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社區建設匯報材料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一、以社區兩委班子建設為重點,構建堅強有力的社區組織體系
一是配強社區兩委班子。把社區兩委班子建設作為社區建設最基礎的環節,高度重視。村改社區后,按照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部署,立即進行了社區黨支部、居委會的換屆選舉工作,全街道27個社區,原創:除個別社區條件不成熟外,其他全部進行了換屆,共選出社區兩委成員118人,一大批“雙高雙強”型的優秀人才被充實到社區領導班子中。換屆選舉以后的運行過程中,我們又根據實際情況,對個別素質低、能力弱、黨員群眾反映比較強烈的社區干部進行了調整,今年以來共調整支部4個,調整支部書記4人。對個別軟弱渙散、本社區又沒有合適人選的支部班子,從機關抽調素質高、基層工作經驗豐富的干部到社區擔任支部書記,既強化了后進支部建設,又加強了對社區工作的指導,如連泉莊社區、朱張橋東南社區都是采取了這種方式。
二是健全居民自治組織。村改社區后,辦事處及時出臺了社區建設方案,各社區按要求劃分了居民小組,并在居委會換屆選舉結束后,以民主推選的方式選出了居民小組長和居民代表,并選舉產生了黨員代表議事小組、居民代表議事小組、民主理財小組和居務公開監督小組“四支隊伍”,目前,全街道共選舉產生黨員代表議事小組成員268人,居民代表議事小組成員560人,民主理財小組成員136人,居務公開監督小組成員175人。
三是建立社區共建組織。按照“資源共享、社區共建”的原則,各社區成立了社區黨建工作聯席會、社區共建委員會,吸收轄區內省、市、區、街屬單位、企業參加,共商社區建設大計。為發揮人才優勢,更好的服務居民,各社區還將有一技之長、熱心服務居民的年輕人組織起來,成立了青年志愿者隊伍,全街道有300多名熱血青年參加到志愿服務的行列中。
二、以制度建設為重點,構建科學嚴謹的激勵約束體系
一是建立社區干部管理制約機制和利益導向機制。適應村改社區的需要,修改完善了社區干部經濟待遇德、能、勤、績、廉“五掛鉤”制度,獎勤罰懶,獎優罰劣。
二是深化作風建設。出臺了《關于嚴肅勞動紀律強化干部隊伍作風建設的意見》,對社區干部應遵守的工作紀律、勞動紀律、廉政紀律進行細化,結合干部隊伍中存在問題,制定了“十四不準”,促進了干部作風的進一步轉變。
三是實行干部任期目標承諾制。社區換屆結束后,制定了《關于嚴格落實社區干部任期目標承諾和踐諾獎懲制的意見》,組織所有當選的社區干部和兩委班子簽定了任期目標和年度目標責任書,面向黨員群眾公開承諾,得到群眾的普遍認可。
四是實行黨員目標管理責任制。各社區與全體黨員簽定了《年度目標責任書》,考核內容細化為15項,滿分100分,每月考核一次,由各支部負責考核,每半年上報黨工委一次,全年考核不及格的由黨工委安排人員與其本人談話,連續兩年考核不及格的按有關規定給予處理。
三、以居務公開民主管理為重點,構建規范完善的居務運作體系
村改社區后,及時出臺了《社區規范化管理實施細則》,從落實居民的知情權、決策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入手,堅持抓規范、抓關鍵、抓落實,推動居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向規范化、縱深化發展。
一是實行“五監管”。各社區帳、款、存折、合同、公章全部由街道辦事處農經站監管,并對集體資金的開支使用范圍、審批權限及程序都作出了明確規定。對于重大財務支出,召開社區“兩委”聯席會議、“四支隊伍”會議研究決定,由民主理財小組負責對財務支出進行審核把關。每月月底,民主理財小組對社區收入支出逐筆進行審查,合理的同意入帳報銷,不符合規定的支出單據予以剔除。每項收支單據要有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經手人、民主理財小組組長和農經站理帳人員簽字,并加蓋民主理財專用章,“五字一章”齊全方能報銷入帳,從而把好了社區財務支出關,杜絕了干部亂花錢行為。
二是招待費限額管理。根據社區規模和經濟發展狀況制定招待費標準,節約歸公,超支從干部工資中扣除。有一個社區的部分群眾上訪反映干部吃喝問題,經辦事處調查,查明了該社區干部超標準使用招待費的事實,辦事處根據規定,將超支部分從該社區干部的工資予以扣除,消除了影響,維護了穩定。實踐證明,實行社區招待費限額管理制度,減輕了居民負擔,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為社區財務管理探索了一條好機制,從根本上解決了個別社區財務管理混亂的問題。
為了開展“平安社區”創建活動,做好社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實現防范嚴密,治安良好、社會穩定、群眾滿意的目標,我們根據社區實際情況,按照加強管理、強化監督的工作思路、全面組織轄區的居民開展治安防范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現就社區開展“平安社區”創建活動的內容匯報一下:
一、 社區基本情況
創業社區東至園藝所西巷,西到創業路,南起大學東街,北接烏蘭察布街,呈矩形狀,轄區面積約0.25平方公里,轄區總戶數2158戶,人口5875人,其中流動人口584人(截止到8月底),青少年649人,社會閑散人員20人,在校人員567人。社區現有辦公用房380平方米,干部8人(男4人,女4人)招聘干部1人。我社區先后被評為賽罕區級文明社區、賽罕區社區建設工作先進集體、呼和浩特市青年文明社區、甲級一等社區等榮譽稱號,迄今為止,沒有發生一起重大案件,轄區內有重點人員9人、涉毒人員5人、三類人員4人。駐區單位4家,全被評為安全單位和文明單位。社區干部始終堅持以“打造平安賽罕,構建和諧社會”為原則,在創建“平安社區”方面做了大量扎實有效的工作。
二、深入開展法制教育,解決好人民內部矛盾,維護社會穩定。
為了做好“平安社區”的創建工作,3月20日社區全體干部對轄區的治安防范工作進行了認真的摸底調查,在各個小區開展創建治安模范小區活動,每個社區干部包片負責一個小區的創建活動。
4月18日在吉祥小區門口開展了“預防艾滋病、你我同參與”的主題活動,通過這次活動即宣傳了艾滋病的危害,又增強了居民群眾對艾滋病的正群認識,了解了預防措施。
5月20日社區針對青少年在轄區舉辦了戒煙宣傳活動,讓大家了解了主動吸煙和被動吸煙對人體的危害。同時和賽罕區民族小學共同舉辦了“崇尚科學、關愛家庭、反對”的主題活動。讓科學知識從兒童時期就得到宣傳,進而達到破除迷信反對的長遠目標。
6月26日在敬業學校門口舉行了“6.26普法教育和遠離萬人簽名活動”,這不僅增強了干部、群眾的法制意識和法制觀念,同時也讓廣大居民對的危害有了更新的認識。
七月針對駐區單位安全生產、消防宣傳進行集中檢查、驗收。特別加強了對流動人口的管理,經常性的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將矛盾解決在基層。
7月26日在敬業學校舉辦“信合之夜,激情歡歌”消夏文藝晚會。晚會上表彰了支持社區工作的軍屬代表,捐助了本年度考上大學的貧困學生。居民們也盡顯才藝,來充分展現和諧社區的精神風貌。
通過開展這些活動,使居民的自我安全意識、家庭法律意識、青少年自我保護意識和識別罪犯的能力都有所提高,也為構建和諧社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三、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專群結合、依靠群眾方針,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不斷提高社區治安的整體防控能力。
為此,我社區在綜治領導小組的帶領下,實行由社區干部包片,明確治安聯防職責,將治安力量深入到社區的每個樓棟;動員低保戶組成治安巡邏隊,建立日查夜巡制度,日夜保衛著社區的安全;設立警務室,聯系管區民警,不定期的對包片干部、巡邏隊員培訓,加強他們的業務水平;協助管區民警對社區的出租屋進行不定期的排查,建立流動人口登記冊,細致深入的全面掌握流動人口信息,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對流動人口實行雙重管理,徹底消滅不安定因素的隱患。
四、加強社區管理,完善社區管理機構
堅持“兩排查一分析”制度、確保將矛盾糾紛消除在萌芽狀態。在“兩排查一分析”工作中,我們始終堅持“情況在一線掌握,矛盾在一線化解”的原則。社區矛盾糾紛排查領導小組每周對轄區的矛盾糾紛排查兩次,每個小區的治安小組長都是糾紛排查領導小組成員,及時對本小區的矛盾糾紛進行排查調解,一時解決不了的,有社區矛盾糾紛排查領導小組協商解決,確保了矛盾糾紛得到及時有效地排查處置,使社區無集體上訪和群體性治安事件發生。
三級聯動 合作共贏
全力構建和諧農村新社區
尊敬的各位領導:
鄭山鎮現轄18個行政村,3萬人口,設有3個農村社區。20xx年,全鎮全年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產值 27.3億元,同比增長59.1%,實現利稅1億元,同比增長50.7%,實現地方財政收入2212.8萬元,同比增長31.6%,被評為全國文明創建先進村鎮。去年以來,我們以縣委、縣政府提出的農村社區建設為抓手,不斷創新形式,豐富內容,優化載體,與縣供銷聯社上下聯動,實行合作共贏,合作建設和諧新社區,較好地充實了農村社區建設的內涵,滿足了群眾多方位的需求。具體工作主要抓了以下幾點:
一、拓寬思路,合作建社區成為執政為民的必然選擇
去年初,縣委、縣政府部署在全縣開展農村社區建設工作,并把這一活動納入基層組織建設考核目標。我們鄭山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結合實際在北溝頭、海子、張沙埠三個行政村開展了社區建設試點。按照社區建設的基本要求,三個農村社區初步建成后,基層組織大大加強,班子戰斗力明顯增強。但通過走訪發現,不少群眾對農村社區建設不太關心,認為是換湯不換藥,只換牌子走形式。對此,鎮黨委政府進行了認真調研和征求意見,發現社區服務不到位是群眾不滿意的主要原因,認識到優化服務才是推行社區建設的精髓。在此基礎上,鎮里專門出臺了政策,積極扶持各社區進行服務中心建設。
進行社區服務中心建設,投資是關鍵。在我鎮三個農村社區中,除北溝頭經濟基礎較好外,其他兩個村可以說是一貧如洗,根本無力進行社區服務中心建設。就在建設工作幾乎陷入僵局的時候,縣供銷聯社開展的農資超市推廣工程給了我們有益的啟示。縣供銷聯社的主要領導親自來到我鎮,商談在各社區建設農資超市的有關事宜,經過認真協商,由縣供銷聯社和基層社區聯合建設社區服務中心的方案初步形成。
二、統籌規劃,上下聯動開展合作建社區活動
合作建社區的方案達成后,鎮里本著社區服務中心和農資超市統一規劃,同步建設,統一服務的原則,進行了科學規劃,在建設上由縣供銷聯社提供一定的資金,社區負責建設用地的調整和基礎建設,服務中心建成后設立專門的農資超市和日用品超市,超市作為縣供銷聯社系統的連鎖店,接受縣供銷系統的領導和配送貨,按照統一門店標識,統一貨源配送,統一經營業務指導,統一規范化服務的要求,健全農資購銷服務網絡,切實方便群眾,服務到家。各農村社區以農資超市為依托,逐步建立健全醫療衛生、文體活動、便民等設施,完善各項服務功能。
在鎮里的引導和幫助下,海子社區已在村前建起文體活動廣場,在廣場西側專門平整了土地,用于農資超市和日用百貨超市的建設,廣場東側邢屯村的空閑地,已在鎮里的協調下,成功與海子社區進行了交換,海子社區將在此建設社區服務中心,使之與農資超市遙相呼應,通過廣場聯為一體,目前建設前期準備工作已基本完成。北溝頭社區已將村后的養殖小區進行了搬遷,騰出了20余畝的建設用地,經縣供銷聯社和鎮、社區聯合進行勘察,將此處選為農資超市和社區服務中心的建設用地。屆時,此地將建成為一處高標準、多領域的農村社區服務中心。
三、 合作共贏,全力構建和諧農村新社區
通過與縣供銷聯社開展合作建設社區活動,既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農村社區建設上的資金難題,同時也提升了社區的服務水平和服務層次,方便了群眾,也是為供銷連鎖發展提供了一個優良的平臺,實現了多贏的效果。社區超市的建設和運營,將大大豐富社區服務中心的內容,聚集人氣,增加財氣,讓社區群眾充分享受到優質、高效、便捷的服務。 北溝頭社區是個有500多戶、1700多口人的大村,全村僅購買農資一項一年就要花費100多萬元,過去曾經有不法商販來村推銷來路不明的劣質種子、化肥,使一些農戶蒙受了經濟損失。聽說社區服務中心要設立農資和日用品超市后,農民都是打心眼里高興,群眾最相信的還是供銷社這個品牌。
通過合作建設社區,也為基層組織建設提供了更加廣闊的舞臺。鎮里已決定在三個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建成后,將在設立農資、日用品超市的基礎上,增加莊稼醫院、農技推廣中心、新農合衛生室、便民服務、治安管理、圖書閱覽室及餐館洗浴等綜合服務項目,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為農民提供更加貼心的服務,讓老百姓充分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樣的消費環境與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