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畜牧行業調研報告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一、基本情況
**位于木北部,毗鄰達來諾日湖,303國道從境邊通過,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全共轄7個獨貴龍,共有235戶,人口1*0人,勞動力460人。黨支部下設6個黨小組,現有黨員31名,其中流動黨員3名。共有草牧場41萬畝,已圍封的28萬畝,20*年6月末家畜存欄2萬頭(只)。幾年來,支部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達里湖旅游景區發展生態經濟,保護草原植被,不斷發展壯大旅游產業,實現資源轉化增值,增強了黨支部凝聚力,實現了牧民增收,20*年人均收入1.1萬元。
二、制約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
1、草畜矛盾。**是以外延數量型增長方式為主的頭數畜牧業,加之多年的干旱,過渡的放牧,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由于牲畜數量逐年遞增,對草牧場實行掠奪式經營,雖然近年來進行了大面積的人工種草和草場改良,但仍然補不足日益嚴重的草場退化速度,草畜矛盾日趨突出,繼續走頭數畜牧業的路子難以為繼。
2、經營管理粗放。表現為飼草品種單一,飼草料消耗高,報酬低,牛、羊育肥數量少,品質低,牲畜出欄集中,且多年喂養后才出欄,這就加大了投入成本,育肥出欄的極少,和每天需要鮮肉的市場很不協調。
3、牧戶居住分散,社會化程度低,保障功能差。住宅建筑布局零亂,建設公共基礎設施難度大,居住環境與小康水平有一定差距。牧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還很突出,養老問題主要以子女贍養為主,導致個體化差異嚴重,缺乏穩定、長效的社會化保障體系。
4、人畜飲水不能滿足牧民和畜牧業的需求,引水管道等設備已經老化,人畜飲水供應不足,影響了牧民的生產和生活,不能適應新農村新牧區建設的需求。
5、畜群結構不合理,沒有形成集群優勢。牧民養畜多而雜,不專一,基礎母畜、育成畜、后備母畜及良種畜的比例不盡合理。
三、解決矛盾的辦法和發展方向
1、立足區位優勢發展第三產業。世界地質公園園區之一的達里湖景區位于該,達里湖景區假日休閑旅游、觀光文化旅游日益興起,受旅游業拉動使當地成了極為寶貴的旅游圣地,依托豐富的旅游和牛奶資源,大力發展旅游業,加大奶制品、旅游紀念品等民族特色產品的開發力度,把草原旅游資源與草原文化相結合,給當地牧民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在旅游業的帶動下快速發展。
2、加強草原保護建設,實現草原永續利用。通過建設飼草料基地、季節性休牧、濕地保護、草場改良等措施,對退化草原進行治理與合理利用,提高草地生產能力,促進牧民增收。
一、基本情況
**位于木北部,毗鄰達來諾日湖,303國道從境邊通過,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全共轄7個獨貴龍,共有235戶,人口1090人,勞動力460人。黨支部下設6個黨小組,現有黨員31名,其中流動黨員3名。共有草牧場41萬畝,已圍封的28萬畝,2009年6月末家畜存欄2萬頭(只)。幾年來,支部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達里湖旅游景區發展生態經濟,保護草原植被,不斷發展壯大旅游產業,實現資源轉化增值,增強了黨支部凝聚力,實現了牧民增收,2009年人均收入1.1萬元。
二、制約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
1、草畜矛盾。**是以外延數量型增長方式為主的頭數畜牧業,加之多年的干旱,過渡的放牧,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由于牲畜數量逐年遞增,對草牧場實行掠奪式經營,雖然近年來進行了大面積的人工種草和草場改良,但仍然補不足日益嚴重的草場退化速度,草畜矛盾日趨突出,繼續走頭數畜牧業的路子難以為繼。
2、經營管理粗放。表現為飼草品種單一,飼草料消耗高,報酬低,牛、羊育肥數量少,品質低,牲畜出欄集中,且多年喂養后才出欄,這就加大了投入成本,育肥出欄的極少,和每天需要鮮肉的市場很不協調。
3、牧戶居住分散,社會化程度低,保障功能差。住宅建筑布局零亂,建設公共基礎設施難度大,居住環境與小康水平有一定差距。牧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還很突出,養老問題主要以子女贍養為主,導致個體化差異嚴重,缺乏穩定、長效的社會化保障體系。
4、人畜飲水不能滿足牧民和畜牧業的需求,引水管道等設備已經老化,人畜飲水供應不足,影響了牧民的生產和生活,不能適應新農村新牧區建設的需求。
5、畜群結構不合理,沒有形成集群優勢。牧民養畜多而雜,不專一,基礎母畜、育成畜、后備母畜及良種畜的比例不盡合理。
三、解決矛盾的辦法和發展方向
1、立足區位優勢發展第三產業。世界地質公園園區之一的達里湖景區位于該,達里湖景區假日休閑旅游、觀光文化旅游日益興起,受旅游業拉動使當地成了極為寶貴的旅游圣地,依托豐富的旅游和牛奶資源,大力發展旅游業,加大奶制品、旅游紀念品等民族特色產品的開發力度,把草原旅游資源與草原文化相結合,給當地牧民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在旅游業的帶動下快速發展。
2、加強草原保護建設,實現草原永續利用。通過建設飼草料基地、季節性休牧、濕地保護、草場改良等措施,對退化草原進行治理與合理利用,提高草地生產能力,促進牧民增收。
通過調研,全面準確掌握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現狀,總結近幾年來的工作經驗、教訓,找出制約發展的主要問題,探討破解發展瓶頸的辦法,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完善政策措施,推動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快速健康發展。
二、調研形式
采取統一調研時間、統一調研內容,分行業、綜合調研等行之有效的調研形式。即由市委農工部牽頭,組織市農業局、果業局、畜牧水產局、農機局、供銷社等農口部門的有關人員組成五個調研組,每個組選擇3~5個合作社進行重點解剖式調研,分析辦得好壞的原因,并形成單獨的調研材料。
三、調研時間
2012年7月27日至7月31日。
四、調研內容及方法
1、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數量及構成(農民、非農民等)情況。查看合作社章程及社員名單。
2、社員出資情況即現金入股、實物折價入股情況。查看章程及出資情況表。
3、合作社章程及崗位職責、組織活動、民主管理和監督、生產管理、財務、利潤分配、風險保障、社(會)員檔案管理等制度是否建立和是否切合合作社實際及執行情況。查看制度牌及有關記錄,詢問合作社負責人及2-3個社(會)員。
4、合作社為社員提供服務情況,主要包括是否提供信息、業務培訓、技術指導、農業生產資料、農產品加工、銷售、資金等服務情況。查看有關記錄并隨機詢問2-3個社(會)員。
5、合作社社員(成員)大會、理事會及監事會的組建及活動情況,合作社的民主決策情況。查閱有關記錄并詢問合作社負責人及2-3個社(會)員。
6、合作社的經營及收入情況,主要包括年銷售收入、純利潤、公積金、公益金及第二次分配等情況。查看合作社帳本并隨機詢問2-3個社員。
7、財務制度及財務人員情況。查看制度牌、財務票據及有關會議記錄等。
8、利潤分配制度及實際分配情況。查看合作社帳本并隨機詢問2-3個社員。
9、合作社與農戶聯結的形式及效果。查看協議(合同)、帶動農戶表冊等,并詢問合作社負責人及2-3位農戶。
10、決策的方式。查閱有關記錄并詢問合作社負責人和2-3個社(會)員。
11、合作社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及對政府、有關部門的具體要求。詢問合作社組織負責人和2-3個業務骨干。
五、調研組成員及分工
六、調研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