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中醫基礎理論防治原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1討論時間的設置
根據中醫學基礎課程教學大綱,在完成中醫學與古代哲學、臟象、經絡、診法、養生與防治等各階段教學任務后,布置思考題,分別在中醫學的哲學基礎、體質學說、診法、防治原則部分授課后,安排4學時進行專題討論。
2討論專題的選擇
討論專題的選擇,根據教學大綱內容及目標,選擇不同章節的內容而形成。我們在設計討論專題時,注重中醫傳統思維方法的橫向性聯系及中醫基礎知識點和面的聯合,這是討論專題能否深入觸及中醫基礎理論脈搏的關鍵。如討論人體氣血化生的生理過程及其相關臟腑的作用等等。
3實施方法
將2011級中藥專業普通班作為試驗班,以8—10人為1組,每組以教師為主持人并負責解答,學生主講的教學形式實施。學生推薦1人為代表,在充分準備基礎上進行脫稿論述,可以采用以口述為主,板書和多媒體等形式為輔的方式;論述完成后,請組內同學進行提問,批駁,整組同學展開討論;討論結束后教師上臺進行總結’指導學生正確理解討論專題,并能夠在理解中醫基礎理論基本概念基礎上,從中醫的病理生理角度進行中醫專題分析。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問題,勇于積極表達不同意見,激發學生能從興趣出發深入思考專題,調動學生學習中醫基礎知識的主動性。
4討論式教學法在中醫學基礎教學中的必要性
國際21世紀委員會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認知、學會合作、學會共處,適應社會發展”。目前,中醫學基礎的授課對象是剛入學的新生,他們普遍缺乏相應的中醫專業基礎內涵培養過程,所以,在傳統教學中,學生容易感覺興趣缺失和動力不足,很大的原因是由于教師的課堂授課方法無法吸引他們的學習。經實踐發現,在中醫教學各個階段的教學過程中,給學生提供主動討論和展示學習能力的多種機會能使他們的學習水平和前景取得最大的成果。討論式教學法在中醫學基礎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師作為“導演”,對學生的中醫思維加以引導和啟發,學生則是在教師指導下進行有意識的中醫思維探索及建設活動。學生的學習始終處于“問題一思考一探索一解答”的積極狀態。學生主動思考問題,會從各個角度、各個側面來尋求基本概念的內涵和基本規律的實質,如果學生就這些不同觀點和看法展開討論,就會引起學生對中醫學的高度興趣和注意,從而產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協同性的中醫基礎理論學習。
關鍵詞:中醫基礎理論;MCAI;教學軟件;開發
隨著我國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利用多種現代化設備,多方式?多渠道地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縮短學時,提高教學質量,己成為當前教學改革面臨的重要課題[1]?把MCAI引進課堂教學之中,是教學科學化和現代化的重要環節?MCAI(Multimedia Computer_assisted Instruction)是指以計算機為重要教學媒介所進行的教學活動?具有單位時間內信息量大?形式活潑多樣?題材豐富形象?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便于學生課后復習?查詢?自測等優勢[2]?Authorware是目前最好的制作CAI課件的軟件,具有很好的組合性?能把文本?圖像?影視?動畫?解說等教學素材以及運用flash和powerpoint制作的課件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因此,本課題組開發《中醫基礎理論》MCAI軟件以Authorware為主?
一?《中醫基礎理論》教學軟件開發的意義
《中醫基礎理論》是中醫學的主干和入門課程,在中醫教學中占重要地位[3]?但是它的知識紛繁雜亂,思維抽象,且好多內容都是直接以結論的形式呈現?學生在高中以前接受的是數理思維,則入大學接觸《中醫基礎理論》課程,往往對傳統中醫思維及表達方式不習慣,并對其科學性與使用有效性存有疑慮?而傳統的中醫基礎理論教學模式和方法過于注重教師的講授?灌輸,忽視了學生的主動思考?主觀體驗,也忽視了素質教育中最重要的探究能力?創新精神的培養?這些問題直接削弱學生學習的動力[4],使教和學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困難?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我們通過精心設計和編排,以Authorware7.0軟件為主,結合其它圖片?聲頻?視頻?動畫等制作軟件把相關內容制成MCAI軟件應用于中醫基礎理論教學中,保證了《中醫基礎理論》教學內容標準化?使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組織形式發生了根本變化,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隨時或反復利用MCAI軟件自學?從而達到掌握先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能力,為提高《中醫基礎理論》教學質量和效率,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計算機輔助教學模式?同時,由于多媒體課件的制作,需要大量的時間收集素材資料,需要大量的時間設計制作,也需要具備整體設計創意的素質,因而《中醫基礎理論》MCAI軟件的開發可以為其它中醫課程的多媒體教學提供借鑒,為新教師提供多媒教學課件范例?尤其是西醫各專業的《中醫學》,因大部份內容與《中醫基礎理論》相同,如“陰陽五行”?“臟象”?“經絡”?“體質”?“病因病機”?“防治原則”等,按《中醫學》教學大綱的要求,作適當修改就可以用于《中醫學》的教學?
二?必要的前期準備工作
前期準備工作非常必要,只有做好各項準備,制作出來的軟件才能更適應《中醫基礎理論》的教學?前期準備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課程建設?在開發《中醫基礎理論》MCAI軟件之前,我們認真研究教學法,多次組織教育教學思想討論,發表有關教學論文數篇,并已建設《中醫基礎理論》的精品課程?網絡課程建設?試題庫等?
2?提高計算機應用水平?可以通過參加多媒體教學學習班和自學等形式?尤其是Authorwere和Flash等軟件,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需要不斷學習和積累經驗?我們還通過參加省多媒體教材比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3?資料收集?包括各版《中醫基礎理論》教材,相關的參考資料(包括中基教學參考書?MCAI軟件研發相關資料等),更重要的是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圖表?視頻?動畫等?
4?源程序的制作?在開發《中醫基礎理論》MCAI軟件之前,先用Authorwere7.0或FlashMX制作各章節的多媒體教學課件測試題(有時間限制,測試完畢自動顯示成績并保存),運用于教學中并收集師生的反饋意見進行合理修改?
三?開發思路
我們的思路有四個方面:
1?如何把中醫基礎理論相關知識融合在MCAI軟件中,充分發揮其優勢和科學性,以更適宜學生自學?我們對近三年來中醫基礎理論新的教學改革觀點和MCAI軟件制作新動向和趨勢等資料進行詳細的整理?歸納?提煉,為軟件的開發打下良好的基礎?
2?在現有多種測試題課件源程序的基礎上,探討如何開發綜合測試?考核系統?可以吸取執業醫師考試和職稱考試的經驗,結合《中醫基礎理論》性質和大一學生的特點進行研究?
3?探討MCAI軟件如何與中醫基礎理論教學過程恰當地結合?依據教育心理學原理來創設良好的氛圍,處理好“主導”?“主體”?“工具”的關系,使學生真正成為知識的主動建構者;依據合理的教學價值取向,靈活有效地選擇使用MCAI軟件來優化教學過程,達到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中醫信息素養?具有終身學習的態度和能力?具有解決問題的意識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的目的?
4?剖析MCAI使用中存在的問題,總結使用MCAI軟件應注息和遵循的原則?使用策略等,進而達到培養學生能力,提高教學質量,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計算機輔助教學模式?
多媒體教學有諸多優勢,但并非盡善盡美?下一步我們將對傳統教學模式和MCAI軟件教學模式進行比較?研究,以開發出更科學的教學軟件?
參考文獻
[1] 劉甘娜.多媒體應用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 胡霞.中醫基礎理論多媒體MCAI的應用評價及前景展望[J].中醫基礎理論教學.2002.12.
摘要:中醫藥學的理論和實踐可以拓展到現代生物學的許多方面,現代生物學可以闡釋中醫的許多理論和實踐。具有宏觀系統性、整體性、定性性和辯證性等的中醫藥理論和醫療實踐如能和現代生物學的定量和微觀結合體來,將會是中醫藥學和現代生命科學的優勢更好的發揮。
關鍵詞:中醫藥學;生物學
為適應中醫藥現代化和國際化發展趨勢,現代中醫人才應具有較深厚的中國優秀文化底蘊和扎實的中醫藥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同時應具有現代生物醫學基礎,橫向學科基礎,傳統文化基礎,行為和社會科學基礎,才能追蹤、占領中醫藥學發展的前沿,更好的服務于人類社會。如何實現現代生命科學理論和實踐與中醫藥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卻存在著認識上、操作上和理論建構上的巨大困難,且一直是阻礙中醫發展和融入世界現代醫學的障礙。下面根據醫學生物學與中醫基礎理論和實踐的相關聯系和分析,以期對中醫現代化和改進中醫院校生物學教學有所啟發。
1.生物學與中醫基礎理論和實踐的關聯
1.1現代醫學模式和中醫醫學模式
早在幾千年前,《內經》對人體疾病的的認識就不僅局限于人體本身,而是全面考察與整個生存環境的密切關系。認為疾病的發生是外在環境和內部機能的綜合效應。生存條件的生物、氣候、環境、時間、物候、地域、飲食五味、社會等因素的變動,人的內在環境的情志、體質、陰陽、氣血等的異常,兩方面的綜合變動才造成疾病的產生。因而對疾病的治療過程,《內經》所關注的不只是具體的疾病所在,而是病癥所導致的整體變化,所以診治的目的是去治療整體五臟陰陽氣血的變化(治本)。待到陰陽能夠達到平衡協調的境界,病因也就被驅除,這就是疾病被治愈的狀態(標本兼治)。并形成了和現代醫學模式相近的“生物一心理一社會,環境一生態醫學模式。”因此,中醫理論和實踐和現代醫學在對疾病的發生發展和防治的基本觀點是統一的。
1.2陰陽理論理論在生物學中的體現
陰陽學說貫穿于中醫學的各個領域,疾病的產生和治療都可以用陰陽的平衡和互根來解釋。陰陽學說可以拓展到生物學的許多方面,如把同化作用產生的物質歸于陰,把異化作用產生的能量歸于陽,細胞、組織的增長屬陽,變性萎縮屬陰,cAMP屬陽,cGMP屬陰等等。以cAMP和 cGMP為例,在細胞中cGMP的含量使cAMP的十分之一,但cGMP/cAMP的比值是穩定的,處于一種動態平衡之中。研究發現細胞趨于分裂還是趨于分化取決于cGMP/cAMP的比值。在白天細胞內細胞內cGMP/cAMP的比值升高,細胞分化,分裂受抑制,機體應即耗能,機體處于陽盛狀態。而在晚上細胞內cGMP/cAMP的比值下降,機體修整,DNA合成、分化受抑制,機體處于陰盛狀態。這是中醫的陰陽平衡學說的很好體現。并且cGMP 和cAMP是一對拮抗物質,在不同的組織器官中,作用也不同甚至相反,如cAMP在平滑肌細胞中使細胞松弛;在心肌細胞中使收縮力增強。cAMP和cGMP量的調節作用是多途徑、多層次的和相互變化的。這是中醫的陰陽互根和相互的轉化的表現。
1.3中醫學理論和實踐與生物微生態學
現代生物學研究表明微生態平衡,以及在病原微生物的刺激下免疫系統正常的應答反應能力及其所表達的功能是構成“正氣”的重要因素。其具體表現為:菌群密集度均衡、菌群多樣性明顯、優勢菌以有益菌為主。中醫瘟病學的“癘氣”就是現代生物學所揭示的病毒、細菌和真菌等。中醫脾胃病的微生態學研究表明正常人群與患者胃腸菌群的生物生態學特性有顯著差異等。
1. 4中醫學藥性理論生物生態學
中醫很早就注意到中藥材產地與中藥性味有關,并應用到醫療實踐中。現代生物生態學研究也表明中藥性味與生物生態因子有很大關系,并且由于現代中藥栽培和氣候、土壤等的變化,使中藥藥效產生了極大變化,原有中藥理論中的中藥性、味、歸經已經不符合現代中藥的性能,這些問題必將會導致重修本草,以明確現代中藥的性能,指導臨床。
1.5中醫疾病防治與生物生態
中醫學歷來重視 “治未病”的預防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變兩個方面的內容,并認為疾病的發生,一是因人體的正氣不足或功能紊亂;二是因邪氣侵入人體。因此,中醫的治病原則是因時、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則。即根據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對人體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均產生一定的影響,根據不同季節氣候的特點,來考慮治療用藥的原則,即“因時制宜”;根據不同地區的地理特點,來考慮治療用藥的原則,即“因地制宜”;根據病人年齡、性別、體質、生活習慣等不同特點,來考慮治療用藥的原則,稱謂“因人制宜”等。這些無不體現中醫防治疾病的生物生態觀。
2. 中醫藥汲取現代生物基礎和改進中醫院校生物學教學將會是中醫和現代生命科學地的優勢更好的發揮
由以上五點可以看出中醫藥學的理論和實踐可以拓展到現代生物學的許多方面,現代生物學可以闡釋中醫的許多理論和實踐。如果具有宏觀系統性、整體性、定型性和辯證性等的中醫藥理論和醫療實踐的能和現代生物學的定量和微觀結合體來,將會是中醫和現代生命科學地的優勢更好的發揮。如果在中醫院校生物基礎教材或相關基礎學科里加入中醫藥學和生物學的相關聯系和分析并不斷改進,或者教師能夠在生物學的教學中有機的融入中醫的理論和實踐,不僅使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中醫,了解和認識中醫的科學性,也會對如何實現現代生命科學理論和實踐與中醫藥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在認識上、操作上和理論建構上的困恢和消除中醫藥融入世界現代醫學的障礙有一定的啟發和借鑒。對發展中醫特色和優勢,促進中意現代化進程和培養中醫現代化接班人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潘遠根.《內經》創立的生態醫學模式[J].湖南中醫學院學報,2005第25卷第4期:22-23