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護理的重點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重點病人;評估;護理管理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7484(2012)14-0459-02
眾所周知,醫院是一個高危人群聚集的地方。目前醫院內保證重點病人安全迫在眉睫,須加強醫院內安全意識的教育和培訓。為加強重點病人的護理管理,強化重點病人的評估,護理管理者在臨床護理管理工作流程中,要做到事先預防,是和危機管理理論、全面質量管理理論、環節質量管理理論相一致的。【1】 醫療糾紛已愈來愈成為醫院管理者的一項工作難題,醫患矛盾是當今衛生系統的敏感課題,如何提高重點病人安全也是護理管理的重點工作,重點病人的評估與護理管理是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減少醫療糾紛的重要工作之一。
1重點病人的范圍:
隨著醫院和病人的需求不斷變化而變化,從問題管理和護理管理的角度,通常指醫院的醫療服務可能存在的或容易引發種種不滿意的病人【2】。重點病人包括:(1)老年病人: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人民健康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老年病人將成為醫院的服務對象,老年病人的病情及可能發生的護理問題是臨床工作的重要內容,更是護理管理的工作重點。(2)疑難、危重病人:主要指心、肺、腦、腎、肝等人體生命器官出現功能衰竭者,其中最常見的為心功能衰竭、呼吸衰竭,也可見于多器官功能不全綜合征以及各種休克(最常見的為創傷性失血性休克、心源性休克、過敏性休克)、昏迷(腦性和代謝性昏迷等)。(3)手術后病人、術后感染病人、發生并發癥病人: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新技術業務的不斷開展,復雜的手術及術后感染病人、發生并發癥的病人,成為臨床的重點工作對象,護理管理者將此類病人的工作質量放在首位,尤其是心腦手術、神經外科手術、移植手術后病人;(4)新生兒病人:其高危險程度比較明顯;(5)長期住院病人、高額費用及疾病晚期的臨終病人:這類病人及家屬承擔著病情及心理負擔、社會負擔對醫療、護理服務的期望成為護理管理者的重點病人,需要進行特別照料。(6)急診病人:尤其是成批交通事故或工傷事故的外傷病人,或成批中毒病人,對社會影響大;(7)社會上有影響有地位的人物;社會知名人士、醫院協作單位、無法支付醫療費用的社會閑散人員等病人。(8)與醫療糾紛或司法案例有關的病人等。
2 重點病人的評估
2.1 評估:是有計劃、有目的、有系統地收集病人資料的過程。根據收集到的資料信息,對護理對象和相關事物作出護理評估及推斷,從而為護理活動提供基本依據。評估是整個護理程序的基礎。是護理管理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也是護理程序中最為關鍵的步驟。如果估計不正確,將導致護理診斷和計劃的錯誤以及預期目標失敗。優秀的評估體系有助于為重點病人提高滿意度【3】。
2.2 評估的目的:1為分析、判斷和正確作出護理診斷或護理問題提供依據。2建立病人健康狀況的基本資料。3為護理科研積累資料。
2.3 評估的內容:護理工作者收集資料的內容應該與護理有關,并且盡可能不與其他專業人員重復收集相同的資料。根據人的基本需要層次論的理論觀點,評估內容應包括生理的、心理的、社會文化的、發展的及精神的諸方面的資料,從整體護理觀點出發,全面考慮生命過程中這五大方面的資料,從而更好地確認病人的能力及限制,以幫助其達到最佳健康狀況【4】。
2.4 重點病人評估的方法護理評估的方法與過程是在一種不斷確立和完成目標的良性循環中往復進行,始終貫穿在護理工作中,對重點病人護理工作人員給予即時評估,找出問題分析原因并制定改進計劃,制定重點病人管理制度,以免發生危險,具體方法如下:
2.4.1系統地觀察;即通過使用視、聽、嗅、味、觸等感覺來取得重點病人的資料,觀察是進行科學工作的基本方法,護理工作者與重點病人的初次見面就是觀察的開始。如重點病人的外貌、步態、精神狀況、反應情況等;而重點病人住院期間,護理人員的評估及實施措施后效果的評估都依賴于系統的、連續的、細致的觀察。因此,護理工作者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善于捕捉重點病人的每一個細微的變化,從中選擇性地收集與重點病人健康問題有關的資料。
2.4.2 交談;交談是一種特別的人際溝通方式,通過與重點病人或其家屬、朋友的交談來獲取護理診斷所需要的資料信息。交談可分為正式交談和非正式交談。正式交談是指預先通知病人,有目的、有計劃地交談。例如入院后詢問病史,就是按照預先確定的項目和內容收集資料。非正式交談是指護理工作者在日常的查房、治療、護理過程中與重點病人之間的交談,此時病人感到很自然、輕松,可能認為是一種閑聊,但是護理工作者能從這樣的交談中收集到重點病人較為真實的資料。交談時應根據重點病人的不同的年齡、職業、文化程度等運用不同的溝通方式。
2.4.3 護理體查:在掌握望、觸、叩、聽、嗅等體檢技巧的基礎上,運用這些體檢技巧進行體格檢查,以收集與護理有關的生理資料為主,而與病理生理學的診斷有關的體檢應由醫師去做。
2.4.4 查閱記錄:包括重點病人的病歷、各種護理記錄以及有關文獻等。
3 重點病人的護理管理
關鍵詞:現代護理管理; 工作重點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2)11-0523-01
隨著社會的進步,醫學科學的飛速發展,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法律意識也在不斷增強,另外,醫學模式也在不斷的轉變中,醫療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這些都對護理提出了新的挑戰。護理管理作為醫院管理的一部分,其科學管理的效應已越來越重要。為適應這些變化,加強護理管理,提高護理質量則迫在眉睫。
1樹立正確的管理理念,提高護士品質
在臨床護理質量管理中,護士長的職責,除檢查、督導、協調、服務外,更重要的是自身服務理念、管理理念的確立,引導及糾正工作中的偏差;增強護士的質控意識,充分發揮護理技術潛能,為患者創造安全舒適的就醫環境。
護士長是臨床質量管理的參與者又是具體實施者,要及時準確地傳達護理部的工作精神、工作方式、以及管理上對她們的希望,要求達到的目標。讓護士人人參與質量管理,并讓她們參與制訂護理質量管理制度,明確目標和標準,完成上級檢查的要求,自覺實踐“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護理行為準則、質量標準。引導護士發自內心地對患者負責的真實感情,把為患者服務的理念延伸和升華,準確定位,從“微笑服務”轉變到“個性化服務”,就是說將每個患者視為獨立的個體,針對其護理問題進行身心全方位的護理,實行“因人施護”、“因病施護”。
2正確對待日常工作中的偏差
糾正偏差在臨床護理管理中,除道理上講的規范、制度、標準外,實際工作中還有許多不定之規,即要達到監控目標的結果,管理的過程、方式是不定式的,不能簡單地用一種規范和制度去管理,需根據護士學習、掌握知識的程度、工作能力、態度、效率,患者的要求,制定靈活的可操作性的控制措施、考核標準。
在管理中發現問題不能只偏重對癥處理,要參照“四不放過”的原則,即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過、責任人未處理不放過、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有關人員未受到教育不放過。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分析,認真查找問題發生的各種原因,從而落實人員責任,制定整改措施,達到防患于未然,行之有效的控制。強調以預防為主糾正偏差,使影響護理質量的多種因素、技術及護士的思想狀態始終處于受控狀態,使每一項護理行為達到上下銜接、橫向協調,才能發現護士護理是否到位,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措施加以糾正,定期工作講評,有助于工作計劃安排及重點檢查。
3以人為本,掌握溝通技巧
【關鍵詞】肺結核; 心理特征; 護理【中圖分類號】R473.5【文獻標識碼】C【文章編號】1004-5511(2012)06-0159-01結核病俗稱“癆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消耗性、傳染性疾病,它嚴重危害人類健康,是我國重點控制的傳染疾病之一。2010年《中國全球基金結核病項目(整合后一期)流動人口結核病領域實施計劃》中要求對患病的流動人口患者的30%提供心理支持活動,可見心理護理對這一疾病的重要性。
1肺結核患者的心理特點
1.1青年患者的心理特點 這類病人大體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心理負擔過重,主要表現在對疾病的康復、工作、婚姻、經濟等方面的心理顧慮;另一種是不重視,由于對此病的危害性缺乏正確的了解,患病后往往不積極的配合治療,甚至聽到至少要服用6個月或者更長時間的藥就會產生厭煩心理,覺得醫護人員對此病危害性的講解是危言聳聽,不按規律合理的用藥。由于治療不及時或隨意中斷治療等原因使病情加重甚至發展成耐多藥的難治性結核病。
1.2中年患者的心理特點 中年人是家庭的主力軍,患病后害怕不能正常工作,還要進行長時間的治療,擔心因病返貧,給家庭生活帶來嚴重的經濟負擔,往往會產生沮喪、擔憂、恐慌等復雜的心理變化。有的病人還會帶病工作,長時間從事超體力勞動,機體抵抗力下降,致使病情加重。
1.3老年患者的心理特點 由于老年體弱,病情較重而心理壓力相對較大,對死亡的恐懼也是有些老年患者特有的一種心理狀態。
2肺結核病人常見心理問題
2.1自卑和孤獨心理。 肺結核主要通過呼吸傳播,傳染性強,為了防止結核菌的傳播,需要對排菌(痰菌陽性)的病人進行隔離治療。同時,結核病又是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病人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如果病情重,還要長期臥床。而病人由于缺乏醫學科學知識,對隔離措施不理解,擔心家里人和單位的同事厭煩自己,又因害怕傳染別人,更怕受到冷落和歧視,所以不敢和人交流,情緒低落,會產生孤獨、自卑等心理。
2.2恐懼心理。 由于對此病缺乏正確的了解,受“”、“十癆九死”等觀念的影響,一怕不能徹底治愈,二怕他人知道后,會受到歧視,還有的病人害怕藥物不良反應,留下后遺癥影響以后的生活等。
2.3悲觀抑郁心理。病人因為患病,暫時喪失了勞動能力,經濟收入不能得到保證,同時由于結核病病程長,服藥時間長,治療效果緩慢,所以病人往往變得異常悲觀和抑郁,出現脾氣暴躁,甚至哭泣的情緒。
3 應采取的護理措施
3.1督導病人規范用藥 規范服藥是肺結核病人康復的首要環節,護士和病人家屬應督促監管病人按時服藥,做到“看服到口,咽下再走”,保證病人足量、規律、全程用藥。
3.2針對性開展心理護理 結核病人有一個共同心理,就是希望醫護人員能幫助自己,把康復和生命寄托在醫護人員身上。醫護人員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要,用親切的口吻、尊重的稱謂和他們交往,給予適當的關心和幫助,增加他們戰勝疾病的信心。初發病人往往對病情感到害怕,復發病人又擔心不能痊愈而悲觀失望。醫護人員應用根據不同病人的心理問題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如對初發病人以安撫為主,對復發的病人則著重于鼓勵等,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
3.3解除患者的思想顧慮 對于病情較重,經濟壓力大,甚至需要長期住院的肺結核病人,醫護人員及家屬應主動了解病人的心理狀態,耐心細致地開導他們,為他們進行一些結核病防治知識的健康教育,使他們對疾病有正確的了解,增加信心,同時還要告知病人國家在結核病防治領域的一些惠民政策,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生活中要主動關心照顧他們,幫助他們解決困難,指導病人如何加強營養,勞逸結合,增強體質,增加信心。以樂觀、愉快的心理狀態去配合治療。
3.4適當開展警示教育 對于一些思想上不重視病情的年輕病人,結合工作中的典型病例,進行適當的警示教育,告知結核病會給患者和他人帶來嚴重危害及不規范治療產生的嚴重不良后果,使病人從思想上重視,主動地配合治療。
3.5加強消毒隔離知識指導 在生活方面,給病人及家屬講解些結核病預防常識,如室內要經常通風,被褥經常曬,病人餐具單獨使用,并定期煮沸消毒,不隨地吐痰,肺結核病人的痰要及時進行焚燒處理等。
3.6做好肺結核病人的飲食護理。
3.6.1供給足夠的高蛋白和足夠的熱能。按每公斤體重蛋白質2.5-4克,熱能100-120千卡(每公斤每日體重),以補充消耗。
3.6.2脂肪攝入不宜過高,每公斤體重1-2克,葷素搭配適當,不要過于油膩,影響消化。
3.6.3膳食應具有豐富的無機鹽和維生素,有利于病灶的鈣化和病體的康復。
總之,醫護人員應重視病人的心理和生活護理。特別是心理護理,醫護人員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到病人的情緒,更影響到疾病的治療和效果。參考文獻
[1]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第1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