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中藥調查報告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一、全區中藥飲片市場基本情況
安定區轄區內有18個鄉鎮,共有涉藥單位近400余家,此次調研涉及中藥飲片生產、經營、使用單位76家,其中:中藥飲片生產企業1家( 藥業有限公司);醫療機構57家,包括縣級醫療機構3家(市醫院、市中醫院、區縣婦幼保健院),鄉鎮衛生院18家,村級衛生所、個體診所31家;藥品零售企業18家。各涉藥單位購進中藥飲片的渠道主要有:一是中藥飲片生產企業原料主要從河北安國和安徽亳州購進,在全區銷售范圍較廣,約占70%,;二是鄉鎮衛生院以上醫療機構醫院及部分零售企業主要從當地中藥飲片生產企業、藥品批發企業購進,約占75%;三是部分個體診所不能說明其購進來源,約占5%。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各涉藥單位購進中藥飲片的價格、質量差別較大。
在公立醫療機構及中藥飲片批發企業的中藥飲片價格較部分零售藥店及村級衛生所偏高;在鄉鎮衛生院以上醫療機構及中藥飲片批發企業基本不存在中藥飲片以次充好、等級混淆、摻假等現象,但在部分零售藥店及村級衛生所存在中藥飲品非藥用部分未去凈(金銀花混有葉片),中藥飲片中含有一定量的砂土、碎末(柴胡、丹參存有砂粒、碎末)等現象。
(二)養護措施不到位,儲存條件差。
由于中藥飲片來源廣泛、成分復雜、品種繁多、性味各異,有的怕熱,有的怕光,有的怕濕,應根據各種飲片特性妥善養護。中藥飲片批發企業及中藥飲片零售企業能夠做到按規定分類擺放,且具備防塵、防蟲、防潮、防鼠等設施,但存在養護措施執行不到位,不能認真填寫養護記錄。多數村級衛生所及個體診所只是將飲片用塑料袋包裝封口甚至不封口擺放在貨架上,也不分類存放,無防塵、防蟲、防潮、防鼠、通風和溫濕度監測調節設備設施,導致飲片霉變、蟲蛀,飲片質量降低,如柏子仁泛油、炙冬花霉變等。
(三)中藥飲片標簽不規范。
在村級衛生所飲片標簽填寫缺項情況比較普遍,有些飲片包裝上的標簽竟然是銷售商自行填制的。飲片一旦拆包零售,便無從知道其來源,這使得假劣中藥飲片有了可乘之機,這也是藥監部門監管難點。
(四)中藥飲片經營人員,特別是質量管理人員素質不高。
多數經營中藥飲片人員藥學專業知識缺乏,對質量難以得到有效的把握;雖經過藥監部門培訓,但對中藥飲片管理的有關法律法規知識仍較缺乏,不自覺的會出現一些違規行為,調研中發現普遍存在購進驗收把關不嚴,購進驗收記錄內容不完整、項目不齊全,驗收時未能對購進的中藥飲片質量和包裝、標簽、合格證等相關證明文件進行逐一檢查、記錄;一些銷售人員與經營企業為臨時聘用關系,一旦發生質量糾紛或銷售行為出現違規時,銷售人員與藥品經營企業之間會出現相互推諉。
(五)觀念存在誤區,藥品不良反應被人為忽視。
由于在人們的意識中普遍存在中藥源于天然、安全無毒副作用、不良反應少的傳統觀念,錯誤地認為中藥既能有病治病,又能無病強身,易造成盲目濫用中藥現象。各涉藥單位對中藥不良反應的重要性普遍認識不足,導致全縣至今尚無1例中藥不良反應病例上報,不利于中藥飲片不良反應監測工作的開展。
三、中藥飲片監管對策
(一)要加強中藥飲片從業人員教育培訓。
制訂切實可行的培訓計劃,把培養專業型中藥從業人員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落實。由藥學會開展中藥學、中藥鑒定、中藥炮制、中藥調劑等理論知識的“應知”培訓,并且組織中藥飲片質量講評、炮制操作演練等活動來培養提高從業人員的中藥飲片質量驗收、真偽鑒別、儲存養護等實際操作技能的“應會”能力。由藥監部門對從業人員加強法律法規知識培訓,提高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的重要性的認識,使涉及中藥飲片相關的法律、法規,逐步深入人心,變被動執行為自覺遵守。
(二)加強中藥飲片監管,健全相關管理制度。
加強對藥品經營企業的GSP管理及推進醫療機構的規范化藥房建設。規范中藥飲片購進渠道,規范標簽管理,明確“身份”,以保證其來源可靠、質量可控;加強對供貨單位資質的審核,規范購進記錄;對于批發企業要在規范購銷記錄的同時,強調養護措施,并建立檔案,儲存條件必須改善,確保養護措施執行到位;處方審核、調配、復核要配備中藥師以上技術職稱或執業中藥師資格人員;藥監部門要建立問題中藥飲片銷售情況檢查制度,詳細核查有問題中藥飲片的購進與售出數量及去向。
(三)將中藥飲片質量與藥品經營企業誠信建設想結合。
運用技術監督的手段加強對可疑中藥飲片質量的抽查、檢驗;對制售假劣中藥飲片行為依法給予嚴厲打擊,并將其行為記錄到“質量信用檔案”,定期通過媒體進行曝光。
張克達 蔣細春
為掌握我縣中藥材生產、經營、加工、銷售情況,促進中藥材產業健康發展,增加林農群眾收入,我們組織人員對全縣部分中藥材發展情況進行了走訪調查。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縣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懷化市南部,湘黔桂三省(區)交界地,地處云貴高原的東緣斜坡地帶,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日照適中,植被豐富,適宜多種植物生長繁育。據統計,全縣中藥材植物種類達233科,1486種。人工栽培達100余種。目前人工栽培或野生采集較多的有鉤藤、靈芝、百合,玉竹、黃精、艾葉、金銀花、天麻、葛根、杜仲、半楓荷、黑老虎等15種。
通過對我縣中藥材市場的走訪調查,全縣目前人工培植、野生采集和藥商收購的主要中藥材有下列幾種:
1、鉤藤。人工栽種面積達2500余畝,主要分布排牙山林場和艮山口、寨牙、新廠、甘棠、文溪、坳上、江東等地。荒田荒地栽培2—3年可采收,山上栽植3—4年可采收。艮山口下鄉村種植鉤藤面積達300余畝,畝產值達5000余元。目前藥材市場藥商收購價格干貨含鉤量80%—90%的每公斤50—60元。
2、靈芝。人工種植區域主要分布在藕團、文溪、平茶、鋪口、寨牙等地,種植量達20萬包左右,市場行情變化較大。目前我縣藥材市場藥商收購價格干黑靈芝收購價80—90元/公斤,干紅靈芝收購價30—40元/公斤。
3、黃精。也稱野山姜。我縣野生分布較多,人工栽培較少。人工栽種2—3年可收獲,近幾年收購價生貨6—12元/公斤,干統貨40—60元/公斤。
4、百合。藥食兩用,以保健食品為主。我縣有野生分布,人工栽培歷史悠久。目前我縣人工栽培面積達600余畝,主要分布在新廠、藕團、橫江橋、文溪、鋪口等地。百合當年種當年收,價格變化較大,前幾年行情較好,近二三年行情差。
5、葛根。藥食兩用,我縣有大量野生。人工栽培一年即可收獲,畝產2000—3000斤。目前我縣人工栽培面積約150畝,主要種植在坳上、太陽坪、寨牙、甘棠等地。我縣湘佰仕公司收購葛根釀制茯苓葛根酒及加工附屬食品,公司與農戶簽訂合同,訂單收購,收購價為3元/公斤。
6、艾葉。我縣目前人工栽培面積400余畝,主要分布在鋪口、藕團、坳上、文溪等地。2017年我縣引進湖南漢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收購加工艾葉,企業年加工能力3000噸,公司與農戶簽訂合同,訂單收購,收購價4000元/噸。
7、玉竹。藥食兩用,用量較大。我縣已引進栽種6—7年,現栽培面積500余畝,主要分布新廠、平茶、藕團等地,栽后3年可收獲,產量3000—6000斤/畝,目前我縣收購價3.2—3.6元/公斤,價格較前幾年有所下降。
8、金銀花。大宗藥材,用量大,有野生分布。我縣目前人工種植面積達800余畝,主要分布在甘棠、寨牙、藕團等地,存在采摘期短、人工采收成本高等問題。市場行情變化大,等級價差大,每公斤40—120元。
9、天麻。我縣曾有較大規模種植。種植場地應選擇海拔800米以上溫差較大的高山為宜,種植用原材料為白櫟、麻櫟等硬質雜木。由于市場行情欠佳、種子退化、產量品質降低,種植戶逐漸減少。現平茶、寨牙、三鍬等地仍有少量種植,面積約150畝。
10、杜仲。可作用材林和藥用林,樹皮可藥用。上世紀九十年代我縣人工造林面積達2000余畝,由于樹皮價格猛跌,農戶放棄管護。現保留面積200余畝,主要分布在江東、三鍬、藕團等地。目前樹皮干貨收購價20元/公斤。
11、半楓荷。可作用材林和藥用林,常綠喬木,我縣有天然分布,但數量很少。現有人工育苗和栽培,面積60余畝,主要分布在艮山口、大堡子等地。
12、黑老虎。又名布福娜,藤本植物,果藥兩用,根可入藥,果可食用。我縣有野生分布,現有少量人工栽培,栽培面積200余畝,主要分布在為藕團高坡和寨牙等地。當前黑老虎根生貨收購價4元/公斤,干貨10元/公斤。
13、鐵皮石斛。名貴中藥、用途廣泛。目前市場行情較好,我縣文溪、排牙山等地有人試種。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我縣中藥材產業仍處于自我發展的狀態,市場行情漲則一哄而上,市場行情跌則撒腿就跑。看到別人賺錢,不管自己有無技術、條件是否允許,也跟著上。結果是賣種的賺錢,種植的上當;先行一步的賺錢,跟著走的賠本,以致出現"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和"風險創業不如外出打工"的現象。
1、難以把握市場行情。藥材種植戶只看到眼前市場賣價,對產品用途、市場需求、潛在風險不甚了解,沒有超前預見性,結果總是種出來,價就跌。
2、沒有掌握種植技術。中藥材種植技術看似簡單,但如果種植技術不過關,會導致種出來的中藥材產量低、品質劣,甚至以失敗告終。比如靈芝專業戶種出的靈芝朵徑大、產量高、品質好,而未掌握技術的種植戶種出的則產量低、品質差。
3、種子質量退化嚴重。天麻、白合等中藥材在當地多年種植后會出現長勢變弱、發病嚴重等問題。原因是種植戶考慮生產成本問題,多次采用自己的種子重復栽種,結果越種產量越低,品質越差。
4、政府引導扶持困難。由于中藥材市場行情難以把握,如果相關部門鼓勵、發動農戶種植中藥材,一旦出現賣不出去或虧本現象,種植戶可能會找麻煩。如前些年發動種植太子參,結果價格暴跌,農戶不愿意挖,任其爛在地里,產生"太子參,害子孫"的怨氣。
三、種植和培育分析
種植中藥材不能盲目發展,"藥材少了是個寶,藥材多了是根草",需謹慎行事。種植前要及時、深入了解市場行情,種植期間要注重周期長短結合、面積大小結合,抓好田間管理,及時收獲,合理加工,適時出售,才能收到較好的效益。發展中藥材產業要記住三句話:一是"講利也說弊,決策他自己";二是"加工促銷售,示范建基地";三是"服務竭全力,民眾心滿意".結合我縣實際,我們認為發展中藥材產業要充分考慮以下幾種類型:
1、一年生品種。一年生的品種受市場供求影響較大,較容易被囤積者操縱,所以風險較大。例如靈芝、百合等一年生品種,市場價格浮動大,種源易退化,不宜鼓勵農戶大面積種植,但可以搭配其它中藥材適當種植。
2、多年生品種。多年生的品種市場相對穩定,價格變化較小,生長持續時間較長。例如黃精、玉竹等多年生品種,生長周期長,3—5年方可收獲,市場價格浮動較小,且呈上升趨勢,農戶也可根據市場行情和產量來安排收獲、銷售。
3、高效益品種。生產周期長、技術要求高的品種,效益也較高,市場潛力也較大。例如七葉一枝花(也稱重樓,土三七),生長周期長,生長條件要求嚴,培植技術含量高,市場行情趨勢良好,目前收購價格為生貨180—200元/公斤,干貨800—1000元/公斤;鐵皮石斛,多年生草本植物,目前野生的市場行情較好,人工培育的市場行情信息量非常大,是否存在種子和苗木炒作嫌疑有待進一步調查了解。
4、低效益品種。生長周期短、技術含量低的品種,效益往往也較低。例如鉤藤、天麻等品種,近幾年我縣周邊的劍河、黎平、錦屏、通道等地發展規模較大,收購價格呈下降趨勢,不建議農戶大面積種植,但可適當搭配其它中藥材種植。
四、幾點建議
1、聚焦目標定位,堅定發展信心。我縣擁有豐富的藥材資源、便捷的交通條件、優越的生態環境、明顯的區位優勢,發展中藥材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全要素條件,因茯苓的聲名鵲起,上世紀我縣在醫藥界就有"湘西南中藥谷"的美譽。但由于缺乏一以貫之的恒心、持續推進的力度,我縣中藥材產業發展已經滯后。當前,國家和省、市層面對中藥材產業發展日益重視,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利好政策,我縣此時加大中藥材產業發展力度是十分正確和及時的,與靖州的資源稟賦相契合、與上級的發展政策相銜接、與"一個中心、四大戰略"相適應,適時地抓住了難得的發展機遇。為此,我們要把中藥材產業作為促進林農群眾脫貧增收的縣域經濟支柱產業發展不動搖。聚焦目標定位,堅定發展信心,"寧挖一口井、不挖十個坑",堅持一年抓幾個重點項目、一步一個臺階,以達到"積跬步以致千里、積壘土以成泰山"的效果,力爭早日實現我縣中藥材產業的"破繭成蝶"和"華麗轉身".
2、強化組織協調,共謀產業發展。一是繪好一張發展藍圖。圍繞產業發展目標,堅持集思廣益、科學論證,盡快完善頂層設計,形成產業發展規劃正式文本,切實發揮引領作用。二是強化一套推進機制。建立工作例會制度,領導小組和領導小組辦公室定期會商研究工作,決定重大事項;建立協同配合機制,明確各相關單位任務清單,并督促抓好工作落實;建立監測考評機制,對產業發展進程進行全方位統計監測,掌握真實情況,并依此對各相關單位進行工作考核,獎優罰劣,真正以發展論英雄。三是叫響一個宣傳口號。拓展建設"湘西南中藥谷"的價值內涵,提出建設"生態靖州、養生福地"的響亮口號。深入挖掘、梳理和宣傳好靖州豐富的中醫藥文化、生態文化、養生文化,不斷增強文化軟實力,重塑"湘西南中藥谷"的業界美譽。
關鍵詞:福建中醫藥大學;中藥學;畢業實習;問卷調查
中圖分類號:G642.44 doi:10.3969/j.issn.1003-305X.2016.01.417
畢業實習是中藥學專業學生本科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環節,能夠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1]。畢業實習的質量決定著學生能否順利地由學校教育過渡到社會就業。筆者對本校中藥學專業2015屆畢業生(59人)的實習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采用不記名調查方式。共發放問卷59份,回收59份,回收率100%;有效問卷59份,有效率100%。調查內容包括實習崗位選擇與分布、實習時間安排、畢業論文完成情況、對實習崗位的滿意度等,旨在了解本校中藥學專業學生的畢業實習情況,發現問題,改進實習,提高畢業實習在本科教育中的作用。
1調查結果與分析
1.1實習崗位選擇及分布調查
實習崗位是影響學生畢業實習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2]。對于校內外多個實習崗位,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或由學校安排。27.1%的學生能根據自己的興趣尋找實習崗位,30.5%的學生有針對性地根據未來工作的需要選擇實習崗位。學生對實習崗位選擇的數據見表1。最終學生的實習崗位分布中,54.2%的學生在本校實習。在校內和校外科研單位實習的學生,其實習內容基本上為科研實驗型,能夠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系統地完成某一部分的科研實驗,并以科研實驗的內容作為畢業論文的主要內容。在校內外科研單位以外崗位實習的學生科研實驗相對做得少,但可以更貼近藥品實地生產、銷售、管理等,與校內教育環境不同,所接觸內容不同,更能拓展學生的視野,增加社會經驗,有助于就業后更快地適應新的工作崗位。對“選擇實習崗位時最吸引你的條件”問題的調查中,大部分學生期待在實習過程中能獲得相關經驗以利于今后的就業,而崗位所在地決定了能否方便就業應聘等活動,所以也占有相當的比例。因此,今后可引導學生在實習安排中將二者相結合,因地制宜地安排實習,既考慮到學生的實習地點問題又增加學生的實習效果。另外,教師因素也是學生對崗位選擇時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
1.2實習時間安排情況調查
我校中藥學專業的畢業實習安排在本科教育的最后一個學期,在此時間段,學生不僅要畢業實習,而且面臨考研或就業,大量的招聘面試、公務員招考、研究生入學考試復試或調劑等伴隨著整個畢業實習期。很多學生的畢業實習斷斷續續,實習時間、心態或實習專注度受到一定的干擾。調查結果表明,在所有中藥學專業的實習學生中,64.4%的學生在實習期內基本在崗,27.1%的學生因去有意向的公司實習而1/2以上的時間不在崗,6.8%的學生因考研復試、應聘等原因1/2以上時間不在實習崗位,1.7%的學生基本上都不在實習崗位。但從實習的結果來看,所有學生都完成了實習任務及畢業論文。經調查,那些長時間不在實習崗位的學生選擇在實習期前找指導教師,利用寒暑假及課余時間提前實習,以調解實習期中實習與工作招聘、考研等之間的沖突。
1.3實習內容完成情況調查
我校中藥學專業的畢業實習,要求學生能夠在實習期間獨立完成某一部分科研課題的研究。從學生畢業實習工作完成情況來看,52.5%的學生實驗或畢業課題是全部由自己完成的,20.3%的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基本上是做輔助工作,27.1%的學生認為自己做的實驗等完全與畢業論文無關,沒有做實驗的學生為0%。從數據來看,中藥學專業的畢業生在實習內容上多數從事實驗研究,但有可能由于實驗結果不理想造成實驗內容與畢業論文不相關,或因實驗技能達不到指導老師的要求而只做一些輔助工作。
1.4實習效果自我評價調查
學生對自己畢業實習的效果評價見表2。67.8%的學生認為在實習過程中學到了很多,說明畢業實習的確取得了較好效果,學生能體會到畢業實習在理論知識與實踐之間的重要作用。另外,25.4%的學生認為雖然未覺得對以后有什么用處,但畢業實習會是大學生涯中印象深刻的記憶。在“實習是否對未來的職業有幫助”這個問題上,雖有44.1%的學生認為有很大的幫助,仍有較多學生認為很少幫助或沒有幫助。對未來規劃不清及實習崗位的選擇缺少主動性可能是對實習效果產生不好影響的重要因素。實習后,33.9%的學生認為通過實習明確了畢業后的就業目標,32.2%的學生知道了大概方向,說明畢業實習對就業還是有相當大的引導作用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很好的向就業過渡的作用。
1.5對畢業實習要求的調查
通過實習,全部學生基本完成了畢業實習內容、撰寫了畢業論文并完成了畢業論文答辯。回顧實習過程,33.9%的學生認為學校要求太多、過于嚴格,52.5%的學生認為要求基本合適,13.6%的學生認為要求太少。從學校角度出發,對學生加強管理,進一步完善實習制度,有助于學生更能專注于畢業實習,提高對實習的重視程度;從學生的角度,對更靈活的管理方式及實習模式有所期待。就“如果對實習崗位有再一次的選擇機會,會更多考慮哪方面因素”,39.0%的學生認為會更多考慮指導教師的科研水平,30.5%的學生會更多考慮指導教師的人品和對學生的關心程度,11.9%的學生會考慮崗位所在地,18.6%的學生會更多考慮實習內容。可見,指導教師的科研水平及對學生的關心程度在實習過程中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提高教師的指導水平及其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應該是進一步提高實習效果的有效途徑。
1.6畢業實習與就業方向相關度調查
畢業實習與就業相關度的調查中,筆者發現,28.8%的學生的第一份工作與實習內容相關,37.3%的學生基本相關,說明實習崗位的設置與就業關聯度相對較高,能夠對學生就業有一定的幫助;但也有33.9%的學生的第一份工作與實習內容不相關,可能由于學生在實習前對未來工作方向不明確或想嘗試不同的工作內容等原因引起。
1.7對實習的滿意度調查
學生對實習崗位及指導教師的滿意度是對學校實習設置及安排工作的重要考評指標。調查結果表明,學生對實習崗位的滿意程度,有30.5%很滿意、54.2%基本滿意、15.3%不滿意;而學生對指導教師的滿意程度,從很滿意、基本滿意、不太滿意到非常不滿意,分別是59.3%、23.7%、10.2%和6.8%,滿意率達83%。可以看出,大多數學生對實習崗位和指導教師的指導是滿意的。其中,學生對實習崗位的不滿意度與指導教師的因素有關。
2討論
從以上對中藥學專業學生實習情況的調查結果看出,大部分學生能夠認真面對畢業實習,并能從中獲得較好的效果,對畢業實習是滿意的。通過問卷調查也暴露出一些問題,需要采取一定措施,提高學生的畢業實習效果。
2.1進一步提高畢業實習的地位
從學生選擇畢業實習崗位的方式來看,大部分學生能針對自己對未來工作的規劃或自己的興趣來選擇,知道自己應該在實習過程中獲取相應的科研或工作經驗。但仍有少部分學生對畢業實習崗位的選擇缺乏主動性,說明這部分學生對畢業實習的重要性仍認識不足,因此需要加強畢業實習的動員工作,讓學生對畢業實習有充分的認識。同時學校要開闊思路,引進多種畢業實習模式,修訂培養計劃,進行畢業實習改革,提高畢業實習在整個中藥學本科教學工作中的地位[3]。
2.2加強畢業實習管理
畢業實習是學生由學校走向社會的過渡。因與課堂教育方式不同,學生對畢業實習充滿了新奇、期待,也要面臨一系列挑戰。面對遇到的問題,應及時解決以保證學生畢業實習的順利進行,這就要進一步加強畢業實習動態管理,加強實習巡查制度[4]。在增加實習技能訓練的同時要加強安全教育和遵守規章制度的教育,適當增加考核制度,以增強學生對實習的重視程度,提高實習的質量[5]。加強學校與實習單位之間的溝通、指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及時了解學生的實習情況,規范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的行為,確保學生在畢業實習中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進而為未來的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2.3提高指導教師水平
指導教師的指導是決定學生在畢業實習中能獲得多大收益的一個關鍵性因素。問卷調查也顯示,學生對畢業實習的滿意度直接與對教師的滿意度相關。不斷提高指導教師的業務水平,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有助于提高學生畢業實習的熱情和實習的效果[6]。指導教師在指導學生過程中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學生對專業學習的態度[7]。指導教師可在實習期間適當安排針對實習內容的講座,提高實習學生對相關知識技能的深入理解,并在實習過程中就某些知識細節親身細心指導,以便學生更快更好地進入實習角色。除了專業方面的指導,對學生就業方面的指導、情感上的關心和鼓勵都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完成畢業實習,順利步入社會。
2.4加強對學生實習安排的指導
首先,要指導學生合理安排實習時間。由于畢業實習受到就業應聘、考研復試等各種重要事情的沖擊,合理的畢業實習計劃對學生來講顯得格外重要。做好實習計劃,合理安排時間,有利于學生有效利用畢業實習時間更多地學習新技能,更好地把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也有助于學生在實習與就業、升學各種事情之間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8]。另外,要指導學生合理地選擇實習內容。調查結果顯示,很多學生的就業工作與畢業實習內容不相關,這也是部分學生對實習不滿意的原因之一。這就要求學校要加強學生實習前的指導工作,指導學生規劃未來并根據工作的需要選擇更合適的實習崗位,以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占有更有利的條件,也更能提高學生實習的積極性。
3結語
畢業實習問卷調查顯示,中藥學專業學生的畢業實的來說收到了較滿意的效果。而對于其中反映出來的一些不足,應通過加強對畢業實習的重視與管理、進一步完善實習制度、改革實習模式等予以解決,以期推動學生有效合理地利用畢業實習,充分發揮畢業實習在整個中藥學專業本科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使畢業實習成為學生未來工作、學習堅實的鋪路石,同時為培養符合中藥現代化需要的高素質復合型中藥學人才提供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郭麗冰,沈志濱,陶曙紅,等.中藥學專業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質量調查報告[J].藥學教育,2013,29(1):55-58
[2]田莉,曾斌芳,田樹革,等.中藥學專業畢業專題實習問卷調查及分析[J].藥學教育,2012,28(1):55-58
[3]孔令義,梁敬鈺.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中藥學專業人才培養質量[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4(2):6-8
[4]王萍,聶繼紅.加強中藥學類專業學生畢業實習管理的探討[J].新疆中醫藥,2010,28(1):57-58
[5]李啟照,宋祖榮,張興法.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藥物制劑專業畢業實習研究與實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28(11):219-220
[6]冒小璟,徐群為,李歆.醫科大學藥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存在問題與改進設想[J].藥學教育,2015,31(3):77-80
[7]徐安龍.善待學生,以致其性,為實現“振興中醫夢”培養高素質人才[J].中醫教育,2015,34(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