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盲人協會工作計劃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一、康復工作:根據殘聯康復部的工作計劃的要求積極的配合殘聯的各項康復工作,在原有的康復工作中基礎上達到創新、鞏固和提高。把辦證殘疾人的康復檔案全部建立起來完善年的康復檔案的填寫工作。對低視力、聾兒、白內障等殘疾人做好摸底工作及時上報給殘聯好對他們有針對性的進行康復。積極的做好殘疾人的用品用具的供應工作。掌握他們所需求的各種用品和用具,及時的匯報給殘聯經行配置。并且和市三院聯系爭取在助殘日到來之際對全社區的殘疾人經行一次大型體檢工作。對個別殘疾人有針對性的介紹到康復中心進行康復訓練。
二、就業工作:積極配合殘聯抓好殘疾人的就業工作。掌握好本社區的失業人員,一旦有就業機會,及時向他們提供,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并配合好殘聯和各個部門對殘疾人經行職業技能培訓。使每個殘疾人都能有一技之長,才能擴大就業面。鼓勵的殘疾人自主創業和個體從業。針對我社區的盲人多的特點和殘聯積極配合開展“盲人按摩妙手興業:的二期工程。
三、宣傳文體、信息化建設工作:根據殘聯的工作要求,積極開展好助殘日活動爭取在社區搞好兩個新穎的大型活動。來豐富殘疾人的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積極配合殘聯做好第四屆殘疾人的職業技能競賽和殘疾人運動會的人員的摸底調查工作發現人才及時上報給殘聯。市殘疾人有展示自己的才能的機會。在信息化建設中積極做好信息化管理工作,做好博客的撰寫工作及時的把社區的殘疾人活動和工作情況發表在博客上,及時準確的做好殘疾人的信息錄入工作。并做好社區殘疾人活動的手寫記錄和影像留存工作。積極準確的做好各項工作報表。不定期的打電話給殘疾人了解他們的生活和家庭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提高自己的信息化的工作水平,加強業務學習。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四、組聯工作:設立協會組織,建立協會制度,把志愿者隊伍更加完善幫助所聯系的殘疾人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更好的服務與殘疾人。結合、維權、社會保障、康復服務、就業等項工作,宣傳落實各項法律法規,團結殘疾人,教育殘疾人,服務殘疾人的作用。建立健全殘疾人檔案及殘疾人康復、維權、就業等服務記錄。
一、手拉手走進陽光里,心貼心盲協是家園。
盲協的作用是什么?就是把盲人朋友組織起來,讓他們勇敢地走出家門,走出陰影,走到陽光里,回歸社會主流。我們朝陽區盲人協會自從成立的那天起,就立下了這樣的決心,讓所有的盲人朋友都走出家門。在盲人參與社會的問題上,我們力爭一個也不能少。唱一首歌,能使自己增強一份自信心;搞一次交游,既能聯誼,又能開闊眼界。為此,我們組織盲人朋友搞了“撫摸長城,愛我中華”、“登上天安門城樓,殘疾人在祖國懷抱中”、“慰問國旗護衛隊,撫摸五星紅旗”、“保衛北京的一盆凈水,盲人也要為綠色奧運植下奧運樹”、“撫摸圓明園,撫摸祖國昔日的傷口”等一系列富于創新性的活動。不但開闊了盲人朋友的眼界,又陶冶了我們的情操,還強化了愛國主義教育。
2004年國慶、中秋兩節之前,我們組織盲人朋友慰問了國旗護衛隊的全體官兵。愛心自強盲人推拿保健中心的6位盲人按摩師也參加了這次慰問活動。這幾位盲人朋友都是北漂一族。他們興奮地說:“我們連做夢也沒有想到,能走進國旗護衛隊的榮譽室,能親手撫摸到我們心里最神圣的國旗。”他們一再叮囑隨隊采訪的記者:“一定要給我們多洗幾張照片,我們要把這幸福時刻拍下的照片寄回家去,讓家里人、村里人分享我們的幸福。”
盲人朋友都這么說:“參加朝陽盲協的活動,既開闊眼界,又受教育。”植樹節這天,在密云水庫旁的植樹現場,盲人畢虹激動地對大家說:“能為保護北京的大氣環境,保護北京的一盆凈水,為綠色奧運植下一棵樹,我從內心里感謝朝陽盲協,是他們給了我這次機會,我的女兒陳曉秋自幼患腦癱,她無法來到植樹現場,今天我也要替她多種一棵樹。”
二、盲人模范幫教盲人服刑人員,盲人協會關懷罪犯子女。
自從朝陽區盲人協會成立那天起,就確立了“社會關愛我們,我們同樣也要回報社會”的指導思想。朝陽區盲協的一位朋友,由北京市殘聯公益事業促進會組織落實,與北京延慶監獄5分監區盲人服刑人員趙海超結成了一助一的幫教對子,他也成為了這所以關押老、病、殘為主的特色監獄的思想道德輔導員。
從那天起,朝陽區盲協算是和延慶監獄結了緣。對于盲協提出的把在這里服刑的10名盲人的幫教工作承擔起來的想法和建議,朝陽區殘聯理事會給予了大力支持,不僅從財力、人力、物力給予了支持,還把這項工作納入了專門協會的工作計劃。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區盲協廣泛發動社會力量,先后組織了金臺里社區殘協、呼家樓地區殘聯,北京市職工業余文學創作研修班五期文友會的業余作者們,先后五次來到了延慶監獄,對關押在這里的殘疾人服刑人員進行了認真而又耐心的幫教。
畢業于北京聯合大學特殊教育按摩專業的鄧曉芳、張陽兩位同學,在談到盲人服刑人員的體會時,心情激動地說:“通過這次不同尋常的幫教活動,我們掂出了‘責任’這兩個字的份量。區盲協的同志談了盲協組織對社會的責任,我們是當代大學生,盡管沒有一雙明亮的眼睛,但是不能沒有社會責任。”
區盲協副主席曹軍同志,在幫教盲人服刑人員的工作上,定了一個較為長遠的計劃。從先教會一技之長開始,先教會他們按摩技術。等將來時機成熟了,再教他們學習電腦。在思想、品德上幫教的同時,還要教會他們自食其力的一技之長。
除了對延慶監獄的盲人服刑人員實施心貼心的長期幫教外,朝陽區盲協還同區肢殘協會到專門關押重型犯的北京第二監獄召開了“身殘幫心殘,攜手跨世紀殘疾人先進事跡報告會”,用先進人物講述先進事跡這種形式進行幫教活動。全國自強模范馬巧云,北京市自強模范韓春玲分別講述了他們不向命運低頭,自強不息,在運動競技場上為國爭光,在創業征途上勇于拼搏,自食其力的故事。
盲人朋友的報告,在服刑人員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服刑人員們紛紛表示:是朝陽區盲協給我們送來了難得的精神食糧和和改造動力。朝陽區盲協的同志們,每個人都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他們為社會做了那么多有益的工作。而我們盡管四肢健全,卻危害社會,成了人民的罪人。報告會后,服刑人員中開展了“我向盲人先進人物學習什么?怎樣加速自身的思想改造”的大討論。
談到這次報告會的結果,原北京第二監獄張永勝副監獄長說:“盲人朋友的那場報告會,起到了巨大作用是我們沒有想到的。朝陽區盲協的同志們幫了我們大忙,為服刑人員的改造,為穩定社會做了工作。”
在幫教殘疾的、健全的服刑人員的同時,朝陽區盲協同樣關注著生活在中華慈善總會北京特殊兒童示范村里的服刑人員子女們。因為我們清楚地認識到:幫教服刑人員,必須關心他們的家庭生活,關心他們子女的成長,他們沒有了后顧之憂,才能認真地投入改造。正是基于這樣的想法和認識,我們匯同區聾協、肢協、智協和精協的親友們一起,春節之前看望了位于順義縣趙全營板橋村北京特殊兒童示范村的孩子們。我們朝陽區盲協以全體委員的名義,給在這里生活的每一個孩子贈送了一個新書包。書包除印有朝陽區盲人協會的字樣外,還印有一輪升起在地平線上的紅太陽。我們要讓孩子們知道,盡管自己的父親或母親犯了罪,但他們作為罪犯的子女,同樣也能受到來自特殊群體的關愛。盲人朋友們自己看不見陽光,但我們同樣要向社會播撒陽光一樣的愛與溫暖。
三、溫暖的手伸向艾滋病患者
一個年僅14歲的艾滋病患者,引起了朝陽盲協同志的關注。這個女孩13歲就開始,結果被感染上了艾滋病病毒。當時社會上正流傳著艾滋病病毒攜帶者的“扎針”事件,一時間人心惶惶。為了穩定社會,給在花季年齡便走入歧途的艾滋病年輕患者以生的勇氣和信念,朝陽區盲協和呼家樓街道的殘疾朋友們一起,走進了佑安院愛心家園。在這里,我們慰問了住院治療的患者,慰問了作為天使的醫務工作者。我們和患者促膝談心,把親手剝好的橘子、香蕉遞到患者手中。我們共同表演了文藝節目,還在一起拉家常,互相留下各自的通訊地址,滿足了患者的希望與我們握手的愿望。
我們用自身的行動,感動了艾滋病患者們,來自河南的患者小馬說:“當我們,希望和你們握手時,你們竟痛快地滿足了我們。盲人協會的朋友們用行動說明,你們不但不歧視我們,還關心我們的生活,撫慰著我們的心靈。看到你們金子般的愛心,你們這么神圣的社會責任感,是盲人朋友們給了我們藐視病痛,戰勝病痛,繼續勇敢地活下去的勇氣和力量。”
這次慰問之后,我們盲協的一位朋友和那位14歲的患病女孩,一直通了兩年多的信件,這些往來信件被媒體披露后,在愛心家園、紅絲帶、紅樹林等愛心機構的艾滋病患者中,引起了心靈的震動和強烈的反響。這位盲人朋友被艾滋病患者們稱為“民間愛心大使”。
四、征二手電腦,京城掀起愛心潮
作為盲人朋友自己的組織,盲人協會距離盲人朋友的心貼的最近,傾聽盲人呼聲,反映盲人疾苦,維護盲人權益,爭求盲人意見和建議,為盲人排憂解難,是我們朝陽區盲協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 領導重視、工作上水平。
根據上級XX年殘聯的有關文件精神,我們結合社區的實際情況制定了《XX年殘聯工作計劃》,明確了全年工作目標。成立了旗苑社區殘疾人協會,由社區主任任會長、成員由其他社區干部及社區黨員、社區志愿者擔任。
旗苑社區是一個城鄉結合的社區,居民相對復雜,共有2230戶居民,7868名人口。有殘疾人41名,其中男性殘疾27人,女性殘疾14人,肢體殘疾人27名,聽殘殘疾2名,精神殘疾人4名,視力殘疾2名,智力殘疾人6名,綜合殘疾人2名,而且居民居住分散,生活條件較差,殘疾人與正常人比例較高,是市殘聯領導特別關心的重點社區。做為我們社區助殘自愿者。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社區殘疾人走訪,普查登記工作,為他們建立檔案,進行長期有效管理。
在走訪,普查登記殘疾人家庭過程中,掌握了部分條件較差的殘疾人家庭,他們希望得到幫助。
二、以認為本工作重實效
在XX年2---6月份社區殘協共接待了6名殘疾人來訪,居民萬作偉由于生病造成了殘疾,失去了做重體力工作的能力,加之孩子上學,本人長年用藥,社區主任出面為他協調了執法分局、工商局為其減免了相關費用,使他又能自食其力生活了,社區還次對他回訪有效地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使他們感受到了社會溫暖。
在第十九個助殘日前夕,通過學習現代科學發展觀,促進社會和諧協為指導思想,并結合 “殘疾人工作者要切實為殘疾人辦實事,解決實際困難”的要求,在第19個助殘日來臨前夕,社區殘聯把為解決殘疾人實際困難作為工作重點。市助理調研員馬貴君、市殘聯理事張錦駒、鎮政府殘聯負責人王艷秋走訪慰問了困難殘疾人竇志國,并為他發放了慰問金,同時鼓勵他保持樂觀態度,自尊、自信、自立,克服困難,創造美好生活。
三、 加大宣傳、關愛殘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