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項目采購工作思路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一、上半年的工作
1、規范了采購流程,嚴格控制采購程序。采購部在公司領導的指導下,在各部門同事的監督下,積極響應集團公司關于物資采購相關的規章制度,細化采購管理流程,從而全面提高公司采購管理水平。
2、加強了采購人員的自身要求,堅持采購的原則。廉潔奉公,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風 。
3、制定采購預算合理分配采購資金。制定采購預算是在具體實施項目采購行為之前對項目采購成本的一種估計和預測是對整個項目資金的一種理性的規劃,以便于提高項目資金的使用效率,優化項目管理中的資源調配,從而更好的控制采購成本。
4、加強了供應商的管理,了解每個供應商的資執并索要資執證明。在供應商數量的選擇時即要避免單一資源,尋求多家供應同時要保證所選供應商承擔的供應份額充足,以獲取供應商的優惠政策,降低物資采購的價格和采購成本。5、做好采購合同跟蹤制度,其中包括何時匯款、何時到貨、何時到票,做到心中有數。
6、建立了采購賬目的管理系統,定期與倉庫、財務及供應商對帳。
7、加強了采購市場的調查了解,時刻掌握原材料價格的動向。
8、加強了成本管理,以性價比為原則,在滿足生產、技術需要的前提下控制成本。
二、工作業績
1、上半年完成采購合同86份,采購物資的總金額約為370萬元。
2、工作任務完成率100%。
3、采購物資質量安全事故為零。
4、資金合理利用率100%。
5、采購物資質量合格利用率99%。
6、為公司節約成本在8%以上。
三、工作中的不足
1、工作經驗不足。
2、工作細致度不夠。
3、與各部門的溝通不夠。
四、下一步的工作目標
1、細化采購管理流程。企業管理水平的差異最明顯的體現在流程管理上的差異,流程管理成熟度,是衡量企業是否進入規范化的主要標志,公司從規范化進入精細化管理階段最重要的前提是建立強大的流程管理體系。細化采購管理流程,從而全面提高公司采購管理水平。2、加強采購知識的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知識。質量與價格永遠是采購工作的主題。采購人員的技術能力與業務水平直接影響到采購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3、加強與各部門的溝通協調工作,積極主動的向生產、技術部門請教,更好更準確的掌握生產和技術等部門所需物資的性能,更好的服務于生產、技術。
一、上半年的工作
1、規范了采購流程,嚴格控制采購程序。采購部在公司領導的指導下,在各部門同事的監督下,積極響應集團公司關于物資采購相關的規章制度,細化采購管理流程,從而全面提高公司采購管理水平。
2、加強了采購人員的自身要求,堅持采購的原則。廉潔奉公,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風 。
3、制定采購預算合理分配采購資金。制定采購預算是在具體實施項目采購行為之前對項目采購成本的一種估計和預測是對整個項目資金的一種理性的規劃,以便于提高項目資金的使用效率,優化項目管理中的資源調配,從而更好的控制采購成本。
4、加強了供應商的管理,了解每個供應商的資執并索要資執證明。在供應商數量的選擇時即要避免單一資源,尋求多家供應同時要保證所選供應商承擔的供應份額充足,以獲取供應商的優惠政策,降低物資采購的價格和采購成本。
5、做好采購合同跟蹤制度,其中包括何時匯款、何時到貨、何時到票,做到心中有數。
6、建立了采購賬目的管理系統,定期與倉庫、財務及供應商對帳。
7、加強了采購市場的調查了解,時刻掌握原材料價格的動向。
8、加強了成本管理,以性價比為原則,在滿足生產、技術需要的前提下控制成本。
二、工作業績
1、上半年完成采購合同86份,采購物資的總金額約為370萬元。
2、工作任務完成率100%。
3、采購物資質量安全事故為零。
4、資金合理利用率100%。
5、采購物資質量合格利用率99%。
6、為公司節約成本在8%以上。
三、工作中的不足
1、工作經驗不足。
2、工作細致度不夠。
3、與各部門的溝通不夠。
四、下一步的工作目標
1、細化采購管理流程。企業管理水平的差異最明顯的體現在流程管理上的差異,流程管理成熟度,是衡量企業是否進入規范化的主要標志,公司從規范化進入精細化管理階段最重要的前提是建立強大的流程管理體系。細化采購管理流程,從而全面提高公司采購管理水平。
2、加強采購知識的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知識。質量與價格永遠是采購工作的主題。采購人員的技術能力與業務水平直接影響到采購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近年來,我縣政府采購工作圍繞“擴范圍、上規模、建機制、抓規范”的工作思路,嚴格采購制度,推進政府采購工作規范化、信息化和精細化管理。政府采購范圍從單純的貨物類采購擴大到小型工程類、服務類采購,政府采購規模逐年增長,政府采購的資金構成也日趨多元化。在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政府采購業務管理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1、政策法規意識不強。部分單位負責人和財務人員對政府采購工作不夠重視,不熟悉采購政策業務流程,想方設法規避政府采購;部分采購人違反招標文件澄清、修改規定,隨意中止采購項目;部分采購單位違背《政府采購法》相關規定,指定品牌商家,抬高招投標技術參數門檻。此外,有些供應商不講誠信、惡意相爭,甚至采取不正當手法提供虛假文件或盲目投拆質疑,造成很壞影響。
2、采購預算到位率不高。有些單位未按《政府采購法》相關規定,及時編制年度項目采購計劃;有些單位實際采購支出與年初采購項目預算不匹配,采購隨意性大,預算約束力不強;有些單位專項資金下達時間與政府采購時間差距較大,采購時間安排不合理,資金使用效率較低。
3、信息化建設滯后。目前政府采購的信息化平臺,只局限于采購文件公告和中標信息,且信息公開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實現與采購部門單位、供應商之間各類信息資源共享,采購預算網上報批、采購計劃網上報送、采購方式網上審批、電子評標、合同網上簽訂等各項業務操作尚未實現電子信息化管理。
4、管理體制未到位。目前沒實現徹底的“管辦分離”,“決策、監管、操作”三方定位職責不明確,相互之間的約束機制不健全,缺乏實際可操作性的監督管理辦法,常常發生監管缺位、錯位和越位現象。
5、詢價產品質量難保障。詢價采購低價中標情況普遍,質量沒保障。由于價格低,質量不好,出現返修率高,服務跟不上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采購人的積極性。
6、采購跟蹤監督不力。目前政府采購業務工作主要依靠傳統人工操作,牽制不少精力;對重大設備項目采購缺少事前調研認證,采購中心人員對商品技術參數把握不足,一味依賴采購單位單方意見,容易造成供應商投訴、質疑;對合同后期的履約還缺乏一套嚴格的監督檢查程序,對違反合同的行為缺少及時有效的處理、處罰手段。
1、積極推行電子化采購模式。建立和完善信息網站、交易業務系統、網上開評標系統、專家管理系統、信用信息系統、電子監察系統的電子交易、電子服務和電子監督的公共資源交易綜合系統。采購重要環節要全部進入網上操作,統一受理、全程管理、動態監督。采購單位、采管科、采購中心、財政資金收付支付中心、響應供應商之間業務流程網上對接,使得采購業務由傳統模式向電子化模式過渡。要便利供應商參加政府采購活動,相關供應商可以足不出戶就可以參加政府采購活動,實現“網購”式的采購活動。
2、加強采購預算剛性化管理。傳統的采購預算資金及項目安排缺少計劃性,單位項目采購突擊性隨意性大,縣財政監管部門及政府采購中心往往會被動應付。建議盡快出臺政府采購預算管理辦法,通過預算切塊、強化驗收、資金財政直接支付等措施,保證政府采購活動依法、有序、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