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學院工作報告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一、建立健全工作網絡,加強組織領導。
為了加強常見病防治工作的組織領導,確保常見病防治及其他學衛工作順利、有序、全面推進,學校成立了以彭志祥校長任組長,分管校長金莉為副組長及各年級組長和保健老師為組員的“學校衛生工作領導小組”,學校衛生工作有制度、有計劃、有總結,把衛生工作納入議事日程,學校領導關心學生身體健康狀況。
二、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宣傳活動。
在健康教育的活動中我校所采取的形式是多樣的,根據上有關部門的要求、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宣傳日、等進行宣傳活動,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一)利用廣播、板報,校園網進行宣傳教育。
我校利用各種形式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尤其是趕上甲流疫情的暴發,學校通過各種積極手段進行宣傳活動。
(1)利用各種例會組織全體教師學習甲型H1N1流感的病理、預防、治療方面的知識,提高教師對甲型H1N1流感的認識。
(2)利用晨會、全校集會、健康教育課、班會課組織全體學生學習有關甲型H1N1流感的病理、預防、治療方面的知識,教育學生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多喝水,做好個人的自主防范工作。
(3)學校利用校門口的櫥窗對師生進行甲流感知識宣傳,同時也對懷德社區居民進行宣教,各班還在衛生角進行板報宣傳。
(4)給各位學生家長發告家長書進行甲流感防控宣傳,家校共同作好防控工作。
(5)利用校園網“防甲”知識。讓學生在宣傳中受到教育,使學生具有保護自己預防疾病的能力。在廣播講座中還針對秋冬預防流感腮腺炎、水痘等疾病進行了宣傳指導。
(二)積極開展青春期健康教育
在青春期健康教育中,班主任對進行五、六年級的學生進行青春期教育,并以青春期教育開展主題的班隊會,使學生的生理、心里得到均衡發展。
三、上好健康教育課
多年來,我校把健康教育課當成健康教育宣傳的主渠道,我校健康教育課一直按照上級的標準開足、開滿課時,教師認真備課,上好每一節課。并以學生為主體的素質教學,把上課、宣傳、活動等內容融為一體,使健康教育能從多層次,多角度,寬領域,面向學生進行教育。學校健康教育開課率均達到100%,學生健康知識知曉率達95%以上,學生健康行為形成率達85%以上。
四、加強日常衛生工作,積極防治常見病、傳染病
在常見病多發病的防治工作中,我校始終堅持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原則,積極開展了“六病”的防治工作,把預防齲齒,沙眼,視力不良當作了重點來抓。
(1)教育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認真做好眼保健操,并做好眼保健操質量的監督檢查工作,使學生做操質量明顯提高。
(2)教育學生從小養成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睡前不吃零食的良好習慣,定期檢查口腔,早發現齲齒早治療,是控制齲齒發生和發展的有效途徑。
(3)在預防沙眼的工作中,教育了學生用流水洗臉,不用臟手揉眼睛,發現沙眼患者要積極的治療,特別要發現一人患病要全家治療,這讓有效地疾病的傳播和蔓延。
(4)在預防貧血和肥胖中,我們教育學生要合理營養配餐,多吃一些動物的血和動物的肝臟,因為這些食物含鐵較高,再吃一些含v-c較高的水果,有利于鐵的吸收。并積極的對學校的營養餐進行食譜的配置和監督,教育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不但能增加抗病的能力,還能減少肥胖的發生。在傳染病防治工作中,全體教職工嚴格落實晨檢制度,對于可能發生的流感疫情做出快速反應。每天早晨由班主任到班級中收學生家庭晨檢記錄單,檢查學生到校情況(必要時再次測量體溫),在本學期的因病缺課診治記錄上檢查記錄本上做好記載,發現有流感癥狀的學生及時上報鐘樓區教育文體局,并及時通知家長帶孩子去就診,追蹤就診學生的診斷結果,發燒的學生在家休息至完全康復后才上學。特別是學生雙休日、節假日結束返校時,班主任需對學生逐一進行晨檢。每天由保健老師進行全面的匯總,掌握學生的患病情況,并開始根據教委要求堅持每天零匯報制度,各班每天保證半小時以上的教室通風時間,及時消除校內外垃圾堆和衛生死角。學校給班級發消毒液、手套,加強對教室、專用室等校內場所的消毒工作,并認真填寫消毒記錄。尤其是學生接觸的公共教學設施(廁所、走道等)進行消毒,還在每個洗手池邊放了消毒肥皂,提供方便洗手。另外,學校利用電飯鍋、醋對因病缺課比較多的班級進行重點醋熏空氣消毒。十一月還配合防疫站工作人員進行在校學生的“甲流”疫苗的免費普種工作,接種率達95%以上。
五、積極對學校衛生工作進行監督
在這項工作中,我校重點進行了教學衛生的監督、體育衛生監督、學生的個人衛生監督、眼保健操的監督、學校食堂衛生的監督、教學衛生監督及時指出和解決教學中出現一些問題,學生個人衛生監督,抽查學生的指甲,臉,脖子,頭發,衣服,鞋帽等。眼保健操的監督,抽查各班學生的做操情況,穴位是否準確,力度是否適中,監督員是否到位等。學校食堂衛生也要定期檢查,并有檢查記錄。積極聽取師生的反饋意見,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在這些學校衛生工作監督中,并有監督記錄控制了疾病發生,有效地促進了學校健康教育的發展。
六、注意安全教育,及時處理傷害事故
平時老師教育學生課間做到正當游戲,絕對禁止做危險游戲。下課不追逐打鬧,避免由于猛撞而造成碰傷、撞傷。發生傷害事故保健老師進行及時地處理,嚴重的及時送醫院就治。
七、認真做好學校衛生臺帳統計、整理工作。
尊敬的各位領導、諸山長老、各位法師、老師、各位同學們:大家好!
在這秋風薦爽,豐收吉祥的九月,我們迎來了新的學年。今天,我們歡聚在莆田南山廣化寺,隆重舉行福建佛學院2009級新生開學典禮。在此,我謹代表福建佛學院(男眾部)教務處全體法師、老師向今秋入學的新同學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向在百忙中光臨大會的省委統戰部、省民宗廳、市宗教局各位領導、來自全省各地的諸山長老、以及一直關心與支持佛學院教育發展的大德法師、護法居士表示誠摯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福建佛學院創辦于1983年,是一所集教育、弘法、修學為一體的僧才培育中心。福建佛學院的辦學宗旨,是“有系統地培養和造就愛國愛教、修學并重、具有較高佛教學識、道心堅固、具足正信、能適應現代社會,立志于從事佛教事業、住持佛法的青年僧才”。在學誠院長的領導下,學院傾心打造“學院叢林化,叢林學院化;修學一體化,管理科學化”的現代僧伽教育模式及修學體系,為鑄就“志、道、德、才、學”兼備的青年僧才,秉持著“悲智愿行”的院訓,繼承佛教優良傳統,發揚人間佛教的精神。學院在創建和發展的過程中,始終堅持解行并重的基本信念,特別注重道風、學風的建設、以“不忍圣教衰,不忍眾生苦”的精神,為佛教在福建乃至全國樹立了一座時代的豐碑。福建佛學院從83年創辦至今已畢業、結業十一屆學僧共1708人(其中男眾部823人)。今天,福建佛學院2009級新生的開學,標志著福建佛學院沿著健康有序、務實求真的良性發展之路坦然直進!值得欣喜的是,在各級領導的關心與支持,及所有教職法師的辛勤努力下,從今年開始,學院由原來的三年大專學制試行提升為四年本科學制,這將使學院的教學規劃及管理更加規范化和合理化。
下面,我就福建佛學院男眾部2009級的師資情況和教學計劃,及本屆招生工作的具體情況,向大會作簡要的報告:
一、師資情況及教學計劃
本屆男眾部共有法師22位,在家老師7位,在本院任教達5年以上的法師、老師有13位,其中任教時間最長的已達25年,師資數量及穩定率為歷屆之最。
由于學制的調整,本屆班級設置分為研究生三年、本科四年、預科兩年。
根椐教務處制定的教學計劃,本屆三個層次的佛學課程共開設了唯識學、俱舍學、中印佛教史、凈土宗、天臺宗、道次第論、戒律、禪宗、中觀等相關經論,及基礎經典選讀等佛學課程共46門;社會學科方面,分別開設了歷史、哲學、政治、法律、古代漢語、現代漢語、英語、計算機、書法等社會學科共14門。
二、招生情況
本屆招生工作,于2009年1月份開始啟動,在福建省佛教協會的領導下,由福建佛學院招生辦公室負責,面向全國各寺院及佛教團體招生。經過四個多月的籌備計劃, 共有來自于全國各地22個省、市、自治區的150多名學員報名,經招生辦初步審核后,于5月中旬開始組織新生進行學習培訓,經過一個多月的考察后,準予參加招生統一考試的人數為135人,考試科目有:佛學基礎、語文、歷史、地理、政治、英語、二時課誦等課程。考試后,根據其考試成績,結合考生平時表現,遵循本院“志、道、德、才、學”的評定標準,經過篩選,實際錄取學生總數為108人,分為三個班,其中:研究生班30人、本科班40人、預科班38人。
學僧的文化程度:大學、大專(含佛學大專)程度有26人,約占錄取總人數的24%。中專、高中程度40人,占38%。初中以上程度者42人,占38%。學員最大年齡36歲,最小年齡17歲,平均年齡24歲。
本次招生工作準備充分,對新生的審核考察認真詳細,錄取時按照“志、道、德、才、學”作為綜合評定的依據,嚴格把關,杜絕了信仰觀念淡薄、道心不堅、品行不嚴、動機不純等方面的學員。使真正有志于佛教事業的僧青年,能在陶賢鑄圣的大冶烘爐中得到鍛煉,為開創中國佛教的新局面,打下堅實的基礎。
福建佛學院2009級新生開學典禮
同學們!人的一生有很多的選擇。昨天,我們選擇紹隆佛種、續佛慧命的出家生活,我們無怨無悔;今天,福建佛學院,更將是我們的明智之選擇!經過不懈的精進與努力,大家終于成為福建佛學院的一員。從今天起,我們將開始一段新的學習生活,不論是三年或是四年,對于我們的人生來說都是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在無盡的生死長河中更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但這對我們現有的人生而言卻將是極其寶貴而重要的,它將可能決定我們的人生取向,將決定我們的生命價值是否能夠得到最大的體現。因此,我們將以塑造新世紀青年僧人的現代形象為目標,牢固樹立愛國愛教、與時俱進,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思想觀念,以人人為師友,以事事為教材,以處處為課堂,以時時為考試,把困難當作提升自我的機會,將磨難化為礪練僧格之精品。從日積月累中增長福慧資糧,在寒暑迭遷中勤奮學習,加強實踐,完善人格,健全僧德,努力練就無私無畏的膽識,培養理性嚴謹的思維、寬廣博大的胸懷及勇于承擔的精神,實現生命內在的超越與升華!
共2頁,當前第1頁1
做為佛學院的一員,我們來自五湖四海,有著不同的人生經歷,但相同的志愿把我們凝聚在一起,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切磋琢磨、共同提高,充分發揚佛教六和敬的團隊精神是我們應有的認識。面對時代快速發展的需求,以長遠的眼光審視中國乃至世界佛教的現狀,我們任重而道遠。
同學們!我們為追求人生解脫的理想,與實踐菩薩大行的愿力來到福建佛學院,明天的福建佛學院、明天的佛教,將因我們的努力而變得更加輝煌燦爛。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打造二十一世紀佛教美好的未來!
最后,謹祝院長、各位領導、諸位法師、老師、工作順利、身心康泰、六時吉祥!
不足和問題
新聞的“二多二少”,即:內部會議多、實際工作報道少;一般化報道多、典型深度報道少。”問題確實需要下一番功夫。一方面需要領導作出表率,認真貫徹執行中央關于改進新聞報道的決定;另一方面要堅持以“人本化”思想,進行藝術地報道。程序化報道,校園電視臺的新聞宣傳也應多一些泥土的芳香,用創新的面孔來吸引觀眾,以更多的有用的節目來服務受眾,以更好的精神產品來滿足觀眾
2010年,我們雖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是今年我臺人員變動較大,新調入人員業務不熟,導致在電視臺播出的稿件數量總數與去年同期相比有所減少。
二是存在等新聞和新聞圍繞會議、活動轉的現象,沒有積極主動的深入到個班教室和學校里去挖掘和尋找新聞線索;
三是我臺個別新聞工作人員所掌握的技能不完善,
1、與學院主網站的鏈接仍沒有實現,仍需與有關部門進一步溝通;
2、師生對高質量節目的需求與落后的制作水平之間的矛盾將會在相當長時間內存在,節目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
3、仍需培養一批有較大影響力的廣播、電視欄目;
4、臺里一些設備陳舊,機器老化,影響了工作開展。
電視報道的具體思路:在電視新聞報道上,結合電視臺的實際狀況,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我們要在現有的條件基礎上,立足于創新,取得最大的工作成績。在電視新聞報道上,努力作好“三個結合”。三個結合即:一是要把在電視臺的上稿數量和質量結合起來。就是在保證把學校內良好的學習范圍、各位同學良好的精神風貌、學校良好的形象等有較大影響的新聞報道出去之外,增強上稿數量的意識。二是要把本臺采訪的新聞和電視臺記者的報道結合起來。就是在一些重大、較有影響的報道題材上,為了不牽涉現有臺內記者的工作精力,影響整個上稿數量,我們要同電視臺記者采取合作報道的辦法。三是要把內宣和對外宣結合起來。就是首先立足于電視臺的電視報道,然后再把為電視臺提供的稿件用于學校內的自辦新聞中,這樣可以解決臺內人力、物力不足的問題,起到一舉兩得、事半功倍的作用。
校園電視臺在2010年的春學期,共開展了三次大型的集體報道活動(國慶演講,校運會系列活動報道和元旦晚會報道),并且組織大家拍攝了臺里的宣傳片,在完成系列報道任務的同時,內部感情建設也得到了發展。現在具體總結如下:
一、成員情況
由于上學期招入的同學電視臺實踐經驗較少,對于電視仍有許多不熟悉的地方,再加上本身留在臺里的老團員,其中,由老隊員及經驗豐富的同學做師傅,負責協助和指導新人完成電視臺的工作
另外,電視臺本學期由陳鵬擔任臺長,張揚擔任副臺長。
從本學期所取得的成果看來,這樣的分工是有成效的,大家在保證所出片子數量和質量的同時,也能很團結地在一起開展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