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区-在线观看国产欧美-在线观看国产免费高清不卡-在线观看国产久青草-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美章網 精品范文 科研課題的分類及其特點范文

科研課題的分類及其特點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科研課題的分類及其特點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科研課題的分類及其特點

第1篇

〔關鍵詞〕科研課題;嵌入式;學科化服務;高校圖書館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2.06.025

〔中圖分類號〕G25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821(2012)06-0098-03

1 嵌入科研課題組服務意義

隨著電子資源迅速發展,數字圖書館雖然能為用戶提供的信息資源已越來越豐富,但同時也發現用戶依然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通過反復登錄諸多相關網站,搜索、選擇自己需求的信息;一些科研課題組學科專家、學者對于網上資料的查詢方式和途徑短時間不熟悉,他們無法在網上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在課題立項、課題完成過程等方面需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去組織信息。另一方面,研究任務的復雜化發展,不但要求科研人員之間要實現跨國家、跨地區、跨學科、跨領域界限的交流合作,而且希望科研信息服務者能從提供一般性文獻服務轉變為提供學科化知識服務,以幫助解決科研活動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1]。隨著網絡環境和數字信息資源日益普及,高??蒲杏脩魧π畔⒎盏男枨笠苍诓粩喟l生變化,在新的信息環境下創新真正符合用戶需求的學科化服務模式,成為圖書館的努力方向。

嵌入科研課題組服務就是高校圖書館針對課題組用戶的個性化需求,通過建立一支專職的嵌入式學科館員團隊,將圖書館學科化服務直接融入課題組科研(包括融入科研人員的學習、研究等環境中、直接提供到人的服務)以此來支持、協助科研,節省科研人員時間。嵌入科研課題組服務是高校圖書館為適應現代信息環境、以用戶的需求為中心而推出的一種“融入一線,嵌入過程,資源到所,服務到人”服務戰略[2],把圖書館服務的觸角延伸到用戶的方方面面,以用戶及其需求為中心的圖書館服務理念體現。

嵌入課題組服務理念改變過去以圖書館為中心轉移到以用戶為中心,服務時間上改變過去以到館、電話、郵件為主的地理位置限制、上班時間限制等滯后時間限制的服務,改變為通過圖書館2.0技術,走出圖書館,以主動參與的姿態,貫穿課題始終,跟蹤課題的選題立項、研究進展、成果鑒定、成果轉化等一系列科研全過程。嵌入科研課題組的學科化服務改變了過去學科館員在服務理念、服務時間、服務地點、服務中心、服務深度、服務方式等方面有著許多不同之處。

2 嵌入科研課題組服務特點

在網絡環境下, 高校的科研用戶群體雖然沒有改變,但嵌入課題組嵌入式館員服務與以往的學科館員的工作中心發生了很大變化。

2.1 服務方式——主動

從出發點來看,嵌入式服務不是以圖書館為中心、以改善館藏建設為最終目的,而是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和文化。強調注重與用戶建立良好合作關系,幫助用戶解決問題,與用戶共同完成工作任務。在新理念驅使下,讓館員從圖書館的空間桎梏中擺脫出來拋頭露面,從被動性等待用戶的信息要求,主動與用戶聯系溝通上門服務,載著重新進行的服務設置和整合的各種信息資源,積極主動深入到用戶課題研究,提供深入化的信息知識服務[3]。

2.2 服務團隊——高素質

面向科研服務是一種基于資源、技術、人力合作的更加復雜的多層次、全方位的合作,人的因素有很大的決定作用[4]。嵌入課題組服務要求圖書館服務能夠實施與科研工作的有效對接,必須建立高素質用戶服務體系。根據現有人員設置調整,抽出水平較高的人員,專門組建一支素質高、業務精、能力強、結構合理的科研服務梯隊,并對服務部門的成員按專業能力進行優化分工,實行目標管理,使所有成員目標任務明確,充分調動積極性,發揮出學科館員最大潛力,最大限度地圍繞科研項目和課題發揮信息服務作用。

2.3 工作定位——與課題組一體

嵌入課題組館員的工作定位應是與課題組一體的,這是嵌入式服務館員最重要的特點。在課題研究中,館員不僅是課題研究組成員,也是課題研究信息服務助手。他與課題組承擔共同的工作任務,嵌入式館員將服務內容與整個學術科研過程結合起來,對課題策劃、內容分析、創新性論證、、成果評價等方面提供全過程的服務。館員擔當著課題合作者和信息服務的提供者雙重身份,他與課題組承擔共同的工作任務,也共同分享任務完成的喜悅與成果[5]。

2.4 服務內容——個性知識化

個性化、知識化服務是個性化服務和知識服務的統一,它以滿意需求為目標,以解決方案、貫穿用戶解決問題的過程為服務特點。課題組成員無論是填表咨詢、電話咨詢、網絡咨詢,科研人員不管需要概括性、敘述性的情報,還需要大量詳盡的、專指性很強的情報信息,嵌入館員首先做好科研人員信息助手的作用。向課題組提供該課題國內外相關科研動態,協助科研人員查找文獻,及時進行文獻傳遞,針對課題組的研究領域,提供需求的最恰當服務。

3 嵌入科研課題組服務的實現

要使學科服務真正嵌入科研用戶環境,需要建立與科研用戶需求的關聯,可以從以下4個方面努力。

3.1 有效對接科研

在“科教興國”戰略思想指導下,大學在推動國家科技事業發展方面承擔著重大責任。科研工作在學校建設和發展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圖書館領導要樹立教學與科研服務并重的理念,在圖書館深化學科化信息服務中,將圖書館的服務重心向科研工作傾斜,義不容辭地承擔起服務科研的任務,要深層次的支持和參與科學研究工作,讓圖書館在學??蒲辛㈨棥⒄n題研究、科研成果轉化中,積極參與和貢獻服務。

第2篇

一、遠程教育領域劃分研究綜述

目前,國內外遠程教育學者對于遠程教育研究子領域的劃分可分為三類:

1.從理論體系出發進行劃分

從學科理論體系出發,構建較為穩定的學科理論體系是進行子領域劃分的主要目的。據此劃分,可分為以下兩種:第一種是多學科視角的領域劃分。多學科視角的領域劃分以霍姆伯格(1986)、魯姆勃爾(1988)、袁昱明(2004)、丁興富(2005)和陳庚(2006)等為代表,五位學者劃分的共同特點是將其他學科與遠程教育相結合,形成子領域。如霍姆伯格提出遠程教育經濟學和遠程教育歷史兩個子領域,魯姆勃爾提出遠程教育系統論,袁昱明劃分出遠程教育社會學、遠程教育課程論和遠程教育教學論,丁興富劃分出遠程教育心理學,陳庚劃分出遠程教育哲學理論。第二種是學科自身發展視角的領域劃分。學科自身發展視角的領域劃分以Rekkedal(1994)、丁新(2006)和陳麗(2006)為代表,三位學者劃分的共同特點是立足學科研究的進展,注重學科自身理論體系的形成,相應的遠程教育的專業學科建設、管理規劃、教學資源、教學管理、學習過程、學習支持服務、媒體技術和質量保證成為較為普遍的實踐內容和研究子領域。如Rekkedal從7個領域概括總結了遠程教育的研究進展:遠程教育的專業研究;學生群體特征、招生、輟學和畢業的調查和描述;媒體和技術;學生支持和咨詢;遠程教育中的教學和教學材料開發;系統、管理、組織和經濟學;評估和質量發展。

2.從研究問題出發進行劃分

從研究問題出發,解決理論與實踐問題是進行子領域劃分的又一主要目的。據此劃分,可分為以下兩種:第一種是基于理論研究問題的領域劃分。這種劃分以Sherry(1996)和張偉遠(2002)為代表,兩位學者的共同特點是對研究問題的劃分更為具體,尤其關注遠程教與學的問題,并將其劃分為多個子領域。如Sherry將其劃分為:提高交互性和主動學習的策略(主要關注學習模式);學習者特征(主要關注使用教學理論適應學習者不同的學習風格)。張偉遠將其劃分為:遠程的教、遠程的學、學習模式。第二種是基于發展障礙問題的領域劃分。這種劃分以Cegles(1998)和Muilenburg等(2005)為代表,兩位學者的共同特點是對研究問題的劃分更為具體,且尤其關注遠程教育機構的宏觀管理與規劃問題,將其劃分為多個子領域。如Cegles將其劃分為:與商業、產業和教育(機構內部和不同地區)的合作問題;遠程教育中的領導和管理問題;行政、政策和法律問題(如版權問題、知識產權問題);成本、費用、資助資源、資金投入問題;終身教育問題;分布學習和教學的可獲得性問題等。Muilenburg和Berge將其劃分為:行政管理結構、組織變化、法律問題、教育公平和學習機會問題。

3.從兩者綜合出發進行劃分

兩者綜合劃分以Lee等(2004)、張秀梅(2005)和李爽(2009)為代表,其共同點有:一是以前人對遠程教育領域的劃分為基礎;二是基于一定邏輯對前人的研究成果進行系統梳理并形成新的研究框架。如Lee等人基于Sherry等多個學者的不同分類系統,借鑒教育技術的設計、開發、應用、管理與評價5個環節,定義了6個遠程教育的研究領域:設計相關主題(如需求評估、課程計劃和設計等);開發相關主題(如系統和工具的開發等);管理相關主題(如學習資源管理、員工支持、學生支持、技術支持等);評價相關主題(如質量、評估、投資回報、成本分析和效益等);機構和運營相關主題(如行政管理、學術事務、認證、政策、預算等);理論和研究相關主題(如理論構建、文獻綜述、研究方法介紹、文化和性別問題、學習風格、遠程教育歷史等)。

李爽博士基于國內外13名學者的研究成果,根據唐瑩和瞿葆奎(1995)提出的教育分支學科的研究對象,將遠程教育研究領域劃分為實踐探索、理論研究和人才培養三類,具體包括8個子領域:遠程教學與學習、遠程教育中的媒體和技術、遠程教育教學設計和課程開發、遠程教育學生學習支持、遠程教育系統及其管理、遠程教育評價、遠程教育的理論研究、遠程教育專業人員培養。通過比較三類劃分標準可以看出:在第一類中,多學科視角劃分由于容易忽視學科內部知識和學科相關知識的差異,容易導致形成多個子領域,不利于本專業學生的學習;從學科自身出發更容易把握學科本質,能夠與行業實踐緊密結合。第二類關注研究問題,通常對于某一問題的劃分較為深入,但劃分標準不統一。相比之下,第三類根據一定的邏輯進行劃分,結構性更強,能更好地把握研究領域的發展趨勢。

整體來看,一方面,三類劃分主要是通過行業人員調研、文獻調研、理論分析、邏輯推理形成,尚沒有與典型的遠程教育機構的實踐相結合,尤其缺乏對教學管理問題的關注。另一方面,第三類劃分雖然對前人的研究成果進行了梳理歸納,但是通過統計后發現,第三類劃分丟棄了出現頻次較少或尚不成熟的子領域,沒有對其進行層次劃分,基于此形成的內容框架難以對遠程教育的研究起到實質性指導或借鑒作用。為此,下文將基于遠程教育機構的實踐領域,對已有的劃分結果進行系統梳理,形成初步的遠程教育領域研究內容框架。

二、遠程教育領域研究內容框架梳理

1.梳理依據

遠程教育研究是為了解決遠程教育教學中的實踐問題。要明確遠程教育的研究領域,首先需要明確遠程教育的實踐領域及其具體內容。遠程教育研究內容框架的梳理,應以遠程教育的實踐領域為依據,其優點有:一是能夠立足實踐,把握遠程教育理論研究的源頭,加強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的聯系;二是能夠以統一的標準和結構,對已有的遠程教育子領域進行分析和歸類;三是在子領域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其具體內容,形成領域研究的內容框架,有利于凝聚各遠程教育研究者的智慧與成果。我國電大系統是世界上最大的遠程教育系統,也是我國成立最早、規模最大的遠程教育機構,因此,電大系統的實踐領域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中央電大1999-2006年持續開展的“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項目是對整個電大系統近10年遠程教育實踐成果的總結。該成果將電大系統的質量保障體系劃分為系統運作、教學資源、學習過程控制、教學管理、學習支持服務5個方面,這5個方面系統概括了中央電大遠程開放教育的實踐,可以視為遠程教育機構實踐的主要子領域。在本研究中,筆者對其中3個子領域進行了擴展,并結合中外學者的研究成果,增加了2個子領域,共涉及7個子領域,分別是:理論研究、系統建設與運作、教學管理與質量保證、教學資源、遠程教與學、學習支持服務、媒體技術。

2.梳理原則

本文以上述7個實踐子領域為類目,以前述15位專家對研究領域的劃分為分析單元,并對相關內容進行歸納統計。在分析過程中,本文遵循以下兩個主要原則:一是內容保留原則。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對遠程教育領域的劃分,是在多年研究與實踐基礎上提出的,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對于這些子領域的名稱,本文盡可能保留或體現。二是類目細化原則。在內容分析與歸納過程中,主要根據該子領域的內容涵蓋面,對已有類目進行細化。對于內容涵蓋面廣的子領域,將其與實踐子領域并列或合并,如將“遠程教學”合并到“遠程教與學”。對于內容涵蓋面較窄的子領域,將其作為對應實踐子領域的研究主題,如將“遠程的教”作為“遠程教與學”的研究主題;對于內容涵蓋面非常具體的子領域,將其作為某研究主題的具體內容,如將“教學模式”作為“遠程的教”的具體內容。

3.梳理結果

基于15位專家學者對遠程教育領域研究的劃分,以及遵循上述梳理原則,通過歸納統計,最終形成了學者視角的遠程教育領域研究內容框架。(見表1)

三、遠程教育領域研究內容框架的修訂與細化

1.修訂與細化結果

電大系統內部比較全面的科研組織活動主要是兩年一度的科研課題申報活動。2010年電大系統內部的科研課題申報與評審共有中央電大和37所省級電大及其基層電大參與,申報的科研課題總數為312項,剔除35項純學科研究課題,余下277項與遠程教育有關的課題。這些課題深入到了遠程教育實踐的方方面面,體現了整個電大系統研究的關注點。筆者通過對這些課題內容的關鍵詞進行提取和分類,對上表1進行了檢驗、修訂和細化。(見表2)

2.學者劃分與課題研究的異同分析

從學者劃分的子領域與典型遠程教育機構課題統計結果的對比來看,兩者在研究子領域關注度、研究主題劃分及其關注度上存在差異。

首先,在研究子領域的關注度上,將各子領域對應的學者數、課題數分別與對應的頻次總數相比,可以得出兩者對各子領域的關注度。(見下圖)整體來看,專家學者對遠程教育領域的劃分,更加圖學者與電大系統對研究子領域的關注度對比關注前三個子領域,尤其是“理論研究”。遠程教育機構更加關注后4個子領域,尤其是“遠程教與學”。

其次,在研究主題的劃分與關注度上,主要存在以下差異:研究主題劃分差異。通過表1、表2中各研究主題的對比可以看出,科研課題對“遠程教與學”和“學習支持服務”兩個子領域的研究主題進行了拓展,更加貼近實踐探索的需要。如“遠程教與學”中的“學科教學”、“實踐教學”和“學習評價”,更加關注教學本身;“學習支持服務”中的“環境支持服務”、“校園文化”和“服務保障”,更加關注網絡技術應用對學習支持服務的促進,以及服務有效性的提高。研究關注度差異。通過表1、表2中各研究主題所對應的學者數和課題數來看,學者數達到10(占學者領域劃分總數的5.6%)以上的研究主題依次是交互支持服務、媒體技術應用、系統運營、產業和經濟學、以及評估和認證。課題數達到15(占實踐領域劃分總數的5.4%)以上的研究主題依次是學科教學、發展戰略研究、媒體技術開發、實踐教學和學習者。前者關注遠程教育領域普遍的研究內容,后者關注機構自身實踐發展的研究需要。

四、遠程教育領域研究內容框架構成及比較

通過上述分析探討,筆者認為,遠程教育領域研究的詳細內容框架共由7大部分構成,如下:

1.理論研究

理論研究子領域主要包括3類(6個)研究主題。與其他學科結合形成的研究主題。包括哲學、歷史、社會學、系統論等,鑒于文獻綜述中各學者對其重視程度,表2中將4者作為獨立的研究主題。遠程教育的理論和理念。包括遠程教育的元研究、基本概念、基礎理論等。遠程教育的學科建設。包括遠程教育的專業發展研究,遠程教育的研究方法等。從數量對比來看,文獻綜述中有關理論研究的學者總數是36,占總數的20.3%;而科研課題中有關理論研究的課題總數是6,僅占總數的2.2%,兩者相差近10倍??梢?,學者對于理論研究十分關注,而遠程教育機構更關注應用研究。

2.系統建設與運作

系統建設與運作子領域主要包括5個研究主題。系統建設。主要關注系統的現狀、功能、定位,以及如何增強系統的可進入性、可獲得性,促進教育公平。系統運營。關注機構運行方面的計劃、組織和管理,涉及政策法律,行政管理,學術事務管理以及教材發行、招生管理等。產業與經濟學。涉及對系統運營的評估和成本效益管理,如科研生產力與影響力評估及其改進,此外還涉及系統內外的競爭與合作管理等。發展戰略研究。主要關注遠程教育在教育領域的拓展及其辦學的體制、機制等,包括基礎教育、高等教育、非學歷培訓以及對終身教育、開放大學、社區教育、農村教育等的探索與實踐。專業人才培養。關注遠程教育行業人才的專業化發展,隊伍建設與團隊協作等。

系統建設與運作對應的學者數和科研課題數的比例分別是24.9%和23.1%,比例相當。從各研究主題對比來看,學者更加關注系統運營、產業與經濟學。而遠程教育機構更加關注發展戰略研究和專業人才培養,尤其是社區教育等的發展和教師隊伍建設。這可能是由于國內遠程教育機構大多是事業單位,在經費投入上往往有基礎保障,因此對于系統運行效率、成本效益的關注較少。

3.教學管理與質量保證

教學管理與質量保證子領域主要包括4個研究主題。教學管理。關注過程的管理,主要是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專業培養方案與教學計劃制定,教學管理方法、手段探索,以及教學督導等教學管理模式、機制的探索等。評估與認證。關注結果的評價,主要是對人才培養質量的評估,如畢業生跟蹤調查等;探索評估測量的方式、方法以及評估結果的有效性。質量保證。主要關注對各類質量標準的制定、教學過程質量保證以及質量保證體系的構建等。學分互認。主要關注學分的認證、轉換與積累,實現學歷教育、非學歷教育的互通等。教學管理與質量保證對應的學者數和科研課題數的比例分別是13%和6.9%,學者的整體關注度較高。從各研究主題對比來看,學者更加關注評估與認證,而遠程教育機構更加關注教學管理和學分互認。

4.教學資源

教學資源子領域主要包括3個研究主題。資源建設與管理。關注機構層面的資源建設、管理、應用與評價,包括資源共建共享現狀、資源建設及其建設模式、資源建設標準與評價標準、資源的應用、管理與評價等。課程設計與開發。主要涉及課程層面,包括課程論,課程設計、評價與修改,課程開發的技術手段,以及網絡課程、文字教材、輔助教學資源、虛擬實驗資源等的設計與開發。其他資源建設。這包括圖書館資源建設與應用,移動學習資源、社區學習資源等的建設。教學資源對應的學者數和科研課題數的比例分別是7.9%和11.9%,遠程教育機構的關注度較高。從各研究主題對比來看,學者和遠程教育機構都關注課程設計與開發。

5.遠程教與學

遠程教與學子領域主要包括5個研究主題。遠程的教。關注教學模式構建、教學交互策略、多媒體面授教學等,其中教學模式主要是基于某種教學理論的教學模式構建;關注新技術、新需求推動下的遠程教學模式探索,如以人為本的教學模式、E-Learning教學模式、M-Learning教育模式等。遠程的學。關注學習模式構建,主要是基于某學習理論,探索提高交互性和主動學習的策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協作學習、移動學習和虛擬學習等。學科教學。主要涉及具體學科的遠程教學內容、方法、過程、交互、模式及其實踐教學的組織實施等,鑒于學科教學相關科研課題數達51項,表2根據研究內容進一步將其劃分為學科教學和實踐教學2個研究主題。學習評價。主要關注課程層次的學習效果評價,關注的內容通常有多元評價、形成性評價、網絡評價及評價管理等。遠程教與學對應的學者數和科研課題數的比例分別是10.2%和29.2%,遠程教育機構的關注度更高。從各研究主題對比來看,學者關注遠程的教、遠程的學,而遠程教育機構更關注學科教學。

6.學習支持服務

第3篇

[關鍵詞] 醫學院校;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 G463[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3-7210(2010)05(a)-149-02

The exploration of training graduate stud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in medical college

ZHOU Xuemei, HUANG Yunchao, SU Yan, XU Yuling

(Depart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College, the Tumor Hospital of Yunnan Province, Kunming 650118, China)

[Abstract] Training graduate stud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in medical college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medical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n current situation,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methods which can solve these problems: focusing on fundamental research, foreign language, article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Key words] Medical college; Graduate stud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Training

科學研究是臨床醫療與教學的先導,高素質的臨床醫師不僅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嫻熟精湛的醫療技術,而且要有創新思維的科研攻關能力,具有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然而,近年來由于擴招等原因,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和發展,相反有后退的跡象。

1 醫學院校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主要存在的問題

1.1 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現階段,由于研究生擴招等原因,研究生數量劇增,但相應的師資及其他教育資源,如圖書、培養經費等沒有得到應有的增加。為完成培養計劃,導師們需指導更多學生,很多導師力不從心。導師與學生的交流,大多數僅僅停留在1周數次課的講授及期末的考試卷。此外,培養經費、學校與醫院的圖書、網絡資源短時間內無法滿足擴招研究生學習的需要,給研究生的自學帶來了困難。

1.2 研究生缺乏創新思維,很少獨立思考及解決問題

現代知識的更新及醫療技術的發展要求醫生不僅是醫學知識的實踐者,還應是知識的創造者與傳授者,而且還要在醫療實踐中不斷驗證與完善現有的醫學知識與技術,可見創新與探究在研究生學習階段的重要性。目前,很多研究生把完成導師交給的任務作為學習的一個重要內容,很少主動思考和嘗試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甚至發現不了自己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被動的學習阻礙了創新思維的發展,這與導師的指導時間及精力有限有關,也反映了現在研究生學習的浮躁與粗淺。

1.3 研究生缺乏科學研究的平臺

科學研究需要一定的平臺作為載體,科研課題就是其中之一。然而,一部分研究生導師很少或沒有承擔科研課題,這樣就不能對其學生進行系統而生動的科研指導,進而無法對其學生的科研能力給予培養。雖然有的研究生能夠參加別人主持的課題做一些實驗工作,但這不能構建起科學研究的基本框架。他可能參加了好幾個課題,但對科研的概念還很模糊,對課題設計、標書撰寫、答辯準備、任務書簽訂這些程序不甚了解,更別提科研實踐中的協調與處理、研究報告的撰寫等。加之研究生自己獨立承擔課題的機會很少,很難對一個課題有貫穿始終、全面系統的把握。

2 醫學院校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的途徑

2.1 掌握本學科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及科學研究方法

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是科學研究的前提。大多數研究生都要到臨床醫院接受實習培訓、有的還要參與完成研究課題。很多研究生承擔了科研課題中主要的基礎研究工作,像收集材料、整理資料、實驗研究、統計分析等,這有助于研究生科研素質的提高和研究能力的培養,也有利于其研究方法的訓練。通過各種渠道收集資料、完成實驗中的每一個步驟、利用統計軟件等方法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并嘗試撰寫研究報告等一系列訓練,有利于研究生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并初步掌握科學研究的方法。

2.2 較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掌握本領域國外最新動態已經成為科學研究的必備條件。除了通過學位外語考試外,研究生要積極閱讀本專業的外文書籍及各類資料,接觸本專業的高頻詞匯,掌握扎實的讀寫能力,并在此基礎上鍛煉聽、說能力。導師應盡量提供研究生與外國專家交流的機會,讓研究生在各種學術活動中鍛煉其聽、說能力與交流能力。在聽、說、讀、寫達到一定程度的基礎上,研究生就能比較熟練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檢索、閱讀、查新一定數量的相關外文文獻,了解從事研究內容的歷史、現狀、未來及與臨床醫療的關系,在此基礎上開展科學研究。

2.3 獨立公開發表學術論文

論文是研究生將學到的知識分析整理并歸納升華的主要形式,是培養研究生從事科學研究能力的重要環節。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研究生的邏輯思維、表達能力等都能得到很好的鍛煉,為學位論文的完成打下基礎。因此,要引導研究生在正式期刊上投稿。一次次的退稿、修改,不僅能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水平,還能鍛煉研究生的科研品質,養成嚴謹的學術作風以及實事求是的科研態度,還能增強其克服困難的決心和勇氣,而在科研過程中取得的成就能夠培養研究生對科學研究的自信心,為以后其進一步從事科研工作打好基礎。

2.4 參與或主持科研課題

研究生應盡早參加導師或他人主持的有關課題,完成導師交給的有關研究任務,這樣就能引導研究生從事科研實踐活動。在導師的指導下,研究生通過對課題的設計和研究,主動研究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并以此熟悉科學研究步驟,學到相關的研究方法,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在撰寫研究報告、研究工作總結的過程中,鍛煉了歸納與分析問題的能力。在完成課題的過程中,研究生將基礎知識與科研方法相結合,在查閱文獻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了自己的外語水平。事實證明,科研課題已經成為培養研究生的有效途徑。因為研究生的知識水平和科研能力有限,無力申請高級別的科研課題。因此,學校應盡量為研究生提供專項科研課題。

對醫學院校研究生進行科研意識和素質的培養,是研究生教學的重要內容,有利于研究生學到嚴謹的學術作風和實事求是的科研態度,為以后的醫療、科研工作打下基礎。同時,這也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導師應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學生的具體情況和具體的科研情況采用不同的培養方式。醫學院、附屬醫院等都要注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為研究生創造良好的科研環境。

[參考文獻]

[1]谷俊朝,馬濤,王宇.如何提高醫學碩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5,4(4):244-245.

[2]楊春梅.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三論[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8,(8):124-126.

[3]馬麟麟.七年制臨床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中的問題及對策[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8,7(9):185-186.

[4]顧越樺.試論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的可行途徑[J].陜西教育,2009,(1):121.

[5]周蘊薇.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途徑探討[J].中國林業教育,2006,24(6):42-43.

[6]邊杰芳.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之我見[J].西北醫學教育,2003,11(3):216-217.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最新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 在线视频观看你懂的 | 久久91精品久久久久久水蜜桃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 | 四虎国产成人永久精品免费 | 精品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 久久综合五月天婷婷伊人 | 久热精品在线观看 | 波多野结衣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在线播放 亚洲 | 亚洲免费在线看 |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 | 亚洲男人网 | 五月天激情丁香 | 亚洲一区 中文字幕 久久 |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久久久久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77 |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一级在线 | 欧洲 | 国产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视频综合视频免费观看 | 在线99视频 |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婷婷久久久久 | 亚洲二区在线视频 | 五月激情综合网 | 亚洲wwwwww | 精品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 a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不 | 四虎影院的网址 | 九九在线观看高清免费 | 亚洲电影免费观看 | 欧美自拍网 | 国产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最近中文字幕最新在线视频 | 男女羞羞的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 九月丁香婷婷亚洲综合色 | 黄网国产 | 欧美性精品hd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欧美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