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媒體技術創新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聯合網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裁。九十年代初期任外交部新聞司外交官,數年后進入私營機構,先后供職于電信跨國公司、咨詢公司和高科技創業企業,擁有十余年的電信和互聯網企業戰略咨詢和運營管理經驗,并且作為中國TMT 國際商會發起人之一,擔任其常務理事。
前瞻觀點:
由于2005年和2006年資本對網絡視頻新媒體市場持續的關注,P2P、IPTV、視頻分享等一切與之相關的領域都不同程度地出現泡沫。進入2007年,隨著大多數網絡視頻概念創業企業所融資金消耗殆盡,這個市場將會出現理性回歸。網絡視頻作為新媒體的力量,最終需要依靠真正的技術創新得以實現。
2006年影響力:
2006年,聯合網視完成了端到端網絡電視運營平臺的全部開發和建設,并與一系列頂級媒體公司和互聯網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為網絡電視產業鏈的形成做出了實質性的嘗試。2007年,聯合網視憑借其技術和資金實力,勢必在以網絡視頻為代表的新媒體業務的長跑競賽中,展現出超凡的耐力和后勁。
網絡視頻作為互聯網的一個應用,已經存在了相當長的時間。但是隨著近年寬帶接入的普及,網絡視頻相關的領域被資本持續關注,網絡視頻幾乎成了新媒體的代名詞。一談到媒體,大家自然會想到內容。在這個行業工作久了,聽得最多的也是“內容為王”這個口號。可是現在,網上的內容不可不言豐富,那么為什么那么多做網絡視頻的企業還在對盈利模式苦苦探索呢?
其實除了內容外,網絡視頻的特點決定了只有解決好另外兩個大問題,這個行業才真正有盈利的可能。
首先是成本問題。網絡視頻運營的兩大成本一是內容授權,二是帶寬租用。視頻內容相對于文字和圖片,制作成本要高很多,很多運營企業買不起內容,就只能做盜版,這顯然是飲鴆止渴的做法。另外,視頻內容無論是在線播放還是下載,都要消耗大量帶寬資源,這部分成本企業是沒法逃的,所以只有靠技術手段解決。
其次是用戶體驗問題。視頻業務的特殊性決定了用戶比看平面內容時對觀看體驗更加挑剔,這包括色彩、清晰度、播放啟動時間和流暢性、用戶消費業務流程和用戶界面的簡單易用性等。往往良好的用戶體驗與降低成本是一對矛盾,比如要提高清晰度,就要提高碼流,也就意味著增加帶寬的消耗。
作為較早進入網絡視頻行業的創業企業,聯合網視始終關注并且研究解決這些阻礙行業發展的根本問題,創新性地把視頻內容的分發、播放等諸多復雜的成本環節進行優化,使運營整體效率提高20倍。在這個基礎上,聯合網視以及它的合作伙伴便可以真正開始著手開發和利用網絡視頻作為新媒體的獨特優勢。
同時,聯合網視強大的網絡電視運營管理系統,使網絡電視的個性化、互動和智能化等先天優勢真正釋放出來。比如聯合網視智能化的用戶管理、內容管理和廣告管理系統協同工作,用戶可以被識別,系統會根據用戶的特征推送他想看的內容以及他感興趣的廣告,這樣,用戶體驗得到提升的同時,廣告主獲得了高效的廣告投放。
相對于傳統的廣播式電視媒體,網絡電視具有個性化、互動和智能化等特點。這意味著網絡電視服務商可以準確地推送用戶需要的內容,播放用戶感興趣的廣告。用戶體驗得到大幅提升。與此同時,廣告主可以第一時間得到其營銷活動的一手統計信息和效果反饋,及時調整營銷策略,而不是通過事后的抽樣調查進行收視率或者效果跟蹤,被動應戰。廣告主還可以按照不同的時間、地點、目標用戶人口統計特征等多維指標精確地、選擇性地投放廣告,而不必為無效的曝光量買單,在提高投放效果的同時,單位投放成本大大降低。今天,依靠聯合網視強大的網絡電視運營管理系統,這一切已經不再是紙上談兵或者科學幻想。
更多精彩內容請瀏覽成功營銷網站:省略
關鍵詞:新課改 多媒體技術 小學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9(c)-0166-02
合理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創設逼真的教學環境、動靜結合的教學圖像、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運用圖、文、音、像、影并茂的特點,能把教學中抽象、深奧,靠老師講解、掛圖、板書,講不清道不明的難點、生點知識,通過形象生動的畫面、悅耳動聽的聲音,一目了然地展現在學生面前。
1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課件出示“金色的( )”,指明填寫合適的詞。
預設:陽光 沙灘 草地 果園 麥浪
(2)教師在括號內填寫“魚鉤”,強調“鉤”和“釣”兩字的字形區別。
(3)讀課題。這個魚鉤記錄著一段感人的故事,為了更好地學習故事,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中的“過草地”。
(4)課件介紹背景:經過的草地是松潘草地,位于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B接段,海拔在3 500 m以上,是一片大沼澤,水草盤根錯節覆蓋其上,行軍時,稍不小心,就會陷入泥潭,遭受滅頂之災。
在引題時利用課件出示課題資源,進行形近字區別、詞語搭配等訓練,積累了語言。同時針對課文內容離學生生活較遠的情況,課件補充資料,向學生介紹故事的背景,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2 整合資源,拓展視野
分角色讀課文后,(課件出示)晏子嚴肅地回答:“這是什么話?我國首都臨淄住滿了人。大伙兒把袖子舉起來,就是一片云;大伙兒甩一把汗,就是一陣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著肩膀,腳尖碰著腳跟。大王怎么說齊國沒有人呢?”
(課件出示)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
對照古文,(課件出示)“大伙兒把袖子舉起來,就是一片云”來自于成語( ),“大伙兒甩一把汗,就是一陣雨”來自于成語( ),“街上的行人肩膀擦著肩膀,腳尖碰著腳跟”來自于成語( )。
3 注重實效,科學使用
A品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感受童年夏夜的美妙。
課件出示句子:童年的夏夜永遠是美妙的。
(1)讀讀課文第一自然段,童年的夏夜美妙在哪兒?用筆畫一畫,并在感觸最深的詞語旁邊寫一寫自己的感受。
(2)交流。
第一處:暑熱散去了,星星出齊了,月亮升起來了,柔和的月色立即灑滿了我們的籬笆小院。(品讀,感悟景色美。)
第二處:(結合課文插圖)母親忙完了一天的活計,洗完澡,換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草堆旁摟著我,唱起動聽的歌謠。
①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體會兒子和母親的心情美。
②體會“摟”字的妙處。
(3)配樂讀好課文第一自然段。
①課件出示歌謠,感受歌謠的“美妙”。
②課件出示:那時,我們日子清苦,但精神生活是豐富的。
教師:為什么日子會過得如此清苦呢?(生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注重實效,科學使用課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 解疑化難,提升能力
教學中若借助現代教育技術,通過直觀、形象的感官刺激,就能有效地化抽象為具體,使學生獲得豐富生動的感性知識,克服思維障礙,突破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如,在教學《晏子使楚》時,筆者是這樣用媒體突破重點和難點的。
(1)概括主要內容。
①秦王三次侮辱晏子,用簡潔的話語說清楚經過及結果,完成下面的表格。(課件出示)
②細讀文章的開頭,(課件出示)我知道了秦王侮辱晏子的原因是: ,再讀文章的結尾,(課件出示)我知道了秦王侮辱晏子的最終結果是: 。
③按照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能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并講給同桌聽,評一評誰講得清楚、簡潔。
(2)分角色讀課文。
①文中有很多人物對話,我們以4人1組的方式分角色朗讀課文,角色有:晏子、秦王、其他、旁白。
②朗讀對話,要準確把握人物說話的語氣,我們分3次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第一次對話:
(課件出示)晏子看了看,對接待的人說:“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去。我在這兒等一會兒。你們先去問個明白,楚國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國家?”
思考。(課件出示)聯系上文“齊王派大夫晏子去訪問楚國”,我知道晏子代表的不僅僅是個人,還代表的是 ;聯系“狗洞”,我能體會到晏子現在的心情是 。我認為晏子此時說話應該是 的語氣。
學法總結。運用聯系上下文、聯系人物語言的方法來把握人物說話的語氣,我們要用這樣的方法讀好后兩次對話。
第二次對話:
組內交流。運用剛剛學到的方法,結合一處語言說說讀后的感受。
(課件出示)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聲,說:“難道齊國沒有人了嗎?”晏子嚴肅地回答:“這是什么話?我國首都臨淄住滿了人。大伙兒把袖子舉起來,就是一片云;大伙兒甩一把汗,就是一陣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著肩膀,腳尖碰著腳跟。大王怎么說齊國沒有人呢?”
(課件出示)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聲”,我認為楚王此時說話應該是 的語氣;晏子“嚴肅”,我認為晏子此時說話應該是 的語氣。
學法總結。借助動作、表情、提示語來把握人物說話的語氣,這是新學到的方法。
第三次對話:
組內交流。運用前兩次學到的方法,結合一處語言說說讀后的感受。
多媒體技術應用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使語文課堂充滿活力。我們要不斷探索和挖掘現代教育技術的潛力,使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揮出更大的效益。
參考文獻
[1] 胡俊卿.試論媒體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J]. 亞太教育,2015(14):110.
關鍵詞:改變學習方式;活力;激發學習興趣;媒體優勢;創新空間
中圖分類號:TP37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3-0185-02
數學這門學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單調性,對一些學生來說比較枯燥,有效地解決這點問題將直接影響這課堂的教學效果,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將極大地豐富課堂形式和內容,使抽象的東西形象化具體化,使枯燥的東西變得趣味化,使靜止的東西變得動態化,使復雜的數學問題變得簡單化,這些對于創新數學課程有著重要的作用。我是一名數學教師,現在就我在課堂上運用多媒體的經驗,談談我自己的看法,希望和老師們共同探討、共同學習。
一、改變知識的呈現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于一種苦役,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和靈感。而多媒體走進課堂,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傳統教學存在的困難。我們平時上數學課的時候,用的主要工具就是黑板和粉筆,老師講、學生聽,整個課堂氣氛有點枯燥無味,中學生這個階段,學生都是比較好動的,對數學比較敏感,興趣比較大的同學,也許會聽得津津有味,但是也有同學學不進去,聽課的時候出神,導致后面知識越來越聽不懂,以至于對數學慢慢失去了興趣。如果在講課的過程中,添加一些動畫影音效果,表現不同形式的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氣氛,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使枯燥的東西變得趣味化,只要同學們集中精神,再加上多媒體本身演示出來的詳細生動的數學推算,并且附和老師的不斷講解,這樣同學們就可以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中積極主動地學到知識,課堂效果也逐步提高了。例如在講授《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時,傳統的教學方法是以講述古代印度國王獎賞國際象棋的發明者西塔的故事引入。可如果采用多媒體播放這個故事片段,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后,教師提問:國王能滿足西塔的要求嗎?正當學生七嘴八舌議論開來時,展示多媒體課件畫面:國際象棋棋盤,并用鼠標掃過棋盤(此時,棋盤上顯示出此格的格數),問:按西塔的要求擺上的麥粒數依次是多少?按下鼠標,則每個格子皆顯示出所放的麥粒數目:1、2、22、23、24、263。然后引出問題:1+2+22+23+24+…+263=?(學生試圖解決,教師板書課題)片刻后,告訴學生棋盤中的麥粒超過了7000億噸,可讓全世界60億人口吃5000年。學生驚奇地睜大眼睛說:“啊!”,進一步調動了學生的探求欲望。利用這樣的多媒體故事引入具有形象性、趣味性,能讓學生體會到參與數學活動的樂趣,充分挖掘了學生情、意、智的內在潛能,使他們樂于學數學,主動學數學,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利用多媒體,可以使教學內容更加具體生動
數學課堂上,有很多內容比較抽象,學生們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尤其是一些立體結構的圖形,只聽老師講解,很多學生難以想象真正的內部結構是什么樣的,有不少同學在聽課過程中學起來比較枯燥。但是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老師教學,將極大地豐富課堂形式和內容,使抽象的東西形象化具體化,使枯燥的東西變得趣味化,使靜止的東西變得動態化,使復雜的數學問題也會變得簡單化。在播放某個公式或者圖形演變時,可以把每個細節表現得特別詳細,心里面也會越來越清楚,從而也進一步加強同學們的求知欲望,只要使同學們認識到數學知識的“內涵”,挖掘出他們的“數學細胞”,那數學這門課將不再是一道難題,而是同學們加強自身知識的武器。例如在教學圓面積計算公式時,推導過程復雜,難以理解。借助計算機輔助教學演示,把一個圓兩等分,用黑白表示兩個半圓,再把兩個半圓分成八個相等的小扇形,讓小扇形一個一個地從圓中“飛出來”,排成兩列,拼成一個近似長方形閃爍顯示。再用同樣方法加倍分割,讓學生通過對比,直觀地看出等分的份數越多,越接近長方形。在此基礎上,再通過移動演示,使學生建立圓半徑、圓周長的一半和所拼成的長方形的長、寬之間的聯系,從而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使原本復雜的演變過程逐步清晰簡單,學生也比較容易理解了。
三、利用多媒體,能有效地抓住重點
數學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無論老師多么善于表達自己的想法,也難以表現一些抽象具有共性的知識內容,而這些內容又往往是一節課的重點知識和難點知識,多媒體教學形象的演示和操作,使課堂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圓柱體積公式的推導,利用圖像生動形象地體現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能有效地突破重點。
四、利用多媒體能減輕學生過重的負擔
現在的教育表明,學生的課業負擔過重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對于數學這門學科而言,學而不練是達不到應有的效果的。而解決這一問題,勢必要通過大量的習題來練習,一般來說,數學課必須要有一定的作業讓學生在課外完成,這顯然與減負是不相符的。平心而論,難道數學老師給學生批改大量作業是一種享受么?其實,數學作業無非是鞏固課堂知識的內容,如果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情況將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由于數學知識形象直觀了,課堂信息量大,抽象的知識容易理解了,教學內容及時鞏固了,學生學會內容了,課下功課少了,學生的負擔也相對減輕了。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恰如其分地運用多媒體技術,能形象生動地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式展現知識的內在原理,不但激發了學生興趣,抓住課堂重點,還在一定程度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培養了學生的四維空間和創新性。總之,所有的這一切,都很好地開發了數學教學課堂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數學課程標準》[S].人教版數學教材《圓面積公式、圓柱體積公式》.部分內容.
[2]蔣華明.多媒體和網絡技術在中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09,(12):20.
[3]侯賀敏.新課改數學教學中的媒體優勢[J].教育前沿(理論版),2008,(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