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区-在线观看国产欧美-在线观看国产免费高清不卡-在线观看国产久青草-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美章網 精品范文 商業銀行監管法范文

商業銀行監管法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商業銀行監管法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商業銀行監管法

第1篇

論文摘要:金融業處于一國經濟的核心地位,一國金融機構若要有效地發揮其經濟功能保持較為穩健的運行態勢,離不開金融監管,必須具有一個相當穩健周延的金融制度與法規框架和符合市場規律的制度與法規在一國的金融體系中,商業銀行是最重要的銀行金融機構,商業銀行的制度與法規則是金融法規修仃完善的重點。美國的銀行業是世界上最發達的,我們試圖通過對美國銀行法律制度的了解分析,找到我們可以借鑒之處,以提高我國銀行業尤其是商業銀行的競爭力。

一、比較中美商業銀行監管法律制度

(一)法律框架

美國的金融監管制度的發展是緊緊伴隨著法規的建立而成長起來的。美國銀行監管的主要法規有:《1863年國民銀行法》,《1913年聯邦儲備法》、《聯邦存款保險法》《1933年銀行法》、們956銀行控股公司法》、們980年存款機構管制放松與貨幣控制法》,K1991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改進法案》.《1991年外資銀行監督改善法》、《1996年聯邦存款保險基金法》、X1999年金融服務現代化法》。

自1949年建國以來,我國銀行監管法制發展歷經了建國初期的開創階段、計劃經濟時期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期等三個階段。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期,199-5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銀行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標志著我國銀行監管法制體系初步形成。2003年對《人民銀行法》和《商業銀行法》的修正及新頒布的《銀行業監督管理法》標志著銀行監管體制的進一步完善。與此同時,還有一系列的法規和人民銀行或銀監會制定的金融規章涉及了銀行監管問題。

(二)監管機構

美國銀行業主要管理機構主要包括以下機構:聯邦儲備體系、貨幣管理局、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司法部、證券與交易委員會、州銀行委員會。根據《人民銀行法》、《銀行業監督管理法》、《商業銀行法》規定,我國銀行業由人民銀行和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進行監管。

(三)監管內容

1.美國監管機構的主要監管內容

(1)市場準入的監管

在美國注冊不同性質的銀行要由不同管理機構審批。貨幣管理局管理國民銀行注冊和頒發執照,并對其營業宗旨、組織章程、資本結構、董事、官員資歷、管理業務和風險、獲利能力和所有權要求等因素進行考慮和調查。

(2)資本充足率的監管

1981年,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貨幣管理局和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共同制定了衡量資木充足率的統一標準:將資本分為一級資本和二級資本?!栋腿麪枀f議》簽定后,美國于1990年底開始試用,并作為駱駝評級制度的資本檢查標準,以此評價銀行資本的充足性。

(3)對風險損失準備金的監管

美國對壞帳的法律定義是指本金或利息逾期6個月以上的貸款,以及擔保和抵押不落實的催收貸款。按規定,壞帳必須在分紅前核銷。各家銀行也可以對其認為必須核銷的資產進行主動核銷。為防上匯兌風險,聯邦儲備銀行可以根據其對銀行國際貸款質量的評價,要求有關銀行建立并保持一定數量的專項儲備。

(4)對存款保險的監管

聯邦儲備銀行要求其所有成員都必須參加聯邦存款保險。大多數州也要求州立銀行參加聯邦存款保險。聯邦存款保險公司一身二任,既是保險公司,又是金融監管機構,將業務職能與監管職能緊密結合,以檢查投保銀行安全狀況的方式,監管美國所有銀行,對穩定美國金融體系起到重要的作用。

此外,還對銀行的經營范圍、資產集中、銀行流動性、銀行合并機銀行破產和倒閉進行監管。

2.中國監管機構的主要監管內容

(1)人民銀行

人民銀行依法監測金融市場的運行情況,對金融市場實施宏觀調控,促進其協調發展。人民銀行主要履行下列職責:與履行其職責有關的命令和規章;依法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發行人民幣,管理人民幣流通;監督管理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和銀行間債券市場;實施外匯管理,監督管理銀行間外匯市場;監督管理黃金市場;持有、管理、經營國家外匯儲備、黃金儲備:經理國庫;維護支付、清算系統的正常運行;作為國家的中央銀行,從事有關的國際金融活動等。

(2)國務院

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負責對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及其業務活動監督管理。依法制定并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及其業務活動監督管理的規章、規則。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條件和程序,審查批準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設立、變更、終止以及業務范圍。并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實行任職資格管理。

(四)監管方式

1.美國監管機構的監管方式

美國的現場檢查制度是由聯邦金融管理部門派出檢查小組到商業銀行進行實地檢查。按1991年《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改善法》規定,銀行監管者每年至少對所有銀行現場檢查一次。美國的非現場監督注重于統一性、綜合性、比較性和預測性的系統監管。綜合每家銀行的業務全面情況,通過進行駱駝評級來比較同類銀行狀況,確定各家銀行的業務監管級數,并由此確定現場檢查的必要性。

2.中國監管機構的監管方式

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應當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業務活動及其風險狀況進行非現場監管,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監督管理信息系統,分析、評價銀行業金融機構的風險狀況。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業務活動及其風險狀況進行現場檢查,應制定現場檢查程序,規范現場檢查行為。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監督管理評級體系和風險預警機制,根據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評級情況和風險狀祝,確定對其現場檢查的頻率、范圍和需要采取的其他措施。

二、我國商業銀行監管法律制度的完善

1、健全國家金融監管體制,加強金融機構內部自律機制

對金融機構實施金融監管包括他律與自律兩個層次。他律即中央銀行和其他監管主體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對金融機構及其活動進行監管,屬于強制性監管。

自律即金融機構自身為有效防范金融風險,保障金融安全而建立的自我監控機制,是國家實行金融監管的基礎。有效的金融監管必須注重外在約束和自我約束的統一。在國家宏觀金融監管確立的條件下,完善金融機構自律管理水平,加強金融業同業公會或協會自律性組織建設,是構建我國金融監管體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2.金融監管方式應加強風險防范

我國金融監管存在重合規性、輕風險性的問題。要改變這一狀況,應從以下方面著手:首先要調整監管思路,實現從,事后化解”到”事前防范"的轉變。

合規性監管偏重于事后化解,這種方式較為被動,糾正成本也很高。風險監管則是根據金融機構的資產質量以及內部管理的評價,提高監管要求,注重于事前防范,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各種風險帶來的損失。因此,我們要逐步推行風險監管;其次,應以風險防范為基礎,建立風險評估指標體系和早期預警系統;再次,要確定監管周期,實施動態的、持續的、全方位的、多角度的監管。

第2篇

關鍵詞:商業銀行 監管法律制度

一、比較中美商業銀行監管法律制度

    (一)法律框架

    美國的金融監管制度的發展是緊緊伴隨著法規的建立而成長起來的。美國銀行監管的主要法規有:《1863年國民銀行法》,《1913年聯邦儲備法》、《聯邦存款保險法》《1933年銀行法》、們956銀行控股公司法》、們980年存款機構管制放松與貨幣控制法》,k1991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改進法案》.《1991年外資銀行監督改善法》、《1996年聯邦存款保險基金法》、x1999年金融服務現代化法》。

    自1949年建國以來,我國銀行監管法制發展歷經了建國初期的開創階段、計劃經濟時期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期等三個階段。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期,199-5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銀行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標志著我國銀行監管法制體系初步形成。2003年對《人民銀行法》和《商業銀行法》的修正及新頒布的《銀行業監督管理法》標志著銀行監管體制的進一步完善。與此同時,還有一系列的法規和人民銀行或銀監會制定的金融規章涉及了銀行監管問題。

    (二)監管機構

    美國銀行業主要管理機構主要包括以下機構:聯邦儲備體系、貨幣管理局、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司法部、證券與交易委員會、州銀行委員會。根據《人民銀行法》、《銀行業監督管理法》、《商業銀行法》規定,我國銀行業由人民銀行和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進行監管。

    (三)監管內容

    1.美國監管機構的主要監管內容

    (1)市場準入的監管

    在美國注冊不同性質的銀行要由不同管理機構審批。貨幣管理局管理國民銀行注冊和頒發執照,并對其營業宗旨、組織章程、資本結構、董事、官員資歷、管理業務和風險、獲利能力和所有權要求等因素進行考慮和調查。

    (2)資本充足率的監管

    1981年,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貨幣管理局和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共同制定了衡量資木充足率的統一標準:將資本分為一級資本和二級資本?!栋腿麪枀f議》簽定后,美國于1990年底開始試用,并作為駱駝評級制度的資本檢查標準,以此評價銀行資本的充足性。

    (3)對風險損失準備金的監管

    美國對壞帳的法律定義是指本金或利息逾期6個月以上的貸款,以及擔保和抵押不落實的催收貸款。按規定,壞帳必須在分紅前核銷。各家銀行也可以對其認為必須核銷的資產進行主動核銷。為防上匯兌風險,聯邦儲備銀行可以根據其對銀行國際貸款質量的評價,要求有關銀行建立并保持一定數量的專項儲備。

    (4)對存款保險的監管

    聯邦儲備銀行要求其所有成員都必須參加聯邦存款保險。大多數州也要求州立銀行參加聯邦存款保險。聯邦存款保險公司一身二任,既是保險公司,又是金融監管機構,將業務職能與監管職能緊密結合,以檢查投保銀行安全狀況的方式,監管美國所有銀行,對穩定美國金融體系起到重要的作用。

    此外,還對銀行的經營范圍、資產集中、銀行流動性、銀行合并機銀行破產和倒閉進行監管。

    2.中國監管機構的主要監管內容

    (1)人民銀行

    人民銀行依法監測金融市場的運行情況,對金融市場實施宏觀調控,促進其協調發展。人民銀行主要履行下列職責:與履行其職責有關的命令和規章;依法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發行人民幣,管理人民幣流通;監督管理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和銀行間債券市場;實施外匯管理,監督管理銀行間外匯市場;監督管理黃金市場;持有、管理、經營國家外匯儲備、黃金儲備:經理國庫;維護支付、清算系統的正常運行;作為國家的中央銀行,從事有關的國際金融活動等。

(2)國務院

    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負責對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及其業務活動監督管理。依法制定并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及其業務活動監督管理的規章、規則。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條件和程序,審查批準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設立、變更、終止以及業務范圍。并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實行任職資格管理。

    (四)監管方式

    1.美國監管機構的監管方式

    美國的現場檢查制度是由聯邦金融管理部門派出檢查小組到商業銀行進行實地檢查。按1991年《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改善法》規定,銀行監管者每年至少對所有銀行現場檢查一次。美國的非現場監督注重于統一性、綜合性、比較性和預測性的系統監管。綜合每家銀行的業務全面情況,通過進行駱駝評級來比較同類銀行狀況,確定各家銀行的業務監管級數,并由此確定現場檢查的必要性。

    2.中國監管機構的監管方式

    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應當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業務活動及其風險狀況進行非現場監管,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監督管理信息系統,分析、評價銀行業金融機構的風險狀況。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業務活動及其風險狀況進行現場檢查,應制定現場檢查程序,規范現場檢查行為。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監督管理評級體系和風險預警機制,根據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評級情況和風險狀祝,確定對其現場檢查的頻率、范圍和需要采取的其他措施。

    二、我國商業銀行監管法律制度的完善

    1、健全國家金融監管體制,加強金融機構內部自律機制

    對金融機構實施金融監管包括他律與自律兩個層次。他律即中央銀行和其他監管主體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對金融機構及其活動進行監管,屬于強制性監管。

    自律即金融機構自身為有效防范金融風險,保障金融安全而建立的自我監控機制,是國家實行金融監管的基礎。有效的金融監管必須注重外在約束和自我約束的統一。在國家宏觀金融監管確立的條件下,完善金融機構自律管理水平,加強金融業同業公會或協會自律性組織建設,是構建我國金融監管體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2.金融監管方式應加強風險防范

    我國金融監管存在重合規性、輕風險性的問題。要改變這一狀況,應從以下方面著手:首先要調整監管思路,實現從,事后化解”到”事前防范"的轉變。

    合規性監管偏重于事后化解,這種方式較為被動,糾正成本也很高。風險監管則是根據金融機構的資產質量以及內部管理的評價,提高監管要求,注重于事前防范,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各種風險帶來的損失。因此,我們要逐步推行風險監管;其次,應以風險防范為基礎,建立風險評估指標體系和早期預警系統;再次,要確定監管周期,實施動態的、持續的、全方位的、多角度的監管。

第3篇

關鍵詞:商業銀行;銀行監管;法律監管

中圖分類號:F8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近年來,隨著全球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銀行業面臨著越來越多的風險。銀行業的行業特殊性決定了銀行監管的重要性,這是一個風險較大的行業,其風險來自方方面面,不僅有一般行業共有的信用風險、經營風險、市場風險、管理風險,還有金融行業特有的利率風險、匯率風險、國際游資沖擊風險。經濟發展、體制改革、宏觀經濟調控都要求對金融風險進行有效的控制,金融穩定是改革和發展的基礎。一旦金融機構發生危機或破產倒閉將直接損害眾多債權人的利益,后果是十分嚴重的。銀行監管可以將風險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保證金融體系的安全、金融機構的穩定和金融資產價格的泡沫不至于過多。金融體系安全運行,能夠保持公眾的信心進而保證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

商業銀行法律監管概述

1.1監管目的

商業銀行法律監管的目的包括:維護公眾對銀行系統的信心;保護金融消費者利益;促進銀行服務系統的效率和競爭;維護社會信用秩序;打擊金融犯罪;維護公平的競爭環境;維護金融業的平穩發展;保證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順利實施等。

1.2監管原則

商業銀行監管法的基本原則包括依法監管原則、適度競爭原則、謹慎監管原則、合理監管原則、高效監管原則,在實際的關系和過程中,它們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渾然一體、相輔相成的,它們必須貫穿于商業銀行監管立法、守法、執法、司法等全過程,只有在整個監管法制過程中都體現這些監管原則,才能確保我國銀行業、金融業的穩健安全有序的發展。

1.3監管的特殊原因

第一,商業銀行是以信用為本的行業,信用一詞兼具信譽和借貸行為雙重含義。銀行作為一個一般經濟行為必然維護其商業信譽,其次銀行是以資金借貸活動作為其主要經營方式的特殊行業,信譽是借貸活動的基,而借貸活動的結果反過來又是對信譽產生影響,因此信用對銀行業是很重要的。不幸的是,歷史已經證明單純靠銀行所提供的這種信用的脆弱性。早期銀行在準備金不足的情況下濫發銀行票據,經常造成票據貶值或無法兌現。許多銀行由于資金實力較弱或流動性較差,無法向存款人作出保證,造成擠提而破產,使存款人的存款受到損失。因此,銀行業需要通過監管來治理銀行界較差的信用環境,恢復或增強社會對銀行業的信心,使銀行業步入健康發展的運行軌道。

第二,商業銀行是事關公共利益的行業。正如肯尼思·斯邦在《為何管制銀行》文中寫到:“雖然銀行以贏利為經營目的,銀行家在日常經營中也可以自由地作出許多決定,但銀行業被普遍地認為是一項涉及公共利益的行業。作為經濟社會的信用中介人,銀行通過向社會公眾負債,將私人、公司、企業、團體、甚至政府的閑置資金轉化為銀行存款。又通過發放貸款將存款向社會各行業投放。作為中介機構,銀行將無數個存款人變成了貸款人。

第三,商業銀行是高風險行業。與其他行業不同的是,商業銀行業務是高負債行業,其資金主要來源于外部。銀行業是一種以部分準備金為支點,以借短放長的期限變換為杠桿,依靠資產組合的資產擴張來盈利的產業,它的經營必然受到利率、存款結構的規模、借款人的償債能力、匯率等變化的影響。這些未知因素的存在使得金融機構可能面臨著利率風險、流動風險、信用風險和匯率風險的影響。

第四,銀行業是一種充滿危機的行業。銀行危機早在幾百年前就己存在并頻繁發生,小到單個銀行陷入困境或倒閉,大到整個銀行業面臨行業生存危險及大規模的銀行倒閉甚至金融體系的崩潰。如國際商業信貸銀行倒閉案;巴林銀行破產收購案;大和銀行巨額虧損案;墨西哥金融危機;東南亞金融動蕩等等。

商業銀行構建法律風險監管制度體系的途徑

2.1建立獨立的法律風險管理部門

建立獨立的法律部門是建立健全法律風險監控體系的基本前提。由于法律風險銀行經營過程中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國際經濟一體化進程加速,法律風險防范對于銀行安全穩健運營的重要性不低于對其它風險的防范,而要有效地推進監控制度體系的建立,提高監控制度的有效性及執行力,必須具備一個擁有一定獨立性和權限的法律部門。目前我國的銀行金融機構中,法律部門設置的主要形式為,一是設置了單獨的法律部門; 二是將法律與合規部門并為一個部門; 三是將法律事務職能放入其它部門,作為該部門的下設機構。

2.2設計有效的法律風險監控技術

在 2004 年的《巴塞爾新資本協議》中,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等都有屬于自己的風險監控技術,包括基本指標法、標準法、初級評級法、高級評級法、高級計量法等,這些技術體系的存在為銀行控制相應的風險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支持。但是《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及其它相關文件均沒有提及如何識別、評估、計量法律風險的問題,沒有為銀行提供控制法律風險的定量型技術支撐。雖然有的學者認為,《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將法律風險納入操作風險后,就自然地適用操作風險的全套控制技術,但筆者認為,由于法律風險與操作風險本質上的差異性,二者不能適用相同的控制手段和技術體系。那么,我國商業銀行如何建立有效的法律風險監控技術,筆者認為可以有兩條途徑,一是向國外銀行金融機構學習借鑒; 二是利用既有經驗設計監控技術。由于我國商業銀行長期以來重視業務量上的積累,而忽略了質上的沉淀,在風險管理方法和水平上落后于一些發達國家的商業銀行。其次,我國商業銀行還可以利用自身優勢,積累經營數據,設計出具有自身特色和適用的法律風險監控技術體系。

2.3充實法律工作隊伍

無論是法律部門的設置,或是監控技術的借鑒與設計,都需要擁有優秀的法律工作人員,這是任何一項工作的必備條件。法律工作人員的充實需要從幾方面,一是人員數量需達到基本要求; 二是人員結構須合理,包括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學歷結構等; 三是加強對人員的繼續教育和培訓,保證法律知識能夠得到及時更新。只有擁有了高質量的法律隊伍,才能擁有較強的法律風險防范能力,才能設計出有效的法律風險監控技術和制度體系。

2.4培育銀行法律文化

優秀和被普遍認同的法律文化有助于法律風險監控制度體系的構建,也有助于推動員工自覺地防范法律風險。一般認為,一種企業文化的建設需要從 4 個層次入手,即物質層、行為層、制度層、精神層。在銀行法律文化中,物質層主要體現在通過法律部門辦公室環境、工作工具等物質要素制造法律氛圍; 行為層則主要從員工自身行為出發,從行為體現法律規束; 制度層則主要通過制度設計與執行、制度制訂程序等體現對法律的尊重和重視; 精神層則是最高級別的法律文化層次,它主要體現于銀行的核心理念中。

從上述4個層次入手建立銀行法律文化,能夠與構建商業銀行法律風險監控制度體系產生相互推動的作用。法律文化的建設有助于推進監控制度體系的構建,而監控制度體系也可以在行為層和制度層上樹立銀行法律文化。

3結語

銀行監管一方面源于銀行業的發展狀況,另一方面又深刻影響著銀行業的發展趨勢。對于商業銀行的法律監管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保證銀行業及金融業的平穩運行,促進國家的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宏宇.商業銀行公司治理的監管與評價[J].國際金融研究.2007,(l).

[2]周慧.商業銀行法律風險研究[J].四川大學學報,2010,( 1) .

[3]侯太領.商業銀行法律風險邊緣化的現狀及反思[J].投資研究,2009,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最近中文字幕更新第 | 三妻四妾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免费 | 四虎国产精品成人永久免费影视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机械有限公司 | 免费在线观看一区 | 精品国产高清不卡毛片 | 亚洲品质自拍网站 | 日韩欧美亚洲视频 | 久久国内免费视频 | 真实国产乱人伦在线视频播放 | 一区二区精品在线观看 | 自拍偷拍第一页 | 欧美精品99| 亚洲欧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丁香激情综合 |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中国精品自拍 | 国色天香社区视频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 在线看国产视频 | 国产一二三四区在线观看 |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第一页 | 久久久久亚洲视频 | 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另类 | 国产高清一级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ⅴ亚洲日本在线电影 | 在线观看国产日本 | 伊人网综合视频 | 国产94在线传媒麻豆免费观看 | 六月色丁香 | 国产福利区一区二在线观看 | 在线人成精品免费视频 | 久久99久久99 |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手机在线视频 | 五月天色婷婷综合 | 成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视频第1页 | 国产男女免费完整版视频 | 自拍偷拍第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