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健身氣功協會工作計劃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2018年,在文旅局的堅強領導下,少體校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成都市重大部署,積極融入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深入實施XXX發展戰略和《XXX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奮力推進美麗XX建設。持續推動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大力實施體育惠民工程,打造體育精品賽事,促進體育產業項目落地建設,全面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按照要求,現將2018年工作總結及2019年工作計劃報告如下:
一、扎實推進,2018年各項目標任務按時間節點完成
(一)亮點工作
1.成功舉辦XXX,來自XX個國家和地區的XX多名選手參加了總共兩天賽程的三項比賽。
2.成功舉辦XXX公開賽,XXXX余名運動員參賽,受到國家體育總局XXX表彰,榮獲“最佳賽區”稱號。
3.創新推出了 綠道健身聯賽,成功舉辦了四站比賽,參賽人數共達7000余人,社會反響強烈,綠道健身已成為XX市民的時尚生活。
4.成功申報XXX訓練基地。
5.榮獲成都市體育局表彰的參加四川省第十四屆運動會成都市代表團(成都市人民政府)“突出貢獻獎”。
6.成功舉辦彭州市第五屆全民健身運動會,辦賽工作受到成都市體育局表彰,榮獲“最佳賽區”稱號。
(二)重點工作
1.充分發揮體彩公益金作用,投入XXX萬余元,為XX個鎮的XX個點位安裝健身設施,滿足群眾就近健身,全市村(社區)健身設施達到全覆蓋。
2.完成了《XXX全民健身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制定及印發工作,指導全市全民健身工作的開展。
3.按照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創建全國全民健身工作模范市要求,成立了XXX領導小組。
4.完成市人大常委會第五十五次主任會議對我市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及群眾體育工作調研承辦工作,承辦工作受到市人大常委會肯定。
5.以舉辦XXX第五屆全民健身運動會為契機,培訓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146名,超額完成全年培訓95名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目標任務。
6.按照市體育局對體質監測工作的要求,免費對各類人群進行體質監測,全年測試人數達XXXX人,圓滿完成成都市體育局下達的3000人目標任務,并錄入數據,建立個人檔案資料,科學指導群眾健身,為我市全民健身運動開展提供了理論數據。
(三)社會體育工作
1.成功舉辦XXX第五屆全民健身運動會,掀起了全民健身。運動會歷經8個月(2018年4—11月),設有競技項目組、大眾組、老年項目組、定制項目組、青少年組共5個組別,包括籃球、足球、游泳、羽毛球、拔河、跳繩、平板支撐、體質達人賽、健身球操、體育舞蹈、廣場健身操(舞)門球、太極拳等14個項目的比賽,參賽人員涉及全市機關企事業單位職工、各鎮(街道)群眾愛好者、學校學生,參與人數達3萬余人。
2.組織開展各類全民健身活動,參與人數達20萬余人:與體育協會共同組織開展全市籃球、足球、排球聯賽,健身球操、太極拳教習、門球、網球比賽等活動,全年組織開展全民健身活動92次。做好“送體育下鄉”活動,指導各鎮開展春節期間趣味體育活動、鎮運動會,全年各鎮開展全民健身活動90次。
3.加強各體育協會管理工作,指導新成立了XXX協會;充分發揮體育協會和體育俱樂部的作用,組織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并組隊參加全國、省、成都市的比賽,獲得了優異的成績:參加2018全國冬泳日系列活動(成都站)暨成都市第34屆冬泳比賽獲得了金牌2枚、銅牌3枚;參加四川省第十三屆運動會群眾項目柔力球比賽,獲得集體項目銀牌1枚、銅牌1枚;參加成都市第七屆太極拳冠軍賽,榮獲二等獎;參加成都市“七進”太極拳展示活動,榮獲一等獎;參加成都市太極輔導站總決賽,獲得集體項目一等獎;參加2018年全國百城千村健身氣功交流展示暨成都市健身氣功比賽,獲得一等獎;參加全國自行車車迷健身節比賽(4站),獲得3站第一名、1站第二名。市老體協榮獲中國老年人體育協會表彰,被評為“全國老年體育工作先進單位”。
4.對全市體育設施進行了統計摸底工作,進行了部分檢查、指導體育設施的維護維修工作。
5.與市規建局對接,結合實際,對我市綠道建設項目的配套體育設施提出指導性建設意見。
(四)學校體育工作
按工作要求,年初會同市教育局召開了全市中小學校體育工作會議,傳達了成都市開展學?!笆蠡顒印焙汀瓣柟怏w育”活動工作要求,安排校園足球工作、體育傳統校工作、青俱部各項工作,并聯合教育局下發了全年的學校競賽計劃。認真做好中小學校開展學生每天一小時鍛煉指導工作,并同教育局不定期進行檢查督促。組織學校開展成都市學校體育組織的“十大活動”,積極組織全市中小學校參加“乒乓球活動月”活動、“百日游泳”等活動,組織傳統項目學校參加成都市各類調賽,聯合教育局舉辦了全市中小學生排球、足球聯賽及全市小學生乒乓球比賽。
組隊參加成都市青俱部國防射擊比賽,獲得“一等獎”;組隊參加成都市青俱部室內劃船器比賽,獲得“一等獎”;組隊參加成都市青俱部定向越野比賽,獲得二等獎;組隊參加成都市青俱部30人31足跑比賽,獲得“二等獎”;組隊參加成都市鄉村少年宮50米迎面接力比賽,獲得“二等獎”。
(五)競技體育工作
1.加強對各體育項目訓練點的管理工作,按照成都市第十四屆運動會的競賽要求,同教育局會商增設訓練點。
鄭建芝(1981-),女,漢族,河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2010級體育人文社會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社會學。
摘要:隨著城市社區建設的快速發展,社區體育作為社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落實全民健身計劃的基本途徑,近年來得到了不斷地發展和壯大。特別是第二北京奧運會的召開,大大激發了全社會對體育前所未有的關注。從2009年起,國務院批準每年8月8日為“全民健身日”。群眾體育面臨著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同時也對社區體育提供了更高的工作目標和要求。社區體育事業在受到政府和群眾普遍關注的同時也暴露出眾多的問題。社區體育計劃性不強;缺少體育設施、器材;缺乏必要的開展體育活動的理論知識和經驗;缺乏體育專門人才的專業指導等等。這些問題使得目前社區體育活動的盲目性和隨意性較大,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區體育功能的進一步發揮。
關鍵詞:新鄉市;社區體育;開展現狀
社區體育是指在城市街道辦事處的轄區內,以自然環境和體育設旌為物質條件,以全體社區成員為主要對象,以滿足社區成員的體育需求,增進社區成員的身心健康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開展的區域性的群眾體育活動。社區體育是一種區域性體育,是面向全體社區成員的體育;它以本社區的自然環境和體育設施為物質條件,其宗旨是滿足社區成員的體育需求,增進社區成員的身心健康,鞏固和發展社區感情。
1.社區體育活動的特點
社區體育的主要組織形式是街道社區體協、居民體育活動小組和晨晚練體育活動點等,其中晨晚練體育活動點是當前我國城市社區體育的最主要組織形式。這些組織形式植根在城市的最基層,是群眾體育實現生活化、普遍化的保證。
社區體育是面向全體社區成員的,但由于中青年人迫于工作壓力和家庭負擔,參與體育活動的時間受到限制,因此參與主體以老年人為主。
多數活動點在早晨8點以前活動,這既與活動點缺乏活動場所有關,也與我國人民群眾特別是老年人“早睡早起”的作息習慣有關。當前初級階段的社區體育,由于受到體育場地設施條件的限制,社區體育的活動內容以走(跑)步、氣功、健身操、交誼舞、武術等內容為主,非競技化、韻律性、傳統性、文體一體化特點十分明確。社區體育活動點主要在就近的公園、街道居委會場地、居民庭院的空地等。我國社區體育場地嚴重匱乏,難以滿足需要,不得不利用公園、空地作為補充。
2. 社區體育服務的構成
人民群眾體育需求的增長、體育利益取向的改變,全面健身計劃的實施和社區的發展,必將推動社區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和轄區現有的體育場地設施的建設。場地設施是構成社區體育服務的重要物資要素,利用和創造良好的健身設施并提供相應的配套服務,是推動全民健身活動的重要舉措。
信息和宣傳是一種很重要的體育服務,它能夠使體育鍛煉者了解時新的體育健身理論和方法,及時地糾正一些鍛煉中存在的問題。技術指導、樹立正確的健身觀等,都要通過信息和宣傳來加以強化。
3.新鄉市社區體育管理體制現狀及制約因素分析
3.1新鄉市社區體育設施可分為室內和室外兩部分,室內的體育設施集中在社區的健身場館內,室外的主要為籃球、足球、乒乓球、網球、游泳池以及一些健身場所等。體育設施占地面積包括戶外體育設施用地面積和室內體育設施用地建筑面積。調查中發現,新鄉市新建社區的體育設施建設要比老城區情況好,高檔樓盤住宅區體育設施要比普通社區好。其原因主要有三個:是新建社區在體育設施規劃及用地面積上靈活性較高,能較充分地考慮到居民的體育設施服務需求。二是政府采取了積極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提高社區體育設施的配套建設。三是房地產開發商為了提升樓盤的影響力,以社區內的體育配套設施作為賣點,促進樓盤的銷售。
3.2新鄉市城市基層社區體育管理體制正在構建之中,尚未形成成熟、完善
的管理體制。其城市社區體育組織管理體制是以行政為主導的縱向結構組織管理體制,是在政府派出機構――街道辦事處和社區體育組織參與下的管理。本轄區的社區體育有組織、管理、協調、服務等職能。在隨即抽樣調查的2個街道都成立了社區體育的工作機構,那就是社區體育工作協會。雖然體育工作協會的工作人員都是辦事處及社區的兼職工作人員,但也包含了政府和社會對社區體育的管理以及基層社區內部的體育管理兩個層次。從社區體育管理部門來看,它對本社區的體育行使著管理的職能;但對整個國家和社會的體育管理的職能部門來說,它又是被管理者。在社區體育工作的開展中街道辦事處是社區體育的主要依托,在政府的領導下行使基層政府的部分權力,辦理社區的各種政府行政事務,對轄區的社區體育行使組織、管理、協調、服務等職能。
4.針對新鄉市社區體育開展的情況,應當從以下方面促進社區體育的發展: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全民健身活動,按《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要求,真正把全民健身列入政府的工作計劃,納入統籌考慮和安排,在宏觀政策上給予必要的支持和傾斜,并設專門監督機構進行督促,每年逐步增加群眾體育事業經費投入,并動員全社會力量來解決經費、場地等問題,在現有基礎上修建一定數量的大眾健身場所。制定社區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相關的政策法規。加大社區體育宣傳力度,多渠道地開展社區體育宣傳活動。支持和鼓勵單位、集體和個人在社區內興辦體育鍛煉場所,大力開發社區體育消費市、區體育部門、街道辦事處和社區各體育組織要加強與城建、規劃、開發單位的協調配合,積極做好體育場地設施建設的選址、管理和指導工作。(河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河南;新鄉;453007)
參考文獻
[1] 唐建軍,等.英、德、日社區體育俱樂部基本狀況和存在的問題[J]。體育與科學,2001.(3):
[2] 李云林.在浙江省社區體育健身俱樂部工作經驗現場交流會上的講話[R].2006,2.
[3] 唐建軍,等.日本綜合型社區體育俱樂部基本特征、發展模式和面臨的問題[J].體育與科學,2002,(1):28
[4] 宋迎東.廣州市大型屋苑社區體育服務現狀與對策研究[D].2005,5:6
關鍵詞:學校 體育 全民健身
【中圖分類號】G80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1079(2008)10-0175-02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各項法律、法規、正在逐步完善,“教育法”、“體育法”的頒布實施,標志著中國學校體育走上法制化管理軌道。而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則標志著學校體育長期以來的堅持以競技運動技術為中心的教育模式向以健康體育、終身體育、快樂體育思想和培養學生體育意識、創造能力、習慣為主的教育新體系過度。然而,全民健身開展的確不理想。作為學校院校的體育教師應積極開動腦筋,拓寬思路,認真領會其精神實質,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確保全民健身計劃在學校院校的貫徹實施。
1、轉變觀念,正確認識全民健身
目前,在世界發達國家,注重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質量,已成為人們普遍的價值取向,參加體育活動也將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與方式,而在中國,長期以來,人們普遍存在著“無病即健康”的陳舊觀念,缺乏體育鍛煉的自覺性。隨著中國全民健身計劃的貫徹實施,首先要轉變觀念,更新對體育鍛煉的認識。學校是青年從事文化學習的最后一個時期,要使少年時期打下的良好身體基礎在此有一個升華,就要學習體育鍛煉的基礎知識,掌握體育健身的基本方法和手段,養成經常健身的良好習慣,樹立自我健康投資和科學健身的觀念。而學校要加大全民健身宣傳力度,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健身活動氛圍,提供更多的體育實踐活動機會,使學生變被動健身為主動參與。
2、建立、健全校園體育法規制度
建立、健全校園法規制度是推行全民健身計劃的重要保證。隨著國家各種體育法規和健康體育的出臺,學校應加強校園配套法規的建設,盡快健立全民健身管理體制和運用機制,制訂相關文件(評估、評比、獎勵等)。各校應將全民健身實施方案的管理列入全校的工作計劃;加強監督管理,充分發揮體育協會、工會、體育教師的重要作用,組織并制定相應的計劃和實施方案,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地督導學生、教職工參加健身活動,切實保護公民參加體育鍛煉的權利。使健身活動在法制的軌道上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
3、培養學生參與體育的意識
體育意識是人們對體育及其重要性的認識以及由此產生的思想觀念、心理活動的總和。是激發學生投身健身運動的內在動力。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使人們對身體的健康也傾注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因此,要使人們由健康的欲望轉化為體育意識,需要對學生進行體育功能教育,即以一系列的生動活潑、通俗易懂的傳播手段,讓學生認識到體育鍛煉是最積極,最有效的增進健康的手段,使廣學生在思想上對體育與健康的關系,有一個清晰的、全面的認識,使其在有限的體育教育階段里,努力掌握一、兩項自己喜愛的運動技能和健身方法,為以后能在各種環境下獨立進行自我健身打下良好的基礎。
4、體育課程的內容設置應以健身為中心
學校體育教育的目標和主要任務,其核心是:增強體質,增進健康,提高體育能力,養成自覺健身的習慣。所以學校體育的課程內容應以技術難度較小,體現民族風情,易參與,易發展,而且是能有效發展學生體質和增進身心健康,并能提高學生身體基本活動能力。激發競爭意識,滿足運動的興趣,對全民健身和終身體育實用性較大的運動項目為鍛煉內容。如:籃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健身操、體育舞蹈、武術、氣功、太極拳、慢跑、散步、野外遠旅行以及利用各種自然環境日光浴、水浴、體育保健、民間體育項目等。學生可以根據各自不同的興趣和愛好進行選項,以激勵其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培養自我健身的意識,從而達到終身受益的目的。
5、課內、外緊密結合,充分利用雙休日開展形式多樣的健身活動
體育課主要是全面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傳授和完善學生的運動技能,系統地培養學生生活中必要的各種運動技能及其有關的知識(體育),課外則主要是讓學生在大量的體育健身活動中,加強體育方法、手段和運動的體驗,以提高體能、活躍身心,增強和提高體育實踐能力。學生的體育健身主要依靠課外鍛煉這一重要課堂來實現?,F在,中國實行每周五天工作制,給人們提供了更多閑暇時間。學校體育要充分利用雙休日,針對學生感興趣的運動項目,開設體育選修課,如舉辦健美、健身和一些運動項目的欣賞、裁判等專題講座,組織形式多樣的體育比賽和體育活動,提高學生的自我參與意識、組織能力和觀賞水平,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能力和習慣,豐富校園文化生活,體現全民健身的真諦。
6、利用俱東部制、體育協會等實行有償服務
目前相當一部分學校都有體育館、游泳池、足球場等體育設施,但由于維護、修理、配置等費用很大,造成了對學生開放與否的問題。隨著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學校體育必須主動與社會體育相銜接,并且充分利用俱樂部,體協等組織形式,開放體育場、館、池等,實行有償服務,這樣將更有利于全民健身的開展。
7、加強學校體育設施建設,充分發揮隱蔽性體育的作用
加強學校體育設施建設,體育場、館、池是學校具備的硬件設施,也是貫徹全民健身計劃的物質保障。學校的體育設施,體育文化、體育氣氛是體育的隱蔽性課程,它對學生的體育意識培養具有主要作用。因此,要將體育場,館、池的建設納入學校整體建設規劃,加大體育經費在全民健身計劃預算中的雙重性。通過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的投資方式,積極鼓勵事業單位、廠礦企業、社會團體、海外華人的資助,建立學校體育基金,努力創造條件,以發揮現代化的體育實施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
8、結束語
在全民健身計劃這項工程中,學校體育作為學校的最后階段是一個重要領域,其成效如何對我國目前體育人口的形成及今后體育人口的發展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為了順暢而有序地在學校推行全民健身計劃,應轉變觀念,加大宣傳力度,改變教學模式,積極推進體育課程改革,對課的類型,教材的篩選和教學組織等方面進行大膽嘗試,將全民健身計劃納入體育課程中。建立以健身為本的目標體系,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體育文化娛樂活動,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能力和習慣,充分體現全民健身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全民健身計劃綱要(討論稿)〔M〕.體育???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