不提問他們,他們一言不發,或是看書或寫作業。老師提問到時,總是表情緊張、含糊不清一帶而過,由于膽小,生怕說錯單詞、讀錯句子或發音不準受到同學的嘲笑。時間一長,他們變得越來越不敢說了,出現害怕的心里,畏難的情緒,對英語學習失去了興趣,逐漸形成了“越不想學越不會,越不會越不想學”的這種惡性循環。

3 學習方法不恰當

不得法的學習方法導致很差的學習效果。有一些學生記憶力較好,學習比較努力。但是學習的方法總不得當,要么死記硬背,在英語下面標注上生硬的漢語意思,不僅讀音不準確,還常常讓人啼笑皆非;要么前面學后邊忘,花了功夫,但學習效果并不明顯。因為他們不會對所學知識進行“二次加工”,不會在實踐中總結學習方法,缺乏一定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技能,因此導致學習成績上不來。

4 缺乏家庭教育和輔導

課堂是學習的主陣地,但課后的復習與鞏固也很重要。由于各個家庭的原因,家長的文化素養等的不同,對學生的要求也不同。一些家長忙于工作或其他,無暇顧及學生的作業,致使學生缺乏家長的監督;或是由于家長自身的英語水平有限,不能給予輔導和幫助,致使學生在課后的知識鞏固與練習跟不上。

針對以上原因,在日常教學中,從“激趣”入手,我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同時,和學生進行深入的溝通,了解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具體的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嘗試。

5 積極創新,激發學習興趣

5.1 從興趣出發,精心設計每一節課

備每一節課時,我都會考慮到這部分學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從課前的導入、教學環節設計、作業設計等方面,想方設法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上課時利用“小組合作”、“游戲”等方法,讓學生動起來,參與到課堂的教學中來。學生會感到學習英語是樂趣,從思想上減輕學習壓力。如在學習walk、run、swim、jump、skip等單詞時,我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游戲,由一位學生發出施令,其余的學生根據命令做出相應的動作來,或是一位學生做動作,另外的學生來猜單詞,各小組之間進行比賽。學困生在同學們的啟發下,也能用準確讀出英語來,并且在傾聽其它學生說、讀的過程中,再次受到啟發,思路更廣闊了,還能說出write、draw、sing、dance fly、look等一系列動詞。這樣的課堂教學,使學困生參與的機會更多了,參與的意識增強了。

5.2 分層次設計作業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自然延續和補充,是鞏固英語知識的重要途徑。它能使學生更好地吸收、消化所學的知識,是鞏固、掌握和深化課堂教學所學知識必不可少的手段。在作業的設計上,我布置了A、B、C三種作業,學困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來選擇完成作業。如:學完《A letter》一課后,要求:學生按照英語書信的格式,給自己的老師、同學或父母寫一封信,內容自定;對于學困生可以完成C種作業:按照英語書信的格式,縮寫這封信,以降低難度。這樣的作業設計因人、因教材內容而有層次,既保持適當的難度,也使學困生能更好的完成作業。分層次布置作業,使學困生在思想上有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他們會朝著更高的方向去努力,逐漸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6 讓“成功”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的產生很大程度上源自學習的成功感。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因此,在課堂里,老師要盡可能給學困生有機會說,有機會去表演,哪怕是一個小角色,哪怕只有簡短的一句英語對話。這一方面吸引了學困生的注意力,同時也讓他們看到了自身的能力,他們很有成就感。

如:在表演科普版四年級《Are you a doctor?》一課時,班上許多學生都躍躍欲試,其中Dog一角色只有簡單的一句臺詞“OK”,學困生來演這個角色時,卻格外珍惜,全身心投入到表演之中,每一個動作,每一個手勢及眼神都演得十分投入,逗人喜愛,再加上一陣“旺旺”的叫聲,更是贏得其他同學的陣陣掌聲。這掌聲是對他們的一種肯定,一種鼓勵,使他們感到了自信,體驗到了成功。并且期待著下一次的表演,盼望著上每一節英語課。這樣,他們會漸漸喜歡上英語。

7 要用平等、寬容的態度對待學困生

作為老師來說,在課堂中平等地對待每位學生是一個原則性問題,實際上,每一位老師在心理上難免有點喜歡成績優秀的學生,而以比較嚴歷的態度對待那些學困生。在課堂上表現優秀的學生,老師往往會不由自主地表揚他們“You are great!”然而那些學困生與其它學生一樣,有自己的興趣,也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和創造性的想法。因為太多的失敗使學困生常感到英語課像是在聽“天書”,使得他們沒有信心,以至于認為自己不行,與老師不大親近,對老師缺乏信任或對老師懷有敬而遠之、敬而怕之的心理。如果老師對他們沒有了信心,這些學生也會對英語學習失去信心,感到失望和沮喪,從而失去了學習英語的動力,這些不僅損害了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也挫傷了學困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每個人都有被寬容的需要”,學生主體性的發展需要自由,寬容則是自由的保障,沒有寬容也就沒有自由可言。在英語教學中,特別是對待學困生,教師更要有一種寬容的心態,細心呵護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四、要用愛心對待學困生。人類道德的基點是愛心和責任感。熱愛學生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學困生,更需要老師的鼓勵和肯定。因此對學困生的情感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老師應在校園生活中和他們和諧的相處,課間可以摸著他們的小腦袋或拍著肩和他們進行親切的交流,讓他們覺得老師是一個可以說心里話的的朋友;或常和他們聊一些小孩子們感興趣的話題,拉近與他們的距離。心靈只能用心靈去碰撞,真情只能用真情去呼喚。只有這樣,學困生才能敞開心扉,和你成為朋友。經過調查發現,如果學生喜歡哪位老師,那么這位老師所學科成績一定比較高。只要學困生接受了老師,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就會調動起,從而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

海納百川,對學生要有一顆寬容的愛心;循循善誘,教學生需用一份永久的真情。面對這些學困生,老師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他們,用銳利的目光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同時還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每位學生都得到發展。

參考文獻

第3篇

關鍵詞:認識實習;勘查技術與工程;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7)03-0025-02

一、“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認識

實習”實踐環節教學的意義

(一)認識實習有助于學生了解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專業

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認識實習是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專業本科生對專業進行初步了解的實踐環節,其目的在于幫助學生建立對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專業感性認 [1-2]。在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認識實習過程中幫助學生了解重、磁、電、震、放射性等地球物理知識等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應用,了解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和在國民經濟建設中所起的作用。

(二)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專業的熱情

認識實習安排在一年級的第二學期,學生還沒學習勘查技術與工程的專業課,缺乏專業知識的了解,學生自身迫切需要了解所學專業基本內容和學科方向,充分調動內在的積極因素,結合課堂教學、實驗室參觀和野外地質考查,指導學生檢索專業相關文獻,明確學生未來需要努力的方向,激發學生學習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專業的熱情[3]。

二、“勘查技術與工程”認識實習實踐教學體系現狀

80年代到90年代,長春地質學院地球物理系每年6月份到大連金石灘地質實習基地開展地質認識實習,由地質系承辦所有地學專業的實習教學工作。2000年以來,地球科學學院在長春市周邊開展地學認識實習基地建設工作,做了大量的基礎工作[4]。“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認識實習”不僅需要地質認識實習,還需要從勘查技術與工程的專業角度出發,需進一步補充完善認識實習課程體系,即包括地質認識又要有地球物理專業特色,使同學們更好地了解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專業。

三、優化“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

認識實習”實踐教學評估的策略

(一)明確教學目標

“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認識實習”教學目標是幫助學生在學習專業之前對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專業有個概況性的認識,為學習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基本原理及其應用奠定基礎,使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專業學生在未接觸專業知識時形成一個先驗知識,為以后的專業課學習打下基礎,學生易于將理論知識融會貫通。

(二)完善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

1.健全認識實習體系。在教學目標的指導下,構建包括勘查技術專業方法技術原理與應用條件知識講座、野外考查、參觀實驗室和企事業單位認識實習體系,教學形式豐富。其中專業知識講座是主體,野外考查和參觀目的是加強學生對專業知識的進一步了解。

2.精心準備認識實習內容。精心準備“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認識實習”教學內容[5]。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專業知識講座包括重力、磁法、電法、地震、放射性勘探基本方法原理與應用條件及發展歷程簡介,各方向專題講座由各教研室分頭準備,落實到主講教師;參觀應用地球物理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安排各實驗室老師結合教學儀器和模型講解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方法、應用前提和能解決的地質問題;組織學生參加野外地質―地球物理認識實習,野外考查路線要事先備課,通過基本地質現象的野外實地考察,了解長春周邊地質結構和地貌,了解地球物理方法在工程環境、礦山油田等領域的應用;對外參觀單位實習前要聯系好。

(三)加強教學管理

1.注重實習動員。為了更好地完成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認識實習,在實習開始要進行實習動員[6]。明確認識實習重要性、教學目標、內容、考核方式等。要求學生在實習過程,多讀專業參考文獻、多聽專家教師專業知識講座、多觀察野外地質現象、多記實習筆記、多思考[7],在聽報告、參觀實驗室、野外地質考察過程中形成對地質和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專業的感性認識。

2.加強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各班班長和各組小組長要認真負責[7],每次上車都要清點人數,男女生要結伴而行,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不準單獨行動,遇到突況,及時通報教師,學生間要互幫互助;集體行動要有時間觀念,不能拖沓;愛護參觀單位儀器設備;接人待物,文明禮貌;愛護環境,學生在外考查要有環保意識,不得亂扔垃圾等行為。

3.認識實習成績考核多元化。成績考核包括平時成績和實習報告成績。其中平時成績占20%,教師根據學生出勤、紀律、吃苦、合作精神等方面表現給成績;實習報告成績占80%,根據報告內容、對專業的認識程度、書寫等給成績。若實習教師足夠多,也可按實習小組做PPT匯報實習內容及對專業的認識[8]。

四、“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認識

實習”實踐教學體系改革效果

(一)通過專家講座,提高學生專業學習興趣

通過勘查技術專業各方面專家講座,一方面介紹專業知識,了解本專業的主要研究內容,發展方向及就業去向;另一方面讓學生領略大學教師治學態度和對專業的執著,提高學生對勘查技術專業的學習熱情,鞏固專業思想,引領學生不斷進步,確定個人未來發展方向。

(二)實現教學相長

在認識實習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引導者、指導者和監督者。一方面,教師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學生自身對本學科的急需了解的愿望,結合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各方向專題講座,指導學生搜集、檢索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相關資料,提出認識實習報告的撰寫要求,指導學生撰寫實習報告。

(三)優化認識實習實踐教W體系,提高實踐教學質量

從2012年開始不斷探索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認識實習”實踐教學體系優化與實踐,原有的認識實習只包括地質實習或者地球物理實習優化后的認識實習實踐體系既包括地質認識又包括地球物理專業特色。地質實習包括了解長春周邊地區地形地貌構造,伊通火山群實地考察,大頂子山實地考察。地球物理實習包括專業知識講座和實驗室參觀,結合新立城水庫、賀家屯東溝廢棄礦山野外考查了解勘查技術方法及其應用,長春市地震局地震速測速報中心參觀。2015年增加了移動平臺實驗室參觀,制作了長春周邊的地區遙感圖片,有助于學生從宏觀上了解長春周邊地形地貌,結合伊通莫里清油田增加了石油地質的相關知識。教學體系逐步完善,教學內容不斷豐富,認識實習教學質量有所提高。

優化后的“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認識實習”實踐教學體系包括專題講座、實驗室參觀、相關單位參觀,野外地質考察。多種教學形式穿行,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習專業熱情。優化后的認識實習在學生們中反應較好,學生在認識實習報告中寫道:“通過二周的認識實習,我解決了一直困惑自己的問題,我是誰,我能干什么?”認識實習讓學生們充分了解所學專業主要內容和社會的需求,從而為自己的人生做好規劃:是本科畢業到勘查單位從事本專業工作,還是通過考碩考博進一步學習,還是出國深造。

(四)學生綜合素養得到提升

文獻檢索能力、寫作能力、吃苦精神、團結合作等方面在實習過程中都得到加強和鍛煉。檢索勘查技術與工程(應用地球物理)相關文獻有助于了解專業及其發展最新動態;總結實習內容,編寫實習報告,提高寫作能力;培養吃苦精神,現在學生身體素質比較差,有的學生比較胖,上山后竟然出現嘔吐等癥狀,針對個體差異,對有些身體差或者有過敏病史的學生,也不要勉強他們上山,從環山公路轉過去也可以,學生身體素質還需提高。

參考文獻:

[1]張泉,陳剛.“由觀到悟”城市規劃專業認識實習教學改 革與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1,(1).

[2]白潤波,劉福勝,朱坤.大學生認識實習體制改革探究 [J].高教論壇,2011,(9).

[3]謝昭明,劉躍華,黎學明等.改革專業認識實習教學模式 強化綜合能力培養[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6).

[4]王義強,單玄龍.地質認識實習指導書[M].長春:吉林科 學技術出版社,2004:1-15.

[5]周龍昌,陳小鵬,王琳琳等.精心設計實習內容提高認識 實習教學質量[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8,(4).

[6]張燕.關于完善短學期實踐教學的幾點思考[J].寧波大 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0,(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经典自拍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妖精 | 月婷婷色狠狠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永久在线 | 亚洲免费在线视频播放 |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 | 国产一级在线现免费观看 | 羞羞视频在线播放 | 伊人免费视频网 | 理论亚洲区美一区二区三区 | 不卡久久 | 五月激情六月 | 日韩一区二区精品久久高清 | 黄色免费看网站 | 四虎影视成人精品 | 丁香五香天堂网卡 | 亚洲精品一级片 | 国产第二区 | 最近的中文字幕免费完整 | 国产色视频网站免费观看 | 聚会的目的4韩语中文字 | 亚洲精品成人av在线 | 激情网站视频 | 国产a一级毛片午夜剧场14 | 男人天堂2020 |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观看 | 自拍偷自拍| 四虎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免费下载 | 久久精品a一国产成人免费网站 | 99在线在线视频免费视频观看 |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 九九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 在线观看你懂的视频 | 国内自拍第100页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四虎影视国产884a精品亚洲 | 亚洲一区二区欧美 | 羞羞视频免费网站在线 | 伊人久久天堂 | 久久国产经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