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初中數學微課堂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微課程的出現,代表著課堂教學的一項革新,這不同于多媒體教學,是一種嶄新的模式,對于提高教育課堂的效率方面,有著極大的促進。這種課程對于提高課堂的氛圍方面,有著不俗的表現。
1.微課程的興起以及背景分析
1.1微課程的概念
微課程在不同的學者眼中所呈現的概念也有著本質的區別,這種才興起的教學技術,所代表的是一種全新的信息技術掌握,標志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在教育事業的體現。在美國的“可汗學院”作為第一個將微課程模式帶入到全球的視野中時,就受到了極大的追捧,而我國也很快的出現了大膽的嘗試,預期通過這種教學模式,能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在整體教學資源的利用上,能夠更好的實現資源的快捷分享和表達,在整體的學習和碎片化的學習中,能夠更好的應用。
而伴隨著教學模式的實踐,對于微課程的研究,又有了一定的理解,現在的基本定義,就是微課程是指在某一個教學領域中,通過對知識點和教學的環節進行載體的深化交錯互動,然后以錄制視頻作為主要的教學載體,通過一些微課件和微練習來實現學生對學習資源的共享和利用,而這些過程都是通過網絡來完成的。而有些教師,為了應這個“微課程”的景,將自己的多媒體教學中的一些經典課程進行剪切,然后做成對一些重要知識點的總結,然后將其視頻命名為微課程,則是違背了這一理念,并不能夠算作微課程。
1.2微課的特點
首先,微課的主體十分突出,是專門針對某學科的某一個知識點進行的錄制,其教學的目標相對更單一精煉,所以能夠更好的突出教學主體,對于教學的目標方面,能夠更精確的體現其教學的目的。
其次,微課的資源更加多元化,能夠更好的使情境真實的體現出來,這對于整合知識點,提高學生的關注方面,能夠營造一個更具教學活動的資源環境。
最后,微課短小精煉,使用方面,效果顯著。我們現在按照當下的教學中出現的微課可以分為:傳授型、解析型、辨疑型、實驗探究型和自主探究型五類,這要比過去的課堂結構更為直接明顯。
2.微課對于初中數學教學的課堂效率提升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適當的應用微課教學,可以很好的提升其課堂的學習效率,我們通過對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來進行以下的幾點討論。
2.1微課在課前預習中的應用效果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作為對高中數學等的基礎發展來進行的教學,其更偏向于數學的基礎知識應用來進行基礎教學。所以在進行知識點的教學中,對于新的知識所需應用,也更容易出現對知識點的專業理解上不能夠做到面面俱到。通過對微課程應用,我們可以精確的將課程中的相關知識點指出,對于整體的結構劃分方面,都能做出更好的指示。對于知識點的銜接上,也能提供更好的保障。對于課堂的教學效率,能給予很好的提升。
2.2微課對于重點難點的教學效率提高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對于難點重點的教學,主要就是通過典型的例題來進行講解,但是在傳統的課堂上,往往不能夠滿足學生的需求。尤其在一些比較抽象的知識點上,很難讓所有的學生能直截了當的理解。例如一元二次方程和三角函數和幾何方面的證明題上,都需要進行追根究底的講解,才能讓學生掌握其中的要點。而微課程恰恰可以在這些問題的講解中,能夠靈活的將知識點進行穿插,從現實課堂教學的角度來進行更為精致的教學。微課對于知識點的掌握方面,是能夠更為詳細的完成知識點講解的。
2.3微課對于課后復習的交流
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課堂上很難說完全掌握其中的所有知識點和解題技巧,所以需要在課下進行復習和交流。而微課程則提供了很好的保障,為學生在課下對自身的不足之處補差有了很好的指導作用。
2.4微課對教師的教學提升
因初中教師的教學工作比較繁重,然而又要分出精力去從事論文撰寫、課題研究、學術發展,教師壓力很大。而制作一些簡單教學內容的微課程,就能夠極大的完成知識上結構梳理,且實用性很好,也為教師的學術發展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做微課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自我反思的過程,從教師整體的發展來看,也能夠促使教師不斷成長,更好的傳播知識,更好的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優化教學方法。
結語
現代教學,只有能夠更好的順應時代的潮流變化,才能夠更好的完成自身的發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只有轉變教學的思維模式,才能夠更好的融入到教學之中,讓學生和老師一同體驗微課教學模式的現實表現能力。
【參考文獻】
[1]代君武.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效率的點滴體會[J].新課程.中學,2012,(1):126-126
[2]李學文.初中數學復習課教學策略探微[J].教育界,2013,(22):135-135
[3]顧偉霞.如何讓45分鐘的數學課堂效率最大化[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3,(2):122
[4]馬建偉.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探微――談有效預習前提下的“0+45”[J].教師,2013,(8):115
【摘 要】 微課教學是近年來伴隨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而出現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在應用之初,就展現了和傳統教學的不同之處,對于整體的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方面,有著很好的表現,同時將多元化的教學模式表現出來,體現了相應的微課程教學的特點,有著不俗的表現。
關鍵詞 微課程;初中數學;教學應用;課堂效率
微課程的出現,代表著課堂教學的一項革新,這不同于多媒體教學,是一種嶄新的模式,對于提高教育課堂的效率方面,有著極大的促進。這種課程對于提高課堂的氛圍方面,有著不俗的表現。
1.微課程的興起以及背景分析
1.1微課程的概念
微課程在不同的學者眼中所呈現的概念也有著本質的區別,這種才興起的教學技術,所代表的是一種全新的信息技術掌握,標志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在教育事業的體現。在美國的“可汗學院”作為第一個將微課程模式帶入到全球的視野中時,就受到了極大的追捧,而我國也很快的出現了大膽的嘗試,預期通過這種教學模式,能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在整體教學資源的利用上,能夠更好的實現資源的快捷分享和表達,在整體的學習和碎片化的學習中,能夠更好的應用。
而伴隨著教學模式的實踐,對于微課程的研究,又有了一定的理解,現在的基本定義,就是微課程是指在某一個教學領域中,通過對知識點和教學的環節進行載體的深化交錯互動,然后以錄制視頻作為主要的教學載體,通過一些微課件和微練習來實現學生對學習資源的共享和利用,而這些過程都是通過網絡來完成的。而有些教師,為了應這個“微課程”的景,將自己的多媒體教學中的一些經典課程進行剪切,然后做成對一些重要知識點的總結,然后將其視頻命名為微課程,則是違背了這一理念,并不能夠算作微課程。
1.2微課的特點
首先,微課的主體十分突出,是專門針對某學科的某一個知識點進行的錄制,其教學的目標相對更單一精煉,所以能夠更好的突出教學主體,對于教學的目標方面,能夠更精確的體現其教學的目的。
其次,微課的資源更加多元化,能夠更好的使情境真實的體現出來,這對于整合知識點,提高學生的關注方面,能夠營造一個更具教學活動的資源環境。
最后,微課短小精煉,使用方面,效果顯著。我們現在按照當下的教學中出現的微課可以分為:傳授型、解析型、辨疑型、實驗探究型和自主探究型五類,這要比過去的課堂結構更為直接明顯。
2.微課對于初中數學教學的課堂效率提升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適當的應用微課教學,可以很好的提升其課堂的學習效率,我們通過對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來進行以下的幾點討論。
2.1微課在課前預習中的應用效果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作為對高中數學等的基礎發展來進行的教學,其更偏向于數學的基礎知識應用來進行基礎教學。所以在進行知識點的教學中,對于新的知識所需應用,也更容易出現對知識點的專業理解上不能夠做到面面俱到。通過對微課程應用,我們可以精確的將課程中的相關知識點指出,對于整體的結構劃分方面,都能做出更好的指示。對于知識點的銜接上,也能提供更好的保障。對于課堂的教學效率,能給予很好的提升。
2.2微課對于重點難點的教學效率提高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對于難點重點的教學,主要就是通過典型的例題來進行講解,但是在傳統的課堂上,往往不能夠滿足學生的需求。尤其在一些比較抽象的知識點上,很難讓所有的學生能直截了當的理解。例如一元二次方程和三角函數和幾何方面的證明題上,都需要進行追根究底的講解,才能讓學生掌握其中的要點。而微課程恰恰可以在這些問題的講解中,能夠靈活的將知識點進行穿插,從現實課堂教學的角度來進行更為精致的教學。微課對于知識點的掌握方面,是能夠更為詳細的完成知識點講解的。
2.3微課對于課后復習的交流
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課堂上很難說完全掌握其中的所有知識點和解題技巧,所以需要在課下進行復習和交流。而微課程則提供了很好的保障,為學生在課下對自身的不足之處補差有了很好的指導作用。
2.4微課對教師的教學提升
因初中教師的教學工作比較繁重,然而又要分出精力去從事論文撰寫、課題研究、學術發展,教師壓力很大。而制作一些簡單教學內容的微課程,就能夠極大的完成知識上結構梳理,且實用性很好,也為教師的學術發展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做微課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自我反思的過程,從教師整體的發展來看,也能夠促使教師不斷成長,更好的傳播知識,更好的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優化教學方法。
結語
現代教學,只有能夠更好的順應時代的潮流變化,才能夠更好的完成自身的發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只有轉變教學的思維模式,才能夠更好的融入到教學之中,讓學生和老師一同體驗微課教學模式的現實表現能力。
參考文獻
[1]代君武.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效率的點滴體會[J].新課程.中學,2012,(1):126-126
[2]李學文.初中數學復習課教學策略探微[J].教育界,2013,(22):135-135
[3]顧偉霞.如何讓45分鐘的數學課堂效率最大化[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3,(2):122
[4]馬建偉.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探微——談有效預習前提下的“0+45”[J].教師,2013,(8):115
一、目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
1.傳統思想觀念的束縛
據相關統計學調查,約40-60%的初中數學教師仍采取傳統的教學方式,并沒有認識到教學模式對于教學效率的影響,進行機械式灌輸性教學,導致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積極性下降,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數學教學沒有突出數學的學科特色,也沒有認識到初中數學教學要滿足培養學生教學素質以及數學能力的要求,沒有將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納入教學任務中,導致數學學科價值沒有滲透到平時的教學中。
2.不合理的教學設計
由于我國初中教育在形式和模式中都有相當一部分是應用傳統教學模式,這就導致了初中數學教學設計在很大程度上呈現出單一性。初中學生由于整體數學基礎較弱,并且呈現參差不齊的特點,導致對數學教學的接受情況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個性、特征,制定不同教學方案,因材施教,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
二、微課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作用
1.微課能夠加強師生互動
教學過程中師生交流和互動的過程,單一的教學灌輸需要轉化為合作學習,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共同探究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與成功感,從而提高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信心。傳統的接受式教學已經不能完全滿足現代素質教育的要求,新課改要求數學教學中具有探究性、體驗性與實踐性教學,與傳統教學方式共同發展。微課的應用需要教師對學生的特征、興起以及愛好進行了解,才能夠制作出合適的微課。
2.微課能夠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微課中要重視因材施教。將教學任務與教學大綱相統一,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全面發展,同時,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以及差異,利用微課實現一對一學習,讓學生在原有的數學基礎上得到有效提高,讓數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得到不同的發展。
三、微課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合理應用
1.通過微課的特征創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是培養初中生數學興趣的基礎。和諧的課堂氛圍能夠讓初中生在輕松的環境中學習數學知識,因此,教師要使用平易近人的態度、溫和的語氣以及親切的舉止創造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讓初中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懷和包容,從而能夠自覺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部分數學教學內容比較復雜,導致初中生不能在短時間內有效掌握,或在學習過程中沒有掌握良好的學習技巧,并且部分初中生不愿吃苦、集中力不足等都影響了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在這個時刻,需要教師不斷引導初中生,對數學動作進行逐步講解,為初中生講述數學思維的重要性,鼓勵初中生多寫數學習題,對于有進步的初中生要加以表揚,讓初中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
2.利用現代化設備開展具體化情景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