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科研能力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在選題時,要充分考慮本科生的專業知識情況以及接受能力,難度要適中。目前,讓本科生在很短的時間里有突出的成績且具備很高的科研素質,往往是不現實的,因為本科生缺乏基本的科研經歷,并且受到專業知識結構的限制,能力是有限的。如果選題超出了學生能力范圍,要求太難過高,不僅預期效果沒有達到,反而學生的積極性會大大降低。反之,選題過于簡單,學生只是簡單地重復以往的工作,畢業設計的效果就得不到很好地發揮,而且還浪費了畢業設計提升綜合素質的機會及學生和老師的時間。在實際的工作中,通常是設計一個大的框架,以已有基礎為依據,把這個較大的課題分成幾個互相聯系的較小的課題,交給能力不同的學生完成。這樣學生在面對任務時會更快的著手,而且學生的協作精神和團隊意識也能得到培養。
二、在畢業設計過程中重點培養科研能力
本科生的畢業設計階段,實際上是很重要的階段,培養學生早期科研能力以及培養分析和解決問題時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在這一過程中,指導教師定期檢查與指導是很重要的。對于畢業后不想進修的學生,要更加珍惜這段時光,因為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步入最后階段。在畢業設計階段的磨練,對步入社會、接觸實際有很大幫助,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學到了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一些方法。1.綜合運用基礎與專業理論知識。在設計的過程中,每一個零件的選取,每一個結構的合理設計,都要既有理論的依據,又要符合實際的需要。這就需要學生對已學過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進行一次系統的回憶與梳理,將理論知識轉變成實踐的應用,這也是綜合能力提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指導教師要分階段對學生進行悉心指導,指導學生重點運用哪方面的知識,強化哪方面的基礎,幫助學生成功地完成畢業設計服務。2.合理利用文獻資料。科研的必備能力之一是文獻檢索與應用,熟知前人的成果、降低低水平重復的必要手段是合理有效利用文獻資料。由于涉及領域的發展在近幾年來十分迅速,選題較新,因此期刊雜志上的論文較多,與此相關的、具有權威性的專著論述以及文獻資料較少,這就要求要合理利用文獻資料。學生的能力及時間有限,資料檢索和分類工作不可能大規模進行,以便于學生迅速進入畢業設計狀態中,往往指定學生對關鍵性的一些專著和論文進行閱讀和翻譯。這樣學生迅速入題既能夠得到保證,同時,學生也可以利用更多的時間閱讀更多相關資料,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也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得到發揮。檢索是對先進經驗進行借鑒并吸取其精華,同時也是對現有經濟狀況有進一步的了解及對比的主要手段,其在擬訂基本發展路線過程中,是很重要的依據。在畢業設計階段,學生的檢索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培養,將更快地適應、融入社會并了解國際發達國家經濟發展動態,增強現代化的意識。3.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畢業設計,不僅是本科生學習階段的一個總結和深化過程,而且對不少學生來講,是其從事科研活動的起點。在指導畢業設計過程中,對畢業設計的每一個目標的指定,每一個環節的指導,教師都應以提高科研能力為主要的目標,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精神是科研活動的生命力,尤其是在知識經濟社會,創新能力是對勞動者的根本要求。由于本科生掌握的專業知識較為有限,所以,畢業設計的重點主要還是在于鞏固和靈活應用所學的知識,但這并不意味著畢業設計就是低水平的重復。教師選題時也要考慮到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不能把畢業設計的內容規定得過死,應給學生積極探索科學新知、發揚創新精神的廣闊空間。對學生在畢業設計中表現出來的求異思維,要有意識地加以鼓勵和引導。例如有位2013屆學生在畢業設計時,思維較為活躍,喜歡提出自己的想法,敢于對權威的文獻資料提出質疑。對于這樣的學生,首先肯定其善于思考、敢于創新的精神,同時加以正確的引導,幫助他分折想法的正確性與可行性。若確實可行,就鼓勵其確定研究思路并付諸實施。學生順利的完成了畢業設計,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在設定本科生任務時目標不能太高,科研工作不能太難,但是還是有必要鍛煉學生獨立開發一個完整的小系統的能力。只有學生在親自動手的過程中,科研的門徑才會向學生們敞開,學生才會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老師的最終任務是喚醒潛藏在深處的創新意識,而不是告訴學生們怎樣去創新。
三、培養團隊合作能力
近年來,隨著對科研評價的日益重視和量化評價方法的普遍運用,學術論文數量和質量問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不可回避的事實是,轉型后的中國社會彌漫著一種浮躁的氛圍,這種習慣也侵襲著學術界的清凈,影響著部分學者的良心和操行。在此情形下,許多人拋棄了嚴謹的學風,部分人的投機心態滋長,科研欺詐之風日盛,從而導致學術腐敗??梢赃@么說,“學術造假”事件頻出,與科研教育體制的一些弊端有關,官本位的體制導致學術評估權力掌握在行政人員手里,他們沒有能力或沒有精力對學術成果做具體的評估,他們會數論文的數量,卻不看科研工作的質量,從而刺激了各種各樣的浮夸、造假。
在論文寫作中編造數據捏造事實,抄襲剽竊他人成果,請人捉刀等現象比比皆是。尤其是近年來身陷“抄襲門”者,多半頂著顯赫的光環,或是教授、院士,或是校長,而且在剽竊案中,大多是他們的學生執筆操刀。由于論文數量和質量作為可以量化的評價指標,大都與科研人員的職級晉升、學位申請、榮譽地位、獎金待遇等掛鉤,與相關的各種學術不端行為也較普遍地存在,致使以論文數量衡量學術績效的評價制度也飽受詬病。甚至有輿論認為,在目前的學術評價體制下發表的論文大多是“學術泡沫”、“學術垃圾”。因此,為論文“減負”,讓論文價值回歸學術本位,就必須轉變評判標準和考核機制,只有把論文考核由“量”轉到“質”,才不失為維護學術風氣的治本之策。
如果我們不是嚴肅地對待和處理這類學術不端與腐敗的行為,甚至熟視無睹,不僅會使中國學界喪失信譽,使學術喪失尊嚴,而且也會阻礙中國學術傳統和學術評價體系的建構,更會摧毀學術以及學術界本身存在所具有的意義。目前,備受詬病的是我國SCI論文數量國際上排名靠前,但平均被引頻次卻遠遠靠后。對此,我們不否認,論文質量并非與數量成正比。筆者的思考是,多有兩種情況,一是開辟新的研究領域,從事創新性研究,取得成果多;二是為而發表,低水平的跟蹤模仿,也容易發表較多數量的論文。近年來,中國內地的基礎科學研究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基礎科研的產出率仍然很低,反映在每年發表的高質量、有影響力的研究論文數量很少。因此,不能僅以論文數量評價科學水平,應有更科學的評價標準體系。
隨著科技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科研單位的外部環境和內部運行機制都發生了變化。因而,加強科研單位的財務管理,建立與國家科技體制、財政體制以及相關政策適應的科研單位財務管理新機制,就顯得更為重要。這就要求科研單位樹立新的財務管理觀念,充分發揮財務預測、財務決策、財務控制與財務分析的職能作用。依據《會計法》、《軍工科研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財務規章制度,充分利用各種財務管理的方法,對單位的業務活動以及經營活動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維護財經紀律,使單位的各項工作順利開展。但當前,科研經費在使用上還存在著一些問題:科研經費管理力度不夠;科研經費不規范,非科研性質的開支占較大比例,開支范圍較大;財務審核把關不嚴,經費使用效能不佳等。要提高科研單位財務管理能力,主要應抓好以下環節。
一、加強制度建設,規范財務管理,建立健全日常操作和管理制度
(一)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加強經濟核算,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要從本單位實際出發,根據本單位的業務特點、經營機制、管理要求、資金運動、人員配置等,充分體現本單位的特點,需要制定制度的唯一標準。制定制度要講究系統和配套,制度與制度之間不能相互矛盾。科研單位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必須首先提高內部競爭能力。為此,必須建立單位內部相適應的核算和指標體系,對科研部門、開發部門、后勤服務部門等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設定不同的考核指標,逐步建立起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標,適應單位內部運行機制要求,利于推行和落實的內部經濟責任制,以利于在單位經濟活動中實行全過程、全方位的控制和監督。
(二)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水平和專業技能,為保證資金安全完整和信息真實著手做好會計基礎工作,財務審核把關尤為重要。財務人員審核發票要嚴格,發票名稱要實事求是,數量、單價要填寫齊全,要嚴格控制各種會議開支,召開會議必須提前上報會議計劃,經批準后予以報銷??蒲薪涃M計劃內預算開支,要嚴格計劃列支,對撥入的科研經費要??顚S?不得擠占、挪用。
二、合理編制單位預算,加強收支管理科研單位預算是財務管理的重要措施
(一)編制單位預算是單位財務管理的主要任務,對合理地籌集、分配和使用資金,促進科研事業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財務人員和科研人員要共同研究,合理編制科研經費預算,編制預算應堅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統籌兼顧、保證重點”的原則,考慮到積累與發展的關系,合理地科學地安排收支。
(二)按現行制度編制上報的預算,滿足了上級財政和主管部門的要求,但對執行單位來說,就顯得不夠具體,缺少可操作性和實際管理價值,各單位應根據本單位管理的需要,設計一套表格,編制出一套分部門、分項目、分期(按月按季)的切實可行、實實在在的內部財務收支預算,以利于在日常的財務收支中掌握執行。編制預算之前,應正確分析上年度的財務收支情況,清理核實各項基礎數字,正確劃分收支項目,按照管理要求,按部門、分項目編制出按季分月的財務收支計劃。
(三)單位內部預算一經核準,即進入實施階段,各部門對實施財務預算要作為一項經濟性工作來抓。其次要加強預算執行管理,調節經費構成比例。財務部門要定期分析考評,及時了解經費開支進度,發現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總結經驗,采取措施,提高預算管理水平。
三、注重財務分析,發揮輔助決策職能作用
科研單位的財務分析,是在真實、科學、系統地歸集了會計資料與數據,充分利用財務管理信息,借助一定的方法,運用財務報表、會計核算資料對科研單位過去的財務狀況和經濟效益及未來前景的一種評價。
(一)通過財務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真實反映經濟活動中的問題和矛盾,對財務環境變化的不確定性因素進行預測,為決策層提供真實可靠的分析數據,發揮財務管理的輔助決策職能,積極采取措施,降低風險。加強對日常經濟活動的財務分析對日常經濟活動進行財務分析,主要是為滿足日常財務管理工作的需要,對經費的收入及支出情況、資金的運轉情況和預算執行情況進行財務分析。通過財務收支情況分析,分析其是否合理恰當,收支效果如何,收支是否相適應,并且通過與上年同期經費收支情況的比較和對預算執行情況的分析,分析各項經費收入的到位情況,從中發現問題,找出原因,分析各種經費開支的增減幅度和數額以及開支進度,對其進行控制,保證預算執行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