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大班生活教案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物理探索(一)
一、1-5:CABDB6-8:BDB
二、9受力面積壓強增大減小10、4200011、甲F甲=F乙p甲=p乙12、大減小減小13、6×10⁴1.5×10814BC
三、(1)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不同,其作用效果不同(2)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不同,壓力作用效果不同(3)受力面積和壓力
16、(1)相平(2)液體深度(3)丙、丁無關(4)乙丙(5)各個方向
四、
17解:(1)牛奶對杯子底的壓強
P=ρ牛奶
gh=1.1×103kg/m3×10N/kg×15×10-2m=1650Pa
牛奶對杯子底部的壓力
F=PS=1650Pa×100×10-⁴m²=16.5N
(2)牛奶和杯的總重力
G=mg=(2kg+0.5kg)×10N/kg=25N
則這杯牛奶對桌面的壓力為
p2=F2/S=25N/10010-⁴m²
=2500Pa
18、解:
(1)根據G=mg,得:
m=G/g
=125.6N÷10N/kg
=12.56kg
(2)吸盤的面積s=π(D/2)2=3.14×(0.3m/2)2=0.07m2;
以玻璃板為研究對象,受到向下的重力G,吸盤內氣體向下的壓力F內=P內S,外界大氣向上的壓力F外=P外S,玻璃板受力平衡得:
F外=F內+G,即:P外S=P內S+G
所以:P外-P內=G/S=125.6N/0.07m2=1.79×103Pa
物理探索(二)
一、1-5BBAAD6-8BCC
二、9、808×10510010、0.98豎直向上下沉11、0.986.86×10-512、4212013、87.4
三、
14、解:作圖如下:
2014八年級暑假作業答案:物理(南方日報出版社)
15、0.220F浮
物理探索(三)
一、1-5:CBCBA6-10:CDCBC
二、
11、書包書包我們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2、相互形狀運動狀態
13、0-5N;1.6
14、上升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下降玻璃瓶會發生彈性形變
15、慣性摩擦力
16、4重力和支持力8×10⁴阻力和牽引力6×10³
17、不變2
18、乙甲
19、量程不能
三、
20、略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聲音的產生,初步知道聲音是由振動引起的。
2、了解聲音的作用及噪音對人類、自然界的禍害,初步懂得減少噪音的方法。
活動一:尋找聲音
1、 談話:我聽到的聲音
幼兒的話:
“我聽到火車嗚嗚的聲音”、
“我聽到汽車笛笛的聲音”、
“我聽到冰箱發出的聲音”
“我聽過老虎的叫聲”
“我聽到打雷的聲音”
“我聽過高山流水的聲音”
“我聽過下雨的聲音,滴答滴答,嘩啦嘩啦”
2、繪畫:我聽到的聲音
活動二:人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通過圖片講解,引導幼兒認識耳朵的結構,從而了解到人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活動三:實驗探討
1、 怎么會有聲音?
(1)提供多樣的材料讓幼兒在實驗中探索聲音產生的原理-物體震動就會產生聲音,不同的物體就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2)提供記錄材料讓幼兒記錄實驗結果,并讓幼兒講述記錄結果。
2、 聲音是怎樣傳播的?
提供不同的材料讓幼兒進行實驗,從而知道不同的材料聲音傳播的速度不同。
3、怎樣減少噪音
提供不同的材料讓幼兒進行實驗,使幼兒知道減少噪音的方法。
活動四:分享-聲音的秘密
1、統計:幼兒用繪畫的形式表現自己對聲音的了解。
2、游戲:通過競賽的形式讓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對聲音的了解。
3、展示幼兒設計的作品:凈化(減少)聲音器
1、在活動中讓幼兒認識到火警、易燃物品等標記,知道火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危害。
2、引導幼兒了解燃燒現象,了解火災發生的幾種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3、了解基本的消防知識,初步掌握幾種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4、樹立防火意識,培養幼兒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
5、遵守社會行為規則,不做“禁止”的事。
6、培養幼兒團結合作的觀念。
活動準備:
1、易燃物品標記,火警標記,嚴禁煙火標記等防火安全標志。
2、向家長了解生活中火災發生的一些情況。
活動過程:
一、火災的產生1、認識易燃物和火種。
引導幼兒認識易燃物標志:中間有一團火,表示火種。
現在請小朋友找找看我們的活動室里有哪些易燃物?(紙、書包、衣服、窗簾、桌椅等)你們還知道哪些東西是火種?(火柴、打火機等)小結:火是個神奇的東西,有時它會給我們帶來光明和溫暖,有時也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災難。
2、發生火災的原因有哪些?
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自由交流、討論。
教師歸納:小孩玩火、亂丟火煙頭、在禁放區放煙花'用明火照明尋找物品、打雷、亂拉接電線等。
二、預防火災1、小實驗"蠟燭滅了"。
當點燃的蠟燭用杯子蓋住,會發生什么情況?
教師實驗,幼兒觀察后討論蠟燭怎么啦?為什么?說明什么問題?
教師小結:當火剛剛燒起來,可以用破衣服去撲火,也可以用沙、浸水的棉被蓋住,隔絕空氣滅火。
三、組織幼兒班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如何預防火災。
(1)小朋友們不能隨便玩火。
(2)蚊香不能靠近容易著火的物品。
(3)不能隨便燃放煙花爆竹。
(4)小朋友不能玩未熄滅的煙頭,見了沒熄滅的煙頭應及時踩滅。
(5)認識"嚴禁煙火"等標志。
(6)不玩火,不玩弄煤氣灶開關。
(7)發現灶上的水開了,食物煮熟了告訴大人。
四、逃離火災,保護自己如果發生火災,沒辦法撲滅,你該怎么保護自己?
組織幼兒分組自由交流討論,鼓勵幼兒根據經驗講述,如果發生火災,我們應該怎么樣做才能實現自我保護與逃生自救?
1、報警:火災發生后不要慌張,火警電話119;報告失火的詳細地址,在得到消防隊的明確回答后,才可以掛電話。
2、逃生方法。
除了報警,還需要做什么?(不要乘坐電梯、升降機、迅速找到安全出口,離開火場。)3、怎么離開火場?
(1)用濕毛巾、濕布掩住口鼻,彎腰摸墻撤離。
(2)樓房內著火,應該一個個跟著走,不可擁擠下樓。
(3)打開窗戶,可以用鮮艷的顏色布條呼叫,尋求幫助。
(4)如果火已經燒到身上,應該就地打滾,跳到水中,或者用厚重的衣物壓滅火苗,不能奔跑。
教師小結:當火災發生之后,小朋友千萬不要慌張,要保護好自己,迅速找到安全出口離開,在報警的時候要說清楚自己的所處位置,在得到消防隊的明確回答后,才可以掛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