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渠道工作方案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一、目標任務
在年我縣坂東、塔莊、三鎮開展水稻高產創建的基礎上,年繼續擴大萬畝示范區范圍,增加1個水稻主產區鎮。計劃在4個鄉鎮的交通干線兩側開闊平坦的區域、集中連片創建水稻萬畝高產示范區。具體目標如下:
1、1個萬畝示范區。面積10720畝,單季稻畝產650公斤。
2、2個千畝片。在省村、三新村,建立1個中稻再生稻千畝片,兩季畝產上噸糧;在鎮溪沙村、南坑村建立1個超級稻優質稻千畝片,目標畝產700公斤。
3、3個百畝方。分別在省村、太原村,鎮官圳村各建立1個百畝方,目標產量750公斤。
4、4個超級稻再生稻百畝方。分別在省村、村、建功村和鎮官圳村各建立1個再生稻百畝方,兩季目標產量1050公斤(詳見附表)。
二、實施內容
1、建立水稻高產“五新”技術展示田。在省村建立100畝展示田,分5個展示區:
①新品種展示區。展示5個品種:宜優673、川香優673、廣優明118、天優3301、嘉糯優6號,并將展示品種分為生產示范展示和簡比兩部分,并進行再生力試驗。
②再生稻高產栽培集成技術展示區。集成組合選用“雙高”品種,適時早播、畦栽溝灌、多次烤田、低指標綜合防控病蟲害、重施催芽肥、十黃收割、適高留樁、早施壯苗肥、噴施九二0等十項內容。并建立畦栽與平栽、單本插與雙本插、催芽肥用量等簡比田。
③新肥料展示區。重點展示水稻測土配方專用肥。
④新農藥展示區。展示高效低毒新農藥,除草劑:芐嘧磺隆;殺蟲劑:丙溴磷、吡蚜酮、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氯蟲苯甲酰胺、噻蟲嗪、丁硫·吡蟲啉;殺菌劑:苯醚甲環唑·丙環唑;滅鼠劑:溴敵隆、殺鼠迷。
⑤新機械展示區。展示微耕機、機防器械、收割機。
2、推廣主導品種。重點推廣宜優673、宜優2292、Ⅱ優1273、甬優6號、天優3301、Ⅱ優673、嘉糯優6號等7個組合。示范區良種覆蓋率達100%。
3、推廣超高產栽培技術措施。重點抓好:①精量播種;②早播適齡;③寬行稀植;④濕潤灌溉;⑤精確施肥;⑥綜合防治。超高產栽培組裝配套技術入戶率達100%。
4、建立直播輕簡栽培示范區。建立中稻直播和菜后稻直播示范片各100畝。
5、建立千畝再生稻高產栽培示范區。安排在省村、村,實施面積1000畝,兩季畝產目標1000公斤,其中頭季單產650公斤,再生季單產350公斤。在千畝示范片中建立1個百畝展示方,面積300畝,產量目標1100公斤,其中頭季畝產700公斤,再生季畝產400公斤;1個10畝超高產樣板田,產量目標1200公斤,其中頭季畝產750公斤,再生季畝產450公斤。在建好示范片的基礎上,輻射帶動全縣推廣再生稻4萬畝。
6、建立水稻測土配方施肥示范區。按照國家級測土配方施肥項目開展的土壤養分狀況測定結果,結合水稻3414試驗數據,科學制定示范區水稻測土配方施肥方案,印發水稻測土配方施肥建議卡,發卡率達到100%。
7、組織開展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在、等鄉鎮建立病蟲防治專業化服務隊。對、等糧食創高產示范區實現水稻主要病蟲(稻飛虱、卷葉螟)統防統治。專業化防治覆蓋率達100%。
8、推進機械化生產。重點引導水稻種植大戶推廣微耕機,擴大機械化防治作業面積,示范適合山區作業的聯合收割機,引導種糧大戶實施全程機械化生產,力爭機械化收割面積有新的增加。
9、做好種植效益分析。在高產創建示范區省,鎮官村、等5個村各選2個示范戶;在非示范區省村各選2個非示范戶,共20個種植面積、土壤肥力、文化素質、勞力數量相近的農戶,開展成本核算調查,分析經濟效益。
三、高產創建保障措施
1、成立水稻高產創建領導小組和技術實施小組。縣成立水稻高產創建領導小組,縣政府分管副縣長為組長,縣農業局局長、坂東、塔莊、、鎮鎮長任副組長,相關鄉鎮分管領導、縣農技站、土肥站、植保植檢站、種子管理站、農業執法大隊、辦公室負責人為成員,負責協調各方力量,保證人員到位、物資到位、措施到位,確保項目順利實施。同時,縣農業局成立水稻高產創建活動技術專家服務組,辦公室設在縣農技站,由縣農技站站長任組長,相關業務站負責人、農技站全體技術干部、相關鄉鎮農技組組長為成員,具體負責全縣水稻高產創建活動的實施與開展。
2、建立高產創建活動工作責任制。水稻高產創建活動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和技術專家分片包干責任制。由縣農業局局長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縣農技站集中力量抓落實,縣高產創建活動專家組,負責制定細化技術方案,加強技術協作攻關,開展巡回檢查和技術指導,在關鍵農事季節組織各種形式的培訓活動,實現萬畝區有首席專家、千畝片有技術專家、百畝方有責任技術人員的高產創建要求。
①省項目區技術指導責任人:(高級農藝師)。
②鎮項目區技術指導責任人:(高級農藝師)。
③坂東鎮項目區技術指導責任人:(高級農藝師)。
④塔莊鎮項目區技術指導責任人:(農藝師)。
3、整合項目資源,促進集成技術落實。縣農業局將農技、土肥、植保、種子等部門的良種示范工程、超級稻超高產栽培技術、冬種紫云英有機質提升項目、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等項目,向高產創建項目區傾斜。做到因地制宜選擇“五新技術”進行集中展示、落實關鍵增產技術、開展綠色防控和專業化防治、普及測土配方施肥、推進全程農業機械化,通過多項目帶動、多單位參與協調配合,促進集成技術落實,實現單產的提升。
4、加強宣傳培訓工作。通過大力開展水稻高產創建重要意義宣傳活動,引導廣大種糧農民、農技人員和其他有關部門共同關注這項活動,積極參與這項活動。縣技術專家小組、縣鄉農技人員,在關鍵農時季節要進村入戶組織開展技術培訓活動和觀摩交流活動,計劃培訓500人次,把高產創建活動開展的有聲有色,促進高產創建的各項措施的有效落實,促進示范區農民的科學種糧水平有一個較大幅度的提高,促進示范區糧食生產從傳統種植方式向現代農業方向發展。
5、建立高產創建聯系村聯系戶制度,做好生產數據和工作記錄。①每個縣鄉農技干部建立3—5個聯系村,按照不同季節開展技術培訓、技術指導和措施落實督導工作。②每個縣鄉鎮農技人員建立10個聯系戶,開展蹲點服務。③建立村級農技員責任制。加強村級農技員的責任意識,調動工作積極性,經常深入田間戶頭,檢查落實項目實施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做好生產數據和田間情況記錄,為指導本村高產創建提供準確的第一手資料,最有效地發揮村級農技員的作用。
6、保障重點技術措施落實到位。為確保技術落實到位,確保項目實施取得預期成果,對新品種展示、輕簡栽培、配方施肥、再生稻催芽肥、病蟲測報等高產創建的關建性措施,進行必要資金和物質扶持,以最有效的發揮項目資金的作用。
四、加強工作督導和績效考核
由縣農業局負責定期開展水稻高產創建示范區建設檢查督導活動,確保各項任務、技術措施到位,完成高產創建目標任務;加強績效考核,制定高產創建工作評估和表彰獎勵辦法,對項目區高產創建工作實施綜合評估,將高產創建作為考核評優的重要依據,充分調動各方開展高產創建活動的積極性。
一、治理目標
1.縣鄉河道疏浚:⑴目標:在“十五”期間已完成476萬方土方任務的基礎上,“十二五”期間計劃完成547萬方/64條河道的清淤任務,確保2014年前將現有縣鄉河道全部疏浚一遍,恢復提高河道引排能力,有效改善農村水環境。其中2006年計劃完成23條主要河道的清淤,長103.4km,土方156萬方。⑵標準:排澇標準一般河道達到5-10年一遇,縣鄉河道達到20年一遇,引水灌溉保證率達到90%以上,為丘陵山區補充水源的引水補水能力達到100立方米/畝。主要河道水質標準普遍提升一個等級。
2.村莊河道疏浚整治。⑴目標:“十二五”期間全區完成410座農村溝塘,土方188萬方的疏浚任務,其中2006年完成83個行政村的118個溝、塘,64萬方的主要疏浚任務。⑵標準:清理淤泥、拆除壩埂、暢通水系、改善水質、清理垃圾、清除雜物、整治河坡、改善環境、建立制度、明確責任、長效管理、鞏固成果。
二、主要措施
一是加強領導,創新機制,精心組織。水利、財政等部門密切合作,各司其職,規范項目管理,做到按規劃立項,科學組織實施;創新機制,多元投入,在區、鎮兩級財政加大投入的同時,實行受益者共同出資,動員企業合理負擔河道疏浚資金。另外積極爭取省、市資金和扶持。
二是加大宣傳力度,爭取群眾支持。各級黨委、政府要大力宣傳河道清淤工作的重要性,是為老百姓辦的一件大好事、大實事。通過宣傳發動,一方面要引導農民采取“一事一議”等方法,積極投工、投勞,另一方面要取得老百姓的支持,在清潔“家河”時,村民們能主動騰出土地堆放淤泥,主動出資出力,自發組織建設河岸,為美化家園、清潔“家河”出力。
三是在河道清淤工程中,要做到河道清淤與農村“雙清雙美”相結合、與農村道路建設相結合、與農村綠化建設相結合、與土地復墾相結合、與農村小城鎮建設相結合。通過以上5個方面的結合,真正使農村河道達到水清岸綠、堤寬順暢、淤泥有出路、城鎮面貌煥然一新。
一、指導思想
以十精神為指引,緊緊圍繞《市治理城市交通擁堵工作實施方案》及《關于市治堵辦工作分工的通知》,積極回應人民群眾迫切要求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的呼聲,按照“治標與治本相結合,近期與遠期相結合,常態建管與專項建設相結合”的指導原則,積極提升城市道交通管理水平,增強城市道路交通承載能力,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現象。
二、工作措施
(一)交通秩序整治行動
配合交警開展城市道路交通嚴重違法集中整治行動。著重做好對“四小車”(機動三、四輪車、殘疾車、超標電動車及燃油助力車、摩托車)的專項整治和重點車輛整治,規范城市道路通行秩序,凈化交通環境,提高通行效率。(責任辦公室:治堵辦)
(二)抓源頭管理
聯合工商,質監、城管部門,對轄區范圍內“四小車”生產、銷售進行監管。堅決杜決不按照國家標準生產的“四小車”生產加工場所與銷售點的存在,堅決打擊無照經營的生產廠家與銷售點。結合“三改一拆”對在違章建筑內進行生產或銷售“四小車”的,堅決予以拆除。(責任辦公室:工業經濟服務中心)
(三)開展地下停車場設施專項清理整治
對地下停車設施被移作他用或非法占用的進行清退、整改,努力實現地下停車設施功能歸位。著重做好“水立方”項目地下停車位的整改歸位工作。(責任辦公室:城管辦)
(四)停車位培增行動
通過加大停車設施建設與地下空間停車設施開發力度,進一步緩解交通停車難的問題。通過利用閑置待開發土地建設臨時停車場、建設建筑項目配建停車場(庫)建設措施,加大停車設施建設力度。利用城市廣場、公園綠地、學校操場等地下空間開發,建設地下停車場,加大人防工程地下空間開發力度。(責任辦公室:城管辦)
(五)路網設施完善行動
配合有關部門打通影響通行橫湖北路(五洋路至九龍大道)、打通保塔路(中華路至東輝北路),解決交通瓶頸;配合相關部門加快路網設施建設和改造,改善我街道城市道路通行條件。(責任辦公室:城管辦)
三、實施步聚
按照市的部署和要求,2013年街道城市交通擁堵治理工作分調查摸底、細化方案;集中整治;考核驗收、鞏固提高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調查摸底、細化方案(2013年3月份)
組織對城市道路基礎設施、運行情況、交通管理設施等的調查和摸底,掌握市區交通擁堵的現狀,并成立治理城市交通擁堵工作領導小組,根據市治堵辦的工作任務和責任分解,制訂切合我街道實際的治理交通擁堵工作方案,并根據要求上報市治堵辦。
第二階段:集中整治階段(2013年4月至2013年10月)
配合相關部門啟動相關項目建設,全面實施交通秩序整治、公交提升、交通亂點改造、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交通組織優化等工作,打擊非法生產和銷售不合格的“四小車”,完成市下達給我市的各項治理任務和指標,確保治堵工作初見成效。
第三階段:考核驗收、鞏固提高階段(2013年11月至12月)
工程設施建設取得預期目標,行車秩序明顯好轉,交通亂點得到有效治理,交通守法率明顯提升,市民出行滿意度顯著提高,梳理和整理各項工作資料、臺帳,總結經驗和方法,形成長效管理機制。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
治堵工作由街道治理城市道路交通擁堵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協調,辦公室設在農辦,由農辦具體負責日常工作,各村、各相關部門落實專職人員,要按照本次實施方案要求,制定具體的實施計劃,根據各自的實施計劃與各自的工作職責和目標,加強協調,齊抓共管,確保各項指標全面完成。
(二)宣傳發動,形成全民參與態勢
宣傳辦要加強城市治堵工作宣傳,通過各種形式廣泛宣傳治堵活動,通過文明交通互動,提高城市交通治堵知曉率、滿意率。要對項目進展及各責任單位治堵工作情況及時跟蹤報道,營造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
(三)強化配合、提高效能
城市治堵工作是一項涵蓋面廣、涉及部門多的系統工程,各部門要樹立全市一盤棋的思想,緊密配合,協同作戰。治堵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會同相關部門做好組織、協調工作,主動承擔專項工作的牽頭、協調、督查的工作職責。各成員要認真對照各自的工作職責,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抓好各項工作。各責任人、配合單位要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條塊結合、全面參與”的工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