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開題報告實驗方法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擬 定 學 位 論 文 題 目
本研究題目是否屬導師課題的一部分?如果是的話,屬哪一部分?并注明該課題名稱、編號、經費來源。
論文的類型(√)
1 基礎研究( )
2 應用基礎( )
3 應用研究( )
4 其 他( )
一、選題依據(包括研究目的、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并附參考文獻):
研究目的
二、研究內容(說明課題的具體研究內容,重點解決的問題,預期的研究成果):
三、獨創及新穎之處
四、研究方案設計(包括研究方法,技術路線,理論分析、計算、實驗方法和步驟及其可行性,可能出現的技術問題及解決辦法):
五、基礎及條件(包括已經做過的有關研究工作,本單位或外單位可供使用的儀器設備和實驗條件,已經獲得或將要獲得的經費等)
論 文 工 作 計 劃
時 間 研 究 內 容 預 期 效 果
論文工作起止日期
一、撰寫要求
1、文獻綜述
在導師指導下,研究生根據選定的研究方向,閱讀有關文獻,寫出文獻綜述報告。文獻綜述內容應包括:中英文摘要和關鍵詞;對所屬研究方向閱讀文獻的概述;所屬研究方向的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含主要研究的若干分支,每個分支的理論/方法/方案/技術研究的現狀,關鍵問題己解決的程度與尚待解決的難點,未來發展的趨勢等);結論;主要參考文獻。文獻綜述的字數,碩士研究生一般不少于10000中文字,博士研究生一般不少于20190中文字。
2、開題報告
在導師指導下,研究生根據所研究的課題背景,做開題報告。選題應屬于本學科范圍。開題報告應包括:學位論文選題依據(包括論文選題的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等);學位論文研究方案[包括研究目標、研究內容和擬解決的關鍵問題、擬采取的研究方法、技術路線、實驗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可能的新意/創新(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之處];預期達到的目標、預期的研究成果;學位論文工作計劃等。
二、完成時間
2.5年學制的碩士研究生一般在第3學期末完成文獻綜述與開題報告;2年學制的碩士研究生一般在第2學期期末或第3學期初完成文獻綜述與開題報告。
博士研究生(含提前攻博和碩博連讀研究生)應在入學后2年內完成文獻綜述與開題報告;直博生應在入學后3年內完成“文獻綜述”與“開題報告”。
開題不通過者,須重新開題。重新開題須經本人申請,導師同意,一般由原考核小組成員進行評審,考核結果報院(系)研究生教務備案。
博士生因特殊原因延期完成者,需提交書面報告,經導師同意,由所在院(系)教學主任批準后,報研究生院備案。
三、考核管理
1、考核組織
“文獻綜述”與“開題報告”的考核,由各院(系)組織公開進行。考核小組成員3~5人,由院(系)確定。對跨學科的學位論文選題,應聘請相關學科的導師參加。研究生“文獻綜述”與“開題報告”應吸收有關教師和研究生參加。
2、考核要求
考核小組應對報告人的“文獻綜述”與“開題報告”進行嚴格評審,填寫《研究生文獻綜述與開題報告評審表》,寫出考核意見。“文獻綜述”與“開題報告”分別按優、良、中、不及格四級評分,最后給出總評分;“文獻綜述”與“開題報告”只要有一項成績不及格,則總評分記為不及格。凡總評分在中以上的,記為通過,由各院(系)研究生教學秘書錄入研究生成績管理系統。各院(系)同一年級碩士研究生的“文獻綜述”與“開題報告”的成績,優的比例不超過15%,中與不及格的比例不少于10%。凡通過“文獻綜述”與“開題報告”者,記1學分。考核小組可利用文獻綜述與開題報告環節對研究生進行篩選淘汰。根據論文選題和研究生研究能力的要求,考核小組可做出通過開題報告、允許重新開題或終止培養(淘汰)的決定。
“文獻綜述”與“開題報告”未通過者,經考核小組同意,碩士生應在3個月之內重新進行,博士生應在半年之內重新進行,仍未通過者終止培養。
四、其他要求
碩士和博士研究生文獻綜述與開題報告的紙質文檔在各院(系)存檔1年,1年后刻成光盤存檔。研究生《文獻綜述與開題報告評審表》在各院(系)長期保存。
本辦法適用于2019年(含)以后入學的研究生;此前制定的文件相關內容如有與本辦法相抵觸之處,以本辦法為準;本辦法解釋權在研究生院。
北京xxxxx大學
研究生文獻綜述與開題報告評審表(試行)
說明:
1、文獻綜述應包括以下內容:
(1)中英文摘要和關鍵詞;
(2)對所述研究方向閱讀文獻的概述;
(3)所述研究方向的基本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含主要研究的若干分支,每個分支的理論/方法/方案/技術研究的現狀,關鍵問題己解決的程度與尚待解決的難點,未來發展的趨勢等);
(4)結論;
(5)主要參考文獻。
2、開題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
(1)論文選題依據(包括論文選題的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等);
(2)論文研究方案(包括研究目標、研究內容和擬解決的關鍵問題、擬采取的研究方法、技術路線、實驗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可能的新意/創新(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之處);
(3)預期達到的目標、預期的研究成果;
(4)論文工作計劃等;
1、開題報告的作用和整體思路
學位論文開題報告是研究生在完成文獻調研后,寫成的關于學位論文選題與如何實施的論述性報告.碩士研究生作開題報告的時間一般在第三個學期末或者第四個學期初,即基礎課程學習完成之后,研究工作實施之前.開題報告既是文獻調研的聚焦點,也是學位論文研究工作展開的散射點,對研究工作起到定位作用,對于研究生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國內高校和研究院所在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中都十分重視開題報告,組織相關專業的專家,會議評審《開題報告書》.暨南大學 2002年1月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報告工作并啟用新版開題報告書的通知》.一般,對開題報告選題合適、方法得當、措施落實的,同意論文開題;對于尚有不足的,需要修改報告.有的要求書面回答開題報告會提出的問題和意見.對于不合格者,必須重做開題報告,通常只有一次重做報告機會,而且在一個學期以后.在審核開題報告時,若評議為科研能力差,缺乏培養前途的研究生,則認為不宜進入論文階段,通過中期篩選淘汰.有的單位還要求填寫《學位論文開題報告評審表》,尤其對博士生的開題報告.可是,對如何做好開題報告的文章很少見到,希望本文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因博士生開題報告比碩士生開題報告要復雜得多,以下只針對碩士生開題報告加以論述.碩士生的開題報告與科研課題開題報告不同.在科研中,重點項目要求寫可行性論證等報告,一般項目寫開題報告,科研課題開題報告由有中級職稱以上的科技人員編寫,涉及深度和廣度都遠大于碩士生開題報告.碩士生開題報告目的也不同,主要是培養學生如何選擇論文研究題目、辨認難點、確定技術路線、怎樣計劃安排等,重在科研程序的訓練.對應于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的科研過程,開題報告相當于《設想方案》和《實施方案》的階段.中物院研究生開題報告內容包括3個大的方面:立論依據、研究方案和主要參考文獻.立論依據包括課題研究目的、意義和應用前景,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研究方案包括:(1)研究內容、研究目標和擬解決的關鍵問題;(2)擬采取的研究方法、技術路線、實驗方案及可行性分析;(3)本項目的研究特色與創新之處;(4)預期的研究進度.其它高校和研究院所的研究生開題報告,因學科不同,格式有所區別,但主要內容和關注點,卻大同小意.結合核能科學與工程碩士生近年的實際情況,對開題報告看法如下.按照東北林業大學史濟彥老師[1]的觀點,從課題選擇到論題選擇體現了選題的整個過程,由4個部分組成,其總步驟是:課題選擇→課題綜述→論題選擇→開題報告.因此,文獻調研的深入和全面程度,會相當程度地影響開題報告的質量,在開題報告中反映出來.對沒有太多實際經歷、在相關知識方面積累較少的研究生,要作好論文研究,必須首先做好文獻調研.雖然受到該領域科技發展狀況、具體實驗室條件、指導老師等因素限制,但為了獲得一個好的學位論文選題,充分掌握文獻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客觀基礎,值得學生付出艱苦努力.問題是指事物的實際運行狀態和期望狀態的差異,是與存在、發展、創造、成果等相關的一個概念.馬斯洛[2]認為:科學研究應該以問題為中心,不應該以方法為中心.波普爾的理論中,認為科學研究起于問題, 止于問題.這二位科學家,時代不同,角度不同,表述不同,對問題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地位的看法卻是相同的.文獻調研的目的,除了掌握情況,豐富知識,提高文獻綜述能力外,更重要的是發現問題.在研究生開始接觸科學研究之初,就要樹立以問題為中心的觀念.在文獻調研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在開題報告中明確研究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2、開題報告的主要內容
科學研究中的問題多種多樣,對碩士研究生,尤其是應屆本科畢業研究生,不宜選擇難度太大的問題做畢業論文,因為碩士研究生尚處于科研培養初期,且時間有限;但是,在整個畢業論文過程中,需要建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整體思路.如何開拓新研究領域可以是問題,如何解決分歧可以是問題,如何提高部分技術指標也可以形成問題.沒有能夠較好地發現問題,深入分析問題,就不會有解決問題的良好方法,對問題的研究就談不上深入,這與研究生培養要求是不相符合的.其表現形式之一是研究內容擴張,以數量掩蓋質量不足,列舉了許多難度不大的內容,而需要經過努力,克服困難才能夠完成的卻講得較少.特別是有多年工作經歷的碩士研究生,受完成工作任務觀念的影響,容易提出過大的研究范圍,在開題報告中需要糾正.文獻深入調研后,研究生對研究領域的存在問題、解決方法等會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對學位論文選題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因沒有實際的科研經驗,對復雜的現實情況了解不夠,要同時兼顧現實性與研究價值,需要在導師指導下,確定學位論文選題.這一具體如何選題的過程對培養研究生是重要的.反映在開題報告中,學位論文選題不僅要有較大意義,而且具有可行性.科研條件良好的單位,為研究生提供的選擇范圍更寬,學位論文選題若能夠結合研究生的特長與興趣,促進研究深度,則是更好.一般開題報告都要求明確學位論文研究目標, 但我們認為,研究目標不宜過分注重,規定得太具體和死板.其原因是,即使條件一定,目標是偏高還是偏低,往往難于準確判斷.研究工作本身,涉及未知因素, 各個實驗室條件不同,具體研究時條件不同,評價研究工作的水平是復雜的.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目的是開展研究工作,培養研究能力,而不同于完成規定任務. 研究目標與其理解為衡量指標,不如理解為努力方向,問題的解決程度.學位論文選題和研究目標體現了研究工作的價值特征.確定合適的研究內容,對碩士研究生培養具有直接作用.研究內容中各種各樣的單元技術讓學生實際地掌握,對培養學生的能力是課程學習方式所不能比擬的.一邊用一邊學,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靈活掌握,提高應用知識的能力,提高重復能力,為創造能力的培養奠定堅實基礎.因此,開題報告中研究內容、技術方法應是具體而翔實的,體現以論文問題為中心,廣泛深入地使用相關技術.研究內容體現了學位論文量的特征.關鍵技術、技術路線是達到目標、實現創新的途徑,是解決問題的客觀可能性與主觀能動性的匯合處,體現了學位論文創造的特征.在文獻調研和導師指導下,關鍵技術的辨別是不困難的;但是,確立技術路線與開展可行性分析,涉及多方面技術發展水平、文獻調研、實驗室條件、研究的共性和個性、創新、決策、邏輯和想象等,是開題報告中的難點和重點,需要深入全面地開展具體研究.技術路線與論題選擇密切相關,相互依存,決定了學位論文的最終選擇.在開題報告之前,文獻調研的同時,研究生應該盡量熟悉實驗室情況,尤其是相關系統和關鍵設備.在研究生提出研究進度后,需要指導老師修改確定,一方面是因為研究生缺乏實際經驗,另一方面是向指導老師學習怎樣制定實施方案.開題報告會上,如何安排完成研究工作通常討論較少.實施方案對實際有效開展研究工作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